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仁”冯如京

2018-11-14 15:09
黄河 2018年3期

李 淳

一、人杰地灵

代县城内有座鼓楼,又名边靖楼,亦名谯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七年,楼身三层,高26米,楼基13米,共39米。上面挂有历代名人写的匾额若干块。其中在最高层南向正中挂的最大的一块,赫然入目,书曰“声闻四达”。这四个字每一个字都很大。人们在二三里外都能看得很清楚。我走过全国许多地方,见过许多鼓楼,还没有见过像代县城鼓楼这般雄伟壮丽、历史悠久而保存完好的(当然十多年前还维修过)。上面还有浸透边关文化的“威震三关”“雁门第一楼”“启迪元功”等牌匾,以及“三边险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等楹联。特别是这块“声闻四达”巨匾,再独特不过了。声闻四达,这四个字是说鼓楼之鼓声可以远闻于四面八方。暮鼓晨钟,兼有报时和警醒世人自戒自省之义。同时也可以借以说一个人的美好名声能闻达于四方。再推而广之,还可说一个地方,比如说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代县城(古代州城,以下称代城)能以它特有的杰出文化地位和文化底蕴闻名于世,以至家喻户晓,使民众蒙受教化,因为“文以化人”嘛。

雁门关在代州(县)境内。战国时赵武灵王设雁门郡,秦以雁门郡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后来,时设时废,以后或改州或改县,治所大都设在代城。故代州(县)亦称雁门。雁门在秦汉以来号称“严郡”。在历史学家看来,一个地方的重要性,是由其历史和地缘决定的。正是历史地理环境决定了雁门的地位。雁门是山西的北大门,而山西表里山河,地势险要,东有太行山,西有黄河、吕梁山,北有勾注山、长城,南有黄河,又地处京畿(无论首都在长安、洛阳、北京,都离山西很近),对国家之重要,可以说是“山西安,天下安”,得国家必得山西。这就使雁门的地位更为重要了。

雁门雄关,在代县北面勾注山的长城上,东有平型关,西有宁武关、偏头关,南有滹沱河,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历史上多个朝代特别是汉唐明等朝的边关重镇。说全国六大雄关也好,八大雄关也好,雁门关历史上战争之频繁,卫国之重要,皆处第一。其他各关几乎无可比拟。冯明期《登代州城楼(即鼓楼)》诗云:“莽莽来寒色,苍苍落野柯。白云迥勾注,秋色满滹沱。此日登临壮,百年感慨多。边隅四战地,锁钥近如何?”诗中讲勾注山、滹沱河,边隅四战之地,北方锁钥重镇,恰如其分。

雁门的重要地位使代州成为边关贸易之所,多民族交融之地,文化荟萃之域。捍城守将,勤事定国,安夏御侮;诗人雅士,高翔文苑,雄视词林。忠臣良将,彪炳千秋;巨儒宿学,代不乏人。李牧御胡,赵国干城;蒙恬守边,长城修立;周勃平叛,遂定雁门;卫青击匈,破走右贤;李广杀敌,号称飞将;郅都牵招,善守民安;杨素李靖,战则屡胜;仁贵督代,白衣陷阵;杨家众将,千古英名。至于皇亲国戚,显宦名人,有薄太后、崔驸马,兵部尚书张凤翼、孙传庭。王昭君出塞所由,芳容犹在;李克用起家之地,丘墓尚存。“天低吴楚”(萨都剌著名诗句),萨都剌名震词坛;净土开宗,白仁岩慧远修行。迄今世,雁门关贺龙击寇,阳明堡锡联焚机;周恩来谈判抗日,毛泽东路居代城……真不愧为人文代县、文化名城。尤其是在明清两代,冯氏崛起,甲第连连,屏藩节钺,贤哲世出。以上种种,足见代县之人杰地灵。

徐化溥 (清代地方文化名人,地方志专家)说:“余尝携笻戴笠,陟勾注,溯滹沱,见其山川形势,雄丽迴错,盖必有硕儒至人诞生其间,乃问之山泽农甿,盖有冯秋水先生云。”冯秋水何许人耶?笔者尽力之所能,收集各种史料,以期较全面地介绍秋水(即冯如京)的一生,以飨读者。

二、一代“名仁”

明末清初,代州出了一个冯如京,他是冯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清史档案说他是“一代名仁”“为世闻人”。他的道德文章,功业政绩,堪为世人楷模,也算得上是“声闻四达”了。

顺治三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被后人誉为 “好人”、清官、学者的魏象枢(1617-1687)说冯如京:“公以雁门人杰,蹶起士籍,由良二千石跻方岳,称守藩重臣。至今畿辅、五原、湟中、於越、金陵、南海间有召公之思焉。 ”(《秋水公传》)这是讲,冯如京是“雁门人杰”,他由科考出身而做官,成为封疆大吏,守卫国家的重臣。直到今天,京城地区和内蒙的五原(秦置五原郡,今有五原县属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的湟中(现为县)、浙江一带(夏朝第六代少康帝封庶子於越于东南沿海,后称於越为越国)、南京(古称金陵)、南海(广东一带)等广大地区,老百姓还像思念召公(周武王兄弟,是佐周的贤臣,“存以甘棠,去而益咏”说的就是老百姓爱戴他的故事)一样思念他。

徐化溥说冯如京是“硕儒至人”。硕儒是大儒,至人是顶尖的高尚之人。古来只有孔子被司马迁称为“至圣”(最高圣人),这里说冯如京是“至仁”,已经是很高的赞誉。

清代刑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国家公检法合在一起的副职)弥尔素说:“国家大业权舆(萌芽,在此作“成就”解),必笃生(生而得天独厚)魁磊宏通(魁首、磊落、宏大、通达)之彦(俊杰)”,以襄“草昧经纶(治理乱世)之治,应盘根错节之任。其人盖指不多屈。若冯秋水(如京字秋水)先生,其丰功伟绩犹赫赫在耳目间。”这是把冯如京评论为得天独厚而生的 “魁磊宏通”的俊杰之才,可以帮助国家治理乱世,承担艰巨复杂的重任。这种人很少,国家之大,也是屈指可数的。而冯如京的丰功伟绩,在他去世之后,还赫然在人耳目,为人们深志不忘。

清代都察院左都御史杜笃祜(生活于明末至康熙年间)则在碑铭中赞他:“先生千骑何豪雄,手缚长蛟犁虎宫。巍然讲道东越东,天为后死开鸿濛。瘴海忧国心忡忡,合浦珠还大海中(广西南端、南滨大海有合浦县,盛产珍珠,为中国南珠之乡,也是汉代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归来行李照清风,杖头唯有雪冰文。奇光上散为星云,下为芝草宝玉英。名山大川护幽冥,千秋浩气长如生。”这里概括了他为官为政、教化百姓的政绩,清正廉洁的官风和冰清玉洁的诗文风气。

这些评价,说明冯如京是不同凡响的杰出人物。有人可能怀疑,这是否是溢美之辞?是否浪得虚名?这要具体看他的生平功业与道德文章。

三、家世家居

冯秋水(1602-1669,明万历三十年——清康熙八年),名如京,字修隐,号秋水或沧桑,别号紫乙先生,代州人。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记载:“冯如京,山西太原振武卫人。”意思一样,如京始祖迁代就是到代州之振武卫——军队基层单位——守雁门关的。其先祖名盛,本山东青州人,以军户勾补振武卫,以后安家于代州。冯盛生子冯时,冯时生子冯天禄,天禄生四子:忠、恩、惠、愈,冯忠为江淮齐鲁的大盐商和“盐董”,曾作《冯氏遗训》;冯恩是代州冯氏第一个举人,是万历皇帝专门下敕表彰的昌黎 “贤县令”(代州现存敕文原碑)。冯惠为武举,任指挥使佥事,加明威将军;冯愈(为第四子),庠生。愈生三子,长子即冯明期。明期字闇若,号熙宇,万历庚子以第二人应解额(第二名举人),生平笃学力行,死后祀乡贤祠,是为如京之父。如京“生而颀秀(天生身材颀长秀丽),颖悟绝人”。幼年就教于外边的老师,几乎能做到读书过目成诵。他九岁丧父,当时母亲王夫人才27岁,决心把他抚养成人。母亲常抚摸着他边哭边说:“冯家累世有阴德。你这个孱弱的孩子,是冯家香火能传下去的一线希望啊!我这个后(你父)死者能看到你长大成人吗?”因此,母亲教训如京特别严厉,一定要他学走正道,不让他贪玩、偷懒。如京孜孜矻矻,好学不倦,加上天资非常聪明,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对六经典籍,诸子百家,历史、天文、地理、方志,以及阴阳律历之书,无不刻苦钻研,反复琢磨咀嚼,探寻和掌握其精神要义,采撷其文章英华。州里举行的各种考试,他常常在不少学生中夺冠。先后到州里担任“督学”的文太青、袁临侯两位先生,非常看好如京,就推荐他到州里官办的书院,由公家供养伙食费,让他更好地讲求学问,端正做人道德。这时他已31岁了。崇祯初年,朝廷除掉宦官魏忠贤及其党羽,锐意选拔人才,下诏让督学者严为校试。吴衲如负责山西的“拔贡”考试,连设三道考试“关口”,采用类似“会试”的办法,因其务在发现人才,所以选拔非常严格精细。如京每次应考都是很快完成考卷,而且成绩出色,吴衲如定他为三晋冠军,把他的应试文章传示于人,以致众人争相传录,洛阳纸贵。

道路坎坷,人生曲折。正式乡试考举人时,如京却几次应考都因“文不能满志”(应试文章不能满足考官的要求)而落榜。他平时学习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文风,“为文不屑为尺幅恒语”(不屑于作循规蹈矩、充满陈词滥调、空话套话而无新鲜内容和鲜活语言的官样文章)。这大概是他考不上举人的重要原因吧。

屡考不中,他长叹:“这大概就是命吧!以诗圣杜甫之诗,而考不中唐朝的进士(唐代科举以诗考为主),千古以来能说杜甫才能不高吗?”但他并没有放松学习,反而更进一步立志于钻研明代陆九渊、王文成之学,并努力躬行实践。他说,“我母亲健在,我孝顺她,让她每天看到我以孝顺的好脸色奉养她,讲求孝友之道,施加良好影响于社会,这也就是从政了,为什么一定要做官呢?”显然,他这是用孔子《论语》回答“子奚(为何)不为政”时的语意在劝慰自己。

四、贤良方正

据台湾保存的清宫档案载,崇祯元年(1628年),冯如京为恩贡。崇祯十三年(1641),帝下诏求才,“举海内明经行修(研明经书,操行良好。“明经”也是当时对秀才的称呼)”之儒。冯如京认为机会来了,高兴地说:“考进士、兴科举起于隋代,而推选循良(守法好官)兴盛于汉朝。难道做官的都一定要走科举道路吗?”于是,他赶到京城,“以贤良方正应辟举”(举“贤良方正”,是始于汉文帝二年的推选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贤良,德才好;方正,正直。辟举,征召荐举),在朝廷应对皇帝的考试。他在对答中,紧密联系时事政治,提出的政见切中要害。其大意是说:天下削弱不振,上上下下都以虚文和空话矫饰、自夸,而国家法典废弛不行。治身者先治心,治国者先治朝。如今,用人、理财、大典(各种大的庆典礼仪活动),朝令夕改,不得要领,而整天对西方起事的民军担心害怕。如内政不修,“西寇”也是不容易平定的。皇帝看了他的对策(策论),认为他是奇才,准备重用。但他的话过分直率尖锐,左右用人大权的宦官不喜欢他,所以只任命他为滦州知州。这是冯如京走上仕途的开始。从举贤良方正时的表现,足以看出他是关心国家政治的忠直之士。

五、为官经历

治理滦州

滦州位于河北省北部,地处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山海关之间,殷商时期属黄洛城旧址,是孤竹国所在地。素有“关西第一州”之称。明崇祯十三年,冯如京任直隶永平府滦州知州。由于滦州南距北京220千米,属“畿辅近地”(京城远郊),在明末又是清兵侵略明朝北疆、攻取北京的必经要道,当时又处于李自成(于崇祯二年起义)起义之时,兵荒马乱,天灾人祸,实为难治之州。有人担心冯如京性格宽厚,担当不起这个艰巨任务,就劝他说:“滦州是国家东北部通北京的大道和冲要之地,在这里当州官,送往迎来几乎无休止之日,而且奸猾之吏民,不少都有朝廷权贵作后台,巢穴深固,盘根错节,恐怕不是你这类‘长者’能够胜任的。”但冯如京笑而置之,毅然走马上任。滦州在兵燹之后,百姓逃离,田园荒芜。吏役中大多老奸巨猾,不务正业,仅不审理的积案,就比其他州县多好几倍。如京下车伊始,猾吏一看他年纪不大,经事不多,瞧不起他,就先来了个试探:把一堆急需办的和需要缓办的案牍混杂在一起交给他。冯如京从里边挑出几件根本不需急办的案牍,甩给役吏,训斥说:“你怎么拿这种手段扰乱你的上司?”而且立即指出其所拟处理意见中,哪条哪条是玩弄文字以颠倒黑白,哪条哪条是徇私枉法和贪赃卖法。并严厉指出,如果你们怙恶不悛,就要受到严厉惩办甚至被处死刑。这些奸猾老吏背地里都长伸舌头,称冯如京神明。他在“摘奸发伏”,整饬吏治之后,就着手办理老百姓最感头痛和最需要做的事。

一是抓驿传差役制度的改革。驿传体系是中国古代国家不可或缺的军政要事。如何为驿传体系提供必要的马匹、夫役以及其他各种物资供应,曾经成为明清交替之际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而备受关注。对这个问题,一般官员都不敢触动。冯如京适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加快漕驿制度改革,大胆地、大刀阔斧地调整、理清了政府、官吏、百姓在这项差役制度中的关系。如马骡等项,仍归驿所,不能由百姓提供;驿需额编工料钱粮按时由政府拨付,不允许耽搁,更不准向群众勒索、摊派,等等。滦州地处要冲,驿站耗费甚多,以往大多由百姓承担,以致每年因此破产破家的很多,“前刺史 (知州)率皆以殷实(富户)应马头,一岁破数家千金之产,官吏亦得上下其手,民以为大害”。冯如京把减轻百姓负担的制度,“请两院永载为法”,并刻在石碑上,公示于众,永禁于州。《滦州志》载:如京“之州任,清介有惠政,尝革老人应役之苦,立法攒漕,民赖之,祀名宦。”

二是减轻负担,招复流亡。因“驿不累民”,“摘奸发伏”和“课农桑”受到群众欢迎。有一年发生蝗灾,冯如京亲自祈祷,“蝗虫皆投水死”,“年大熟(好年成)”。这记载虽带传说性质,但也反映了民意。“民咸(皆)谓先生‘精诚’能格天”。滦州的多种弊政得到革除,逃亡在外的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地返回家乡,“流亡复业数万家”,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佥(皆)谓我公活我,予我父母妻子”,他真正是无愧于“为民父母”。

三是抓教育。“进三老子弟,教以孝弟力田,子矜饩食(入官学读书的诸生,由公家供给食宿费用),课艺劝读,诲以古圣贤修己正心之法。”在公事外的闲暇时间,回答诸生提出的问题,娓娓论“道”,诲人不倦。

四是严于律己,清廉为政。在滦州几年,往来客人,官商皆有,“造请无间”(不断有人造访和请求办事),“然未尝有所馈遗”(不接受任何人馈送的钱财礼物)。

冯如京知滦州,《山西通志》载:“兴利除弊,劝善惩恶,清驿累,招流移,课农桑,兴学校”,“三载大治”,入祀名宦祠;“两院交章荐,下其治为邻邑式”。就是把他治理滦州的办法,通报各邻县作为治理样式。如京升迁为永平府同知 (相当于代理永平府知府),“分署昌黎”,还分管昌黎县。

永平府政绩

崇祯十六年 (1663),冯如京莅职永平同知。第二年,李自成破京师,冯如京“弃官,扶母避地昌黎之书院山。”北平人李某,是如京的门生,集合壮士守山寨,如京“指授方略,设险保聚”。不久,李自成攻山海关,下属部队“四出攻剽”,山民恐惧,日夜数惊。如京对大家说:李自成虽号称有数十万兵马,“然纷然无纪律”,这次来山海关,听说昼夜赶路,兵书上说“百里蹶上将军”,他们很快就会失败,不会加害于我们的。话还没说完,李自成的民军几百人就来到山下开始攻寨。山上安排的伏兵杀出,民军半数被杀死,某姓王的将军也被炮弹击中而丧命。过了几天,李自成大败于山海关下,逃回北京。清军“追剿至永平,父老万余人遮(拦住)执政大臣呼曰:愿得冯公(指如京)守兹土!”据清史档案载,清摄政王多尔衮发出专门的公文征召如京,如京再三辞让也未得到准许。顺治元年(1644)夏,如京就任永平知府。秋天,因为他“治桥(滦河桥)迎驾”之功受到赏赐(以上多引自杜笃祜秋水公及傅夫人墓志铭)。《清世祖实录》载:“顺治元年九月甲午,车驾入山海关,上驻跸永平府,知府冯如京,副将张维义率文武官员出城迎驾。上赐食谕之曰:‘尔等各安心轸恤所属军民人等,爱养孤贫,俾其得所。又需严查各属,遇有一二逃人,获时即行解京;倘隐匿不解,被原主识认,或被傍(旁)人告发,所属官员从重治罪,窝逃之人置之重刑。’仍传谕山海关晓示各属。”这标志着冯如京由明朝官员正式转为清朝官员。

冯如京在永平府的政绩,康熙五十年的《永平府志》记载:冯如京“由恩贡”“以本府同知擢(提拔)用”,“值开国初”,“弹压变乱,招集流离,申请创立寓学,以恤远士,革除明季陋规,以抚疮痍,六属(原指天、地、春、夏、秋、冬六官的属官,在此指所有下属)钦服,士民爱戴。升榆林道副使。”

榆林兵备道任上平乱

《清世祖实录》载:“顺治二年(1645)乙酉五月壬午朔。丁亥,永平府知府冯如京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榆林西路兵备道。”

如京本人及夫人墓志铭载:“时秦地新定,所在伏莽(到处都有潜藏的寇盗)。边人黄色俊勇悍,故盗魁,闲居,郁郁不得志。闻川贼贺珍围西安,会有(正好有)援兵千人叛归流劫,莫适(没有合适的人)为帅。色俊遂招故盗及叛卒,自称将军,焚剽村聚(村落),破园林驿,逼靖边城,胁众且(近)万人。”这正好是靖边副使驻扎守卫的地方,即冯如京的防地。冯如京率数百人在园林驿出奇计击之,他手下的战士韩国相用鸟枪击中黄色俊的大腿,黄坠下马来,又跳起来逃走。如京率军乘胜追击,“如晨风鸷鹰之逐雀也,刃死者、镞死者、火死者,尸塞途,血殷土,追六十里返;复散胁从者数百人焉”。三日后追擒色俊,“贼党歼焉”。

“时寇强兵弱,人心震摇,咸谓靖边必不保”,附近的将领多有避险远走的。多数老将认为如京只是一介书生,未必熟悉军旅之事,听说如京带兵征讨,大家都感到很危险,有的士绅、民众“或涕泣谏止”,不让他领兵参加战斗。待到大家亲见如京身临战阵,在刀枪剑石之中,勇气百倍,而且指挥设伏,甚有谋略,诸将士民众才深深佩服。由于他的部属士气高涨,奋勇杀敌,故能以一当十,以寡敌众,以致“邻寇惴恐,不敢复发”。秦边由此遂定。如京能以少弱之兵,“当枭张之寇,定风鹤之惊”,“未尝糜朝廷一钱”(《榆西荡寇略》)沥血死守,保全万民,襄助总督孟公平榆西之乱,其绩甚伟。“抚军上其事,赐赉有差(总督巡抚把如京的事迹上报朝廷,朝廷按功劳大小给如京和有关人员予以不同的赏赐)。”

时寇势滋张,民惨滋甚,如京曰:“今不急图,是炎不灭而焰也,涓不绝而滔也。余集游戎高成龙、府倅周邦翰议之。咸谓兵行必食,徒步之馁卒,当新羁之寇马,盖其难哉。余以靖城积水山下,资粮百里,待其围,是坐絀也,寇待之一日是甚之一日也。……兵虽寡,其必战之,饷虽无,其余措之。至二十日,我兵三百,出自靖城,周邦翰、高成龙,闲将刘某某辈,勇奋鼓敌忾焉。余罄囊橐,老母毁簪珥,劳之百金焉”(《榆西荡寇略》)。如京力排众议,力主战,寡击众,知彼己,鼓士气,先士卒,己出私囊,母毁簪珥,犒劳军队,可谓智勇仁皆具。

西宁道平回民起事

《清世祖实录》载,顺治四年(1647)三月,“升陕西榆林兵备道副使冯如京为陕西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佥事,抚治西宁道。”七月十三日到任。

顺治五年三月,河西一带回民起事,“甘凉异变,四郡哄扰”,“凶耗狎至,远迩震摇”。抚臣张文衡、甘凉道林维造死于难,朝廷给予优恤。四月十五日,西宁得到警报,“西宁兵宪冯(指如京),饮血誓师”“与母诀(别),慨然以斗死疆场为幸。”立即督率副将张世耀、威远游击于可训等,前堵于西大通河口,如京统兵哪于冰沟、西大通两山。至十九日,“贼拨拥至”,游击于可训腰中一箭,坠桥溺水者多人。后如京率众赴援,“不意大贼蜂至,寡不敌众,遂退冰沟,攻打一昼夜。”贼见路窄守严,退过河口,西宁境内寸土未失。如京等“以兵不满千,粮无宿裹,当数万新羁之狂骑,其胜败利害之数,不烦智者决矣。然以险伏死力,贼却走而西平。不至如其他四郡之血流漂杵,焚炉舂骨者”(法得撰《少司马总督孟公抚定河西碑记》)。孟公碑记还说,孟公“神武不杀,贵谋善战,散宥胁党,因而悔罪投诚,卖剑买椟者比比皆然”。如京作为这次战役参战部队的主要指挥者,当然也是这样做的,既要尽歼死党,也要宽宥解散胁从之众。

但此役中,西宁道的印信因负印人阵前被射死而丢失,后由总督军门孟副都御史之部下在阵前寻获。按清朝法律,丢失印信要追究责任。巡按陕西甘肃监察御史上报朝廷文称:“虽河西回群悉被屠戮,西宁至今安堵,系本官(指如京)保全之力,然亦臣子职分当然”,“而本官堵截,当场失印,正合盗贼毁失有显迹不坐之律。”“虽有疏忽之罪,然关防(印信)系当阵失落,似与陷城失落者不同;且逆回猖獗之时,河西五道已失其四”,“独西宁守御寸土未失,此功罪略相当也”,况原失关防既已寻获,朝廷又于五年十一月发出“凡见在议革、议降、议罚、住俸(停俸)、戴罪,并内外衙门提问究拟者尽与豁免”的敕令,请求“或蒙鉴宥,以广皇恩”。“皇父摄政王旨:刑部核议具奏。”顺治六年十一月十日,刑部尚书吴达海题覆西宁兵备道冯如京:“以免议(免追究)还职(恢复原职)。 ”经过前后七八个月时间,才对丢失印信事项,做出免予处分的结论,中间各级层层报批,既可见执法之严,又显示手续之繁。冯如京是河西五道中唯一“寸土未失”的西宁道守御,说明他指挥有方,平乱有功,虽阵前失印,事出有因,不犯法律,却也落了个“功罪略当”,未得到赏赐。另据《秋水公传》记:“戊子,西宁有大参(参政)之命。值回丁米二逆变,河西郡邑相继破,先生(如京)守城四十余日,大小数十战,西宁独完。”另据秋水公墓志铭载:“河西回叛甘州,院镇皆遇害。发库兵假位号众且十万。西宁古湟中,河西五郡之一也。西郡陷,守官皆走湟中城,守月余,独完。数十战,我兵疲矣,先生阖室且为自焚计(已做了为国全家殉难的打算),适秦督孟公兵至,大战河上,寇败走,还保甘肃。先生助兵围甘肃,八月而寇平。以守城功,赐加一级,迁浙江分守金衢严道参政。”顺治五年,诰授通奉大夫。综合上述几种记载史料,可以看出这次平乱之艰难,如京之忠勇与才能,朝廷之赏罚分明。

这里有个传说,附录在此。清徐昆小说集《柳崖外编》载:秋水先生“为西宁观察时,民乱,讨已平,将军欲歼之,先生密为请命,将军不允。再三言,将军曰:‘用武须辣,除害须勇。譬如阶庭恶草蔓滋,不拔其根,田园终芜。君勿以书生见遗后悔。且再有变,谁任厥咎?’先生曰:‘不然。天地有好生之德,文字以止戈为武。今叛人罪固可诛,然倡之者数人、十数人耳。现系累殆数千人。其中或胁从,或无知,或老弱孤寡,及婴儿之数,遂不分良莠渠魁,共沥血于白刃,忍为之乎?若有变,吾当以全家坐之!’于是,止斩巨匪数人,军流、徒杖及释放有差。次夜,先生梦祥云满堂,如世所绘观音大士者降其前,绣褓携一子,谓公曰:‘君无子,以此赐之。’时公有子已成立。公因曰:‘吾固有子,何谓无?’大士曰:‘彼非子,此乃子也。久当自明。’公手接之,则中间有一牛为阻,不得前。大士曰:‘若知之乎?君家颇食牛肉,戒之乃可。’公发愿世不食牛,遂接于怀。次年生一子,即给谏公讳云骕者也。后长子某中年殁,无后,嗣之者,皆谏公子。数十年,梦乃明。自是,冯氏世不食牛肉。”

这是传说和小说家言。史实如前所述,如京散宥胁从者数百人,不是“数千人”,这是如京自己说的。如京长子云骧也不是中年而亡,而是活了七十一岁。他有一个儿子冯璧,举人。只是璧无子。过继了云骕的孙子允升,后中进士。但如京与将军的对话是可能有的,也符合如京的行事风格。他在其他地方平乱时也是尽量少杀人,是只办首恶,而散宥胁从的。至于梦牛之说,可解释为佛家有好生之德,与史实并读可也。

《清世祖实录》载:“顺治八年(1651)辛卯,五月丁丑朔。壬辰,……补原西宁道冯如京为河南布政使司参政,管河道。”笔者从多方面资料推定,此项任命因故未能实行。如果真去履职,相关史传(我查出五六处)都应该有河南履职的记载,但查不到任何记载,且有关志传都说如京在西宁道,因守城有功,赐加一级,迁浙江分守金衢严道参政。中间都没有河南任职的履历,可见实录记载河南任职并没有实行,很快就改派浙江。从离开西宁道到金衢道任职,一共只十个月,应属“待分配”。

浙江金衢道平乱、弘扬儒学

据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清宫档案(本文其他处简称“清宫档案”)载,“顺治九年(1652)三月十一日,顺治帝敕谕冯如京分守金衢严道。”《清世祖实录》载:“顺治九年壬申朔。壬午,改补河南参政冯如京为浙江布政使参政、金衢道。”这里说“改补”就是“改派”。也说明他未到河南任职。

在金衢道任上,冯如京主要是平定“翁大泮结连闽寇之乱”和弘扬儒学。

“衢属九仙山,故盗薮(原是盗贼藏身的渊薮)。山盗渠(首领)翁大泮,数年负嵎,结闽海余孽为声势。先生(如京)率兵攀萝蹑蹬(攀藤萝,上石蹬),穷巢焚窟,生缚至浙督麾下,露布(张贴公告)告捷。”徐化溥在《秋水公传》中,称如京“北平则闯孽,榆西则色俊,湟中则回逆,金衢则翁贼,皆躬履战阵,歼渠散胁(首恶必办,胁从不问),而地方晏如(尽量不因战事影响人民生活的安定)。”称赞如京在平乱中,“能以绝才上智,削大难,成大功,淡定不惊,儒者之有体有用,所由异于高视阔步而迂疏无济者矣。”都察院左都御史杜笃祜就此评论如京:“盖先生恂恂(谨慎谦退状)退谨,礼让人也;然决大策,临大难,刃断机发,曾无疑濡(犹豫拖延),屡值兵戈,出奇制变,奖励士卒,与同甘苦,故以少击多,屡建伟功,一时海内称先生魁磊雄杰,知兵能战阵。岂知先生究心性道,绝口不提孙吴耶?”这些评论都是入木三分的知人之论。

在弘扬儒学方面,如京也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金华故文献地(文化之乡),先生则取王鲁斋(朱熹嫡传弟子王柏,理学家)、柳道传(理学家,素习经术性理之学)遗集,江南刻穆参军集”,自己“捐俸校梓之”。同时设置学宫,与范骧、陈今圣、祝基阜、严天颜等人赋诗讲学,歌咏唱和。如京还在这段时间著《春秋大成》,以胡安国(宋绍兴时人)的传文为基准,收录并评论历来多人为《春秋》所作的传文,明其得失,采撷其精华。本书主张读《春秋》,要坚持“史外传心”,而心的主体(称为“元”)是“仁”。认为“天地何不仁夫?人之自累以累天地也”(如京《春秋大成序》)。读《春秋》不能“专主训诂”,而要“得史外传心之要”。为此,就要“沿文以揆义,秉义以制事,拨乱反正”。“决大事,行权不戾于经,处变而不违于正,则《春秋》为尤切”。“史外传心之要典,昔人以为性命之文,今人以为富贵之具,是则吾之所大忧也”(冯云骧《春秋大成序》)。对此书“学者宗之(以之为依归),前后说《春秋》者,弗能俦(比肩)。 ”

升任江南右藩,成为封疆大吏

《清世祖实录》载:“顺治十一年(1654)甲午夏四月庚申朔。甲戌,升浙江金衢道参政冯如京为江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江南右藩(即右布政使)当时的主要职责是冶炼钢铁打造兵器,供给满洲兵军用粮草。在这里做官的颇清贫,但事情也不多,较为闲暇。冯如京利用这个机会,除常与诗人余淮、顾梦游、杜浚、纪映钟辈为风雅交(诗友),共同编著成《元夕倡和诗刻》,还为国家的治理深谋远虑。

在这里,有个小插曲,可证明冯如京之爱民。据清宫档案记载,顺治十二年(1655)二月二十二日,两江总督马鸣佩“题报朝廷 :江南省顺治十一年分解南木折钱粮(朝廷征用南方木材折成钱需江南省支付)未完限满(到期未完成),遵旨参核将署藩司右布政使冯如京,并报道完欠数目、各官职名册送户部”。还说经两次催促,已完成九分一厘,未完不及玖厘。在笔者看来,以如京之能力,完此不到玖厘的木材折价款,应不是难事。但如京定是忧民疾苦,执行母亲王夫人“催科务缓”的教导。王夫人在他任滦州知州时,就常叮嘱他:“既为民父母,须体贴父母二字。宁过于慈,催科务缓,即以催征不如额,罢去亦不失为循良吏;若严敲扑(敲诈勒索,甚至使用暴力)以为风力(借强制之作风),是以人命博功名也(以百姓的生命换取自己的功名),虽升迁吾不愿见。”从母“正命”,乃是大孝。

顺治十二年(1655),下诏求直言。清宫档案记载:“顺治十二年十月,江南右布政使冯如京揭陈(上奏疏建言):‘一实京仓,以厚积储;一练边兵,以巩岩疆;一严法令,以清盗源。傥有有采,伏乞皇上鉴宥施行。’”此处记上奏三条,而徐化溥所作《秋水公传》则云“疏四事”,略有出入。但本传记叙述详细,真实可信,在此照录如下:

其一,崇礼学,以定人心也。国家之治乱,由人心之邪正。人心正则为忠孝,人心邪则为乱贼。今开科取士,无不以经明行修为重,但明末有讲学之禁,则孔孟濂洛之真传,视为迂腐不切之故事。伏乞教谕天下,务在敦本黜华,修明致知尽性之学,俾各省督学诸臣奖劝责成,令师儒转相训诲,修明薛陈胡王诸君子之学,醒其清夜,发其良知。孝弟之理明,纲常之道著,以之事君则必忠,以之居官则必廉,以之临民治军,则必知方有勇,即愚夫愚妇,亦知圣人之道。如此,其易简可学,人心正而天下治,诚开国万世之宏谋也。(笔者按:此治国先治人,治人先治心,治朝先治吏之正道。文以化人,化以文行。文以载道,道以修身。思想文化,是命脉、是基因、是灵魂、是存亡发展的根本。《礼记》说“治国君民,以教学为先。”)

其二,优将帅以谨兵权也。古帝王闻鼓鼙而思将帅之臣。疆场御侮,赖师武臣之力,故汗马血战之功,有不可泯灭者:大者世其爵禄,小者予以荣膴(贵)。然亦当酌升迁调任之法,定三年五年之制,俾将帅知所激励。其在两广楚蜀用兵,需材(选用将帅)固不宜辄为轻易(需慎重选好);至若服里巨镇(至于内地需重点镇守的“重镇”),久典兵权,逾时不迁,在大将有积薪(用“后来居上”之贬义)之叹,而尾大不掉之虞亦恐渐醸而不觉所。当定将帅之迁转调任以酬其勋劳,而无俾久留一方者也。(按:论将帅、军队对于国家之重要,与谨选任、定奖励、及时调动提拔,今日看来也是高明的治军之法。)

其三,实京仓以厚积储也。为国先贵足食。我朝以漕供京储,诚万世之利,然所运,止供支给,且河道容(或许)有迟滞,輓运(车运)或有参差。朝廷根本之地,岂可无三年五年之蓄?或当责成各屯道以附近新兴屯粮运入都门,或仿招买平籴(买进粮食)之法广积糗粮,令所储浮于所费,且可以赈穷民,备荒政,诚亦当今之要务也。(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的生产和储积,关系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生存,永远是理国者无比重大的必解课题。即在今日,国家之粮食安全也极需重视。)

其四,练边兵以巩岩疆也。今天下四海一家,中外无故,即有一二小丑,不难灭此朝食(一顿饭的时间可以灭掉),然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其在九边沿海,兵裁饷减,虽节省之法,然裁兵太弱,不足以弹压一方。且以九边四海之大,处处必待禁兵(守京城的警卫部队或朝廷直属部队)为援,是以稍有寇起,则官兵不能扑灭,必请大兵荡剿。比大兵至而地方已受蹂躏,贼势已成。大兵往返之供给,贼寇杀戮之靡费,已倍数年之军粮矣,是孰省而孰费焉?今当于要冲之地,酌其虚实,权其缓急,增练精锐,足资弹压,庶可以壮干城(此指守卫国家之勇士)而消奸宄也。(按:此处论及兵不可一日不备,裁军裁饷必须适度,要冲之地必须驻扎精练过的军队,其精神也是很可取的。特别是适合清朝初年对军备的需要。这也是冯如京自己多次参加平乱战争的经验总结。)

从这篇奏疏可以看出冯如京的雄图远略和治理才能。

广东左藩评“卓异”

顺治十三年至十六年(1656-1659),如京任广东左布政使。《清世祖实录》载,“顺治十三年丙申冬十月乙亥朔。乙酉,升江南右布政使冯如京为广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顺治十六年己亥十一月戊午朔。戊辰,广东布政使冯如京以有疾致仕。”他在广东干了三年。

他上任时,广东海氛(郑成功于1646年在海上起兵抗清)初定,两王重兵屯守。左藩司饷不继(粮饷不够军用),常以罪免。朝廷大臣推选如京当此重任,立即得到皇上批准。他到任后,见“龙旗铁马,屯卒塞郡,城卒犷悍,大将多倔强易文吏”。如京能以德化之,又因他曾历任边塞兵戎之地,左右多金刚怒目、勇猛强毅之人,所以两王部下各位大将都贴贴服服,在军用粮饷的运输发放中,不敢对地方官员持凌厉挟持的态度。军队和地方关系得到显著改善。在政局稳定后,他着手治理盐政,稽核税收,历年拖欠的八十多万两的税银,一年内就全部足缴了。从此,兵饷按月发放,不再拖欠。两王特别高看如京,对他更加礼敬。如京治理广东,使之在兵燹之后得以生产发展,社会安全,百姓生活明显改善。再加上他持身廉洁,绝无贪占公款、受人财贿之事,比汉朝“暮夜却金”的杨震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从不对部属严厉斥责,但下属在他面前常有敬畏之感,大都是因为如京不受一丝一铢,没有给他们结纳讨好的机会。远小人则能亲贤人,贤德之人同他结交的就日益增多了。于是,“吏治为之一清”。广东属五岭百越之地,素以多产玳瑁、象牙、沉香、犀、贝等奇异之物闻名,而如京严厉决绝地远离它们。他的官署中,只有一方石头砚台,一本《曲江集》(唐朝宰相张九龄的诗集,对后世特别是广东客家文学有很大影响),“老屋敝椽,萧然尘榻”。有的同僚见他这样清贫,对他说:“您为什么这般自苦呢,稍微过得宽松点难道不愉快吗?”也有人笑话他迂腐,说“通于世故的,都不会像你这样。”对这种议论和劝告,如京我行我素,通通置之不顾。

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以如京为“布政使卓异”报闻于朝廷。皇帝在京师召见了他。按照召见惯例,他向皇帝报告了广东地方的 “利病”(报喜亦报忧)。他上疏讲了广东四方面的事,略曰:

其一,别荒税以足征输也(把战乱时撂荒的土地分给农民,政府按亩付点垦荒费,而未垦之前把这部分荒地的赋税加在已耕种的熟田里,使农民在开荒中“赔上”熟地多交的税收)。粤东兵燹之后(清朝初年平定南明政权、民间抗清起义、郑芝龙和郑成功抗清等战争),荒残已极;省会附近之区,稍稍安集(民众聚集回来);至于雷廉琼(雷州、廉州、琼州)一带,人民稀少,弥望蒿莱(满目荒凉,长满蒿草),凋零尤甚。臣受事以来,曾详请督抚按臣缮疏(上奏)呼吁,奉旨勘验在案,而恩施(皇帝的勘验即调查核实)尚未下究(下边没有落实)。夫赋税度支(收支),原供经费、军需之用,军士按月支给,计口授食(口粮),否则有庚癸之呼(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庚癸意为向人告贷,借钱借粮)。今全粤岁需百四十余万,本省额赋除折征(实物折款征收的税)外,止得五十万余。俱借资於协饷(从有余省份的钱粮中解运调剂,即“酌盈济虚”“抽肥补瘦”)。而现在雷廉琼荒税又二万六千六百余顷,臣司责成于长吏,有万不容缓之情;长吏诛求(强制追索)于下民,有万不可逭之法,而独是疮痍残喘(指百姓满目疮痍,苟延残喘)而督令输熟赔荒,则又万不能得之势也。臣在广省,见有携男挈女(牵儿带女)而鬻(卖)者,鸡皮菜色,辗转于沟壑地(按:描述形象,凄惨情景如历目前,可见如京之爱民心切),大半皆雷廉琼等郡之民。夫民虽至愚,何忍背弃乡井而轻去故土乎!所以然者,熟田之所入不足以供正赋,而荒田之赔累并不能给亶粥(垦荒费用不足,垦种少许荒地之收入,加起来也不够吃饭喝粥)。此流离迁徙(流浪逃亡),势所必至也。臣愚以为,早缓荒土一日之征,即早足熟田一日之赋,早甦民间一日之力(减正赋以休养生息,恢复人民开发农田之力),即早给军士一日之需。请敕下抚按(省的长官)清查勘验,暂蠲(juan,免除)荒税,民力稍苏,再图垦熟,取盈额(额定)赋。则荒残之土地渐辟,而全粤之赋税不匮(乏)也。(按:这条主旨在减轻民负,促进荒田开发。与民休养生息,而后谈得上征赋养兵。)

其二,禁杂派以供惟正也。粤自军兴以来,带甲数万,粟支数千(石),征轺(yao,车)四出,络绎奔命,广州建旆(pei,旌旗,此指驻扎重兵)而外,如南韶(韶关)之孔道(要道、大道),庾关肇惠(皆广东地名)之冲边,苍梧(地名)有司往往以身殉供亿(供其匮乏,使之得安。亿,安。)。且屡厪明纶之严饬矣(多次严明法令和要求),其或幹办自任者,原于一时之权宜,亟求集事奏功,爰有公务之名,更相沿袭(有的搞摊派,只是权宜之计,急于出政绩,又以“公务”为名,相沿袭不改);间有其事已竣(也有为杂派收钱而办的事,已经办完),而公务杂派如故。粤民皮骨空存,何堪剥骨而吸之髓哉?(按:惨不可言,感同身受!)臣愚以为宜设定循环五扇 (类似今之台账),一存抚按司道 (衙门概称),一存经临县邑,有必不获已之费(的确不可免的摊派),有司官公同地方乡绅士里酌量,答应登记,循环于每年,终取里排(乡村最基层组织)甘结(做出保证),汇报抚按司道,抚按转报内部 (朝廷有关部门),稽查验举,则奸胥(吏)无借端侵渔之弊,更穷屋有甦息更生之望矣。(按:禁杂派还是落实于除民害,图民利,惩奸蠹。)

其三,严委署(官署缺员时,委派临时代理)以肃官方也。委署一途之为民害,久奉禁革。粤东边地,遥隔神京(京都),遇有员缺,候部补选,难以猝至。且现在职官寥寥,地方需人料理(管理),故吏有抚臣当堂佥委(仓促签署委派)之举。但既委之后,自知砥砺者固不乏人,而不肖者往往有之。虽按抚有所访闻,严加谴诃(斥责),罪至究逐(追究、开除),然此辈从前名不挂部,则钱粮之参罚(弹劾处罚)莫治,贪婪之追赃罔恤(不怕你追赃。恤,忧虑。),遇有缺出,神通八面,尽有巧计钻营、移花接木者(类今之走后门拉关系,钻营谋个临时公务员,甚或作假冒充,以求一逞)。夫部选之官,一有罣误 (因牵连受处分),尚且难言湔浣(jian huan,清洗,洗刷),岂可姑容若辈复生觊觎之心乎?虽近将委署职名,另行造册达部,诚综核之良法。臣愚以为宜将签委原册,开载某职系某衙门批允候签,某职系某衙门移送详情,岁终一并报部,则不独委署本员之官评大彰,各有吏议攸关之恐,而举用者当更惕其慎惜名器之思矣。(按:让举荐者和被举荐的临时代理官员都在朝廷备案,使之有荣誉感、责任感。但笔者以为临时官员绝不能多,多则官员队伍“无恒心”,也不好管理。如京前边已有此意。)

其四,移重镇以靖海氛也。防海之役,向于江南(原为明朝南京地区,清顺治二年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康熙初年,改为行省,江南省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以及江西省婺源县、湖北省英山县、浙江省嵊泗列岛等地。为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清初,其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浙闽滨海地方设立堡所,汛地(汛,同讯。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帅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绿营,清初由汉兵编成的分驻地方的武装力量,用绿旗为标志,后成为以汉兵为主、旗人主导的军队,曾是清军战斗力强的主力军。清中期以后,营务废弛,日益腐败,失去战斗力,整改为巡防营。绿营之绿旗是与八旗之旗相区别的)亦綦密(很周密。綦,极,很)矣。今又于温台(温州、台州)添设重镇以扼全浙之门户,于七闽(或八闽,代指福建,因古时福建有七八个州)简用督臣,以控漳泉(漳州泉州)之要领,两相呼应如左右手,法诚最善。至粤东琼府,僻处海南,广肇潮廉,并滨海口,计其道里,距闽浙奚啻(何止)数千。而贼舰巨舶,迎风鼓浪,意南意北(想到南或想到北),瞬息而至。故十四年(1657)七月,逆氛甫(刚刚)离闽漳,八月浙治遂告陷。台州甫平,复薄(迫近)广潮(广州潮州),盖潮州实连闽省,为两广之内翼。昨平藩重兵,亲临弹压,贼艘望风远遁。至去春藩兵甫转省会,而澄海倏尔告溃。臣愚以为,潮州要地,似宜移驻重兵,分发汛地,与蜀闽相为联络,勿得仅以分汛堵截,苟安临壑,则穷鲋(水干了的车沟中之小鱼)无能鼓鬣(飞扬跋扈,鬣lie,鱼颔旁小鳍),而余氛指日涤荡矣。至于肇庆阳江 (广东二市名),旧有双鱼、海朗二寨,战船巡逻外洋,城守游击,辖兵千名以备海防,近因钱粮不敷(足),战舰未造。又分城守官兵移驻高明(今属广东佛山),每遇春汛,反借兵东安(在今湖南省西南)以为防御。此又就肇言肇,似应皆复其旧者也。(按:此条就加强重点地方的驻兵防御提出新的部署建议。)

这道奏疏送到皇上那里,“因指切粤中时弊甚悉”,皇帝嘉许他,“下次第推行”(让下边分步实施)。但“其言过分切直”(看来正直人什么时候都不受欢迎),时议未能悉举行(不能都实行)。他讲粤东人民疾苦,一点也不比一幅《流民图》差。

从冯如京为江南右藩和广东左藩这两篇奏章来看,他的忠心为国,高瞻远瞩,既深谋远虑,又切合实用,是封疆大臣之佼佼者。他还善于体察人主之难,于讽谏中先予肯定再提出意见,提意见时又详细地摆事实、讲道理,出以公心,直陈己见,以忠感人,以理服人。古人说:“谏主于理,而以至诚将之”(见《庭帏杂录》。意为劝上级出于忠心,以讲道理为主)。如京可谓忠厚之至。这同那些以进言博取名声者,不可同日而语。但他生性光明磊落,终因太“切直”而不得大用。为官者,要名位权呢,还是要“贤哲君子”之官德呢?还是选择后者吧!

对自己的从政经历和心境,如京曾在赴京觐见途中写诗概括:

霜寒地北古湟中,炎瘴天南说岭东。

骨性严凝常似雪,耳根清净不曾红。

戍荒百国皆柔服,縻饷三军未困穷。

最是一身叹漂泊,孝思未展敢言忠。

(《感赋》)

六、觐见恩荣

冯如京以“布政使卓异”觐见顺治帝,是他为官经历中的最大荣耀,也是他旅途劳顿、致病乞归的重要原因。顺治十五年前半年,帝召见,如京从浦口港出发,儿子云骕和方孟甲(亦友亦部属)随行,有驿夫、其他服务人员数十人,还带车马,乘舆,这些花销全是自费。行经七省、十二个城市(当时称“都”),八十多个县,翻越五大山岭,过两个著名关口即固关、紫荆关。固关在山西平定县境内,是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为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之一。固关长城北起娘子关嘉峪沟,南至白灰村村口,全长四十里。康熙帝出巡路经此地,赞叹此关的雄伟,赋《过固关》一首。中国长城学会原副会长罗哲文先生称之为“小八达岭”,是平定的东大门,也是现在太旧高速公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紫荆关是长城关口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八十里的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冯如京顺道探望代州的母亲,入晋、出晋分别经此二关。二关都在太行山上。太行山东西宽约二百多里,山高路险,不少地方马都不能通行。路上大雪数十日,更增加了行路的艰难。绕了这么多路,他才到家,但因公务在身,他在家仅停留两晚即上路。在来路上,还经五湖大江各一。也坐轿乘马,也坐巨舰、小艇,板舟、江船,加上等班船、刮大风时耽搁的时间,共用五个多月,行程八千多里,其中,水路五千多里,陆行三千多里。在京等候觐见又三个多月。在这八个多月中,他兴会所至,感物言情,作诗共九十二首。

他记述:见皇帝时“路舞宫廷,由大清门,越中和、太和、保和三殿,折入协和门东,直至乾清宫门外。金狮璀璨,玉螭玲珑,朱门碧户,宝砌金铺,诚衣冠大国,圣主临轩,万邦来同之盛会也。”皇帝对他“恩赐有加”。

他写了两首觐见皇帝的诗,当然内容是歌功颂德的。

《早朝瑞雪》诗云:

蕴素含华晓色辉,五云常傍紫宸飞。

葱葱佳气浮高阁,郁郁祥光满禁闱。

瑞应三农歌帝力,欢同万国俨天威。

圣朝孝德风裳海,愿广皇仁奉母归。

《赐见》诗云:

宝殿玲珑灿物华,晴光遍暖万人家。

金铺照日升阳德,玉杖临风拂彩霞。

一统车书来紫陛,千行鹓鹭肃青緺。

螭头雉尾祥云绕,银烛光摇护绛纱。

(注:雉,野鸡,羽毛美丽,此是指代凤凰。绛纱,师门,讲席,此指宫内华美建筑。)

两首诗除了歌颂皇帝的 “孝德”“帝力”“皇仁”之外,就是赞美皇宫景物的壮丽,众官员上朝的盛况(千行鹓鹭肃青緺:鹓鹭,班行有序的朝官。青緺,官员服装上系的彩色绶带)。不寻常的是,前首诗中,他提到回家“奉母”,已动了辞官孝母的打算;后一首诗中,他提到书同文、车同轨(一统车书)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才有如此雄伟的各种气象。这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绵不绝,中国能长期保持国家统一、领土比较完整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这次“陛见”路途遥远,不说水路风波,仅“舍舟登陆,三千余程,积雪数十日,堕指没胫,五体冻坼,稚子奚奴,啼寒僵冷,而余以积劳忡怔(心悸不安,不能自控的病)兼左臂痿瘅(dan,劳累造成的病)不振;益以祁(大)寒,剧入膏肓矣。”(《北征纪略》)这说明他在进京路上已患病,而不是返回广东走到江南省时才得病的。对他生病的时间,以往诸传记文章都不实。因病辞官是在江南省的事。顺治十七年,如京因病乞归。顺治十八年(1661年)元月,顺治帝福临去世。七月,朝廷还为如京及父、祖立“勋高五省”坊,时如京还在世,方五十九岁。

七、急流勇退

冯如京在广东任左布政使三年,政绩突出,被评为“布政使卓异”,被皇帝召见,准备大用。当前程正如日中天时,他却提出请病假退休。

据清宫档案载,“顺治己亥十一月,广东布政使冯如京以有疾致仕。”

如前所述,如京在进京觐见途中即已生病。他是带病在乾清宫见顺治帝的。病是真有,以病辞职是事实。但他病不算重,可以在职养好。他退休后不久就完全恢复了,而且,善于养生,身体很好。这是后话。

“时先生(如京)功伐甚著,声誉甚高,世祖(顺治)方不次(不单纯以资历)进贤者,内外更调(内外提拔调动频繁)”。有人就劝他:暂时不要退休,早晚之间可以跻身总督、卿相之间。况您儿子已经成名,太夫人也有曾孙在身边,千万不要急急忙忙离职休养,机不可失呀。如京回答:先生不要劝我了。我没有什么好的政绩,窃占官位十五六年,对国家无所补益,天子不加惩罚而特别厚待我。我又违背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数年在粤做官,不尽孝道。我罪过大了。从此愿求个自由身回家养母,不敢再跟在诸位大夫之后,以多病之身领国家的厚禄了。即使皇上可怜我,让我病好后官复原职,难道我不感到惭愧吗?先生不要再说了!

这里,冯如京讲了致仕原因两条:一是自己不称职,不该再窃占禄位;二是要为母回家尽孝。前者不乏谦虚之忱,但也自有其难言之隐,对此,容后再述。

先说尽孝。如京九岁丧父,由母亲一手抚养,教导成人。他对母亲极为孝顺。在北方(如滦州)为官时,就把老母亲带在身边,尽奉养之责,听为官之教。到南方做官后,他考虑母亲年高,“庾岭(大庾岭)赣滩(赣水滩)之险,不能板舆(担抬车载)迎养”,母亲在江南停留了一段时间,就因气候不适应带曾孙回了老家。在广东任职时,更不可能接母亲来。如今,母亲远在代州老家,他很不放心。他在给儿子云骧的诗中说:

万里孤身卧战阵,北堂垂白倚门时。

好将菽水承亲志,莫啖膏粱负性痴。

表达了看淡做官,立志归养的意愿。他在觐见皇帝时写的《早朝瑞雪》诗,最后一句是“愿广皇仁奉母归”。他在赴京陛见时绕道回家探母,途径忻州时,曾写两首诗,其中都有归养的内容:

莫讶从前汗漫游,六年飘泊等浮鸥。

吴山越水经时远,地北天南几度秋。

检药无方常卧病,瞻云有泪湿离愁。

炎方万里生还少,拼饮今宵醉瓦瓯。

(《近里》之一)

剩得萧萧白发存,廿年萍逐几乾坤。

一杯浊酒天涯泪,数点残更客路魂。

肉食鄙人甘藿食,侯门曳裾卧柴门。

就荒三经归来晚,携幼重游日涉园。

(《近里》之二)

他还长叹着对人说:“人生有至性,富贵如浮云耳。余母老,善病,数十年侍药饵不暂离,今忍睽违(见不上面)万里外耶?余意决,余其归矣!”在他看来,做好官是尽忠,侍养母亲是尽孝;做官时带着母亲侍养,是忠孝兼顾;如今不能在官迎养,是忠与孝发生了矛盾,是否“移孝作忠”,以忠为孝呢?他选择辞官尽孝,这是一般官员做不到的。根本原因,是他坚持人的“生而孝亲”的本性,尤其能坚持“浮云富贵”的高尚情操。况他在职时已鞠躬尽瘁,“答恩遇而致显扬先世之业”(魏象枢《寒松堂集》)了。

如京坚决辞官之原因,除上述富贵浮云,为母尽孝两条之外,还有一条,就是他感到为官之难。“先生声望重,功高人”,也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如京答魏光禄诗云:

异国炎荒迥不同,屏藩几载诮无功。

北堂归梦寒云外,南海多愁力疾中。

万里星槎甘卧雪,一肩行李羡飞鸿。

自怜愚拙违时尚,德化谁谣愧大冯。

(注:北堂,家在北方代州老家的高堂即母亲。星槎,舟船,也指做大官,典出张华《博物志》。大冯,指东汉元帝时冯野王,曾任大鸿胪和郡守,后受大司马王凤排挤,被罢官,老死家中。)

这是他内心的独白。异国炎荒,尽职屏藩,身心苦惫,而被人讥诮,真羡慕自由飞翔的鸿雁啊。我自己愚拙不合时宜,德行比不上冯野王,更经不起谣诼纷纭了。

才高招忌,功高震主,“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左传·桓公四十年》)。你越有德才,就越会遭到讥诮,被人谣诼(造谣污蔑,毁谤)。这也会让清正之人受不了。他在给儿子云骧的诗中说:“异国一身老似露,天涯两体病如黧”,“浮云晚近非吾属,夔契当年可三思”。大意是说,身老似露,面色如黧;晚年富贵不属于我,而学习舜之夔、契二贤臣,我已尽力了。回首无憾,归去来兮!

回头再说,如京被评为“卓异”朝见往返京粤期间,来回时间很长(大约十个月左右),去京时就得了怔忡病 (自觉心跳剧烈的病),行至江南,病势稍重。此时,正碰上直指(官名)卫公(先生)巡按江南,卫公“诧其尫羸困惫”(脊背弯曲,疲惫不堪),以请于朝,乃得解组归(解开拴官印的绳子,指辞官)。清宫档案载:顺治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广东巡抚董应魁揭报:“冯如京于清河闸系 (在今江苏淮安市境内,明清时为漕运锁钥)抱病沉重,延医调治不痊,今再文催促其病愈趋程复任”。当然,不久皇帝批准他退休,不用“复任”了。

对冯如京五十八岁就坚决辞官,徐化溥有段精彩的议论:

“余观世之于轩冕组绂(四字谓做官)也,求之惟恐不得。故或闻相传者谓某老且不去,某病且不去,某为人排挤、再降再起且不去,盖荣利縻(身系于荣利)之,沉濡(沉浸于其中)不可割也。若先生则无时不求解位(如京曾自云:“余怀归十余年矣,曩(nang,过去)为太守辞,榆西辞,江南辞。人亦孰不欲富贵,顾至性安可强。”)卿大夫强挽之,人士争劝留之,而必行其志(指辞官养母之志愿),其于世轩冕组绂也,殆推而惟恐不去者与!夫人必有所战胜于其中,而后可以轻世(看轻世上的功名利禄)于外。先生以声华得意之时,抗疏而解当世禄位之荣,入山而甘老莱(老莱子,周楚时人,二十四孝之一)投畚(老莱子之妻听说楚王请其夫做官,她扔下干活正在使用的畚箕就走,表示坚决反对)之寂,所存固远矣。嗟夫!先生盖深于道者也!”

作为“处士(不曾做官)”,作为地方文化名人的徐化溥,极赞如京的浮云富贵,认为如京能这样“轻世于外”,正是因为他能“战胜于中”,即战胜心中对名位权、对富贵的欲望。因为他深悟于道,志存高远。这话说到家了。在今天来说,我们也不是说大家都不要去做官,而是要把官职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平台,不能把做官当作争名争利、以权谋私的工具。“欲”乃“贪”之源,“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而贪如火,不遏则燎原”!

关于节欲,冯如京有段话可谓警世良言:“太上无欲,其次寡欲,最下节欲。自非太上不能绝欲,但神仙土木边功之欲不可有,而唐虞风动之欲不可无。”(《冯氏族谱·嘉言》)求神拜仙,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这些欲望不可有;而效法尧舜,以德化民的欲望、理想则不可没有。简言之:“私欲”要节制,“公欲”要发扬。

关于贵贱与精神,冯如京说:“人之生于天地亦暂耳。贵贱之于身,犹条风之时丽也,毁誉之于己,犹蚊蚋之一过也。独其介然之操,皎然之志,其精神恒留后世而不可灭。”(《嘉言》)富贵不可久,不可恃,而正直耿介之操行,光明正大之心志,作为精神财富是长留后世,不可磨灭的。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其意义完全一致。轻视荣华富贵,重视精神修为,这是如京做人的立足点,也是他急流勇退的思想基础。

八、对如京为官的总体评价

冯如京做官时间跨明末清初两朝,先后在六省任七职。明崇祯年间任直隶(今河北)永平府滦州知州,三年政成,迁永平同知。清初,顺治时擢为永平知府。以后历任陕西按察副使、榆林兵备道,再迁陕甘宁兵备道参政,再调浙江布政使参政、金衢严道,再迁江南右布政使(二年),再迁广东左布政使(三年),到退休。所任各职的主要政绩前边已有较具体的论述。概言之,正如清史档案所说:冯如京“屡平巨盗,每上疏奏事,次第举行。屏藩江左,德高望重,且是一代名仁。博通经史,熟精道义。持身廉洁,浮云富贵”。在这里笔者对其为官再略作点综合评价。

恪尽职守,勋业卓著。历所任职,敬事而信,勋业高朗,督抚交荐。以布政使卓异进京陛见,有“勋高五省”之誉。据清宫档案和《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十八年七月,朝廷在代州城西大街‘五子登科’坊西,为诰受资政大夫、历任直隶永平府知府、陕西榆林西路靖边兵备道副使、青海西宁参政使、浙江金衢严道布政使参政、江南右布政使、广东左布政使冯如京题名‘勋高五省’坊,光绪乙巳年(1905)冯氏上元会重修。”顺治十八年(1661)七月,朝廷在谯楼西为冯如京和诰赠祖冯愈、父亲冯明期建 “三世藩宣坊”(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重修)。在道署后、冯氏知园东为冯如京任陕西榆林道兵备副使、青海西宁参政使立“两宪关西”坊。

建言深思高举。所提政见,所上疏奏,都能高瞻远瞩,为国家和地方的长治久安,提出既高明又切实可行的建议。具体已见前述,此不赘言。

仁而能勇,胆识过人。在多次平乱战争中,都能知彼知己,神机妙算,稳操胜券。即使身临危境,亦能泰然处之,神色不乱,身先士卒,协从部属,克敌制胜。尤其能做到对起事者只惩戒为首者而安抚大多数,因此能招降纳叛 (用正面义),“全活数千万人”(成千成万)。此之为“大仁”。

爱民如子,济人利物。政令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已如上述。“先生尤好施与,以赐俸市粟(用朝廷赏赐和自己俸禄买粮食),施贫无告者”,“计岁数百担”。“置义塾以来(招徕)乡人之欲学无束脩(学费)者”,事例多不胜举。观其陈粤事之如绘“流民图”,可见其关心民瘼(疾苦)之切。

官德高洁,严以律己。“先生内行(思想和行动)淳固(正确而能坚持)”,“敭(yang)历(仕宦所经历)南北数十年,未尝留意声色玩好”,“进退出处,皭然不滓(洁白不污)”。 “究心性道,以躬行实践为基,以修身成物为事。故出孝入忠,不敢毫有作伪。累建殊绩,而未尝自伐其功。……遇患难则以义命自安,置成败生死于度外”。这是何等造诣,何等器度!

冯如京于康熙八年(1669)卒,终年 67岁。据《李渔年谱》记载:“清康熙八年四月十五日,方伯(尊称封疆大吏)冯如京卒。皇上晓谕礼部‘赐祭葬如令甲’(规定、法令)”,晋藩臣奉谕亲临现场读祭文。如京葬于代县城西二十五里下花庄村东。

一本于孝。冯如京之一生,可谓“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而所以成为“一代名仁”者,盖一本于孝。

如京说过:“余观古大儒,功名学术,炳麟一世,常深究之,莫不有本也。本莫大于立身,身莫大于致孝。无本焉,失其至性而能善身名者,鲜矣。 ”(《嘉言》)他少承母教,砥砺志学,学业有成,不负母亲和先父(如京九岁丧父)之厚望,是孝;他为官后多年“侍药饵不暂离,且极备色养(自己和颜悦色,使母亲高兴)”,是孝;听从母亲的子民、爱国、廉洁勤政之教,是孝;不能迎养时,坚决辞官,回家侍母,是孝。高辅辰撰《分守金衢严参宪冯公去思碑》载:“公事母夫人,尽志尽物,以笃孝闻。堂皇所理,必入白太夫人,太夫人首肯无憾而后即安。太夫人博综经史,口训公及孙孝廉成名。”“致仕归,先生以得事太夫人为悦也。太夫人年七十外矣,每感疾,进刀圭,一匕立奏效(针灸之类)”,其所以收效快,就是因为他“极诚侍养,于表里虚实所以致病之由,或风寒、或饮食,无不洞悉其原,故不待切脉检方书而奇验,指功十无失一。故太夫人康强十余年,先生白首,太夫人尚无恙(疾病)”,且视力很好,能分辨不同颜色。如京著书立说,比较辛苦,怕老母担心,不敢让母亲知道自己的起居情况,老母到如京住处问时,侍者也推说不知道。

在承欢侍食的余暇时间,如京还不时举办宴席,请邻里的老太太们来吃饭,与老母拉家长,说笑话,使母亲心旷神怡,不感到寂寞。长子云骧在云中(今大同)求学,每年一次到省城太原谒见督学路过家里,次子云骕的儿子冯壅从私塾学习回来,如京都要带他们到太夫人面前请安,祝寿。一家人其乐融融,老太太尤其高兴。

太夫人年八十一岁逝世,如京治丧,“哀戚甚悼”,“迨襄葬事,病毁骨立”。墓地距代城二十五里,亲戚朋友见如京拄着手杖走还跌倒在地,大家哭求他不要再步行了,如京却坚持要拉着牵引棺材的大绳,光着脚走路,像古礼规定的那样。如京本来善于养生之术,过了六十岁还像四五十岁年轻,这时因母亲永别,昼夜哀号,以致头发白了,牙齿落了,再没有以往那样健康精神了。服丧一年多以后,虽然长子云骧由国子监博士提拔为户部主事,次子云骕考中举人,他心里有所快慰,但因体质已弱,竟因风寒感冒而卒。临死,还朗诵《孝经》一遍,表示对先人慎终追远之念。《论语》说的“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色养”, “敬而不违”, “父母唯其疾之忧”,“生,死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诸多孝道,如京都做到了。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九、诗书传家

冯如京出生于书香门第,已见前述,在此,简略言其家训、家教、家风。

代州冯氏是清代第一高门望族,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到清朝顺治至道光年间三百多年中,出了18名进士,36名举人(与中了进士的不重复计算)。乾隆朝宰相史贻直说:“我朝右姓(有名望的高门大族),首推冯氏。世以甲第起家,外而屏藩节钺,内而馆阁台员,著作勋名先后辉映,海内翕然宗之。”仅知府以上地方官和朝中官员就有 “数十百人”,且多为“贤哲君子”。

冯如京是从山东青州寿光县迁代始祖冯盛的第六世。他的祖上都是有德之人,或爱国戍边,或诚信经商,或为儒将儒官,皆以克己奉公,利人济物作为做人宗旨。至伯祖冯忠总结修身齐家经验,制作遗训、格言,使家教、家风更加系统、规范。此遗训被明万历时著名清官、曾任太原府丞、以光禄寺正卿退休的阎调羹誉为与《颜氏家训》“并列为两”的“天下书”,他说“颜氏家训,与千古闲有家者相为永之。及吾世而又读《冯氏遗训》,殆千古为两云。”就是说,千古以来,只有这两个家训最为模范。他说,《遗训》“远溯远圣心精,近体吾身日用”,以礼乐诗书为经,以修齐治平为纬,“参之极高而非高,寓庸而非庸,开后人之耳目,发前代之精微”,有“化家为国”之功。冯如京禀承父母之教,对遗训“童而习之,壮而行之”,以求继志永传,世泽延绵。

如京之父冯明期病重时,“抚而泣曰:孺子慧而谨,勉之必大我门。余不及见若(你)成立矣!”如京“执父遗书、且读且泣”。

冯如京九岁丧父时,其母王太夫人年仅二十七岁。她“以一孀闺人御家难、抚遗孤,风波震撼而不惊,异说诪张而不惧”。在如京十岁时授以《论语》《周易》,讲说大义。常训曰:“弟子‘入则孝’一节,正尔幼学立身规模;‘无友不如己’,正尔今日择交取友立身根基。每勉以亢宗承先,辄泣下。”如京十四岁时就在乡里有了名声,“定襄傅文恪公见其文,奇之曰:‘冯生一日千里,经济才也!’遂字以息女(把女儿嫁给他)。傅夫人归先生,恭俭庄肃,交相成也”(后二十八岁去世)。在冯如京为滦州知州时,老母谆谆训以清白子民,不要对百姓征收过度,更不要施加暴力。如京为广东左藩时,母 “谓如京敬慎晚节,以谦和清白为诫”;“与六亲晚辈语,必以孝教为子,以悌教为弟,以慈俭教治家。子侄在仕途者,教以宁贫勿富,宁拙勿巧,宁难进勿速化。晚辈有过则面责之,故亲戚闻其训,多改过迁善者”。如京之子七世云骧,四岁丧母,“祖母鞠之,口授经书”,及第后,“祖母谓其幼且疏,率不谙世务,令其就广文(唐设广文馆,即国子监,设博士、教官。明清称教官为广文先生)读书”。云骧谒选将行,如京取笥中祖母旧所手点 《小学》二册授曰:“此即汝终身行己大规模,勉之!勿负祖母训。”太夫人对孙云骕、曾孙璧训之以“尔等当于读圣贤书言语时,一字一句体贴身心,便从幼有根器;若止为科举之事,则吾所不喜”。曾孙璧两岁丧母,“祖母鞠之如云骧,口授以书”,年至十六岁,“仍每日问所业者,作文必视佳恶,麟经(指《春秋》,六经之一)间问其大义晓否。”云骧之继母杨夫人,十八岁嫁冯如京,主动把抚养云骧之任从王太夫人处揽回,“抚视恩勤并备”,视同己所生云骕。杨夫人在夫贵之后,仍浣衣织布,人问其故,夫人曰:“淡泊吾所安;且存不忘亡,安不忘危,亦欲儿曹体吾意尔。”危难时劝如京坚忠亮之节。如京“感夫人意,砥节砺操,乾乾不断,始终为世闻人。”二子云骧、云骕皆举进士,孙(八世)璧中举人、壅中进士。祖孙三代的成人成才,皆以母教为主因。正如康熙时任文渊阁大学士,户、刑、吏部尚书的陈廷敬为冯如京写的墓志铭中所说:“冯氏三世皆有文而贤者,皆以夫人也!”

好的家教须不断传承。如京“课子若孙,唯道义质行。常曰:余不获事先大夫 (指父亲),然窃读其遗书,服太夫人教,兢兢陨越是懼(小心谨慎,生怕过与不及)。余一生得力在《孝经》《小学》《近思录》,汝曹念哉”! 他教育子孙一定要注重立德修行。“仕以忠君尽职,无令名之难,非无贿之患。读书以修辞立诚本之,则无书肆说铃也 (卖书或放书的市场书架,说话的铃铛,言而不行)。善若登,恶若崩,可不慎哉”,这是教育子孙要讲忠诚,重实行,慎微慎独,从善除恶。冯家“子孙奉教唯谨”,家教得到了落实和传承。

退休后,如京“构小园,筑亭楼”,名为“知园”,取“知止知足”之义。“聚书数千卷,焚香晏坐其中,训子孙以矜重名节廉让谨厚,为德于乡党,存问故旧,收恤宗族,义馆(免费学校)以待来学,赈粟以赡饥寠(救济贫困人粮食)”。

如京的原配傅夫人,“孝敬执礼,奉太夫人未尝色忤”,“时时勉先生以读书持身,无坠先业。诵内典(佛经)诸书,晰其大旨。生于高门,不好华饰鲜服”。经常对三党(父、母、妻族)妇人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修身齐家一也。”如果不是明达贤淑,通晓理义之人,能做到这样吗?

如京的继配杨夫人,“都谏公 (都察院官员)孙女,仁孝性成”,跟随如京几十年,相互谆谆勉励以廉节,如京之激流勇退,与夫人的劝谏不无关系。

如京的两个儿子:傅夫人所生的云骧,字讷生,顺治十二年进士,历任国子监博士,授大同府教授,迁四川学政,福建督粮道,署福建按察使等职,居官清正,声誉出众,文雄一时,获“博学鸿词”提名。蜀人祀之“文翁(西汉蜀郡守)祠”,闽人祀之“朱子(朱熹)祠”。著有《讷生诗集》等。杨夫人的儿子云骕(1647—1700)字懿生,康熙八年举人,十五年进士,矢志以文史事业报国。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康熙辛酉科江南正主考,日讲官,起居注,礼科给事中,《春秋讲义》《大清会典》《大清统一志》编篡官。翰苑耕耘二十余年,手抄书籍数万卷,劳疾卒于任。所著有《翠滴楼诗集》六卷,入《四库全书提要总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在代城西大街“文武济美”坊西,为他们兄弟俩建有 “兄弟进士”坊,光绪年重修时附入匾额为山东布政使冯晋祚,内阁学士冯芝,广西按察使冯元方并题。

如京的两个孙子冯壅和冯璧也分别是进士和举人。壅,字敬南,号竹窗,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由中书历官南宁同知,著有《芋宁堂诗草》。

如京的曾孙冯光裕,举人,官至湖南巡抚。玄孙祁,进士,翰林院编修。来孙廷丞,举人,由台湾兵备道升江西按察使。可谓代代科第,簪缨不绝。

后人称冯如京“忠孝淳备,名行修立,其用而表见于当世,为景星庆云;蒙其化者,如春嘘旭照;及投艰大理,幽深也,如干将莫邪之锋,蟾阁飞精之照。海内指目先生如乔岳大川,能兴云致雨”,可惜未老退休,未尽其用。但如京“勋德流于天壤,文章传于后学,先生自有不朽者在”。其荣身光前裕后,可谓不愧太夫人孤孀之教,善继先祖遗训之美了。

“诗书传家久,忠厚继世长”!

十、著作辉映

文如其人。冯如京天资颖悟,学养深厚,博通经史(已见前述),熟精道义;“以雁门人杰,崛起仕籍”,为官六省七职,经历异常丰富,屏藩江左,德高望重,持身廉洁,浮云富贵;加之,善于思改,勤于写作,故其“著述甚富”。 所著有《道学钞》《史疑》《历代诗录》,其行世者,有《秋水集》16 卷(乾隆五年刊),《粤槎日记》《北征纪略》《开元天宝宫词》(10余卷)、《古今雁字诗选》6 卷,《一统志略》《圣贤正谛》10卷,《春秋大成》31卷(顺治甲午介轩刊)。以上是《墓志铭》中所列著述。此外,还有《冯秋水先生评定存雅堂遗稿》13卷(清顺治十一年刻)。如京为之作序的还有《宋鲁斋王文宪公遗集》12卷,补遗一卷等多部书、集(清宫档案有载)。其中,“以《春秋大成》一编,允为海内春秋家津梁正谛 ”,《秋水集》入选四库全书。

对他诗文的评价,当时不少著名文人及后人都有许多肯定的言论。

杜敦祜在《秋水墓志铭》中说如京“尤工诗古文词”,“先生为诗古文,独标意致,摆落畦径,含咀英华,匠心独妙”。《四库全书提示存目》称其“诗颇清利,尤工于五言,文亦平正”。邓子成《清诗记事初编》谓“其文事迹议论俱无可征(不征引,不抄袭他人),诗格清稳,称意而言,于同时云间、楚中两派,皆无所染,不趋风气,可谓自好之士”。徐化溥谓“《春秋大成》,学者宗之;前后说《春秋》者,弗能俦(比肩)”。方苞则云“秋水吾师,才情典丽,声韵清刚,于经史子集之文,晋唐明宋之诗,靡不洞精抉髓,具体备美”(《粤槎日记小序》)。

为诗作文,既要悟性,又要勤奋。“先生喜吟咏记述于道路,剧冗中挥毫弗辍。故赴粤有《粤槎日记》,辑瑞有《北征纪略》二书。观者谓其旷观冥搜,元情绝照”(徐化溥 《秋水公传》)。

丰富阅历对成就人的文学才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患难出诗人”。孟子所说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对成就担当大任的经世之才是如此,对成就诗文大家也须如此。冯如京生活、仕宦于明末清初的国家多难之秋,他又屡当重任,到处“救火”,如诸葛亮自述的常常“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多次调任、升任都是到更困难的岗位,如他从难于治理的浙江金衢道提升为江南右布政使刚二年,就从当时全国最富庶的江南省调往最难干的广东。他曾自云:“粤藩苦烦万状,难以枚举。”而他都能化险为夷,治绩卓然。魏象枢《送秋水方伯入觐复回粤东》诗中说:“十载飘飘宦迹同,多君到处有成功。金陵旧业图书在,粤东新愁鬓发中。”首联说他仕官多处,政绩卓异;颔联说他的在江南倡儒宏道,遗业昭昭,而调任粤藩,任重政艰。“新愁”者,苦其心志也。为政苦,官场苦,思亲苦(见前述),发为心声,故能成至性至情之诗文。“文章力返千秋上,道德先通百里中”(魏象枢《寄谢秋水为余订积顺堂诗集用前韵》)。特别的人生经历使他熟谙社会,精通世故,了解国家大政与人民疾苦,通晓政治管理的思路与方术 ,力求“内圣 ”与“外王”的统一,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道德和才能的升华。这种“体用合一”加上他的“邃密群科”,使他的诗文具有厚积薄发的思想深度、历史厚度,达到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以导性的境界。

清代大学士纪晓岚说冯氏诗文 “文重桐城,诗崇杜甫”;章学诚说“代郡诸冯多贤者,文行华实殊异(特别优异于常人)”;宰相史贻直称冯家“著作勋名,先后辉映,海内翕然宗之”。冯如京就是冯家“著作辉映”的代表人物。宰相陈廷敬说:“余少时伏里,即闻代郡冯秋水先生以麟经(《春秋》)世其家,左而为吏,原本经术。所历有声名,余虽不见公,心仪其贤……冯氏三世(指如京及其儿孙)皆有文而贤,何其盛矣!”这是直接肯定如京的“文”与“行”的。或达官,或巨儒,都给如京及冯家以这样高的评价,这是实至名归的。

如京诗文皆佳,这是十分难得的。清初范骧(以品格高洁闻名的文化名人,书法家)在给如京之子云骧所著《约斋文集》撰写的序言中说:“唐初诗名莫盛燕公(张说)曲江(张九龄);宋代词人,无逾东坡淮海(秦观,即秦少游),而柳柳州(柳宗元)云:‘燕公著述之余,比兴莫备;曲江比兴之暇,著述未工。’王勉夫又云‘子瞻(苏东坡)词如诗,少游(秦观)诗如词’。”“此以见古今诗文兼擅之难也。余读晋中冯秋水先生集,文鸿朗而雍扬(和畅),诗温纯而厚雅,美哉雅颂之嗣矣!”在古人极叹“作述继轨”之难时,如京能做到诗文兼擅,非常可贵。

下文先讨论如京的文章,再讨论他的诗作。

关于如京的文章

《秋水集》收集其奏疏,为他人诗书集作的序、跋,粤槎日记,北征纪略及其他杂文,最多的则是诗作。

本文前边已详记了他的两篇最有代表性的奏疏,在此只举例讨论一下他的其他文章。

他的文章的特点是文以载道,文以治国,文以治世,文以化人。这可从他文章中的一些论点和阐述来看。

文以载道。他说:“天下之政,同文则治;君子之学,合道则纯。”这是说治天下之政,必须有统一正确的文化引领和文化基础,如同今日说的“文化自信”,舍此,也就没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三者就是“道”和“政”)。这也是今天特别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先进文化的原因。治国须有德才兼备,具备“君子人格”的干部队伍,而这样的队伍必须使自己的立身、所学符合于“道”,才能做纯粹的人,矢志为公,一心为民。

他还说:“先辈之文,禀经以制式,酌雅以摛词,理不谬缀其枝,字不忘舒其藻,而给响布格,又凝而不滞,坚而难移,即盼睐可以生姿,咳唾可以摇骨,非圣贤之本旨不道也。”这就是说,文章要学习先辈的作法,按经书的宗旨决定文章的主体,按《诗经》风雅颂的风格来构思表达文句,在文章内容上不能违背圣贤之旨,也不可牵强附会;在文字上不可追求辞藻的华丽,导致华而不实;要使文章能通而不滞,“择善”而固执之,从而使文章既生动感人,又始终不离圣贤的宗旨,达到文以载道、传道的作用。

文以治国。如京文章能高屋建瓴,阐明治国理政的精要和大纲。比如,他说:“国家之治乱,由人心之邪正。人心正则为忠孝,人心邪则为乱贼。”“人心正而天下治”。在今天,就是要把民心、把“官心”搞端正,万事才能办好,国家才能大治。如果人心不正,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整天都在想歪门邪道,这个国家还能治理好吗?

再如,如京说 “为国先贵足食”“国之大计,惟兵与粮”。这是至理名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饭碗问题历来是关乎人民生计和国家、社会安全的头等大事。今天,我们中国人的饭碗也必须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仰给于他国他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人均甚少,粮食问题的严峻,今天仍然存在,以后也将长久存在。至于“兵”,即军队建设,没有强军,何以有巩固的国防,何以解决抵御外侵和保证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何以为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安居乐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

再如,他说“天下无二道,文武无二途”,这是强调国家必须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文治武治。这对于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人民的平安幸福,意义十分深远。

至于他说的研《易经》之理,考阴阳之化,“本自然之盈缩,依日月之迟疾”“穷天地造化之原,考古今沿革之变”“天下病虚,救之以实;天下病实,救之以虚”,以求“有得于圣贤反约之功”(冯如京《观心约》序)。这里强调治国也要符合“天人合一”的造化规律,应时而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尤其要坚持为政以简(约),不可烦令扰民,给百姓以自主权。这种治理思想在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如京关于治国理政者必备素质的论述,很有见地。他说:“当天下之难,济之固在才而已。然才欲其达也,镇之固在力而已;然力欲其定也。才惟达,故疏紊宣郁,分错导窾,理剧解繁,日有余焉。不达,机斯壅矣。力惟定,故金石不折,雷霆不惊,三军用命,缓带安闲,亦无忧乎不足也。不定,气斯惫矣。机壅者,其政纷;气惫者,其政废,国何赖焉?是故才可能也,达斯为贵;力可能也,定斯为贵。”这是说,治国之才,需“力”“定”“达”俱备,而“达”与“定”尤为重要。“才”要求“达”,达就是审时度势,通达事理,晓畅治道(治国之理)。能“达”,方能不壅滞寡谋而有神机妙算,才能处理好紊乱纠结、错杂幽滞、紧急繁难的各种政务问题。有了能“达”之才,还需有“力”,即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即今天说的“执政本领”);而这个力,必须是“定”力。若无此定力,志气、勇气都谈不上,就会疲惫不振,必然会坏了政事,废了治事,误邦误国。

要做到“达”与“定”,须有才、识、胆,对此,如京都有论述。这里只说“识”。他说“读书(为政也一样)无识,虽破万卷亦书肆也”(《秋水集·读史罪书题辞》)。而要有“识”,必走“三观”之途。三观者,“曰学、曰政、曰世,而要之非道无归也(以道为依归)。何谓学?总古今,核名实,考往征来,网罗靡漏,自微才包六合、胸五车,则未易几也(几,测),故曰可以观学。学优矣,而措之于治者,未必迎风而刃解,方丛脞之足虞,安敷文之有暇(应付裕如),故曰可以观政。学优矣,政成矣,于是得以按版籍,考舆图,上下古今,稽验兴废……可以观世焉。三观具而后学以敷政,政以迪教,教以彰志,民情可洽,民情可兴。故曰要之以道也。惟道而政,政乃淳;政而学,学乃实;实而教,教乃深;教而志,则志乃信而可传也”。“三观”具备,才能而有识有才,有识有才才能有胆(所谓“艺高人胆大”),达到“达”“定”“力”的境界。

这是如京深刻综合和反思自己从政经验之论,也是对前贤理国得失的很好总结。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当今的一大任务,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价和随意选择。上面列举的如京文章中的有关治国的论述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文以治世。如京云 “治身先治心,治国先治朝”。这是说治国必须先治好统治集团内部和上层人物,必须先解决自身的心志道德问题。这类同于今天讲的“打铁先得本身硬”,正己才能正人。他还说:“读书以修辞立诚本之,则无书肆说铃也;善若登,恶若崩,可不慎哉!”修辞立诚,就是说话、写文章,要以诚为本,说真话、实话,言必能躬行而后从之。为文、为法,都要把立诚心作为根本;否则,读书再多、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也是有百害而无一用。做人,从善如爬陡坡,步步艰难;而为恶,如山崩地塌,会毁于一旦,必须谨慎对待,必须做到“慎独”“慎微”。 而“慎”必本于“诚”。

文以导性。这里的“性”是人性,人的道德。如京云“余历尽艰难,所凭惟义命二字”。“天命之谓性”(《中庸》)。 人的一生下来所具有的“禀性”是天赐予的,但人的社会性、实践性决定了他既可以“从善”,又可以“从恶”,所以,必须以道教之,才能使之顺乎自然地向善良方向发展。“大德非一事可名,上善非一词可纪,?(刻)在人口,功在国史”。这是说崇高伟大之道德,不是做一件事可以成就的,必须靠日月积累,“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毛泽东)。上等的善良也不是一个词一句话可以记述的,大善与大德是要载入人民的口碑,用德善建立的功勋要载入国史,永垂于世的。这对修身养性提出了最高目标,指出要达到的至高境界。“文,性情之事也。而世日趋于雕缋,舍洁就秽,舍明就幽(暗),舍正大就险仄,矜彼蛇神,幻为吐火。理学不明,斯文将坠矣”。人文是关乎性情之善恶的大事,不能舍弃高洁、清明、正大而俯就于污秽、黑暗和邪险,自比于牛鬼蛇神,幻想能呼风吐火。

修养性灵要讲忠孝,讲诚清,讲仁义。“诚则人不忍欺,明则人不敢玩”“惟清也,故其仁与义、明与诚耳”“人之学以忠孝为本,礼义为纲,文其末矣”。这里讲的是具体的几项道德标准及其相互关系。特别强调为人之本在忠孝,纲在礼义;而仅仅用于写和说的“文”,不过是枝节而已,这种“本末观”不是轻视“人”的作用,而是强调实行比虚文更重要。这就体现了如京十分重视躬行实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说冯如京“文重桐城”,就是说他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看重、仿效了清代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桐城派代表姚鼐、方苞、戴名世、刘大櫆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之散文,讲求“义法”,主修义理,考据、词章并重。要求文以载道、语言雅洁。其著述丰富清正,享誉海内外。从上边列举的冯如京的一些文论来看,他的文章之内容语言都具有桐城派的特点。

如京之“文重桐城”,也具备了桐城派提倡的“文贵创新”的特点。他写奏疏之类的公文(此类文章很容易写成套话,空话且阿谀之辞),也很注重创新。比如,他在《粤事疏》一开头就说“臣自愧愚暗,殊无奇策,然早作夜思,感恩矢报,有曾经诸臣言过者,不敢套陈勦袭;敬摅一得,以佐高深”。所以他的奏疏没有陈言滥调,而自出心裁,多有创意(《秋水集·奏疏》)。

如京说过,“言者,心声也。冬为夏语,其炎不烈;夏为冬语,其寒不凛;哀为乐语,其欢则伪;乐为哀语,其怨则饰。发于其情之不能已,动于其气之不可止,笑既有声,哭亦有泪。文何必欧韩、诗必李杜而始为工也?”这讲的是文为心声,必须出于真性情,不能伪饰。

如京云“士亦为有用之学而已”,强调学以致用。是对当时“海内讲学家,高谈性命,动称儒者,于人情无所济,欲立欲达,卒托空谈而已”的世风的批判。

他又说:“文章非具体之为难而独造为难。独造之作,存乎大力;大力之发,可以振衰。”“文章之道,与鬼神通。”这里讲的是文章贵在独创;是真正的独创之见,才能毓秀钟灵,文能通神。

如京还讲究文“气”。他说:“诗文者,气之为也。气之流行于人身,虽汗漫无形,乃宣之为声,布之为韵,其浮沉伸缩之故,每每与呼吸噫嘘应节而合响。故气舒者词缓,气促者词竭,气高者词亢,气柔者词下。未有气不振而文能发舒者也。”文如其人,须精气神具备;而气乃精与神的凝结、发散与汇通,无“气”之文,如无魂灵之僵尸走肉,哪里还有什么生命力,感召力,使读者凝神聚气呢?

谨防文章偏差。他说:“议论之文,段落强硬,其失也鄙而不秀;骈偶之文,连虫鸟,杂青黄,其失也丽而不转;散行之文,数句对比,辄用数叠,轻佻浮滑,其失也靡而不劲。”这对几种不同文体的文章容易发生的偏差,可谓切中时弊之论,至今也值得为文章者儆戒。

作文选文也必须具备才、识、胆。“人不具二十分才、二十分识、二十分胆,非惟不能作史,亦不能读史;非惟不能读史,亦不能作文,选文也。”这是说作者、读者所必具几个基本素养。此亦精辟之论。

文以化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主要功能。修身养性,立德立功,离不开文化。上文已有涉及。在此再讲几条。其一,人文教化,以德为首。“道德,君也;学问,辅也”。德与才,以德为先,德教可以“醒其清夜,发其良知孝悌之理,明纲常之道”。要以此为立身之本,为学问之本。冯如京曾经批评儿子云骧比偶之文,曰:“汝究其词,曷勿究其理;汝剿其说于人,曷勿达意于己;汝谓其为科名之羔雁,曷勿以为身心之仪轨?”(《春秋大成》序)。其二,教人谦逊。“谦逊以持盛,宽厚以绵永,慈惠以联散”。其三,教人志正学专。“士各有志,惟秉道而志正,志正而学专耳”。其四,教人言行一致。“有其言无其行,其言而不类圣贤者,固宜焚之;其言而类圣贤者,尤宜焚之也。言不类圣贤,天下知其非而人效之者少,其于一己有荒唐鄙悖之讥,其误天下也浅;言而类圣贤,天下乐其是而效之者众,其于人心有欺诈相矜之习,其害天下也深。”“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无其实不为其言。而今人能为圣人之言,至求贤人之行而未易得,是操觚咿唔之时,已习为欺诈之智,毋惑乎后此之欺诈不已也”。满嘴(纸)荒唐言,言不由衷,欺诈之行从写作欺诈之文时已经开启这种“智慧”了。救之之法,是“取其文之醇切而不爽乎平居之行者救之”。其五,教人勤事敬业。“勤以本事,事以建利,利以敦惠,惠以保业,业以定功,功以立制,则治可明也。事立则时正,利建则力抒,惠敦则求阜,业兴则俗无败,功定则教不烦,制立则民志定。时正所以给济也,力抒所以丰物也,求阜所以周用也,无败所以征恤也,教行所以保本也,志定所以成化也。”从勤讲到事、利、惠、业、功、制,且讲清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逻辑联系,把“勤”与“化”最终联系起来,意味深刻,值得深长思之。其六,教人安于清贫,富贵浮云。“心贫则清,身贫则适,地贫则僻,官贫则政无烦苛”,“人生有至性,富贵如浮云”。“史外传心之要典,昔人以为性命之文,今人以为富贵之具,是则吾大忧也”(《春秋大成》序)。这尤其适用于从政为官者。当官绝不能发财,绝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换。如京还有首打油诗:“吏俗由来苦,兼之以役长。性情数日减,牛马一身忙。”话虽略显过头,但说的何尝不是一种实情,其意在提醒人们把做官看淡些。这对我们今天不少人的“官本位”观念也是一种针砭。其七,教人处静守道。“静里悟真因”“闲多即是仙”。“世情都似漆,吾道足高眠”“士固各有志,何庸汲汲焉?”求静,处静,才能深思悟道,了解事物之因果关系;才能不被尘世的“油漆”沾捆而不得超脱与自由,才能真正把握“大道至简”的真谛,在动中求静,忙里偷闲,得以减少烦扰,高枕无忧。人各有志,何必要忙忙碌碌,汲汲以求呢?其八,教人正直敢谏。“夫谔谔之臣,虽于意不顺,然有益国事,是大顺于意,莫此若也。”千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有了直言敢谏之士,是国之大幸。王夫之《读通鉴论》云:“秦始皇之宜短祚也不一,而莫甚于不知人。非其不察也,惟其好谀也。”好谀可以亡国。好谀者自我膨胀,容不得谔谔之臣。在“好谀”之政治生态下,谀臣辈出,誉由谄发,词不衷性,以至颠倒是非,指鹿为马,上下相欺,误国误民。但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有谔谔之臣。而要做直言敢谏之士,必须有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胸怀全局,着眼长远,公而忘私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化成天下的关键是文以化人。如京对此是有深刻认识并身体力行的。

关于冯如京的诗作

先说其“诗论”。主要观点有:

其一,诗必发于真性情。“风雅之道,发乎性情而声律生焉”“诗言感也”“诗以道性情,陈美刺,人心之邪正,国运之污隆系焉”。他又进一步说:“人亦有言:诗不本性情,其诗必不工。此言犹似是而非也。余谓诗不本于性情,固不可以言诗;而诗不本于至性至情、学问渊博之人,固不可以言工,并不可以言诗也。”“非渊源于三百(指《诗经》),则不能诗;非沉酣于晋魏三唐(初唐、盛唐、晚唐),则不能诗;非腾骧于六籍诸子,则不能诗;非酝釀于博士家言,则不能诗。诗可易言乎哉?彼夫窥豹一斑,尝鼎一脔,以淫哇 (淫邪之声)为独剏(创),以佶倔(屈)为高奇,吾未知其于诗竟何如也。”他反复说明了诗必本乎至性至情,而且要有深厚的学问渊源,而不能追求邪淫,以怪为美。

其二,诗须“气振”,因诗者,“气之为也”,“未有气不振”而“诗能发舒者也”。

其三,诗尚志。即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诗酒可乐,干戈曷畏”。诗能怡情壮胆,诗能胜过十万精兵,使人不惧干戈,奋进而无畏。

再说其诗之特点。

第一,其诗崇尚现实主义。之所以说他“诗崇杜甫”,主要就是指他的诗特别贴近现实,记述历史,反映时代,表达真情实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史诗”。以几首诗为例。

平沙遥望古龙堆,杀气年年入战垓。

一片残山争走鹿,几家旧阙没荒苔。

尸填黑水将军赏,野哭青燐父老哀。

日月有光销暑烈,新凉昨夜报秋来。

(《秋水集·初秋榆塞行边》)

这些讲战乱的惨景,令人悲怆。这类诗不是很像杜甫的“三吏”“三别”和《兵车行》吗?

避乱一身多,何况说妻子。

骨肉各异县,黄金贱糠秕。

衣食躯命关,弃之去所累。

况乃问功名,此道轻于纸。

……

(《避乱行》)

这是以一个躲避战乱的士人的口气,写出乱世之苦。避乱自顾不暇,连妻子都顾不及了。骨肉分散,粮食比黄金都贵,为了衣食活命,什么也得舍弃,更不用说追求什么功名了。正如他《塞上吟自叙》中所说:“余自晋如秦,当兵燹之余,百里绝人,千门断火,黄羊暮走,乌雀朝啼,棘横沙迷,轮曳蹄陷,山川云物之悲凉,风雨晦明之凄感,人之喜战乐兵,弃农竞武,挺刃走盗,又羽檄奔驰矣……杀人安人,已乖余志;青燐横野,言之憮然。”写出战乱造成的人间惨景和自己对“杀人安人”违心之举的无奈。

早见铜驼生蔓草,谁怜金谷尽荒台。

樽前残局英雄泪,白眼青天一举杯。

戍久勒兵新战伐,功成暴骨转伤亡。

父老中原多徼倖,欲锁金甲沐祥光。

朔雪炎方尽版图,生民从此乐樵苏。

犀象玉珠款内府,獠蛮溪洞缓征输。

归牛放马阶文治,礼乐中兴事有无。

劳民拭目望昇平,解甲将军罢远征。

破碎山河风雨静,飘摇鸿雁云来轻。

开基八百贻忠厚,制礼三千课治行。

(以上节选自如京《北征纪略》)

诗人多次平榆西、湟中以及南方的边省之乱。此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战乱频仍,百姓暴骨荒野的哀怨之情,又写出了对放马南山、平息战争、减轻征输(税赋)负担,实行像周文王、周武王那样的爱民善政的期盼,表现了诗人对百姓境遇的深切理解与同情。

但即使没有战乱,老百姓的生活依然困苦,在《北征纪略》中,诗人写他沿路所见所闻“四海皮毛都已尽,饥寒不独一人啼”;而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更使人民没有了活路 “有人卧铁肌生粟,何处拥炉羔炙肥”,“旅客眠霜僵纸帐,贵人行酒醉金闺”,“倒是几处恒饥渴,珥笔何人有是非?”对这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极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作者当然无法改变,但他仍然要深深自责,“从来疏吏治,潦倒愧民生”(《秋水集·和赵懿侯二律》)!几个清官改变不了封建制度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即使有善良的怜悯,也只能徒唤奈何。

第二,以至性至情言志咏言。

如自言为官之志:

地僻山犹古,官贫地不哗。

息心能乐善,知止鉴前车。

远渚有清流,鸥鱼恣性游。

物我两无竞,身世一沉浮。

(《秋水集·自怡》)

身在官场,以至成为封疆大吏,而能安贫乐道,知止乐善,如濯缨清流,如鸥如鱼,“万类霜天竞自由”,做到物我无争,不计较身世之沉浮。这是作者高洁人格的写照。

已分投荒老,何期掉臂行。

官情多惨澹,客路少经营。

白水吹沙远,黄沙照眼明。

忘机江上鸟,相对一身轻。

(《秋水集·喜出五羊城》)

诗人此时正在广东左布政使任上,但并无居高临下的“官气”,反而有“投荒”“掉臂”(清贫)“惨淡”之叹,他甘守清贫,不愿为升迁而结交官场要人,而只愿在水白沙黄之间,效仿江上之鸟,“怡然共忘机”,享受这份一般为官者享受不到的轻松。

他浮云富贵,早就想退休了,在《寄舍弟容》中,他说:

羡尔能辞组,伤吾未拂衣。

天涯同寂寞,骨肉几睽违。

片月千山静,孤云一雁飞。

何时重载酒,共醉旧柴扉。

(《秋水集》)

如言思乡之情:

浩淼长江浮太清,危樯日夜听涛声。

北风总是吾乡物,珍重乡情不放行。

(《秋水集·阻舟戏笔》)

风起墙头满院香,杏花零落燕飞忙。

添巢补垒谁为主,错认他乡是故乡。

(《秋水集·燕子》)

前首诗说,诗人乘舟回乡,见长江浩渺,听日夜涛声,感觉舟行太慢,迁延时日,而归心似箭,偏偏不遇顺风。但北风是从我家乡刮来的,他遇到了我,就满怀乡情挽留我,不肯放行。诗人以温良敦厚之情把北风也拟人化了。后一首诗,则说燕子忙于在屋檐下筑巢,不知主人为谁。诗人觉得自己也和燕子一样,忙于公务,把他乡错认为自己的家乡了。情真意切,诗风委婉敦厚。

写思母之情:

萱草年年茂北堂,游人心事转悲凉。

魂飞尘海三千里,泪湿征衫一万行。

(《秋水集·思亲》)

清风满座凉,扶杖下高堂。

痴子头将白,慈亲鬓早霜。

卿云方在覆,紫气忽沾裳。

莫哂孙枝稚,殷勤捧为觞。

(《秋水集·母寿之一》)

与母亲三千里相隔,只能梦魂相见,悲凉心,万行泪,痛心之至。在母亲寿日,诗人不能回去当面祝寿,那种“秋风凉,想亲娘”的心境,因母亲老自己亦老而增加的“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担忧,萦缅于心,无限悲凉。只能说几句“紫气卿云”的吉祥语,“好在你曾孙虽尚年幼,也还能替我殷勤地献上一杯祝寿酒啊。”

写思妹之情:

文武骨皆荏,幽光独秉贞。

纲常千古重,肤发一身轻。

泪与波同汨,心随水共清。

芳魂时绕膝,犹傍长江行。

(《秋水集·哭妹》之一)

义死终非死,偷生岂是生。

猿啼空有泪,鹤梦已无情。

江月年年白,秋风夜夜清。

冥台休更悲,湘水此芳名。

(《秋水集·哭妹》之四)

诗人的妹妹在旅途中避乱客舟,乱兵将至,为守节而沉河死。诗人满怀深情悼念,并极赞其高节尚义。那些文官武将在寇乱中无所作为,而妹妹作为一个妇道人家,能守其贞节,不惜一死。诗中的“义死终非死,偷生岂是生”,成为做人的警世名言。诗中有情有景,有褒有贬,有立有破,有比兴想象,有近思永怀。文风清丽,不同凡响。

第三,以怀古诗寄托情志。

怀韩信:

背水功高自古闻,功成不数李将军。

当年形势知何似,翠壁依然锁暮云。

(《秋水集·过井陉》)

白帝赤帝事本奇,沛公天授有谁知。

使非垓下功成早,鬼语西郊尽可疑。

酂侯昔日何肝肠,剑饮西风血未央。

纵使通豨原確据,何无一语及梁王。

淮阴若缓须臾死,诸吕何由睥睨时。

老雉自为剪汉计,可怜髦主不能知。

(《秋水集·过韩侯祠》)

韩侯祠在灵石韩信岭上,笔者曾专程去看过其遗址,并发表过一篇长文,以示悼念。诗人在这里下马凭吊,赞颂韩信的殊勋远远超过李广,怀疑 “鬼语西郊”(与陈豨密谋造反)罪名的“莫须有”;吕后杀他是为了翦灭汉家,让幼主刘盈失去保国大将;同时责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酂侯(萧何封酂侯)助吕为虐,用计诱杀韩信,血溅未央宫。诗人是警戒人们不可让韩信的悲剧重演。而这种悲剧又何以历代迭出不衰呢?

怀岳飞:

几年欲拜岳王祠,瞻拜遗容泪如澌。

满眼荒凉终是恨,至今不改向南枝。

岳飞精忠报国,壮怀激烈,收复被金所侵占的国土,在即将成功时,却被害怕失去皇位的宋高宗和奸相秦桧冤杀。满眼荒凉终是恨,既是岳飞报国无门的遗恨,也是诗人和历代爱国御侮的忠臣贤将们挥之不去的梦魇。然而,有多少人能做到自己忠而被杀却仍对祖国一片深情毫无怨尤呢?

第四,婉约与豪放兼备。

如京之诗,一方面,具有词意冲融、奇而不支、怨而不怒的婉约派的特点,如清人(对他的诗)所评:“抒性怡情,悠然淡雅,兴怀所及,直逼古人”;“其诗朴老淡宕,觉其胸中绝无滓垢,而渊静之气郁郁逼人”,有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陶渊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那种“口头目前”的“浑然大家”气象。前边引述的“白水吹沙远,黄沙照眼明”(《喜出五羊城》),“江月年年白,秋风夜夜清”(《哭妹》)等等,这类佳句颇多。这里再举一例:

野人忘汉代,古木自尧年。

好息风尘累,来兹结静缘。

(《过龙泉山》之一)

龙泉山在代县城东三十里,山上有古刹龙泉寺,建于唐。有泉堕岩下,日夜成钟声,为灵邑一胜景。诗人把龙泉山的居民看作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见证历史的是从唐尧时代一路走来的苍然古木。这样的桃源胜境,真适宜消除我一生风尘之累,而与清静结缘。这也是缘于感物赋事,本于性情,气和思永的婉约佳作。

如京还有雄浑豪放的一面。请看:

野堞迢迢望戍楼,繁华战后此荒丘。

金凫零落孤村梦,石鹤萧条万古愁。

寒峡遥看回玉塞,黄云不尽卷沙洲。

长歌徙倚增悲感,独洗残碑吊素秋。

(《云中感怀》)

这是写古大同市的。大同曾为北魏之都,繁华重镇。如今,野堞,戍楼,残碑,荒丘,黄云,孤村;金凫零落,石鹤萧条;峡连玉门关,云卷黄沙河。作者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想象丰富。对此战乱后之惨象,诗人徙倚(移步或倚楼)增悲,独吊寒秋,充满对人民的同情和怜悯。

缥缈雄关万仞开,遥临大漠亦雄哉。

龙沙广武苍烟回,雁影桑干秋色来。

更见辉煌新画堞,浩然凭眺一登台。

百年凋敝今重振,玉塞真劳锁钥才。

(《重修雁门偶赋》)

雁门雄关万仞,大雁必须从关口飞过。遥临塞外大沙漠,近接广武古战场,秋高气爽,北雁南归。关门百年凋敝,欣逢重修一新,诗人登台凭眺,心胸廓然,浩气满怀,歌颂并寄厚望于锁钥之才,更好地保家卫国。颇有汉高祖“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慨。

当年跃马事如何,老去寻芳两鬓皤。

夹岸草平连大泽,勾山岚影下滹沱。

白云澹染春衫湿,黄鸟睛眠古树多。

贳酒不因贫病减,呼儿共醉绿茵莎。

(《春日郊行携子骧作》)

首联概括一生戎马和老去寻芳,颔联写“夹岸草平连大泽,勾山(勾注山)岚影下滹沱”的无边光景,如《云中感怀》的“寒峡遥看回玉塞,黄云不尽卷沙洲”一样,雄浑壮阔,是豪放风格;颈联写白云淡染青衫,黄鸟睛眠古树,细腻生动,是婉约风格。尾联说自己虽年老贫病,仍然不忘借钱买酒,与爱子同醉于绿茵之上。与首联联系起来,表达一种对壮年赫赫功业的回忆,对老年乐于洒脱的自慰。这首诗把豪放和婉约结合起来,可谓浑然天成,绝无雕鹄之形。

文如其人,诗如其人;反过来亦然:人如其文,人如其诗。清人说冯如京“功高不伐而出言有章,即形诸吟咏,皆忠孝之遗风”(《秋水集序》)。但据我研究,代州冯氏家族文化中是以儒为主,兼以道家、佛家。有儒家之忠孝进取,道家之洒脱贵身,佛家之慈悲济众;而三家之共通者,乃一“真”字。古人云:“儒释道,任天真,聪明正直即为神。”“天真”乃冯氏文化之本,也是冯如京为人、为官、为学、为诗文之本。

冯氏家族文化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和博大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党中央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包括古圣先贤的传统文化和近现代的革命文化),并对其实行创新性继承、创造性发展,同时,结合时代精神,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来建设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尊、文化自强。中华文化复兴将引领的中华全面复兴,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我们才能读懂冯如京,读懂代州的冯氏家族文化。

赞 曰

勾注雁门,人杰地灵。

冯氏右姓,如京其神!

崛起仕籍,家学渊深。

仁而有勇,威而不猛;

爱民如子,富贵浮云。

屏藩节钺,勋高五省;

抚民理政,四海闻名;

参议枢幄,百代鉴省。

仪范千古,廉洁持身;

致知格物,修齐治平;

扶持教化,羽翼圣经。

勋名著作,交相辉映;

握管抽怀,绣口锦心;

触手琳琅,云移月动。

诗崇杜甫,文重桐城;

宏微道备,跻身贤圣。

翕然宗仰,如京其神!

激扬世道,匡正人心;

闻风兴起,鼓舞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