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路径及机制研究

2018-11-16 08:44田富强
江西农业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型农村比例成员

田富强

(1.西安文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5;2.西安文理学院 培训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5;3.江汉大学 武汉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5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有自我经营的家庭农业、合作经营的农民合作社、雇工经营的公司农业、新农民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1]。广义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供销和信用合作社。狭义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协会[2]。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未来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方向[3]。农民合作社数量增加快,经营覆盖广。2016年底,陕西农民合作社登记数量4.4万个,入社农户227.8万户,入社率为30%。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规模偏小且实力较弱、社员文化水平不高且管理能力不强、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且发展资金紧缺。因此,要以政策扶持促进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以科技支撑提高合作社综合运营能力,以管理机制做大做强农民合作社[4]。有学者研究了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目标、路径[5],陕西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现状[4,6],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增收幅度[7]及带动增收人群[8],农民专业合作社利润分配机制[9-16]。受规模与专业化等因素制约,单一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效应有限。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能够提升农民收益,但带动农民致富的效应并不明显。制度设计中,带动农民致富并不是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唯一目标,在农业增效、增产与增收并行的目标组合中,农民增收的地位并不突出,很难把带动农民致富作为首要目标。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凸显带动农民致富的核心地位。建立有效路径与机制,确保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是已有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1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路径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路径包括2个维度。一是带动更多农民,提高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比例。促进陕西与全国带动农户比例同步增长,确保陕西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比例从2016年的30%提升到2030年的100%。二是提升成员比非成员增收幅度。与非成员相比,稳定提升成员收入增幅。制定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成员比非成员增收幅度提升计划,2030年成员人均纯收入普遍较非成员高出100%(图1)。

图1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路径及机制的内容

1.1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在脱贫与增收的基础上,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图2)。促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健康快速发展,在稳定提升组织规模与数量的基础上,着力提升竞争力。一二三产融合做大农村经济总量,实现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一是第一产业品牌化。把第一产业做成现代食品产业,通过生产高附加值的食品提升农业效益,打造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食品品牌。二是发展特色小镇。通过产业转移,建设特色小镇,做大实体经济,提升经济总量。三是第三产业丰富化。依托农村土地资源,做好旅游、花卉栽培等服务产业,把农村建设成为第三产业发展基地。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图3)。

图2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的目标体系

1.2 促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吸纳更多农民

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吸纳农户占全部农户比例稳定提升的同时,要提高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比例。一是确保农户加入新型合作组织的比例与全国同步增长。陕西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例比全国低14个百分点,陕西每年增加比例提升到5.2个百分点,才能与全国增速一致(图4)。二是203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覆盖全部农户。陕西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民比例年增加值赶上全国水平后,到2030年基本覆盖全部农户(表1)。

图3 提升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竞争力需做强农村经济

1.3 促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合理分配利润

通过增加就业机会,实施灵活的用工机制,增加有效工作时间,促进中低收入农民比非成员收入稳定增长(表2)。

表1 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比例 %

2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机制研究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仅对最高收入组农户增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最低收入组农户增收影响为负但不显著,对其他收入组农户增收具有正向影响但均不显著。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均衡、可持续致富机制,重点构建带动中低收入农民普遍致富机制。在研究国际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机制、我国其他省市有代表性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机制的基础上,探索陕西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机制。在“宜川模式”复制推广、瑞典兰特曼合作社利润分配模式借鉴、安徽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推广、提升按惠顾额分配比例、成员比非成员收入大幅增加等方面,提出可在陕西省复制推广的经验、措施、政策和机制。总结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经验,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探索建立政府扶持资金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能力、让更多农户分享政策红利的有效机制。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相关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审批、验收的重要参考依据。将财政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后,以自愿入股方式投入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户共享发展收益。围绕富裕农民,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更好地发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的引领作用。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普通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表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不同收入组农户增收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图4 全国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例

2.1 激励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创办机制研究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创办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设计不同发展阶段弹性调节按股分红与按惠顾额分红比例的机制。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分为3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与发达阶段。起步阶段的标志是带头人创办组织的积极性尚未完全激发,核心是激励有潜力的带头人组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可以适度提高按股分红比例。

2.2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吸纳农民机制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阶段的标志是组织已饱和,但农户尚未全部加入组织;要做大规模,需要分析农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动力机制,设计吸纳农户的激励机制,适度提高按惠顾额分红比例。建立确定按惠顾额与按股分红的比例模型,组织标准发展水平用1表示,随着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水平的提升,每新增单位收益,增量按股返还比例逐步减少,比例是1/n,n表示发展指数,等于特定发展水平时的收益与标准发展水平时的收益比值。例如组织发展指数为25时,按股返还比例为15%,按交易量返还比例为85%。

2.3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竞争力提升机制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达阶段符合规模化、企业化与国际化3个条件。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通过企业化与国际化提升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竞争力。发达阶段建立分专业领域分成的利润分配机制,农业生产利润100%返还给成员,加工领域利润40%返还给成员,鼓励不同成员在不同领域做大做强,促进高收入成员与中低收入成员共同富裕。

3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效应的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利润、不同收入成员收益增幅、成员占总农户比例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构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均衡致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均衡致富效应,实现成员比非成员增收幅度(rim-n)、中低收入与高收入成员增收幅度差值(rih-lm)、成员农户占全部农户比例(rm-w)等3种指标的协同增长。

3.1 构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均衡致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科学选取成员比非成员增收幅度、中低收入成员增收幅度与高收入成员的差值缩小幅度、成员农户占全部农户比例提升幅度等指标并进行量化,利用指标体系测算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均衡致富效应,评价增收总量、增收结构与带动农民致富覆盖面,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3.2 构建激励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竞争力提升的利润分配机制

国际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是逐步企业化。合作社逐步成为大型、综合农业企业集团,对内是合作社,对外企业化。聘请职业经营人,实行企业化管理。瑞典兰特曼合作社现有成员2.9万,雇员1.05万人,2015年销售额约46亿美元,经营范围包括农业、机械、食品、生物能源和房地产五大领域,农业生产利润100%返还给成员,加工领域利润40%返还给成员[5]。为促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创办者向更高价值链开拓,构建分领域分成的利润分配机制,提升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竞争力。

3.3 构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不同收入成员激励兼容的利润分配机制

设计不同发展阶段弹性调节按股分红与按惠顾额分红比例的利润分配机制,激励创办者组建更多更大规模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激励更多农户加入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均衡致富。

4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的组织创新

4.1 单一型农村合作组织向复合型转型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包括单一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与复合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单一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主要包括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复合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农业共营制等。复合型比单一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具有优势,在初级阶段,单一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占比较高。随着深度融合,进入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中级阶段,要提升复合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比重。

4.2 实现复合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耦合

进入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高级阶段,对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农业共营制等进行耦合,形成复合型农业耦合组织,形成规模效应(图5)。

图5 复合型农业耦合组织

4.3 构建新型农村富民合作组织扶助制度

构建新型农村富民合作组织,特征是农民素质提升、时间有效利用、就业机会充分、权益得到保障、收入水平提升。新型农村富民合作组织要在要素自由流动、产业有机融合、利益共赢提升、就业充分性、岗位适宜性与增收有效性等方面有突出表现。以新型农村富民合作组织为载体,构建品牌化运营、联合体组织与复合式循环模式。对新型农村富民合作组织进行制度扶持,在土地、贷款等方面予以扶持(图6)。

图6 构建新型农村富民合作组织扶助制度

建立新型农村富民合作组织资格认定标准。建立新型农村富民合作组织创建条件和评选标准。要求新型农村富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收入提升幅度符合要求(表3)。对经过认定的新型农村富民合作组织实行动态管理,每2年审定一次,不合格则撤销资格,取消优惠政策。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审批、验收的重要参考依据。制定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成员比非成员增收幅度提升计划,2030年合作社成员比非成员增收幅度达到100%。

表3 合作社成员比非成员增收比例

5 小结

针对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数量不足、规模不大、辐射不广泛等问题,构建吸纳农民的路径与机制。针对成员比非成员增收幅度不大的问题,构建成员比非成员增收幅度提升路径与机制。针对中低收入成员增收幅度较小的问题,构建中低收入成员增收幅度提升路径与机制。据此构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路径与机制(图7)。

图7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的内在逻辑

猜你喜欢
新型农村比例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新型农村合作经营组织财务管理的特殊性研究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难点与对策——以潍坊市为例
人体比例知多少
组成比例三法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