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苗
很对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针对思政本专业的学生,但所有高校的每个专业都开设了马原、毛概、思修的课程。并且该类课程在非专业学生当中挂科率较高。也就是说,思政教师承担着几乎全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任务,并且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中完成。而且,虽然很多学校现在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活动,但最终都流于一本实践报告的册子,学生不会真正意义上参与社会实践,教师也只是凭借所谓的“实践报告”确定学生成绩及学分。方式上的创新不是所谓的课堂多媒体运用也不是师生的辩驳,而是应该彻底转教育理念。
要影响和引导公众舆论,首先要正确的表达和反映公众舆论。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因为具有话语主动权和固定的传播渠道,往往在内容和形式上忽略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议程设置”中,公众议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议程间的不吻合性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两者之间扮演好角色,才能实现这种平衡。因为受众最重要的武器是“选择权”,如果他们排斥疏远甚至是腻烦,即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再精心的设置议程,也会变为“耳旁风”。
“议程设置”认为时间是影响议程设置取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一则新闻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介成为公众话题的过程之间存在时间差。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可能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从教育时机上看,就是要选择新闻到舆论转换的时间差。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忽视教育的时机问题,经常由于对焦点问题的错误把握,导致无法对其进行长效引导,使大学生在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同时就受到其他非主流思想的侵入,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要形成“全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政教育是要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角色的培育不是临时扮演,而是永久身份。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光靠思政教师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需要在校内营造与教育目标相对应的环境。环境的营造要校领导与教师的高度配合,只有“全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达成一致并付诸实施,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隐性的思政教育。具体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比如校园官网、官方微博、贴吧等阵地,形成立体式的教育平台,尤其校园广播要为时事政治留出足够的空间,少些心灵鸡汤式的情感教育。其次,思政教育传播“把关人”的建设,思政相关课程的教师必须是本专业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论教学的方式方法。再者教师个人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谨记在思想意识领域,教师是传导者,是信息的引领者。
我国学者喻国明提出的传受互动方格理论认为,媒介议程的设置在传受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区域会产生较大的传播效果。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议题设置时,要抓住大学生的兴奋点,比如,结合大学生关心的“就业”、“考公务员”、“奖助学政策”和时事热点问题设置议题。另外,尽管媒体再强大,再权威,它都“不可能使传播活动单方面地、直接地注入受众的心田”。 当受众开始足够关注某个议题的时候,传播者就应该考虑如何引导舆论。议程设置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有受众参与,传播者知道受众的兴趣和需要,才能把握议题内容,使受众始终关注媒介的议程。同样,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受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
传统媒体公众议题的形成一般需要2—6个月时间,但高校的舆论环境与社会相比较为简单,因此公众议题的形成时间会缩短。据调查,大学生自发性议题设置多出现在贴吧、校园论坛中,时间较短,一般1—3天就会形成公众议题。所以,要把握住议题设置的最佳时机,当受众对某一话题议论较多且最需要人答疑解惑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时机。比如,学校出台的新政策与学生的实际利益相关,当学生各种猜测和议论时,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把问题融合到教育内容中来,为学生解答疑问,防止负面影响动摇学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