做一名享受语文快乐的教师

2018-11-16 09:00黄厚江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专业成长

【关键词】语文老师;专业成长;职业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67-0079-01

【作者简介】黄厚江,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国家名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蔡成德老师是我在江阴工作站的首批学员,认识他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对他的了解也在这5年的交往中不断加深。蔡成德老师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位发自内心热爱语文的人,一个能享受语文教学快乐的人。

做一名享受语文快乐的教师,需要从教者甘于平淡,坐得住板凳,守得住书桌,肯花时间读书。一个自己都不能感受到读书快乐的人,是不可能带着学生一起去追寻阅读的快乐,更别谈享受那份快乐。蔡成德老师就是一位肯把时间花在读书上的老师。在我工作站学习期间,我布置的阅读任务,他总是率先完成。他能从乡下的农村学校一直走进江阴最好的城区学校,能从一名普通老师成为无锡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可以说,是书籍为他搭起的台阶,是勤苦为他提供了上升力。

做一名享受语文快乐的教师,还要热爱课堂,站得住课堂。只有热爱课堂,才有可能享受语文教学的快乐。初见蔡老师的人,都会心生一份怜惜,他长得太清瘦,大多数时候看上去,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但是只要一进课堂,他就判若两人,声音洪亮,激情澎湃,上着上着,有时会有一种“小陶醉”。他的教学往往是“于独到处见规矩”,既有他对教学内容的敏锐捕捉,更有他在教学过程中的灵光一现。为了走进课堂,他往往是利用寒暑假就着手准备下学期的课,每一堂课在进教室之前,其实在他脑子里已经过了好几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将每一堂课的备课融入自己日常生活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课堂的人。他不仅喜欢自己的课堂,还喜欢名师的课堂,只要有机会能学习,他总是尽力争取。

做一个享受语文快乐的教师,还要勤于反思,勤于笔耕。一个成功的教师,一定善于反思,善于研究自己。这种反思对他们来说,往往是一种专业上的自觉。也许与他的做和“说”相比,蔡老师的写要逊色。但尽管如此,他依旧坚持每天寫教学反思,每次听课都坚持写心得体会和课评。他琢磨自己,反思自己课堂中的得与失;他研究他人,学习他人课堂中的智慧与匠心。长期坚持写反思与课评,近年来发表的十多篇文章,绝大多数就是评析他人的课例与解析自己的课例。

做一个享受语文快乐的教师,还要能研究语文学科课程,站在课程的高度去探寻语文学科学习的规律和学科教学的规律。要研究,仅凭积累实践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理论的引领,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例如,要想写出有深度的论文,而不只是停留在听课评课、课例分析的层面,那就一定要有理论的观照,也就是要用科学的理论去支撑自己的课堂和思想。我曾提出,不仅要“用课堂表达思想”还要“用思想引领课堂”。这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外部移植的,而是要在研究的过程中长出来。自从加入我的工作站以来,蔡老师对本色语文和共生教学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且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之中颇有心得和发现。每次与他交流,从他那兴奋的表情里,我完全能感受到,他在享受研究的快乐。

对蔡老师来说,探索与研究语文的路还很长;这对于一个热爱语文的他,也就意味着还有很多幸福和快乐在等待着他。

猜你喜欢
职业幸福感专业成长
从管理学角度探索教师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基于“自我更新”取向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研究
基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中的实践应用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