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玮
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兼备的人才,这些高校大学生都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同事他们将来很有可能在各自专业领域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所以又将高校称为“国之重器”。高校大学生未来肩负的任务十分重要,对国家未来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他们的道德水平不高,所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比其他群体更大。下面作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并提出解决方法的实施路径。作者认为目前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校德育工作方面的缺陷和问题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甚至还有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太高,而部分大学生没有达到社会的要求,所以这就要求高校更要努力开创新的教育方法例如实践等方法,来完善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方面的教育。
自从国家发布相关政策以来,大学生德育工作已经引起了各个高校的重视,各个高等院校已经对大学生德育工作采取了相关措施,例如素质教育等等,近年来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很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例如很多大学生由于从小受到了太多的关注,而认为他人的善意都是理所应当的,甚至在考试中,采取作弊的行为,这都是大学德育工作的失败造成的。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漏洞。这也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我们不能因为已经取得的小小成就就德意自满,要关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才行,把目前不完善的大学德育教育模式尽快完善下来。保证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完美进行。
长期以来,高校的主要工作重点一直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上,相对而言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够重视,所以一直没有形成完善的德育工作教育模式,缺乏完善的高校德育教育理论体系。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和主动性,只有在学生在德育工作出现了问题才想起解决,时候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也就说明了得与工作缺乏前瞻性和主动性。
课堂上的教育很笼统切没有时效性,大学生没有感同身受的感受。且教育的重点缺乏针对性,没有针对大学生的特异性来进行,完善的高校德育教育应当针对大学生可能发生的德育问题来进行并且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来进行。并且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转变,而当前的德育教育还远远滞后于时代发展,例如现在很多高效的教育重点还停留在历史中的某个时代,在当前社会中没有应用性,这也就会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和无效教育现象的发生。
根据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种种道德失准的现象和问题,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式探讨这些现象形成的成因。
长期以来,高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高升学率,忽略的德育方面的教育,过度关注学生的分数而不是学生的素质。所以在大学生的青少年时期就缺乏必要的道德教育。这就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出现了道德水平不高的问题,并且很多大学生在经历的紧张的高考之后进入大学,因为大学与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氛围,所以他们在大学中迷失了自己,出现了一些道德失准的现象。这也就说明了大学生继续补上道德方面的教育。才能成为多维度完善的人才。这些大学生的潜力十分巨大,但是如果他们的德育教育不能完善,他们将来对社会的危害也将十分巨大。
当前大学生出生于独生子女的时代,从小没有感受过集体的生活,没有过与同龄人互相关怀和帮助的经历,于是许多大学生形成了自私的性格,另外当前时代认识大学生仍然是社会教育程度较高的一群人,要求这些人尽善尽美,所以当大学生犯了与其他人一样的错误时,人们更多地焦点都放在大学生身上,这就要求大学生要配得上社会的期望,要求大学生要配得上享受到的社会资源。另外独生子女现象导致了这些独生子女的高校大学生产生了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需要的就是高校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帮助他们理解如何宽容友善的对待他人,做好公民道德教育。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高校的道德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高校对道德教育方面的重点理解有些偏差,导致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不够准确,不能够针对大学生的自身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地教育方案。这也是很多高校的德育教育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直接的结果就是无效的德育教育。本应达到的效果得不到实现,这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点。
开展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教育还是有很多优势的,例如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且经历简单并且大学生的知识层次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大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远远超过社会的其他人群,另外他们的可塑性强,高校大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在进入高校之前一直在校园内学习,没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所以他们的自身道德水平也高于社会其他群体。能够考入高校的大学生一般关注点都在自身的学业上面,所以他们接受到的信息较为单一,他们的思想还很单纯,没有进入社会。当教师对他们讲述道德问题的时候能够认真接受并快速理解,同时高校的教育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无论是教育设施还是教育资源都相对于其他地区有着显著的优势。
高校中应当积极开好《思想道德修养》课,并且保证好课程的教育的有效性,保证课程的质量。高校教育在德育方面应该采取理论和实践并存的方式,首先应该开好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程,才能够使大学生们在思想道德方面有一个整体的理论框架是思想体系,这样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在课堂上的理论教育之后还要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增加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实践,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途径和去处。建立完善的全面的道德评估和奖励机制,对于相关表现十分优秀的大学生进行奖励和评优。积极吸引大学生参加实践教育,培养大学生参加实践教育的积极性。
在高校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方面,不同于普通的学科教育,这方面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品德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远远多于课堂上的理论教育,自古以来,为人师表一直是教育者的一个重要责任之一,所以在进行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师的自身的师德师风的建设,只有在校园内形成师生共同进步的氛围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所以在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教师的要求应当更加严格,因为一个教师的品德败坏能够影响多个学生。
以人为本就是说在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方面,要以大学生为中心来制定教育方式,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要仔细分析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关注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大学生可能会面临的社会形势。例如在就业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是高校应该关注的重点,高校的重点应该是建设大学生的完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的任务和责任任重而道远,不可松懈。自古教书育人都是身为教育者的责任,育人与教书是同等重要的,教育学生的品行对学生的未来甚至比教授学生知识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