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映勤
四五年前吧,几乎年年要去几次清华,儿子在那里读书,四年里,我到清华至少在十次以上。
津京虽近,百里之遥,清华的名声响誉中华,此前,海淀我去过多少次,却从没有去过这所学校。清华在我的心里一直是神圣的,充满敬意的。对它最初的印象,多是从书本文章中得来的,记忆最深的是梁实秋的《清华八年》,当然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及许多名家的回忆文章。我知道,当年的清华地处远离市区的西北郊海淀,毗邻燕京——现在的北大,曾经都是圆明园的一部分。那时的清华想必是优美幽静的,不仅名师云集,条件优裕,校风整肃,治学严谨,而且地处偏远,风光秀丽,环境怡人,是读书人心中向往的学术圣殿。当年,交通不便,学生进一趟城很不容易,据说,老师到学校教课,要从市中心坐车,课时集中时便住在学校,以免路上劳顿之苦,教授们的宿舍就在工字厅、古月堂。那时的海淀还是偏僻的郊区,学生在优美的园林环境中读书,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我常去清华的时候,当在它百年校庆前后,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到处是高楼林立,人流如织,海淀的繁华热闹与中心区无异,城市规模的扩大,过去荒凉的京郊早已与市区连成一片,海淀发展成中国的“硅谷”,高校院所林立,科技公司遍布,广厦千幢,店铺无数,海淀是令人瞩目、闻名世界的中国教育科研高地。自然,坐落在海淀的清华也是与时俱进,日益壮大。
漫步清华,感受颇深。它不愧是中国的名校,校园之大、之美,是许多高校难以比肩的。前些年,中国的高校扩校并校之风盛行,一所大学七零八落分散在城市几个不同的校区,资源浪费,不便管理,就我所知,清华是没有本科分校为数不多的名校之一,它的校区就在海淀,完整独立,恢宏大气。
百年清华也经历过若干次扩建,最初的校区主要集中在二校门清华园牌坊内的熙春园、近春园附近,占地450亩,几经扩建,至今已达到6000多亩,是原来的十几倍,但清华是以清华园为基础向周边扩展,连成不规则的长方形,整齐划一,不是碎片式的散落各处。
清华之大,超出了我的想象。送孩子报到的当天,我们就在校门口给他买了旧自行车,学生宿舍紫荆公寓距离哪个校门都不近,即使学生上下课,没有自行车代步也不方便。自然,校园的种种服务条件相当完善,应有尽有,任何生活需求不出校门都能解决。在清华校园,居然有自己的校内公交,可见它的占地之大。
然而,大且大矣,但清华好像没有了我心目中的幽静安谧了,校区的许多马路上,人们行色匆匆,步履快捷,上下课时间,车流涌动,人山人海,清华师生的规模较之以前无疑是扩充了多少倍,这且不论,校园里外来参观的游人更是成群结队,如织如潮,赶上节假日,清华园人满为患,如闹市一般,草坪上、大树下、荷塘边、假山旁,校园的角角落落,到处人头攒动,尤其是二校门附近,似乎成了炙手可热的景点,世风所染,社会浮躁的风气不可能不影响到校园。桃园只在尘世外,失去了安静宁静,换来的只能心浮气躁,清华的热闹是我不愿见到的。
自然,清华给我的印象多是外在的,是环境,是建筑,是历史,是文化,这是一所大学教学科研之外最吸引人的地方。
游走清华,偌大的校园,它的主色调基本上分为三种,灰红白建筑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学校建设的特点。
灰色部分是那些隐藏在山水之间的皇家园林建筑,集中在工字厅及其古月堂、近春园荒岛附近的园林。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选址北京西郊的清华园,原是明朝的一家私人花园,后成为清朝圆明园的一部分,道光年间称熙春园、近春园,咸丰时改称清华园,这里全部是青砖灰瓦庭院相连的中式古典建筑,是老清华最早的行政办公区,小桥流水,草木繁盛,鸟语花香,环境怡人,漫步其中,犹如置身在郁郁葱葱的花园之中,它是皇家的经典园林,是清华的园中之园,在这样的环境中,身心放松,性情愉悦,别说是读书,就是在池边树下花草旁坐坐也是一种享受。
红色部分是指建国前修建的民国建筑,以上世纪20年代前美国人墨菲规划设计的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为代表,以及40年代修建的气象台、水利馆、生物馆、化学馆、机械馆、宿舍等等,基本上以红色砖墙为基调,多属于欧式的古典建筑风格,厚重沉实,恢宏大气,为清华早期教学科研区的代表性建筑。清华立校之初是由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成立的留美预备学堂,建筑样式照搬美国的大学,甚至许多建材和设施都直接从国外进口,具备世界先进水平。它与清华园内的中式园林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形成了西部老校区独有的深厚的文化韵味。
我以为,清华校园最没有生趣和特点的是东区校园那些所谓的白色部分建筑,以主校门一带主楼为代表的新式大楼,它们是建国后到90年代修建的仿苏式大楼,简约粗犷,体量大,实用强,但生硬死板,缺乏美感,这些建筑样式遍布全国许多高校,千楼一面,万楼同形,泯然于众,特色尽失。尤其是近年来建造的一些现代风格的大楼,虽高大宏伟,华丽别致,但与周围的建筑相比,显得不伦不类,破坏了校园的整体风格。
清华的美,我以为就集中在二校门之内灰红之间的老校区,它们至今仍然是学校最漂亮的标志性建筑。到清华参观的游人主要集中在二校门、大讲堂草坪周边拍照留念,这才是水木清华的代表性景致,是清华的灵魂和特色。遗憾的是,明清园林与民国建筑如今几乎被淹没在现代的高楼大厦之中,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那些新式的大楼,也许实用,也许时尚,但没有味道,没有生气。
孩子入校之初,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我为什么要上清华?”我当时和他讲了自己的看法。清华的崛起因素有很多,但财力的支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清华大学的成立并不算早,1911年成立留美预备学堂,转年更名为清华学校,而他的大学部直到1925年才成立。严格意义上讲,清华成为大学的时间不足百年,与中国第一所官办的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晚了整整30年,它为什么会异军突起,后者居上,一跃成为中国最好的大学,我以为关键在于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有了充裕的经费才能聘请名师,才能盖大楼添设施,清华有比其他大学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有了白花花的银子,自然好办事,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看看民国时期清华的那些建筑与设施,当时都是世界一流的水平。当然,先进的教学理念、严格的管理、严谨的校风校纪等等,都是造成清华成为名校的因素,但强大的物质基础、充裕的资金支持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华与北大是中国高校双峰并峙的两所名校,各有优长。它们的学术地位,教学质量,社会影响,无疑是所有学生心目中高不可攀、难以企及的名校。孩子在确定志愿之前,始终把清华作为首选的理想目标,为此,我们查阅了许多资料,咨询了众多亲友,包括在清华读书的校友,所有的信息告诉我:清华学风严谨扎实、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更适合理工科孩子的成长发展。一位学生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的同学,上了清华的第一个学期,半年多的时间没有迈出过校门一步,始终在学校刻苦读书,清华学生读书之刻苦是人所尽知的。在如此浮躁的生活中,能有这样浓重紧张的学习氛围是相当难得的。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学习氛围、学校师资、学校风气、学校传统都是相当重要、必不可少的因素,所有这些,清华无疑都是最优秀的。选择清华,似乎不需要理由,因为它是中国最好的学校之一。
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们耳熟能详,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它的另一句校训:“行胜于言”。在大礼堂前草坪南端、清华学堂与第二教学楼之间,这四个字隐隐地刻在日晷的基座上。我以为,这才最能体现清华学人的作风,朴实、扎实、踏实、务实,老实,沉稳厚重而不张扬,不夸夸其谈空讲道理。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每个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脚踏实地地干实事,这才是中国强大最需要的精神。
一般来说,高考前的日子紧锣密鼓,上了大学会一下子松弛下来,就好像两个人玩拔河比赛,一方突然松了手,另一方免不了要摔跟头。上了清华却时刻要绷着劲,不敢有一丝怠懈,其紧张程度不亚于高中冲刺阶段。天下英才过五关斩六将挤进最高学府,却始终难有喘息之机。繁重的课业、激烈的竞争只能靠加倍的努力才能应对。我最直观的感觉,孩子上中学时,从没有熬过夜拖过晚,自从上了清华,即使偶尔回家,作业也要写到深夜,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几乎成了学习机器,每日忙碌,疯狂地赶作业,“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常年不变,清华学生的良好声誉,大多是靠刻苦的学、忘我的拼得来的。四年大学生活,怎一个累字了得。
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清华学生的勤奋刻苦自不必说了,但我感觉他们身上总像是少点什么。孩子上了四年大学,遇到放长假,总会有同学到天津玩两天,我们做家长的自然是盛情款待,尽可能让他们吃好玩好。有时在家里招待,爱人忙前忙后做好一桌子菜,到了饭点,一声招呼,几个孩子下楼,有说有笑,大快朵颐。吃饱喝足,返身上楼,客气话不说,连碗筷都不帮着收拾。将他们送到车站时,几个同学站在那说话,临近开车,径直离去,连和我们家长招呼都不打一个。我一点也没有怪他们的意思,清华的学生也未必都是这样。儿子的同学有的熟悉,都是很优秀的孩子,纯朴睿智,稳重大气,阳光自信,专注自律,但有些学生接触社会太少,似乎在与人沟通方面能力欠缺,闭门苦读而逊于表达,显得有些木讷呆滞。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学生气太浓,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不注重起码的应酬礼节,这样的情商,能力再强,如何适应今天复杂的社会?现在,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电脑的普及,连学校的社交方式也在悄悄地改变,过去围在操场上吹拉弹唱聊天畅谈的学生,现在可能终日坐在屏幕前了。交际空间的缩小,交际方式的单一,让本来学习紧张的理工男们有些不谙世事了。
我总在想,如今的清华好像多了点什么,又缺了点什么。多的是一些商业气的影响,少的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世风所致,在所难免,有的老师成了老板,有的实验室也许变成了公司,教师的教学科研也不再那么单纯,学生羡慕的是开什么车,挣多少钱。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文的教育似乎不如从前。“怎样做人”应该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和基础,是学生走向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人文教养和科学素养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只有双翼健劲,才能相得益彰、触类旁通,拥有健全的知识体系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 “会做事”,更要“会做人”,目前中国教育普遍缺失的是会做人的高素质人才。
清华,至今在人们心目都是中国最好的工科院校,其实,众所周知,历史上的清华,文科的成就毫不逊色,甚至影响更大一些。我了解的清华,是和那些大家的名字分不开的,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著名作家学者朱自清、闻一多、钱钟书、俞平伯、冯友兰、梁实秋、林徽因、沈从文、吴组缃、吴宓、潘光旦、金岳霖、费孝通、曹禺等等等等,可谓钟灵毓秀,人才济济,这些文科教授形成的人文精神为学校赢得了巨大声誉。1928年,清华大学成立之初便是拥有文法理工的综合性大学,1946年,清华在原址复校,又设立了农学院。文理兼备,底蕴深厚,一时群英荟萃,名师云集,所谓大学的深厚传统从来都是由上几代优秀人物托着的,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精英个体,其精神财富,惠泽后世,传承历史。可惜的是,1952年院系大调整时,清华的文、理、法等学院迁出,变成了单一的工科院校,变成了“工程师的摇篮”,其特色的通才教育模式也变成了专才教育。虽然从2003年开始,清华大学逐步恢复了文科设置,但短时间内恢复往日的辉煌岂是易事。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名言人们耳熟能详:“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如今的清华,大楼林立,而大师鲜见,院系增多,规模扩大,但学校传统难继。清华之大,不应该只大在规模和面积上吧。深邃的文化底蕴,不能只在碑亭塑像和书本中寻找吧。清华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还有许多路要走,这其中,发扬人文精神,找回文化自信,强化综合素质,是势在必行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