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而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严峻。“毕业即失业”的担忧不再只是个别大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体验到的焦虑情绪。针对大学生心理压力源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种压力源中就业压力排名靠前[1],而且就业压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2-4];同时,就业压力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正相关[3]。在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缺乏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适应能力或择业策略,罔顾自身真正的兴趣和能力,被动选择了考研、创业等应对方式,以逃避或延缓就业竞争。可见,一方面就业压力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压力源,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采取的就业压力应对方式过于消极,暴露出社会适应性不良的问题。
在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现实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普遍体验到就业压力较大。那么,究竟哪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能够积极应对就业压力而另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却选择了消极逃避呢?除了要考虑大学生个体及其家庭的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家庭社会经济情况等因素之外,个体的心理特质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其中,心理弹性是与个体在压力、逆境等情境下能否积极应对相联系的一个重要概念[5]。以往的研究显示,心理弹性在就业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焦虑情绪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6-8]。
长期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建立了一批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而且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及其培养的专业人才在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头和推动作用。但是,这些优势特色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中既具有专业性强、容易获得专业对口工作岗位的青睐等优势,也面临着就业面相对狭窄的困境。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专业布局的市场化调整与优化,大部分高校都朝着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的方向发展,行业特色型高校的行业特色正在逐渐淡化。与此同时,外部的人才市场对行业特色型高校及其培养的专业人才的印象却没有同步改变。这导致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毕业生有可能在求职过程中体验到更大的压力。
为了切实了解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情况及其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特征等,并分析研究这3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心理弹性在毕业生选择就业压力应对方式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笔者基于自编的“人口学调查问卷”(包括性别、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收入情况等调查内容)和“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生就业压力情况调查问卷”、解亚宁等[9]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于肖楠和张建新[10]修订的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等,对随机抽取的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3所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开展了问卷调查(以下简称“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3份,回收率为94.3%;其中有效问卷为272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6.1%。问卷调查的有效样本中有男生132名、女生140名,生源地为农村和城市的人数分别为111人和161人,有独生子女162人、非独生子女110人,家庭月收入为3000元(不含3000元)以下、3000~6000元(含3000元,不含6000元)、6000~10000元(含6000元,不含10000元)、10000元以上(含10000元)的分别为59、100、77、36人。笔者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在问卷调查结果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积极应对就业压力的策略。
1.就业压力的现状
笔者参照以往相关研究中所使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情况调查问卷的结构,并结合初期访谈时所掌握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特点,编制了“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生就业压力情况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将就业压力源的维度分为就业形势、学校专业、自我能力、就业心态、求职经历5个维度,共设置了25个题目,每题各选项的赋值依次为1、2、3、4、5分。调查问卷的总分值范围为0~125分,分值越高表明就业压力越大。调查问卷统计数据的检验结果显示,就业压力源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区间为0.493~0.874,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6;同时,就业压力源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区间为0.409~0.877,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99。这表明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总体上,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总分值为80.16±16.04,明显高于理论中数62.50)。②从就业压力源各维度的平均分值看,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体验到较高就业压力的维度依次是就业形势、学校专业、自我能力和就业心态(各维度平均分值依次为3.50±0.74、3.25±0.79、3.20±0.77、3.10±0.79),而在求职经历维度体验到的就业压力整体上相对较低(维度平均分值为2.81±0.96)。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竞争激烈是不争的现实。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下,“是不是能找到工作”“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工资多少”“晋升前景如何”都是大学生之间经常会交流的话题。这种聚焦可能是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形势维度体验到较大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同时,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各学院的学生工作处室对就业形势的宣传也可能是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形势维度体验到更大压力的原因之一。此外,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在学校专业维度体验到的就业压力仅次于就业形势维度,这一结果与一项针对综合性大学1 662名毕业生进行的相关大样本调查的结果类似。该大样本调查同样发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环境和专业供求矛盾2个压力源维度体验到较大的压力[11]。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在求职经历维度体验到的就业压力较小,分值低于3。这可能得益于近年来行业特色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对专业实习实践的重视。由于行业特色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适当增加了课程实习实验的学时比重,并注重专业实习的落实;再加上大学生自身也比较重视职业能力的锻炼,会利用闲暇时间从事一些兼职工作,所以本科毕业生在实际开始求职之前大多已经具有一定的职业经历。这势必会导致其在求职经历维度感受到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小。
2.影响因素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笔者以性别、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收入等4个因素为自变量,对就业压力总分和就业压力源各个维度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
以性别为自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就业压力总分方面未体现出性别差异,但在就业形势维度体现出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大的就业压力(F(1,270)=11.51,p<0.001)。这可能是因为就业市场上存在的性别歧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性求职者对就业形势的悲观态度。而且,对此次调查涉及的林业、建筑业、化工业等领域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女性本科毕业生而言,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可能表现得更为突出。
以生源地为自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在学校专业维度体验到的就业压力更大(F(1,270)=4.20,p<0.05)。这可能是因为生源地为城市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社会支持和经济自由度,而且更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所学专业之外更愿意发展其他技能或特长。因此,生源地为城市的本科毕业生通常就业选择面相对较广,不太受所学专业局限性的影响。
以是否为独生子女为自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与是独生子女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总分为77.62±16.78)相比,非独生子女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总分为83.89±14.13)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F(1,270)=10.35,p<0.001);同样,在学校专业、就业心态、自我能力3个维度,非独生子女毕业生体验到的就业压力也更大。
以家庭收入为自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因素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显著影响,家庭收入越低的学生就业压力越高(F(3,268)=3.48,p<0.05),而且主要体现在就业形势、就业心态和自我能力3个维度。
在就业压力源的5个维度中,通常就业心态和自我能力是受客观条件限制较少的2个维度。而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相对于是独生子女和较高收入家庭的毕业生,非独生子女和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在就业心态和自我能力这2个维度均体验到更大的就压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非独生子女和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有可能产生内部归因偏差,在高强度就业压力下倾向于否定自我。
从整体上看,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采取的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呈现积极应对的倾向(积极应对平均分值为1.98±0.42,消极应对平均分值为1.51±0.52,分数越高表明应对越积极或越消极)。为了进一步分析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笔者以性别、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收入等4个因素为自变量,对就业压力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
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①“是否为独生子女”因素对就业压力应对方式(无论是积极应对方式还是消极应对方式)均无显著影响。
②“性别”因素对就业压力消极应对方式有影响,男生就业压力消极应对方式的分值显著高于女生(F(1,270)=16.09,p<0.001)。虽然在竞争激烈且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的就业市场上,女生面临的困境比男生更大,但是调查发现女生反而可以较好地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地应对就业压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就业形势维度女生体会到的压力比男生大,这很可能使女生更早地开始为就业进行准备,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关注长期目标,从而能更专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相对而言,男生感受到就业压力的时间比女生要晚,所以在就业压力尚不突出或紧迫的低年级往往容易掉以轻心,不能有效地管理时间,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等[12-13]。这使一些男生的专业技能储备不足,在临近毕业即将就业时不得不面对专业成绩差、个人简历单薄等问题。而这些又是短时间内难以补救的,所以男生在就业相关问题上被动采取了消极应对方式。
③“生源地”因素对就业压力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影响(F(1,270)=8.30,p<0.01),农村生源地的毕业生在就业压力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城市生源地的毕业生。结合就业压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笔者认为农村生源地的毕业生不仅在学校专业维度体验到的就业压力更大,而且面临着对就业压力缺乏积极应对的困境。
④“家庭收入”因素对就业压力积极应对方式有影响(F(3,268)=3.23,p<0.05),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家庭月收入<6000元)在就业压力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低于较高收入家庭的毕业生(家庭月收入≥6000元)。而且,与农村生源地的毕业生类似,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也同时面临着就业压力大以及对就业压力缺乏积极应对的双重困境。
此外,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生源地的毕业生和家庭收入较高的毕业生对就业压力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更为便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家庭经济水平以及所处社会环境质量较高的毕业生,从家庭以及通过家庭从社会获得的支持可能更多,所以对就业压力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相对更容易;同时,由于所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较小,所以反而更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平均分值为3.40±0.56,心理弹性问卷每题选项的分值分别为1、2、3、4、5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弹性越大),而且男女生之间、不同家庭收入水平毕业生之间的心理弹性总分均无显著差异;但是,农村生源地毕业生的心理弹性显著低于城市生源地毕业生(F(1,270)=11.90,p<0.005),非独生子女毕业生的心理弹性显著低于是独生子女的毕业生(F(1,270)=7.58,p<0.01)。
结合就业压力影响因素以及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与城市生源地毕业生相比,农村生源地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弹性更小、对就业压力更缺乏积极应对;同样,与是独生子女的毕业生相比,非独生子女毕业生也存在就业压力更大、心理弹性更小的情况。由此引出一个假设,即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特质性的心理弹性可能与其体验到的就业压力本身存在相关,并在就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
笔者对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和就业压力应对方式3个变量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其中对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整体评价采用了积极应对方式倾向性得分(积极应对方式倾向性得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积极应对方式倾向性得分越高表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越倾向于积极),结果发现(详见表1):就业压力及就业压力源各维度均与心理弹性负相关且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倾向负相关,但是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倾向显著正相关;同时,本科毕业生的心理弹性越小,其自评的就业压力越高,而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则越消极。由此可见,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心理弹性可能在就业压力影响应对方式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为了进一步分析就业压力是如何影响本科毕业生采取积极或消极应对方式的,并检验心理弹性这一人格特质在就业压力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中是否确实起到中介作用,笔者首先采取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就业压力对其应对方式的直接影响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就业压力对其应对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β=-0.25,p<0.001)。随后,笔者又对图1所示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X2(32,N=272)=143.74,CFI=0.91,TLI=0.87,RMSEA=0.064,模型拟合良好。其中,就业压力不仅对其应对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β=-0.23,p<0.001),而且对心理弹性也有显著预测作用(β=-0.34,p<0.001);同时,心理弹性对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也有显著预测作用(β=0.56,p<0.001)。这说明心理弹性在就业压力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由此可见,就业压力影响其应对方式主要通过以下2条路径:一条是就业压力直接影响其应对方式,另一条则是通过毕业生的心理弹性特质间接影响就业压力应对方式。该分析结果与以往有关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研究结果一致。例如,路晓倩(2011)、崔妍(2011)均发现心理弹性在就业压力对焦虑情绪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6-7],马明艳(2016)则发现心理弹性在就业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8]。
表1 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系数(r)
注:***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说明相关系数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
注:***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说明相关系数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图1 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心理弹性在就业压力影响应对方式中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同时,检验结果还显示,就业压力影响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路径的系数为负数。这说明就业压力作为一个危险性因素会使毕业生的心理弹性水平降低;而且心理弹性在与就业压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心理弹性越大就越能起到促进毕业生积极应对就业压力的作用。
笔者以3所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开展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体验到的就业压力中等偏高,尤其是在就业形势和学校专业2个维度上体验到的就业压力较高。而就业压力是影响大学生睡眠、心理健康,乃至导致自杀意念产生的一个重要压力源[3-4]。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的高校应积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要求,目前多数高等院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中心,并开展了与新生适应问题相关的心理健康筛查等工作。
但是相对来说,高等院校针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缺乏建设标准。因此,从国家政策制定的层面到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实践,都应进一步重视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方面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例如,要为毕业生开设就业压力管理方面的心理辅导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减轻毕业生体验到的就业压力。同时,由于目前多数高等学校并没有在大学新生一入学就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即便少数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课程教学内容对职业意识培养、社会环境分析、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也缺乏深入的探讨和交流[14],所以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建设,提高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规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针对低年级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其就业能力的储备,这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起到缓冲作用。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较大的就业压力与其积极应对不足、消极应对过多有关。这与以往有关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在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毕业生积极解决问题、应对就业压力的信心和实践都会受到打击,这反过来又会导致压力感进一步放大,从而使其陷入压力加大与消极应对的恶性循环之中,出现自我责备、抱怨社会现实、寄希望于父母或他人的帮助、对现状缺乏准确的判断、盲目自信、回避就业等现象。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引导大学毕业生重视就业的宣传中,应更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就业压力,而避免过于强调“就业难”。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笔者建议,一方面要面向大学三年级学生开设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全校必修课,提前对即将成为毕业大军一员的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简历制作、面试及相关礼仪、创业等方面的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另一方面要面向各年级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大赛、模拟求职大赛、“就业引航班”、创业训练营、简历诊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求职自信心和求职能力,强化基础性就业能力的培养;此外,办好每年5月份举行的暑期实习实践双选会,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使大学生能够提早进入职场、增加职场阅历、锻炼就业实践能力。这些举措不仅可以传授给大学生积极应对就业压力的方法和策略,而且有利于引导其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并丰富和积累求职经验。
问卷调查的另一发现是: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心理弹性处于中上水平,在就业压力影响其应对方式的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且毕业生体验到的就业压力越大,就越倾向于选择消极应对方式;但毕业生心理弹性水平越高,体验到的就业压力却较小,采取的应对就业压力方式越积极。可见,在就业压力现实存在的情况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可能是促进大学生积极应对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多项大规模干预儿童心理弹性并进行追踪的研究证实,儿童的心理弹性是可以通过干预训练得以提高的。当前,针对成人心理弹性直接进行干预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为数不多的几项针对大学生心理弹性干预的实证研究一致性地支持了以下结论,即以团体辅导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弹性训练可以取得显著效果,且干预效果可延续3个月甚至6个月不减弱。其中,李晶晶与蔡翥(2014)的研究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制定团体辅导方案[15],滕秀杰等(2010)提出基于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和技术设计团体辅导方案[16],熊庆秋(2011)提出从心理弹性的作用过程入手针对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设计团体辅导[17]。
基于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和相关研究的结论,笔者建议,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可以尝试由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各院系或学生班级、心理学社团等组织制定大学生心理弹性训练的团体辅导方案,通过团体活动、角色扮演、“自画像”、模拟招聘会、感受分享与讨论、行为训练、冥想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训练大学生在积极悦纳自我的基础上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情绪的管理能力,发展并利用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系统学习对挫折情境的掌控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1.关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就业压力还是其应对方式,都受到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例如,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乃至心理弹性,都受到家庭收入、生源地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调查对象均为“90后”,出生于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的时期,所以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多数来自于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相对不严格的农村地区。相较而言,农村家庭的收入一般低于城市家庭。而家庭收入又直接或间接反映着社会经济地位。因此,综合来看,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大多具有来自农村、家庭收入低且多子女等特点,其体验到的就业压力更大,尤其在就业心态和自我能力维度体验到的就业压力更大,同时对就业压力更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且心理弹性水平较低。
与就业形势和学校专业方面的压力更容易受客观现实条件的影响不同,就业心态和自我能力方面的压力都更具有主观性,可能反映的是个体的内部归因偏差。这意味着通过一定的心理干预措施减轻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这部分毕业生体验到的就业压力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也就是说,这部分毕业生的就压压力在教育实践中更可能因学校就业指导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而发生改变。因此,笔者建议,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应重点关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大学生。
2.针对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方面存在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就业辅导方案
由图1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可见,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整体上体验到的就业压力越大,采取的就业压力应对方式越消极。因此,一般而言,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大学生主观体验到的就业压力水平,避免过于强调“就业难”的预期,将有益于帮助大学生积极应对就业压力。但是,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均存在性别差异,所以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分别针对男、女大学生制定不同的就业辅导方案。
首先,对女大学生而言,她们在就业形势方面体验到的就业压力比男大学生更大,但是对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并不比男大学生消极,这可能得益于其对就业市场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的提前准备所形成的危机意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相对较大的就业压力对女大学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似乎有促进作用,但是综合来看较大的就业压力对其来说仍然是弊大于利的。例如,有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社会公平感更低,且与就业压力呈现负相关[18]。所以减轻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其社会公平感并增强社会适应性。由于女大学生体验到的就业形势方面的压力主要源于客观现实,所以要减轻其就业压力,高校可能应更注重提高其自我评价水平和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例如,高校的各院系可以通过邀请已在职场取得成功的本专业领域的知名女性大学毕业生举办相关讲座,以及组织女性科学家论坛等活动,以树立榜样;还可以举办女大学生就业研讨会,为其提供应对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的解决方法以及进行相互交流的渠道。
其次,对男大学生而言,由于他们针对就业的实际准备相对滞后,所以对就业压力更容易出现消极应对的倾向。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应在低年级阶段就注重培养男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责任心等,引导其在做好职业规划的基础上尽早把打造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提到议事日程,以避免临近毕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