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娟,房 欣,杨笃然,赵祥华,王美美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100)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肿瘤科最常用的静脉注射化疗药物给药方式,其因穿刺成功率高、方便患者活动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内科病房中。但传统盲穿置管方式仍存在一次穿刺成功率低、穿刺操作易造成患者皮下组织损伤大等不足。随着超声引导技术的广泛应用,在PICC置管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就选取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不同置管方式治疗的133例患者进行分析,对比普通多普勒B超引导与盲穿在肿瘤内科PICC置管中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PICC治疗的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为肿瘤;③入组患者均行PICC,且带管时间在2周~1年。排除存在化疗禁忌症患者。按照置管方式将68例按照盲穿方式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将65例按照普通多普勒B超引导方式置管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41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4.8±8.2)岁,胃癌5例,卵巢癌1例,肺癌9例,乳腺癌36例,结直肠癌16例,淋巴瘤1例,带管时间21天~1年,平均(5.3±0.4)个月;研究组:男24例,女41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5.1±8.4)岁,胃癌5例,卵巢癌3例,肺癌2例,乳腺癌34例,结直肠癌10例,宫颈癌3例,淋巴瘤4例,脑肿瘤2例,胰腺癌2例,带管时间17天~1年,平均(4.9±0.4)个月。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所有患者均采用4Fr型三向瓣膜PICC导管进行置管。对照组通过传统盲穿方式置管,即患者取平卧位,上肢外展与躯体呈90°,利用皮尺对患者臂围与插管长度进行测量,将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等作为穿刺点,局部消毒并铺巾,冲洗导管,行静脉穿刺至回血后退出针芯,沿外套管将导管送达至预定长度后退出导丝,用生理盐水、肝素盐水进行冲管与封管,并用小块无菌纱布与透明敷贴固定导管,通过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研究组通过超声引导方式置管,取平卧位,置管前通过超声探查患者上肢动、静脉分布情况,并在超声引导下选择肘上分支少、血管内径宽的贵要静脉与肱静脉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并铺巾,超声探头套上无菌保护套紧贴上臂,横切面显示穿刺静脉,在距探头侧面正中央0.5cm位置将穿刺针以30°~45°刺入皮下,并在超声引导下刺入目标静脉,至回血后再将导丝置入,退出穿刺针,顺导丝方向将导管鞘置入,退出导丝后置入导管至预定长度,通过超声探头观察置入的导管有无出现异位、反折卷曲等情况,退出导管鞘,其后冲管、封管、固定等操作与对照组相同。
统计两组患者置管成功情况以及置管期间不良并发症情况。
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组间比较使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研究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置管成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置管期间不良并发症情况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不良并发症情况
目前临床肿瘤患者逐渐增加,PICC置管是肿瘤化疗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避免常规静脉滴注反复穿刺的弊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但是传统盲穿式置管方式常常由于无法明确穿刺导管置入走势与位置或血管不佳,而出现传统血管壁或穿刺针走行于血管内膜,造成皮下组织局部损伤的同时,不能一次穿刺成功,需要二次甚至更多次穿刺才能将穿刺导管送至目标血管位置,加剧局部损伤程度及增加并发症发生率[1]。超声引导穿刺置管方式能够更清晰呈现皮下血管分布情况,并根据其选择适合的型号的导管,并确定进针角度与穿刺目标位置,直观地观察上臂静脉分布情况,帮助操作者确定进针部位、角度与目标位置,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同时,有效避免置管期间不良并发症发生率[2]。
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期间不良并发症情况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与魏雪等在研究中结论基本相一致[3],提示超声引导穿刺在肿瘤内科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要优于传统盲穿置管方式。
综上所述,在肿瘤内科PICC置管中,超声引导下置管在能够显著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静脉穿刺次数,且降低置管期间不良并发症,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盲穿置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