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峰 王红杰 姜玮
[摘要] 本文从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出发,提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清晰性原则,并提出建立由5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医药制造业创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效率等5个方面对医药制造业分地区创新潜力指标进行了分析,评判了江苏省医药制造业规模经济、创新投入、产出成果、社会需要、科技进步贡献等发展水平,结果表明连云港医药制造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总体发展优势明显,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已形成连云港、泰州和苏南三大产业集群区,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医药制造业发展均衡。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创新评价;模型构建;评价实证
[中图分类号] G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7(c)-0159-08
The construc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innovation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SUN feng WANG HONGjie JIANG wei
Jiangs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4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proposed tha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science, operability and clarity, and put forw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innovation potenti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nsisting of 5 first grade indicators and 10 two level indicators and 56 three level indicators. From the 5 aspects of the innovation foundation, the innovation resources, the innovation input, the innovation output and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potential index of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judg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scale economy, the innovation input, the output results, the social need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Jiangsu Province. Yungang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shown a rapid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advantage is obvious. Jiangsu Province med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formed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al clusters in Lianyungang, Taizhou and the southern Jiangsu,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the southern Jiangsu,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is balanced.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potential evaluation; Model construction; Evaluating Demonstration
醫药制造业与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知识密集型朝阳产业之一[1]。医药制造业的创新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是当前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竞争的战略要点。江苏省是医药生产和销售大省,拥有雄厚的行业基础和较强的创新实力。医药制造业正逐步形成江苏省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是谋求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高技术新兴产业[2]。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搜集以及江苏医药制造业基础数据库的挖掘,深入分析了江苏医药制造业各地区的创新发展情况。
1 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的诸多经济指标都处于全国前列[3]。2016年,江苏省共有医药制造企业710家,从业人员212 626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64.1亿元,实现利润318.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0.80%、9.28%、13.03%和13.39%。江苏省医药制造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增速明显,企业户数、从业人员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出口等各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二[4]。经过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传统优势产品不断巩固和加强[5]。同时,通过新产品开发和对重点产品的培植,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生物医药大品种销售额快速增长,竞争力及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16年全省生物医药企业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品种药物达123个,超十亿的达12个,扬子江药业生产的盐酸左氧氟沙星制剂销售额达31亿元,市场占有率达49%;销售过亿的大品种药物中103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其中38个化学药、13个中药及3个生物药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拥有地佐辛注射液、蓝芩口服液、胃苏颗粒、百乐眠胶囊、苏黄止咳胶囊等多个独家品种药物。2015年,全省50家重点医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计占了全产业的56.65%[6]。有14家企业入围2015年度全国百强,是全国拥有百强企业最多的省份之一,6家企业入选2015年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20强,总数列各省市首位,其中恒瑞医药排名第一;江苏省医药产业形成了以扬子江药业为龙头,以正大天晴、恒瑞、豪森、阿斯利康、先声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大企业为骨干的大多强的特点,全球500强中的13家药企,落户江苏超过10家,全省纯外资医药企业40余家,三资企业近130家,占全省制药企业比例超过26%。截至2016年,全省拥有各类生物医药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7家,省级409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7家,院士工作站7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4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1家,是全省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的重要载体和支撑[7]。全省拥有GCP基地32家,GLP实验室5家。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搭建产学研用联合交流创新平台,建设了干细胞、医疗器械、小核酸等3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促进全省生物医药行业规范发展及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起到了重要支撑服务作用[8]。
江苏省医药产业制造业的发展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创新[9],有必要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包括企业规模、研发人员投入、研发资金投入、经济支撑、创新环境、知识产权成果等指标,客观科学的判断江苏省各地区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有学者如唐力[10]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支撑能力和产出能力构建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认为苏南、苏中、苏北医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支撑能力和产出能力的差距仍较明显;李树祥等[11]应用SCP分析法对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企业绩效进行分析发现,江苏省医药制造业规模不断增长,但产业集中度低,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他们在进行医药制造业创新评价时,建立的指标体系不尽相同,选取的指标也不同,所得出的评价结论自然也不同,争议较大的对连云港、泰州、南京等市医药制造业创新水平的考量,但总体来说医药制造业经济规模大的地区创新水平明显高于经济规模小的地区。
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医药制造业创新潜力的评价,应该反映当前社会发展条件下医药产业创新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设计指标体系结构、衡量标准、指标选取上体现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情况[12],从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体现医药创新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既要反映增量投入,也要反映存量投入和科技活动的环境和基础,既要反映数量指标,也要反映质量指标,既要反映绝对指标,也要反映相对指标[13];要深入挖掘医药产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和外延,理顺创新系统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突出科技活动产出的重要性,既要具备横向对比功能,也要具备动态对比分析功能,引导医药产业科技活动走上高质量、高效益的道路[14]。
设立评价体系的原则:①科学性原则。尽可能完整、全面、系统的揭示医药创新的全貌,防止以偏概全[15],要符合医药制造业创新潜力的特征,反映科技创新的内涵要求,反映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②可操作性原则。要注意指标体系完备性和统计成本的平衡,要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解,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系统可以采集到的数据;生成评价指标的基础数据均来源于政府统计年鉴或公开出版物,以便于社会各界进行核实和索引。③清晰性原则。要从总目标层出发进行要素分解和结构的调整,并逐层进行指标的调整、添加和删除;要对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定义、内涵和外延进行清晰的界定,如果某些指标不能做到,或在计算方法上存在重大争议,要坚决调整。
2.2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考虑到统计指标取得的可能性和数据质量,建立由5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医药制造业创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16]。这些指标包括了现有政府统计公开发布的统计指标中,具备专家普遍认可、反映科学、设计规范、来源可行等要求的指标,构建创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见表1。
2.3 评价方法及计算步骤
医药产业创新潜力评价采用无量纲化的统计评价方法[17]。将这些评价值按照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产业、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18]等模块加以合成为5个一级评价值(一级指数),然后再将一级指数合成为总指数。各级评价值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用功效系数法将不同量纲的指標转化为无量纲的指标转换值Xti[19],采用的公式为:
Xti=100×(Xi-Xmin)/(Xmax-Xmin)。
Xmax、Xmin、Xi分别为评价体系中某指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实际值。
根据此公式计算出每个指标的得分,然后根据加权计算获得最终指数值。
综合评价方法是统计学应用中的一类非常实用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对于复杂现实问题的系统把握,对于经济社会新概念和新问题的阐释有着广泛的应用[20]。
①将各三级指标无量纲化计算,得到三级指标的评价值,评价值与各权重相乘,即为三级指数,计算方法为:
其中:xij为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个二级指标;x.j为第j个二级指标相应的标准值;当dij≥100时,取100为其上限值。为三级指标权重[21]。
②二级指标评价值(二级指数)由三级指标评价值加权综合而成,即
其中:wij为各二级指标评价值相应的权数;ni为第i个一级指标下设的二级指标的个数。
③总评价值(总指数)由一级指标加权综合而成,即
其中:wi.为各一级指标评价值相应的权数;n为一级指标个数[22]。
3 医药制造业分地区创新潜力指标评价分析
3.1 创新基础
3.1.1 基本情况 从基本情况指标评价来看,连云港位列全省第一。2015年连云港医药制造业企业数为58家,企业总数低于苏州,列全省第二;从业人员32 296人,固定资产原价383.45亿元,均高于全省其他地区,基本情况得分6.86分,列全省首位。徐州市从事医药制造业企业数59家,从业人员21 331人,固定资产原价219.83亿元,最终得分6.22分,排名全省第二位。苏州市从事医药制造业企业数最多,达到102家几乎是连云港的2倍,但是从业人员仅为27 922人,总体规模较小,因此基本情况得分为5.49分,列全省第三位。其余地区,除南通得分为5.04超过5分外,均低于5分。见图1。
3.1.2 经济基础 从经济基础指标评价来看[23],排名全省前三位的分别是徐州、连云港和泰州。其中徐州和连云港从事医药制造业基础条件较好,也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泰州从事医药制造业企业数4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7.63亿元,列全省首位,远超过排名第二的徐州(532.38亿元)。从得分情况看,徐州、连云港和泰州得分分别为7.21、6.54和5.22分。其余地区均低于5分,镇江得分仅有1.36,列全省末尾。见图2。
从一级指标评价来看,全省前三位排名地区仍然是徐州、连云港和泰州,这三个地区的创新基础得分均超过10分,分别是13.44、13.40和10.12分。苏州和南通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位,得分为9.42、9.13分,其余地区,除南京和盐城得分超过8分,均低于7分。其中,镇江得分仅2.65分,列全省末位。见图3。
3.2 创新资源
3.2.1 创新载体 从创新载体指标评价来看,南通位列全省第一,得分为5.45分。2015年南通有研究与开发(R&D;)活动的企业数57家,略低于苏州的2家。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数57家,有R&D;活动企业、有科技机构企业数占企业数比重分别为16.99%和1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得分超过5分的地区还有宿迁和苏州,其中宿迁有R%D活动企业、有科技机构企业数占企业数比重分别为44.26%和47.24%,均是全省最高,因此创新载体得分为5.04分。苏州有R%D活动企业、有科技机构企业数分别是59家和66家,企业数最高,因此创新载体得分为5分。其余地区普遍得分在3分左右,有两个地区得分低于2分,分别是扬州(1.68分)和连云港(1.4分)。见图4。
3.2.2 创新机构 从创新机构水平评价来看,连云港以得分6.17分位居全省首位。2015年,连云港科技机构数33家,机构经费支出达到186 335.5万元,平均机构经费支出为5646.53万元,列全省首位,显示出连云港科技机构较高的研发投入[24]。盐城创新机构得分5.45分,列全省第二位。2015年盐城科技机构经费支出为31 473.3万元,年均增幅为40.23%,其中仪器设备支出36 320.9万元,年均增幅为69.22%,在全省各地区中均属于发展较快地区。其余地区中,南通、宿迁、镇江得分均超过4分,分别为4.84、4.38和4.37分,列全省第3~5位。得分低于3分的有泰州、淮安和无锡,无锡得分仅为1.45分,列全省末尾。见图5。
从一级指标评价来看,总体位次与二级指标一致。南通、盐城和宿迁分别列全省前三位,得分均超过9分,分别是10.30、9.48和9.41分。苏州、南京、镇江、徐州、连云港分别列4~8位,得分超过7分,无锡和扬州列全省第12~13位,得分仅为4.97和4.93分。见图6。
图5 2015年江苏医药制造业创新机构指标评价地区排序(分)
3.3 创新投入
3.3.1 R&D;投入 从R&D;投入水平评价来看,连云港位列全省第一,2015年连云港R&D;人员为3520人,R&D;经费支出为125 619万元,其中人员劳务费为36 297.5万元,均列全省首位。宿迁位列第2位,得分为4.38分。2015年,宿迁R&D;人员年增长率达到61.51%,R&D;经费年均增长率达到81.87%,在全省均增长最快。其余地区中,泰州和南京分别列全省3~4位,得分均高于4分。得分最低的是扬州,得分仅为0.4分。见图7。
3.3.2 引进吸收投入 从引进吸收投入水平来看[25],泰州、盐城、淮安分别位列全省前三位,2015年泰州企业购买技术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为89 963.1万元,在全省排名第一;盐城的企业消化吸收技术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为45 581.1元,在全省排名第一;淮安企业消化吸收技术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年增长率和企业购买技术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年增长率分别为100.30%和105.05%,增速遠超过其他地区。常州、连云港、南京、南通和徐州位列第4~8位,得分均超过3分;其他地区均得分较低,其中,扬州得分仅0.5分。见图8。
从一级指标评价来看,我省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水平最高的为泰州,得分为10.34;其次分别是连云港和盐城,得分分别为9.7分和9.41分;其余地区得分均低于8分,其中南京、宿迁、常州、徐州、南通得分分别为7.72、7.54、7.12、7.11分,排名分别为4~8名。扬州得分最低,仅为0.91分。见图9。
3.4 创新产出
3.4.1 新产品产出 从新产品产出水平来看,我省医药制造业新产品产出水平普遍不高,最高分为6.64分,最低分为0.94分。获得最高分的是连云港,其次为常州和南京。2015年,连云港医药制造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483 973.2万元,总量全省第一,约是排名第二的泰州(1 010 992.4万元)的2倍;新产品出口年增长率128.96%,远超过其他地区。2015年,常州实现新产品出口总量149 588.6万元,列全省首位。南京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量831 742.6万元,实现新产品出口49 887万元,新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25.6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除此之外,盐城、苏州、宿迁、淮安新产品产出水平得分分别位列4~8名,得分均高于2分。镇江新产品产出水平仅得分0.94分,全省最低。见图10。
3.4.2 专利成果 从专利成果产出水平来看,我省医药制造业专利成果产出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得分最高的连云港获得8.03分,得分最低的宿迁仅得分0.06分。2015年,连云港专利申请数362件,申请数全省第一。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342,占专利申请数比重为94.48%,累计拥有发明专利数790件,显示出连云港较高的研发水平[26]。苏州和南通得分分别列2~3位。其中,苏州2015年共申请专利297件,发明专利申请218件,占专利申请数比重73.4%,拥有发明专利数432;南通共申请专利296件,发明专利申请165件,占专利申请数比重55.7%,拥有发明专利数23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余地区中,淮安、盐城、南京分别列4~6名,得分超过5分。宿迁专利成果得分仅为0.06分,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见图11。
从一级指标评价来看,连云港以较大优势获取最高分,得分14.66分,远高于得分第二的南京(9.78分)。其他得分超过9分的地区还有苏州、常州,得分分别为9.52分和9.3分。得分超过7分的地区还有盐城(8.92分)、南通(8.6分)和淮安(7.38分)。排名最后三名的地区是扬州、泰州和宿迁。见图12。
3.5 创新效率
3.5.1 经济增长 从经济增长水平来看,连云港得分5.06分位列全省第一。2015年连云港医药制造业的利润率为20.04%,利润率年均增速为1.78%,均为全省第一。淮安经济增长得分5分,仅略低于连云港。2015年,淮安医药制造业的利润率为9.91%,劳动生产率150.87万元/人,较上年增加35.18万元/人,显示出较快的增长速度。苏州、无锡、扬州得分均高于4分,分别为4.89、4.26和4.11分,位列全省第3~5位。其余地区除宿迁得分1.28分,均高于2分。见图13。
3.5.2 效益提高 从效益提高水平来看,仅有连云港一家得分高于7分,得分为7.42分,远高于位列第二的无锡(5.45分)和位列第三的宿迁(5.26分)。2015年连云港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54.38%,新产品出口占企业总出口比重达159.33%,均远高于其他地区。2015年无锡百名研发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24.72件,比上年增加14.68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8.63%;2015年宿迁百名研发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32.1件,比上年增加26.22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0.1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余地区得分均为超过4分,镇江、南京、淮安得分均超过3分,分别列4~6名。扬州得分仅为1.32分,列全省末尾。见图14。
从一级指标评价来看,我省创新效率水平最高的连云港,得分是12.48分,比排名第二的无锡高了近3分。淮安、苏州、南京、宿迁得分分别列3~6名,得分也均高于5分。其余得去得分均在4分以上。见图15。
4 总体评价
2015年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创新潜力综合评价排名中,连云港(57.81)成为唯一一个超过50分的地区,比排名第二的盐城高了近18分。盐城、南京、南通三个地区发展相当,分别位列3~5名[27]。其余地区中,除扬州得分仅19.18分、镇江23.96分外,均高于30分。从各项指标得分可以看出,连云港医药制造业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均列全省第一,创新基础和创新投入均列全省第二,显示出连云港医药制造业在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政策的支持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泰州医药制造业在创新基础和创新投入均占优势的情况下,创新资源和创新效率水平均不高,导致最总排名并不高,显示出泰州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深入技术优势,将医药产业培育成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28]。总体看来,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已形成连云港、泰州和苏南三大产业集群区,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医药制造业发展均衡。见图16。
医药制造业是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及各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江苏省医药制造产业要从提升创新竞争力入手,各个地区对医药制造产业各个不同优势领域进行针对性技术分析,努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进一步提升医药产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医药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董国俊,张萃.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现状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2):2-3.
[2] 佚名.我国医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J].医学信息:西安下半月,2005(5):29-32.
[3] 陈晓东,汪宏志.对江苏沿江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调查和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5(3):72-78.
[4] 山东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滨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改造科[EB/OL].www.bzeic.gov.cn/nsjg/jsgz/zcjd/2015-11-13/640.html.
[5] 刘月青.提升专利创新水平力促医药产业转型升级[J].江苏科技信息,2013(16):29-30.
[6] 江苏医药产业研发实力领跑全国[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3-07-21/063027727152.shtml.
[7] 陆碧峰,申俊龙.江苏医药经济发展的特色与优势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2):104-108.
[8] 余景亮,孙峰、曹曼.江苏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5(1):42-43.
[9] 马勇.全球生物制藥业的研发特点与我国制药研发的应对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54-57.
[10] 唐力.江苏医药制造业区域创新能力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1):9-10.
[11] 李树祥,褚淑贞.基于SCP的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7,30(2):101-105.
[12] 李虎,刘春林,施建军.关于修订和完善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的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5,(2):121-125.
[13] 万秀英,戴少强.对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江苏统计,1998,(4):17-19.
[14] 孙虹,俞会新.河北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85-90.
[15] 李虎,刘春林,施建军.江苏省科技进步监测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修订[J].科研管理,2007,28(4):170-176.
[16] 朱永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指标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1)74-75.
[17] Hwang C.L.,Yoon K.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ethods and applications:a state-of-the-art survey [M].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1.
[18] 佚名.全国科技进步综合评价课题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研究[J].统计研究,1998(2):26-35.
[19] 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0] 天津创新城市评价课题组.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J].统计研究,2009,26(8):3-9.
[21] 李虎,马洁,张涛,等.江苏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方法的修订和应用2003~2005[J].中国科技论坛,2007(4):74-79.
[22] 甄峰.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的统计学内涵[J].统计与决策,2016(19):81-83.
[23] 李明珍,张培锋.浙江省医药制造业技术水平测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4):65-68.
[24] 顾伟红,陈健,王凯,等.苏州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0(7):10-13.
[25] 刘树,田英法.河北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9(9):68-70.
[26] 李艳燕.《TRIPS协定》与河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创新[J].特区经济,2007(5):238-240.
[27] 《江苏省"十三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解读.江苏省经信委[EB/OL].www.jseic.gov.cn/xxgk/zcjd/201610/t201610 10_206289.html.
[28] 夏太寿,王园磊,田丽丽.基于专利分析的江苏生物医药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6, 36(8):123-130.
(收稿日期:2018-02-07 本文编辑:关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