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轶韵/浙江财经大学
志愿服务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其倡导“助人自助,乐人乐己”的精神是新时代背景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忠于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核心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党员在各方面发挥服务人、引领人的作用。在大学生党员社会活动能力有限、服务方式难以多样化的情况下,志愿服务是一个很好的服务途径,既符合学生党员实际条件也符合社会需要。
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党员再教育的良好途径。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点在于践行党员志愿服务。高校积极开展符合学生党员实际的“主题党日活动”,是推进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和服务意识,体现一名学生党员的价值。
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内容,涉及学生的专业学习、文化礼仪等方面,同时也有较高要求,这能够激发他们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热情,也是他们实现自我理想和价值的途径。
开展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是激发善行、贡献社会的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学生党员的一言一行更加受到大家的关注和监督,激发学生党员将服务意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财经类高校学生党员开展财经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夯实专业理论、提升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志愿服务是学生党员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能够激发他们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和活力,也是高校德育教育效果的体现。同时,有助于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先进形象,从而增强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力。
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党员并没有深刻意识到党员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有的党员存在“有志愿者身份而无志愿者行为”的情况。此外,个别学生党员自觉自愿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高,过度依赖党组织的安排,使得党员志愿服务达不到预期的状态,服务效果不理想。
由于学生党员群体在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上的局限性,且同质性较强,导致志愿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我们了解到,目前财经类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项目分为专业类和非专业类,专业类主要指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经济信息传播、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非专业类主要是参与社区劳动,义务服务福利院敬老院等公益机构或中小学校献爱心等,且非专业类志愿服务比重更大。
我们了解到,财经类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以中心工作和特定节日活动为主,如:“3.5学雷锋”、“七一”党日活动、暑期社会实践以及信用日、环保日等志愿服务,活动结束服务也随即终止,缺乏延续性。
应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大力宣传志愿服务的专业化与非专业化相结合,寻求财经类志愿服务理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最大限度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应注重培育和挖掘亮点,整合服务资源,打造财经类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品牌。除进行比较传统的志愿服务活动之外,还需紧密结合财经专业特色,拓宽专业服务平台,加强志愿服务与社会经济的融合度,推行“学生党员志愿者+”模式,不断加强财经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应定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专业化培训,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使学生党员“自觉自愿”服务成为一种习惯,确保党员志愿服务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伍廉松.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增强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J].北京青年研究,2016(4):65~71.
[2]陶剑飞,江玲.提升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性分析[J].思政教育,2016(3)上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