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锋 陈佳吟
摘 要:几何直观是一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具体化的数学思维方式,学生通过此种方式进行学习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种“画面感”,对学生的世界观以及方法论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对此,文章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直观的可能路径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分析。
关键词:数学;画面感;小学数学;几何直观
一、创设教学情境,融入几何直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情景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摆脱传统的观念,过渡自己的思维模式,通过概括性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长度单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长度单位。然后在设置这样的情景,在没有丈量单位的时候,大家都会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尺寸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就会回忆在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积极主动的发言。“我们可以通过步子丈量尺寸?”、“也可以通过脚测量”、“利用手臂”等等。“同学们说的都对,这些尺子都藏在哪啊”“在我們的身上”“是的,那么大家看一看自己的步子、脚、手臂的长度一样么?”教师在讲台上测量同学的步子、脚、手臂尺寸并且在黑板上写出数值。“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不同的人的步子、脚、手臂都是不同的!”“对,同学们真棒,那么大家刚才观察老师是怎样测量的了么?可以不可以自己测量身边各种物体的长度啊?”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测量活动,记录各种数据。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适当的引入几何直观思维,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以及教师的引导中,在不同的情景中进行知识的学习,通过直观图形以及抽象概念的融合,了解长度的概念以及不同关系,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各种知识与内容。
二、通过数形结合,直观理解算理
小学数学内容中,计算问题是较为主要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算理的重视,教师在算法多样化等相关内容上较为关注,缺乏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清晰、直观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之上,掌握计算的方式与手段,这样才可以理解数学知识与内容。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深入的挖掘教材的资源,掌握几何知识内容,让学生了解几何直观的过程,进而在实践中合理应用。例如,在进行乘法分配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发现多数的学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算错误问题,一些小学生会将“(a×b)×c”与“(a+b)×c”进行混淆,而又将“(a+b)×c”演算写成“a+b×c”。出现此种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学生仅仅在脑海中构建了运算概念的表象,并没有将其本质与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的融合,学生对乘法分配率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而教师通过几何直观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一定的“画面感”,这样就会让学生了解知识概念。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线段图表述抽象的乘法分配律。教师可以给出习题,通过图形的方式表述数,然后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模型,通过课件辅助播放变换的图形,让学生了解知识与内容。学生通过这种图形转变的方式,在自己的亲自理解的过程中,对图形模型分析,提取数、形关系,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理解,就会了解知识内容。
三、简约符号直观分析,构建数形结合模型
数学是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形结合的思想就是基于数学本质之上开展的,“数”与“形”是数学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简约符号直观的分析,可以将抽象的变量变得直观,学生这样就会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应用题:参观图书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图书馆中一共456人参观,则儿童有多少人?在面对此种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简约符号直观的方式构建数据模型,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内容。对此,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构建如下关系图表,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构建一个就会得出456÷(1+2)=152(人)的结论。
速度 时间 路程
40千米 1小时 40×1=40千米
40千米 5小时 ?
而在速度、时间、路程等相关应用题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简约符号直观的方式构建数学模型。例如,一辆汽车1小时行40千米,那么这辆汽车5小时行多少千米?的应用题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几何直观的方式,梳理画出下列表格,反映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样就学生在脑海中就会形成直观的画面,了解三个数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在脑海中则就会构建“速度×时间=路程“的模型。学通过自己的理解,利用图形的直观特征将数学语言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利用数量以及空间的关系就可以构建一定数学模型。
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对数学教育进行了充分的优化,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已经将传统的文字以及语音吸纳的方式转变了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几何直观的方式,让数学具有“画面感”,通过直观性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忠.论“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12).
[2]冯丽琼.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的优化路径研究[J].俪人:教师,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