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华
浙江省象山县荔港学校
小班化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也给各门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体育也不能出其外。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就是构建学习共同体,小班化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但由于管理困难、设计困难等原因,当前在中小学教育界的学习共同体大多仅限于课堂内。如何把学习共同体由我们的课堂内延伸至课外,进一步完善对我们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广大中小学教育者探究的新课题。对此笔者想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生体育锻炼共同体的构建与运作,期望能够取得同样的效果。
“体育锻炼共同体”或称为“锻炼共同体”,一个体育锻炼共同体是指一个由锻炼者及其指导者(包括教师、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进行体育锻炼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运动快乐,共同达到一定的学习和锻炼效果,从而形成各成员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的小团体。
让学生自行组织“锻炼共同体”,自愿组成的锻炼共同体其内部相对稳定,有较好的协作基础。在课余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他们会合作得很好,互为指导者,取长补短,目的是让兴趣相似、关系较好的学生自由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团结一致的锻炼共同体氛围。
教师依据学生对体育技能掌握的程度和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调整各锻炼共同体成员的组合,使各锻炼共同体中都有一部分能力好的学生和能力稍差的学生。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共同体内有素质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较弱的学生练习,有了同伴的关心和帮助他们锻炼的信心就会增强[3]。通过共同体组员间的帮扶互学来促进共同体成员运动技能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以达到学生整体提高的目的。
教师依据学生对体育技能掌握的程度和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若干个锻炼共同体。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锻炼要求,这样,好的没有人拖后腿,差的没有人心里自卑,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使所以的学生都参与其中。
教师依据学生的地域分布来进行分组构成锻炼共同体,有利于锻炼共同体各成员间的相互联系。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小的地区,对于这一地区的设施环境都非常熟悉,从而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就能更好的发挥区域功能。
对于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共同体,我们可采用锻炼共同体组长负责制,班主任直接管理,体育教师进行锻炼组织与方法指导,学校行政检查的办法。
锻炼共同体组长负责协调与领导本组的活动内容、场地、形式和参与度,锻炼共同体组长还要负责周末锻炼情况,并于周一上报班主任。
班主任要对各个锻炼共同体的锻炼情况有一个全程监控,重点在于学生锻炼的参与度和锻炼效果。我们的班主任必须在大课间、活动课到场管理学生。学校行政主要组织对大课间、活动课进行检查,并对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提醒,严重不按要求进行的班级通报。
每个学期学校组织年级层面的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共同体间的体育小型比赛,设置项目要与各年级学生发展相适应,要有利于学生练习,项目确定后提前1-2个月公布,让学生有时间去练习。利用比赛促进共同体成长,促进共同体的凝聚力。
科学评价是为了学生更好地促进发展。我们对学生的是多元的。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教师只是个组织者和汇总者,主体还包括学生自己、同伴、父母,评价的过程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自评,学生自我小结;互评,以共同体为单位,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师评,在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亮点,委婉指出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在被评学生认可的情况下填入“期末素质报告单”中。家长评,家长在对孩子锻炼情况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对孩子做出肯定性评价,提出对孩子未来发展希望。评价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明存在的不足,正确及时地评价对于锻炼共同体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体育锻炼共同体的核心是学生自主学习与锻炼、它把与学生体育锻炼有关的各个环节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体育锻炼的自动化和健康水平的切实提高。教师主要从构建体育锻炼共同体、建立健全学校体育锻炼管理机制、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差生的转化、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等方面展开,实践中,并不断加以完善,努力形成适合当代学生特点的学校体育锻炼模式,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