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 要: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基础,语文教师要根据低段学生心理特点,把握识字教学模式总原则,努力构建“有序、有趣、有效”識字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扩大识字量。
关键词:识字教学;模式;自主
识字是小学低段教学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语文教师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构建“有序、有趣、有效”识字教学模式,不仅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为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和谐愉悦的发展呢?
一、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模式总原则
在按照汉字构字规律分析汉字的同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多种巧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可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低段阅读教学识字教学模式结构程序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识字教学模式程序可简示如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合作,认读生字→教给方法,自主识字→利用游戏,巩固识字→生字回文,复习巩固→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三、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
第一步,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识字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创设各种识字情境,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比尾巴》时,我首先和孩子们玩“我说你摸”的游戏。通过游戏,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接下来,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读好课题。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是学习的第一环节。它承担着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和初步感知课文的重要任务。初读课文是识字教学的“保底工程”,更是阅读教学中的“下限”“根本”。初读课文首先要让孩子们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有初步的印象。因此,低段识字教学中,初读课文必须到位。
初读课文前,教师可让孩子们先看视频听录音,然后借助拼音读课文。读之前,老师要提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等要求。在《比尾巴》这一课,当孩子们读完课题后,我这样说:“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尾巴?比尾巴的结果怎样?请同学们看视频、听录音。”听完,我又说:“同学们,这首儿歌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读读这首儿歌?请同学们手指着课文,大声地、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你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比一比,看一看,谁能把字音读准,谁把句子读得最通顺。”
第三步,遵循认知规律,教给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当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后,老师按以下步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1.认读带拼音生字
2.认读去拼音生字
认读带拼音生字这一环节,其实也是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检查,老师再及时给予评价,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预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认读去拼音生字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识字,熟练掌握。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来识记生字,比如同桌互读、互相纠错;四人小组检查朗读、评价;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等。这两个环节可按以下步骤完成:①学生自读。②指名读,评价。(指导正音)③小老师教读或同桌互读。④开火车读。⑤打乱顺序读。⑥全班齐读。
3.识记字形
学生熟练认读生字以后,为了学生能牢固掌握生字并正确运用,老师还要教给学生识记字形。学生识记字形的过程也是学生总结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的过程。根据汉字的组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教师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换笔画”“猜字谜”“编故事”“编顺口溜”“编儿歌”“联系生活实际”“表演法”等方法教给学生识记生字。而对于具有代表性的象形、会意、指示字,老师可通过数笔画记忆,或演示字形的发展演变过程,讲清字理,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如,在《比尾巴》这一课,教师可教学生用加一加的办法识记“鸭”;识记“猴”要演示“猴”的字理变化:“侯”通常指地位较高的人,古时候是有地位的人的爵位。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采用“侯”加“犭”,就让“猴”代表地位最高的动物,也指最聪明的动物;识记“鼠”可让学生观察老鼠的样子和“鼠”这个字,引导学生想象总结……
第四步,利用游戏,巩固识字
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教师要不断让生字再现,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再现”的最好办法是使用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比尾巴》一课,我设计了《走迷宫》游戏,学生个个兴致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我这里来了。
第五步,生字回文,复习巩固
学生识记字形以后,再把生字放入课文中,通过朗读课文,可以起到巩固并加深理解生字的作用。
第六步,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识记字形后,老师按“一看、二说、三写、四评”的环节指导学生书写所学生字。写字既能巩固识字,也能让学生领会中国汉字美。
识字教学是一项繁琐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老师需要不断总结、积累和探索识字教学的经验方法,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努力构建“有序、有趣、有效”识字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应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活力课堂构建[J].课外语文,201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