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秀琴
(安徽省泗州戏剧团 安徽 蚌埠 233000)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戏曲不断吸收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的成分,成为一门包容广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综合性艺术。
在唐代,音乐发展为“二十八调”。大曲是流行于唐代的表演歌舞的乐曲形式,基本上是一个曲调,运用旋律与节奏的变化,分成三部分而组成的乐曲,例如有名的《霓裳羽衣曲》、《绿腰》等。大曲的结构很像是由散板、慢板、中板转入快板的变奏形式,可以有十几遍或几十遍,总是一样的曲子的变化,因而又是单曲体式的。发展到后来,可以配上故事来歌唱,例如宋杂剧中的《莺莺六幺》就是因以大曲来演奏崔鸾鸾的故事而得名。唐代的另一种歌舞“转踏”,采用引子一诗一词一尾声的结构,为后来的南北合套与组织曲牌等方法开辟了道路。
唐代的另一种歌舞“转踏”,采用引子一诗一词一尾声的结构,为后来的南北合套与组织曲牌等方法开辟了道路。
唐代的另一类戏剧样式“参军戏”是在优人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演出时,通过参军与苍鹘这两个角色的互相问答和即兴表演,产生滑稽讽刺的效果,类似于今天的相声。
北宋时期,在主要的商业城市中出现了各种伎艺集中的常设演出场所,即“瓦舍”和“勾栏”,为不同的艺术相互交流学习和戏曲艺术的全面综合提供了条件。由于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许多艺人可以长期在这里卖艺,以此作为自己的职业,于是便出现了职业艺人。可以说,瓦舍和勾栏是表演艺术的摇篮。在进一步继承古优与参军戏的基础上,杂剧和院本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南北剧坛的两朵奇葩。
元杂剧作为一代进步的戏剧文学,也必然要受到这个朝代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元杂剧比之前代的文学艺术表现出更为鲜明的斗争性和人民性。
元杂剧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即从金朝灭亡到元统一中国的元成宗大德年间;后期则是从14世纪初到元朝灭亡(约1301-1368)。前期是元杂剧的繁盛时期,以大都为中心涌现出大量名家、名作。白朴的《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杨显之的《潇湘夜雨》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后期的成就总的来说不及前期,比较突出的作家有郑光袓、乔吉、宫天挺、杨梓、秦简夫等。在中国戏曲史上,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和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昆山腔的发展与兴盛,是我国戏剧史上一件值得注意的大事。昆山腔产生于元末明初,从明代嘉靖年间到清代康熙末年,盛行200多年,因源于江苏昆山而得名。从诞生之初,昆山腔就得到文人的关注,其中顾坚和魏良辅是贡献最大的两个人。
明末清初,昆腔传奇一度呈现出极盛的局面,出现了很多优秀作品,成了继宋元南戏和元杂剧之后,出现的又一次戏剧文学创作髙潮。比如李玉的《清忠谱》揭露魏忠贤对东林党人的迫害,塑造了市民阶层的英雄形象;洪昇的《长生殿》批评封建社会的政治腐败,探讨爱情与义务之间的矛盾,而孔尚任的《桃花扇》则表达了作者对明王朝覆灭的反思,抒发强烈的爱国思想。这些作品尽管存在着一些历史的局限性,但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来说,都是我国戏曲史上的珍贵遗产。
清代地方戏曲总称为花部乱弹戏。这些戏的作者多是接近戏曲班社的下层文人和戏曲艺人,他们所撰写的剧本刊刻印行的机会很少,很多剧本都是依靠艺人们的传抄笔录或口传心授保存下来的。
从清朝初年开始的“花雅之争”,既是雅部昆曲与花部剧种的一次竞争,也是各种声腔艺术的融合,京剧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京剧的孕育、形成大约在1790年到1840年左右,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徽班进京、徽汉合流、代表人物的出现与剧种的确立。
(一)京剧的发展与振兴。从1917年到1937年,统戏不断加工、翻新。剧目与演员的表演特色结合更紧,出现了为某些艺术流派所特有的剧目。从1937年到1949年,在革命抗日根据地编演了大量新历史剧和现代戏。“文革”结束以后,通过恢复传统戏、创作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新时期的剧目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以京剧为代表的民族艺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二)地方戏的发展。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1984年,戏剧梅花奖开始设立,这是为表彰戏剧优秀演员而设立的奖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全国性戏剧演员评奖活动,对于青年演员刻苦从艺、勇攀高峰,提高自身表演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戏曲是中国戏剧艺术的主要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