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友续 曹铭钧 王 瑞 史 杰/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秦直道是秦始皇命蒙恬大将负责修建而成,南起于云阳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县北),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全长700多公里,因为这条道路南、北大体相对,同时南北相直,古人称其为直道。学者多认为修建于公元前210年。
直道的起点——陕西淳化县凉武帝村的云阳光林宫(距咸阳不远)——是秦王朝的军事指挥中心,终点九原郡是匈奴当时的政治中心,直道是联系秦王朝军事指挥中心和匈奴政治中心的最短路径。因此,可以这么说,秦始皇修建直道的原因,主要是“为防御匈奴的进攻”。
从道路选址上看,直道南起甘泉,北接九原,直穿子午岭,是联系长城南北战区和秦王朝中枢所在地最便利的军事交通路线,有着"南卫关辅,北御羌戎”的军事地位,这一战略地位极为显赫。同时从地形上来看,子午岭绵延400多公里,山势峥嵘,山区面积大、支岭多,直接穿越山岭,不仅实现了距离最短的目标,以高御低也能够更好控制附近的交通、达到御低目的。秦直道与马莲河道及延川道在东西方向呼应,控制着两侧河谷大道,并构筑起了一个以高速度高质量的以秦直道为主的交通网。
秦始皇把直道按照能够通车的高质量标准修筑,原因是秦王朝与匈奴的大战需要保证输送粮草的源源不断,这就要确保供应线的绝对畅通。
考古发现,秦直道不仅工程浩大,同时也伴有大量附属设施。在秦直道及其附近,有较为密集的烽燧遗址,它们构成了军情报传送设施,从体系上看比较完备。在子午岭上的刘家店林场,有一座用于监测林区火灾的瞭望台,建于秦汉烽燧遗址之上,瞭望台四面和临近地面有建筑材料残存件,分布比较明显。从刘家店到调令关的秦直道两侧,隔一段距离,就能发现一座烽燧遗址。在子午岭烽燧当时占据的制高点上,能够看到子午岭纵贯南北,形势雄壮,川流如线。这样的地形地势,便于烽火传递,能够提升军情传递效率。
据史料记载,欧洲的罗马大道和秦驰道,能够称得上中外两条古老的大道,但是,从规模、宽度、錾山堙谷等特点上来看,罗马大道远不及秦直道。秦直道宽度在30米以上,还设置了亭障台楼及防护设施等,这与现代高速公路标准有着相似之处,因此,秦直道可以说是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
“秦直道一半路程修筑在山头岭上,一半路程修筑在沙漠草原”,这是历史学家史念海对它的描述。在两千多年前就能修筑这样巨大的交通工程,是交通工程史上的奇迹。
放眼中国古代筑路史,秦直道是重大突破。在当时没有先进设备的条件下,秦直道同时分段开工筑路,在大漠草原、秦岭之脊这样复杂的地形条件下,仅仅两年半时间,完成了规划、勘察设计和修筑,使得南起点云阳和北终点九原连成直线,误差没有超5°。因此,秦直道无论是勘测,还是施工难度与施工时间,在古代筑路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秦直道南段选择了子午岭主线,因而道路走向稍微偏于西北。这样的选线是有着非常科学的原理。从地形上来说,子午岭虽然主脊海拔比较高,但陕北与陇东高原在地势地形起伏方面变化不是很大,地形较为平坦,适宜修筑道路。假如直道取道陕北上郡,就不能达到快速调兵北上之目的,也就违背了将其修筑为国防大道的初衷。同时,这样的选线还会使秦直道经过纵横交错的沟壑,一方面增加了修筑难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南北交通。据实地勘测,在子午岭主脊,秦直道宽度约5米;从定边到东胜的直道北段,路面宽度更是达到20米以上。从考古遗迹来看,蒙恬修筑秦直道时也采用了“厚筑其外,隐以金锥”的修筑方式,并且堑山堙谷,工程的艰巨复杂,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秦直道在中外交通史上占有非同寻常的地位的原因就是选线科学合理、工程艰巨、规模恢弘、筑路技术高超,当时世界其他国家远不能及。
秦直道的修筑,提高了直道沿线和长城内外的生产力水平、改善了沿线人民生活、繁荣了社会经济。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商品的交换,强化了政权交流,促进了贸易繁荣,形成了物资上互补、经济上促进的格局。同时,从秦朝开始,历代都有开垦农田、发展农业的现象,更有农业繁荣记载,这说明秦直道对经济发展最显著的是对农业开发的贡献。
关中北部之经济开发,得益于秦直道。秦代上郡以北各郡县由少数民族占据,这些地方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彼时这些地区农业及其经济很是落后。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开发的,是秦汉时期推行的移民实边政策。这一政策规模宏大,给关中以北的广大地区带去了铁铧、铁犁、铁劈土,代田法、根耕和沟渠的开凿等,这都是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进步的生产工具,促使上郡及以北的荒山和草地成为了良田,直接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上郡在西汉前期还是以畜牧业为主,而到西汉之际,变成了半农半牧区,以饶谷、多畜并称。
通过秦直道,打破了地域界限,促进了物资运输,增强了人口流动,增进了农耕与草原文明的交流,主要表现为,内地先进生产技术及工具和生活方式传到了北方边地,促进了物资的交流。
秦直道如果以长城为界,北段是鄂尔多斯,南段则是陕北高原。从文化人类学看,陕北高原大量地保留了秦汉以来两千多年的汉文化的遗迹,主要表现为民风纯朴、习俗古老、观念质朴、生产生活方式原始,有信仰崇拜遗风等等。鄂尔多斯区域保留了大量游牧文化特征,还有后期形成的蒙古文化,都继承了匈奴文化的特征。同时,经过几千年交融,长城内外的文化形成了兼备农牧文化共同属性、具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现象,兼容了两千多年以来传统的农牧两大文化。700多公里的秦直道,其地理条件虽经更迭,但却保留了传统文化,这些都是蒙汉民族延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文化价值很高。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有两个最宏大的工程,就是长城和秦直道,它们创造了世界奇迹。循着地图,可以看到,长城为东西向,秦直道为南北向,它们在鄂尔多斯相交汇合,用历史方法对这一中心点考察,中国许多民族曾经在这里活动,四面八方的民族在自己的强盛时期都曾占据鄂尔多斯或在此生活,而当离开鄂尔多斯时,又是民族实力下滑时,这可能是历史规律之一,也许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秦直道在长城内外的民族汇聚、民族融合的历史特征和作用。
秦直道作为甘肃庆阳地区当时的主干道,在促进庆阳地区民族融合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周秦汉唐以至北宋和明朝,庆阳是中原王朝的边疆地区或近边地区,庆阳地区为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庆阳在中原王朝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方面,从地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关中定都的秦、汉、隋、唐各代,均以庆阳为南卫关辅的屏障,各朝代对庆阳的经营特别重视。这一时期,北方先后兴起了几大民族。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发生战争及和平相处时期,一些少数民族陆续迁移到了庆阳。也因此,庆阳农牧经济得到了发展,南部地带农业和北部畜牧业同时有了较大发展,成为国家当时几个主要的养马基地之一,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代。在宋夏对峙时期,在庆阳生活的蕃族具有特殊地位,怎么团结蕃族共同拒夏,是这个时期治理庆阳最为重要的政务,这一政策直接促进了民族融合。金元时代,党项、女真、蒙古族迁移到庆阳,并与汉族杂居一处,从事农牧业生产。元代后期的时候,庆阳少数民族基本都融到了汉族之中。
总之,秦直道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壮举,它起到了有效的战略防御作用,维护了当时的政权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更重要的是,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在促进国家经济繁荣、推动民族融合交流、推进文化交汇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继承和发扬秦直道的历史文化遗产,推进秦直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秦直道资源,对于促进甘肃旅游强省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