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怀张良

2018-11-15 17:28赵荔红
雨花 2018年11期
关键词:萧何张良黄石

赵荔红

刘邦平民出身,其父应有薄田,他却不事生产,游手好闲,到处蹭吃蹭喝,好容易混成个泗水亭长。但他为人大度,如宋江般出手阔绰,江湖上,善施小恩小惠很易得好名声。张良却是韩国世家公子,原应姓韩或姬,五世相韩。父亲死后二十年,秦灭韩,为了替韩国报仇,张良顾不上家中三百奴仆,也不埋葬死去的弟弟,倾其万金家财,到处寻访刺客,想要刺杀秦始皇。他的决心,与燕太子丹,有得一拼。

那刘邦,却在咸阳观看秦始皇行仪,羡慕叹息道:“大丈夫理当如此。”平民出身的他,要做皇帝,得有传说:母梦与神交,行动有云气,赤帝斩白帝(白蛇),等等,纷至沓来,也不知是应了传说,做成皇帝,还是做了皇帝,传说即变成历史。总之是,连秦始皇都听说东南一带有天子气,乃东游寻访,想要去镇一镇。

秦始皇的东游,决定了张良的命运。

张良先是找到一个大力士,能使一百二十斤大铁锤。张良自己应该不会武艺,司马迁说他“状貌如妇人好女”,文弱得很,且又多病。书生张良与大力士一起埋伏在博浪沙,伺机攻击秦始皇,据考,此地两边高,中间低,官道在低洼处。天子出行,跟随的副车有三十六乘,不知是大力士抡起铁锤、跳了过去,误将副车当做秦皇驾乘击打,还是铁锤从高处飞将过去,却偏离了目标……总之,“误中副车”,失败!荆轲刺秦,好读书击剑的荆轲,沉着冷静,勇士秦舞阳,却吓得发抖、变了脸色,令机敏的秦始皇察觉有异吧?图穷匕现,同样失败!

铁锤大力士后来怎样?史书没有交代。只讲秦始皇怒极,大索天下,主谋张良,自然得赶紧逃!他更名换姓(大概此时改姓张),藏匿到了下邳。而此时,自疑有“天子气”的刘邦,怕被秦始皇察觉,也像逃避希律之杀的耶稣般,隐藏在大山草泽间。

张良刺秦时,应该只有二三十岁,英勇、意气,有点冒失。幸亏没被抓,没受酷刑而死,否则历史上就少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军师。张良的改变,发生在他藏匿的下邳。

张良在下邳的大多数日子,司马迁一笔带过:“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应作尝)杀人,从良匿。”也就是说,张良在下邳,依旧如前,凭着韩国公子的身份钱财,秘密交游、蓄养侠士,伺机而动。好似《水浒传》中的王孙柴进,多少侠士豪客亡命之徒,受其庇护。项伯就是其中之一。看官仔细,司马迁为什么独独提项伯?这个人,与项梁、项羽关系密切,在后来,刘邦封汉王、得关中、逃出鸿门宴,皆得项伯在项羽跟前游说之力,归根到底,项伯为报张良活命之恩,受其引导,迷惑项羽,听凭刘邦做大。此乃千里伏线。

“圯上进履”故事,是张良在下邳的关键遭际。司马迁作为史家,惜墨如金,在此,却泼墨般生动描绘细节,极具画面感: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之。

圯,水之意,圯上,即水上,指古沂水上的一座桥,旧址在如今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圯桥村便民河河底,因康熙年间大地震而沉没。如今在距旧址东南200米马邦大沟(即古沂水)与引河交接处,再建了一座新圯桥,桥下立碑纪念。

张良遭遇黄石公于桥上,桥,或象征引渡者。黄石公是一个智慧隐士,抑或是个得道仙人,无可考;司马迁虽以此事为怪,也不去考证。孔子说:不语怪力乱神。故事的关键是:试探。国破家亡,张良究竟是韩国公子,面对一个粗衣老者突兀之侮慢言行,设若他一时愤怒、动手殴打,抑或扬长而去,均无后事了,黄石公折其少年刚锐之气,子房能隐忍小怒,方可成就大业,此其一;张良在淮阳学礼,礼之根本,乃是仁爱,他能“念其老”,对老者知敬爱、有怜悯;老人飘然离去,态度潇洒,张良能识其迥异常人之处,有慧眼;如约而至,此乃有信;一而再、再而三赴约受挫,依旧坚持,此乃有恒。故而,仁爱,隐忍,持敬,守信,有恒,这样的张良,才是“孺子可教”,是可以成就功业的大人。至于黄石公授予的到底是《素书》《黄石公三略》,抑或是《太公兵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授给怎样的人。张良在下邳蛰伏期间,磨砺了心性,应该还饱读了各类典籍;黄石公授书传说,不过是赋予其往后的智慧超绝、运筹帷幄、决断千里以神秘性。成就帝王,需要传说。成就军师,同样需要。天授王权,与神授智慧,都具有神秘的权威性。

陈涉吴广起义,天下闻风响应。张良在下邳,也聚集了百来号人,他想去留城投奔景驹,半路却遇见了刘邦。此时刘邦已杀沛令,自命沛公,萧何、曹参也已追随,聚集数千人,在下邳西圈地。两人交谈投机,刘邦能用其谋略,张良心觉此乃天授,便不去投奔景驹,从此追随刘邦。往后,刘邦占秦宫、封汉王、以关中为根据地、使用彭越黥布韩信、逃离鸿门宴、迷惑项羽,每一步成功、壮大,最后垓下之战汉胜楚败,都离不开张良谋略。故而,建汉之初,论功行赏,刘邦提了三个人,张良排第一:“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三个“人杰”,往后之命运,却各自不同。

先说韩信。他不是如萧何、曹参、樊哙这样最早追随刘邦的故人,而是弃项羽而来的。因张良建议被重用后,攻城掠地,立下汗马功劳。韩信一路打到齐国,手握重兵,楚汉正在拉锯战中,此时,韩信倒向汉,刘邦胜,倒向楚,项羽胜;谋士蒯通劝其自立,与楚、汉形成三国鼎立之势。韩信若听蒯通言,汉朝能否立国,或反被楚灭,难说!但韩信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他不能背信弃义。他既这样想,就应更“贴心”,偏去向刘邦索要一个“假齐王”,刘邦正在前线作战,一听,当即破口大骂,张良赶紧去踩他的脚,老刘随机应变道:“要做就做真王,何必假王呢?”其时已心存芥蒂。韩信这个齐王,未做几天,项羽一破,刘邦来不及称帝,就赶紧将齐王军权收了,转将韩信封为楚王,都城即在下邳。齐国广大,靠海,不好管控;而下邳离刘邦出身地沛县不远,是刘邦早年根据地,韩信的一举一动,尽在刘邦眼皮底下。但韩信分封的楚国,究竟管辖有五郡三十六县,好大地盘、好大块肥肉啊!真教人既不放心也不忍割舍啊!偏偏的,韩信居功,不知收敛,在都城下邳,出门陈列兵仗,威仪赫赫。就有人觑着皇帝心思,告韩信谋反。刘邦不敢上楚国去抓捕,就将他骗到陈地,方才逮住。虽赦免,降为淮阴侯,此时的韩信,应该夹着尾巴做人,居然还敢“日夜怨望”,称病不朝,这不是换一种方式“居功自伟”、不肯服气吗?好!再次被骗入朝,抓起来,这次,夷三族。正应了“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韩信先是重情,不肯自立,殊不知对当权者言,只有利益,没有情分;后来他又自居功大,根本不相信刘邦会杀他,故而两次被骗,殊不知只要韩信这种“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的人活着一日,当权者即一日寝食难安。当初韩信说项羽缺点有三:一是呈匹夫之勇而不能用人,二是有妇人之仁,三是所到处尽行残灭。他要刘邦反其道行之。刘邦做到了,包括不有妇人之仁。所以,从大汉立国,至吕后弄权,因功分封的异姓王,铲除殆尽。

萧何状况比韩信略好。萧何是刘邦故人,又是文臣,没有兵权,但他有“人望”,这也犯忌;刘邦分封时,萧何居然敢与曹参争功,这就更犯忌了。好在萧何懂得委曲求全。刘邦与项羽拉锯战时,萧何镇守汉中,安抚百姓、供应军粮;汉中是后院,可不能失火,故刘邦时时派人问候丞相辛劳,有人就对萧何说,汉王起了疑心了,萧何赶紧将亲戚子弟全都派到刘邦那参军,做人质,“汉王大悦”。立国后,封侯外,赐萧何带剑穿鞋上殿,父子十余人,皆有封邑,可谓恩宠已极。至韩信被杀,又加封萧何五千户,有人就对萧何说:你的灾祸来了。于是萧何不敢受封,反将家私钱财捐献出来,以作军资,“高帝乃大喜”。黥布谋反,萧何又拿家私出来佐军,有人对他说:你离灭族不远了。你在封邑经营了十来年,深得民心,这叫皇帝如何心安呢?不如自己败坏名声为好。萧何一听,赶紧贱价强买民田房屋数千万,弄得百姓怨怒,上告到刘邦那,“上乃大悦”。但萧何还是小心谨慎得不够,按捺不住,居然为民请用皇家园林,皇帝大怒,就将老相国下了狱。放出来,素来恭谨的老萧何,赤着脚、蓬头垢脸跑到刘邦那谢罪,刘邦说:“你是贤相,我是桀纣,我将你下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我的过错啊。”一副流氓无赖嘴脸。经刘邦敲打后,老萧何好歹得了个善终。萧何是一辈子等待着被抓捕,被处死,灾祸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悬挂头顶。

只有张良深知刘邦的帝王心,自始至终,有远虑、懂谋略。汉六年,分封功臣,刘邦欲封张良三万户采邑,他赶忙推拒,说,我在下邳起事,与皇帝遭遇留城,此乃天命所授,我有点计策,万幸见效,也是幸亏皇帝能够采纳……云云,将个人功业尽可能降低。他请求受封的留城,大概只有一万户,故址在今天沛县东南50余里魏庙镇一带,古城早已陷入微山湖中,据说留城原来是山,地震、黄河倒灌古泗水,这才变成湖泊。张良为啥独独愿意受封于留城呢?除了下邳,对张良一生影响最大的就是留城。有纪念意义啊!“留城”者,留情也,他是要刘邦念及留侯时,会回想起当初他们一起闯荡南北、建功立业的困苦艰难,大汉立国的来之不易;他是要刘邦,对他“手下留情”。他的儿子,取名“张不疑”,亦是要刘邦不要对他心怀疑虑吧?可是,这样一个,虽无军队,又且体弱多病,却有满腹韬略的人,若是“放”回到封地,皇帝又怎么可能“不疑”呢?所以,张良没有回他的封地,没有如韩信在楚国都城下邳威仪赫赫地巡回,也没有如萧何好好经营治理自己的封地,司马迁说,他跟着刘邦迁都前往关中,又自称多病,辟谷修道,闭门养病一年多,不问朝事。之后,又宣称“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赤松子乃上古仙人,神农氏雨师,秦汉时多传其事,或如黄石公在下邳显身,与张良相见,未可知,无可考。是不是修道游仙,也不得而知,至少张良是要告诉皇帝:我隐退修道去了,朝廷的事,你们别来找我。这样,陛下您,总该留点旧情,总不会生疑了吧?

完全退隐,其实不可能。皇家要你出山,不出也得出。张良终究要卷进朝政:皇帝要废太子,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吕后急了,找人劫持了张良,要他出谋划策。这是要张良站队。张良就指了一条道路:找隐士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果真被吓住:连四个请也请不来的八十老人都来帮忙,看来太子羽翼已成,动不得了。戚夫人只能哭。但皇帝日后一查,定然获知,这是张良的主意,心中会恨吧:这个老头,身在道山,心在朝廷。还是个威胁!就算张良正确站队了,那吕后也会想:他既有智计立这个太子,也会有智计立另一个吧?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张良这样的智者,岂能为他人所用?吕后定是要张良活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的。故而刘邦一死,吕后以感恩之名,强行将张良抬出来,强迫他进食,不许他辟谷,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张良不得以,只能强行进食。一个人,自己无法选择吃不吃饭,还有什么比这更苦的吗?

刘邦死后八年,张良去世。传说吕后听到消息,即指示:一定要找到张良墓。那是生要活人、死得见尸的架势,太后是怀疑张良会诈死、从她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见么?一个老人,空有侯位,无兵无卒,统治者尚如此担心。张良,似乎能推断自己的身后事,吕后一声令下,据说全国一下子冒出八百多座张良墓。是张良预先布下众多疑冢吗?他是担心自己死后被掏坟掘墓吗?总之,他似乎为自己的死,也提前做了安排。也有传说,他真的得道成仙,摆脱了世俗权力了。

但张良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死,却决定不了后代的。孝文帝(他扶植的太子)五年,张良儿子张不疑,即坐“不敬”罪,国除。纵观三个“人杰”,无论韩信居功自伟也罢,萧何谨慎小心也罢,张良修道退隐也罢,对于统治者讲,都一样,只要你存在,就是威胁,异姓王侯,总是要除的。待到汉景帝时,连同姓王也要剪灭,加强中央集权,就是帝王的梦想。

今年四月,因了机缘,去往睢宁古邳镇的下邳国遗址。进村庄,杨树环绕一湾静寂池塘,几幢白色村舍,绿黄相间的大蒜田中,一个红衣戴笠的农妇俯身拔草,黄土坝上爬满了盛开的油菜花。友人指指以网围住的池塘,说,康熙年间地震及黄河水泛滥,下邳古城就沉埋于此了。两截黄土坝,在池塘中半没半露,据考可能是东汉、魏晋、宋金、明清的城墙叠加,城墙从池塘一直延伸到便民河(古沂水分支);张良遇黄石公的圯桥,就埋在便民河之下。碧沉池塘与便民河之间,隔着一大片杨树青绿萧疏,树下油菜花繁盛未谢,一阵风过,杨树枝叶婆娑,似在絮絮低语,诉说数千年来的沧海变迁。唐代在下邳城西门建有留侯庙,庙联为:“报韩仇椎博浪知难而进穷一时,兴汉业筹帷幄功成身退垂千古。”一进一退,道尽留侯一生。李白、苏东坡、李商隐等也曾到下邳,寻访张良踪迹,李白诗《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甚合我心: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水流,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想那张良,一介书生,体弱多病,状貌如妇人好女,却英勇多智,或进或退,皆大丈夫所为,二千年来,英风烈烈,照拂至今。春四月,伫立古沂水之畔,遥想刘邦韩信纵马驰骋于此,张子房书剑布衣从容往返于此,英雄俱往,不可复见,心向往之,低徊流连不肯离去,其时,石楠泛红,杨树萧疏,泡桐花大张,满枝尽是繁华紫色矣。

猜你喜欢
萧何张良黄石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张良受书
萧何为何不愿当头
张良拾鞋
不下跪的人
不下跪的人
不下跪的人
好朋友就是相爱相杀
张良拾鞋
萧何“自污”的政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