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221150) 吴黎黎
这是一节常规习题课,教师展示下图:
生1按捺不住激动,起身抢答:“我知道要出什么题目!原来有8只鸭,有5只下水了,岸上还有3只,列式为8-5=3(只)。”
教师不予置评,径直出示配文(如右图)。教师指导学生填空:“岸上有(3)只鸭,河里有(5)只鸭,一共有几只鸭?”生2:“3+5=8(只)。”此时,生1表示不服:“河里的5只鸭游走了,还能用加法吗?”教师纠正说:“这一题要图文结合进行理解,以文字表述为准。”但之后遇到相似的问题情境时,许多学生还是会产生疑虑惑,出现错误。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会屡屡被曲解?
师:你为什么想到用减法?
生1:您曾经说过,看图时,如果发现有“游走”“离开”等情形,一律用减法。
师:看了配文后,你还坚持自己的意见吗?
生1(迟疑了一下):不。可是我认为图文不符。师:如果采用减法,题目该怎么改?
生1:原来有8只鸭,游走了5只,还剩下几只?
师:对比原题和修改后的题目,已知条件和所求结果有什么变化?
生1:原题求的是总和,需要将岸上的和河里的鸭合起来;修改后的题目是求剩余,需要从总数里减掉河里的数量。
上述谈话中,生1对图示的解读是到位的。诚然,对同一幅图,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为什么减法思路会先入为主呢?仔细查阅一年级课本以及相关教参可以发现,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1.题目形式固化单一,无非就是罗列已知条件和目标值。学生找出已知和问题后,分步列式即可。
2.方法直接,思维浅显,一步加减法就能解决问题。一般分为“求和”和“求剩余”两大类。为了提高解题效率,教师一般会强调:“什么动物离开了队伍,就应从总数里减去离开成员的数量,用减法……”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呆板僵化。
简单问题也出错,这归因于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不会结合文字换个思路理解图示。
对数学内容的理解,有“直解”和“曲解”两种模式。“直解”是直接套用公式定律的理解方式,“只要对号入座”“不求甚解”“凭感觉经验答题,不问来龙去脉”,即“学会”;“曲解”是抓住概念本质和外在变化形式进行灵活曲折的理解方式,即“会学”。
一年级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课本编排的问题一般都配有简单的情境图。教学时,文字描述部分往往由教师代替包办。教师还会利用教学软件动态呈现故事的发展情节,使静止的图片连贯起来。长期如此,学生就会自动屏蔽文字信息,完全以图代文,一旦图文不符或者有偏差,就会思维定式地以图为准,从而犯错。
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学应用题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先审题后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可以通过分步调整题目条件来达到目的。如设计题组:
(1)一株人参果树上结有18颗人参果,孙悟空摘走8颗,还剩多少颗?
生:18-8=10(颗)。
师:用减法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生:总颗数-摘走的颗数=剩下的颗数。
(2)一株人参果树上结有18颗人参果,孙悟空第一次摘走8颗,第二次摘走5颗,还剩多少颗?
生:18-8-5=5(颗)。
师:用减法的理由是什么?
生:从总数里分别去掉两次拿走的部分。
(3)一株人参果树上结有18颗人参果,孙悟空第一次摘走8颗,第二次摘走5颗,两次一共摘走多少颗?
生:8+5=13(颗)。
师:这次为什么改用加法?
生:第一次摘走的颗数+第二次摘走的颗数=被摘走的总颗数。
师:总量18颗怎么没用?
生:两次摘走的总颗数与原有颗数无关。
通过这样的训练,引导学生从未知出发逆向搜寻已知,就是要教会学生选择方法,引导学生从“直解”走向“曲解”,从肤浅理解走向深刻理解。
“封闭式教学”只会培养应试的能手,而开放式教学则可以教会学生如何驾驭知识,并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