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英
(广东省湛江市第十九中学,广东湛江 524099)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它不仅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语文教育长期处于被“漠视”的地位,与其自身的重要性不符。教师长期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陷入低效的教学困境[1]。当前的教学局面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改进,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贯彻阅读教学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笔者就自身教学经验分享几点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初中语文的教学要顺应新课改的浪潮,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将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教师主导课堂教学的落后局面。课堂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手法,僵硬、刻板的讲解方式,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充满活力和乐趣的,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结合现代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手法,使语文课堂的教学充满趣味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暴露问题;教师综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有效的指导,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使他们的学习更加顺畅,为他们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包含众多的方法,其中复述是较为常用的方法。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前,应进行精心的课前备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不同类型的文本进行复述,让他们通过听觉或视觉的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再通过口述的形式表达出来。复述又分为原文复述和创造性复述;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质,可采取不同的复述形式[2]。原文复述考验学生的记忆力,在准确把握课文主旨脉络的情况下,用原文的形式和表达方法进行复述;而创造性复述是相对高级的复述形式,它不仅要求学生准确把握和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要在复述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教师将所要教授的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散步》一课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课文讲的是一家人散步的琐事。初看起来,内容比较浅显,但是通过对课文内容的仔细品味,其却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画面,引导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的暖暖亲情。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抓取其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想象作者描绘出的温情画面。在学生熟练阅读的基础上,让他们对课文进行原文复述,作者一家四口去田野散步,作者的老母亲年龄大了,孩子还小,在路途的选择中产生了分歧。母亲行动不便,想走大路,儿子好奇心强,想走小路,但是道路不平,作者经过权衡,选择了大路。但是身为奶奶的作者母亲不忍心看到孙子失望的表情,最后选择了小路,走不过去的地方由作者背着。在阳光下,向着布满菜花、桑树、池塘的小路走去,作者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结尾处的这句话升华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不断地复述练习中,通过抓取文章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旨,逐步提升文本阅读的能力。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时代检验的经典作品,是由众多名家呕心沥血创作完成的。课文中都倾入了作者大量的情感,只是由于文章类型的不同,其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在把握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深入透彻地把握教学内容,善于从课文中挖掘出适合开展角色演读的部分,引导学生把握文中角色的情感,体会作品中的语感语境,让他们将自己置身于作者营造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表演,将学习过程中获取的体验和感悟,通过语句强调、感情表达和行为表演中的表情语气表现出来。在具体的角色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和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
例如,在《孙权劝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其中的注释对文本进行阅读;在他们全面掌握文本的含义后,进行准确的解析,并将经过解析的内容剧本化。由于课文内容相对简单,需要学生转换的情景较少,有利于他们进行角色演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召集学生进行角色的划分,一名学生做旁白,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孙权、吕蒙和鲁肃。根据“剧本”进行情景对话,对课文全文的熟练阅读是学生角色演读成功的前提,他们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学生在角色演读中不仅可以学到一定的文言文知识,也可以体会对于知识的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对他们的学习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复述与角色演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其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但是二者并非毫无关联,角色演读中的“台词”可以是文本中的原文复述,也可以是对文本的创造性复述,复述是学生开展角色演读的基础。同时,角色演读也可以升华学生的复述内容,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将复述与角色演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3]。
例如,在《愚公移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对文本进行阅读和解析,梳理出文本的脉络,并进行创造性复述。在复述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综合,并整理其中适宜开展角色演读的部分,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教学内容的改进。对在创造性复述中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角色的分配,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演读,通过对话的形式检验自身观点的适用性。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复述与角色演读的有机结合很有必要,但是教师要把握二者的连续性,不要“隔夜”,要“趁热打铁”,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语感的建立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在对课文熟悉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复述,在复述的过程中感知用词的精巧、文本的结构等;在角色演读中,通过把握文本的关键词、关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以文本主旨贯穿全文,将对文本的复述和角色演读有机融合到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阅读语感。语感的养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也能使他们在阅读中体会阅读教学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中,学生通过对文中关键句子、关键段落的复述,把握全文的基调。如“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这段描写起着起承转合的作用,既写出了全家对于勒叔叔的期待,又引出了下文关于于勒叔叔的故事,并与文章结尾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复述熟悉文本,再通过角色演读的形式置身于作者营造的故事情境中。分角色地朗读能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对故事的情感共鸣中感受故事发展的脉络,体会文本的戏剧化情节,养成对文本阅读的语感。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首先要对当前的教育大环境有基本的判断。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分析其中的优劣,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结合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在语文课堂中引入阅读教学,通过对文本复述的形式提高学生提取文章主旨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记忆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对文本的角色演读的形式,加强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对文章角色情感变化的表达,从复述和角色演读方面加强他们的阅读能力,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