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2018-11-16 08:59丰玉霞刘惠林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监护人班主任家长

丰玉霞 刘惠林

摘 要 乡村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是目前我国乡村小学管理的主要难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乡村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着沟通目标浅层化、沟通动力不足、沟通形式与内容单一、沟通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因此,要明确沟通的基本任务与工作目标,构建学生成长的健康精神家园,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家校合作的传统优势,探求科学规律与方法,最终使沟通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 乡村小学 家校沟通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基层结构呈现碎片化趋势,人际关系和传统伦理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乡村小学发展的外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数量大、比例高,乡村小学逐渐边缘化。此时,乡村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传统模式已不适用,沟通中产生的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一、 乡村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沟通目标浅层化

传统上乡村教育教化的功能明显,家长无论文化程度高低,都非常注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随着80后、90后成为家长群体的主体,他们对于学生上学的目标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目标已变为学生能够正常上学,完成学业,不发生安全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主体,沟通目标浅层化的现象明显,已背离了立德树人这一乡村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

2.沟通动力不足

首先,进城务工的中青年家长由于常年远离子女,普遍缺乏与班主任沟通的热情与意愿。部分负责监护孙辈小学生的老年人没有能力进行家庭教育,更没有与班主任沟通的习惯。部分夫妇一方留在乡村照顾子女的基本为女性,她们文化水平低,忙于农田耕作或在家庭附近的企业务工,还要赡养老人,没有时间与精力和班主任沟通。

其次,班主任对于与家长的沟通缺乏成就感,存在畏惧感。乡村小学班主任在与进城务工人员家长沟通中经常联系不到他们,特别是离婚的夫妇互相推诿的情况比较普遍。班主任与作为监护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沟通时在知识、语言、教育理念方面差异很大,缺乏起码的沟通基础。部分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家境贫寒的家长和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业前景缺乏信心,对于班主任的主动沟通不配合、不理解的情况比较普遍,导致乡村小学班主任特别是青年班主任缺乏成就感、存在畏惧感,直接影响到他们沟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沟通形式、内容与主体单一

在沟通形式上,目前乡村小学班主任与家长以微信、手机通话为沟通的主要形式,极少采用传统的家访形式。沟通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安全、身体健康、学业成绩和纪律问题上,对品德培养、心理健康、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方面的关注极少,即使班主任就这些问题与家长沟通也很难得到回应。沟通主体本应是班主任与家长两方,但在乡村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家长极少与班主任主动沟通,班主任基本上是沟通的主要发起者,成为单一的主体。

4.沟通效果不佳

乡村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效果多数与班主任的预期落差较大,班主任的教育理念与家长的教育理念交集较少。班主任对学生父母和监护人提出的建议与要求落实不理想。许多家长将本应自己承担的家庭教育责任推给班主任,无形中加大了班主任的压力。

5.沟通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我国乡村小学普遍是采取乡镇中心校管理教学点的体制,相对来说管理粗放,中心校领导对于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情况缺乏具体了解,更多地依靠小学班主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二、 解决乡村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问题的对策

1.科学地与家长实现沟通

乡村小学班主任要做到让家长与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主要情况,尽快沟通重大问题,防患于未然;对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基本问题要及时沟通,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及时传达学校的有关要求,鼓励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对于家庭极其困难的学生应重点关注,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通过沟通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2.班主任与家长共同构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当家长群体忙于务工务农,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乡村小学班主任应积极分担家长的部分职责,了解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帮助家长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赢得孩子父母亲的信任,把沟通过程变成一种对孩子教育的过程。当家长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时,班主任要积极主动与这些家长沟通,使其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不良嗜好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加入到学生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对于外出务工,完全由留守在家的祖父母辈监护人管理子女的家长,班主任要克服老一辈监护人行动不便和不会使用现代通讯手段的阻碍,不定时进行家访,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赢得这些监护人的配合。

3.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家校合作的传统优势

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乡村教师与家长在血缘上、感情上、风俗上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优势,唤起家长对乡村教育的感情,利用乡村普遍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搞好与家长的沟通。教师要了解热爱本地的乡土文化,建立与家长共建乡土文化家园的共同愿景,为孩子构建成长的有利氛围。

4.探求沟通规律与科学方法

(1)探寻沟通规律

要认真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乡村小学家长的教育理念、认知态度、文化水平、个性特征,观察他们在与班主任沟通中的行为表现,总结归纳他们的沟通态度、沟通方式,提出针对不同家长的有效沟通方法。还应积极了解每位家长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工作和生活作息时间方面的规律,并做好记录,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沟通。

(2)寻找有效途径

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探寻沟通的有效途径。首先,对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辈担任监护人的乡村小学学生,班主任要做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辈的沟通,如沟通发生困难要与外出务工的家长及时取得联系,由他们负责组织家庭有关成员讨论问题,提出建议,在与班主任商议后加以实施。其次,对于在家务农或经商的学生家长,班主任要及时将孩子在校的异常表现反映给家长,赢得家长支持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再次,对于夫妻双方一方在外务工、一方在家照顾子女的家长,要引导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将子女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克服生产劳动繁重、事务繁多而忽视家庭教育的问题。最后,要特别重视具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一是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当心理疾病产生最初征兆时,班主任一定及时与家长联系,防止病情加重;二是对于离异家庭子女,要帮他们走出父母离异的阴影,从幼年起根除产生反社会心理的土壤。

(3)采取有效方法

首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并要求所有的家长、监护人全部加入,鼓励家长积极发表意见。其次,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要根据本地村民的风俗习惯,尽量在学生家长回乡人数多的时间召开会议。最后,对于确有必要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情况也要进行家访,一对一地解决问题。

5.提高沟通的实际效果

一是提高沟通的时效性。在发生重大问题时,要马上与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沟通,使重大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在一些重要问题萌芽时,要及时与家长或监护人联系,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提高沟通的针对性。要认真鉴定学生所发生问题的性质,有针对性地了解其家长或监护人的性格特点和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尽量使家长认同班主任的意见,配合班主任解决问题。三是提高沟通的有效性。提高有效性的关键是要唤起家长对于孩子的关爱,使家长感觉到有责任、有义务帮助班主任解决问题,班主任要选择学生的主要问题与家长沟通,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使他们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子女保持持续的关注,保证学生产生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6.提高乡村小学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与沟通能力

首先,乡村小学班主任要克服自身职业倦怠,要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树立扎根乡村教育的坚定信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提高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修养。研究不同类型、不同职业学生监护人的心理特点,探寻最有效的沟通方法,能够做到积极自由地应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家长。其次,要重点提高乡村小学班主任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對于紧急事件的应变和现场处理能力、对于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规的理解能力和宣讲能力、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学生成长缺乏关心的外出务工人员家长,要帮助他们学会通过网络手段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尹春.当前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困惑与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08(10).

[2] 沈东娟.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学习模式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3(06).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监护人班主任家长
为养老如何自行选定日后监护人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我的班主任①
家长错了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