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尔荪阿依·艾力
纳瓦依(1441-1501),本名阿里希尔,意味像狮子一样的儿子,“纳瓦依”是笔名,意为“无声,呐喊,知心人”。他用自己的语言创作了数量很多,质量很高的文学作品。他有很多抒情诗,主要集中在《四卷诗集》和《法尼》中,此外,还有《诗的真谛》,《穆尼夏阿提》等等。
纳瓦依通过各种文学载体表达自己的思想。他是维吾尔古典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在了解生活的规律,打开思维的窗户,取得新的文化艺术成果中,起了巨大的作用。虽然他的一些观点光明磊落,还有些观点是隐瞒的,由此可见他那种独特的文学功底。作家1498-1499年作的《鸟语》(Lisanut_Teyr)是一部寓言诗。诗人通过这部作品描述鸟类而表达出了他真正想表达的人生哲学。
纳瓦依童年时期以拜神秘主义作家帕拉丁·阿塔尔(1145—1229)为师的,并且深受其作品《鸟语》(Mantikut_Teyr)的影响。年老时期就想起了往事,因此模仿帕拉丁·阿塔尔的作品写出了《鸟语》这部著作,但内容与帕拉丁·阿塔尔的不同。帕拉丁·阿塔尔传承前辈诗人的写作方式,通过鸟群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价值标准。他用自己活泼生动的字迹描述了鸟类,因此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
在纳瓦依那个年代,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上的改变与时代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诗人纳瓦依用自己的话来说,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是激活了诗人写出《鸟语》的灵感。一千年以后,出现了一位出色的演说家是一只鸟(这里指的是帕拉丁·阿塔尔)。他是万物真谛方面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懂得了所有鸟类的语言。如果你们其中有人懂波斯语,那他们就可以享受到帕拉丁·阿塔尔作品的真正内涵,而不懂的波斯语的突厥人就失去了这种机会。说起来我也是这样的一只鸟,日夜忙于从帕拉丁·阿塔尔那里吸取营养。以后在我60岁的时候,在诠释鸟语的事上,我真心求助于帕拉丁·阿塔尔,于是我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很明显,这部长诗的灵感来自于帕拉丁·阿塔尔的《百鸟朝凤》,这一点在他的《两种语言的争辩》中也明确表现了出来,他说:“我受《百鸟朝凤》的影响而写了这部作品”。
长诗《鸟语》的序言部分13章组成的。从这部长诗的表面来看,“法尼”(Fani)这个笔名的来源跟这部长诗的写作原因和写作时间有关的,从第14章开始谈起的鸟的故事是长诗的核心部分。这部总共有158章组成的,故事的起因是:鸟群都是自以为是的,以自己为中心的所以它们不能团结,因此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就是“王”。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万只鸟聚在一起”着手,并且决定选出自己的国王。它们为了找到心目中的国王,它们立下了誓言去西面的一个岛屿找“凤凰”做它们的国王。鸟群穿越了称为要求、爱情、知识、洁灵、入神、惊讶、隐居的七个河和高山荒漠。经过这些艰难旅程,很多意志弱的追求者鸟在路上死了,最后抵达目的地的只有30只鸟。到了以后,这30只鸟根本没有看到自己想看的神鸟(凤凰),他们望四面八方,看到的却是他们自己,它们通过各种测验生化了神鸟的模样。
上述的内容总结了纳瓦依人生观,即人类是宇宙形成的主要目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人的存在而得到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诗人号召我们人类应该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所有人的命运都在他们自己手上,因此别被命运所束缚。因此,总结了人不应该有依赖性,只依靠外界的力量远远不够的,人最终被自己征服了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树立一个坚强并积极上进得自我,借此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
纳瓦依在作品中提到一样虽然《鸟语》中表达的意义让人难以理解,但是笔墨熟练的诗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学艺术技巧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涵。如果想要读懂《鸟语》,必须认真的去分析作品中的每一个形象,不然享受不到这其乐。根据鸟群在作品中的角色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神鸟(凤凰)的形象,第二类是戴胜鸟的形象,第三类是其它鸟类的形象。神鸟(凤凰)是作品的主角形象,它是始终不会出现但一直存在的角色。作品中的每一个重要事件都因它紧紧联系在一起。它就鸟群的最后的理想和梦想。作品中的另一个典型形象是戴胜鸟。听说戴胜鸟在一些故事中以一个贤明的,先知的身份出现的。长诗中的第三类形象是其它具有各种性格和不同外形的鸟形象。
《鸟语》是维吾尔文学《五卷诗集》之后闪烁的一颗星。诗人通过鸟的语言展现了自己人生哲学体系的缩影和思想。纳瓦依的创作思想,学术观点及其运用语言语法的特点的具有极高的价值。
注释
:①毛拉色迪克·亚尔坎迪.鸟语(纳瓦依的散文体鸟语)[J].源泉——布拉克,1993(4):76~77,86~87.
②纳瓦依.两种语言的争辩[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83.
③纳瓦依在他的突厥维吾尔语著作中用的是纳瓦依这个名字,在波斯语著作中用的是笔名“法尼”。诗人解释了用突厥语写成的《鸟语》为什么还用“法尼”这个笔名的原因。
④⑤[乌兹别克斯坦]纳瓦依.鸟语[M].塔什干:塔什干出版社,1991:224~226.
[1][乌兹别克斯坦]纳瓦依.鸟语[M].塔什干:塔什干出版社,1991:224~226.
[2]维吾尔文学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