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以《红高粱家族》葛浩文英译本为例

2018-11-14 11:34■/
长江丛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葛浩文红高粱莫言

■/

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中国作家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作品的成功英译为其赢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发挥了很大作用。《红高粱家族》(Red Sorghum)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及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英译的第一部莫言作品,他还将莫言的其它十多部作品译介给了英语读者,如《生死疲劳》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天堂蒜苔之歌》(The Garlic Ballads)、《丰乳肥臀》(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等等。葛浩文的翻译风格严谨,译文简洁明快,翻译策略灵活多样。他杰出的双语和双文化能力使其译本在西方国家广受欢迎。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十余年前由国内学者胡庚申提出的一种全新翻译理论。这一理论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8)。胡庚申认为,翻译活动是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而进行各种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选择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交际意义、文化意义或者是社会意义。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翻译方法为“三维”转换,也就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6)。生态翻译学的重大意义在于其对翻译活动的本质和过程进行的全新阐释。

三、《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的适应与选择

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是作家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86年。它由一系列相关联的故事组成:我的“爷爷”余占鳌与“奶奶”戴凤莲的爱情故事、高密普通百姓勇敢抗日的故事,以及人与狗之间残忍对战的故事。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语言诙谐幽默,乡土气息浓郁,其中含有大量方言、谚语、俗语等地域性极强的文化元素。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在准确理解《红高粱家族》原著的基础上,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作出恰当的选择,巧妙的将源语转化成与西方语言、文化、交际情景相符的译语。因而,《红高粱家族》的葛译本在西方国家广受读者的喜爱。本文将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方面探析译者对原著的适应与选择。

(一)语言维适应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意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对语言形式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以维持翻译的生态平衡,取得上佳翻译效果。由于英汉语在语法规则、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层面的巨大差异,因此葛浩文译本对《红高粱家族》中一些语言形式,词汇和句子结构均进行了相应的选择和调整。

例1.原文:“你简直是鲁班门前抡大斧,关爷面前耍大刀,孔夫子门前背‘三字经’,李时珍耳边念‘药性赋’,给我拿下啦!”(莫言,2012:110)

译文:“like someone wielding axe at the door of master carpenter Lu Ban,or waving his sword at the door of swordsman,Lord Guan,or reciting the Three Character Classic at the door of the wise Confucius,or whispering the ‘Rhapsody on the Nature of Medicine’ in the ear of the physician Li Shizhen.Arrest him!”(Goldblatt 2003:99)

中国人对“鲁班”“关爷”“孔夫子”“李时珍”这些人名都非常熟悉。但如果译者采取直译或音译的方法翻译这些人名,就会增加西方读者的认知困难,造成阅读障碍。在此葛浩文采用意译方法,即在人名前加上其特定的身份,既简化了句子,又达到了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

(二)文化维适应转换

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意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极大地关注源语中相关语言信息(俗语,谚语,方言等等)的文化内涵,力求对其进行恰当地阐释。它主要强调的是翻译的语境效果。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要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交际过程,因此要时时注意规避由于文化差异而给目的语读者造成的理解障碍,以保证信息传递的顺利实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红高粱家族》葛浩文英译本中主要体现为对典故和方言的恰当翻译。

例2.原文:焦灼的牛郎要上吊,忧愁的织女要跳河。(莫言,2012:6)

译文:The anxious Herd Boy (Altair),about to hang himself,the mournful Weaving Girl(Vega) about to drown herself in the river.(葛浩文,2003:13)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中国的一个著名的民间传说。西方读者虽然不了解这个背景知识,但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为了尽可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这个民间传说,译者在翻译这两个词时首先采用直译的方法,然后加以注解,“牛郎”和“织女”分别被注解为“Altair” 和 “ vega”,使中国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播,译文因此取得了最佳语境效果。

例3.原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莫言,2012:79)

译文:“Marry a chicken and share the coop,marry a dog and share the kennel”.(葛浩文,2003:93)

俗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指封建社会的中国妇女没有婚姻自主权,只能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译文在此没有照抄相对应的英语俗语“Where the needle goes,the thread follows”(针穿到哪里,线就跟到哪里),而是对原文进行

了直译,准确地诠释原文的文化信息。

(三)交际维适应转换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着重关注双语交际意图,对原文中各人物的交际意图进行恰当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翻译是一种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在转换原文的语言信息和传达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应当尽力在译文中体现原文的交际意图,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文化语境,易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例4.原文:“然后你们就鸡走鸡道,狗走狗道,井水不犯河水。”(莫言,2012:28)

译文:“After that,chickens can go their own way,dogs can go theirs.Well water and river water don’t mix.”(Goldblatt,2003:29)

“鸡走鸡道,狗走狗道”意为双方不再往来,不再干涉对方的事务。这里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保留了原文的结构和意象,不仅增强了译文的有趣性,还将作者的意图准确地传递给了读者,达到了交际意图,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例5.原文:那时候他二十郎当岁,是东北乡打棺抬轿这行当里的佼佼者。我爷爷辈的好汉们,都有高密东北乡人高粱般鲜明的性格,非我们这些孱弱的后辈能比。(莫言,2012:39)

译文:At the time,he was a beefy twenty-year-old,a pallbearer and sedan bearer at the peak of his trade.The young men of his generation were as sturdy as Northeast Gao Mi sorghum,which is more than can be said about us weaklings who succeeded them.(Goldblatt,2003:29)

原文中的“郎当”是“左右”、“大约”的意思。译者没有直接将其翻译为“about”或“almost” 等词,而是适应性地选择了单词beefy(本义为“牛肉的”,引申义为“强壮的”),与后面的表达“as sturdy as Northeast Gao Mi sorghum”相匹配。译文生动再现了山东汉子高大强壮的形象,从交际维的角度将作者的意图准确地传递给了读者。

四、结语

根据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是一种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所进行的一项选择活动。该理论给译者提供了新的翻译方法、翻译原则和译文评判标准。无论译者选择的是直译、节译还是意译的方法,译文都是其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做出关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选择之产物。因此翻译活动实质上就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各种适应选择的过程。本文依据生态翻译理论,从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出发,分析了莫言代表作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一些典型的英译实例,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用价值。希望文章能为文学翻译及其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葛浩文红高粱莫言
红高粱
遵义推进酒用红高粱生产环境保护立法工作
红高粱
过去的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走近红高粱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军旅雅士
葛浩文的“模糊” 翻译
葛浩文翻译萧红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