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者,善学,聪明而有才智,此慧也;修身者,修心,高尚而有美德,此雅也”,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慧、雅二字结合,将“慧·雅”作为学校的文化图腾与生长基因,是我校对教育本源的质朴追求。学校探索、实施慧雅教育,旨在关照学生心智成长、塑造学生礼仪修为,实现以慧立心育人、以雅立德树人,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同生共长的和谐家园,从而实现身心和谐、品性美丽、才华卓越的育人目标。
一位校长曾说:“我要使校园里的每一堵墙,每一块草地乃至每一株花木都会说话,使他们营造出一种能够产生教育作用的氛围。”可见,环境育人,无声胜有声!校园环境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内容所无法替代的。“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所学校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布局反映着办学者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一位优秀的办学者在创设校园环境时总是煞费苦心,力求赋予学校内的楼宇建筑、花草树木等以鲜活的教育思想,使漫步校园中的受教育者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苏州作为一座“生态”园林之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园林一直是苏州的形象名片,苏州园林讲究“步移景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校地处苏州工业园区,学校在建设过程中,积极传承苏州园林文化,学校处处散发着崇文、尚德、包容、和谐的文化气息。漫步校园,移步换景,宛若置身典雅、隽秀的苏州园林。学校虽然面积不大,但校内绿茵遍地、鲜花斗艳、树木葱茏、亭廊相连、流水潺潺……,各种景观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学校的建筑既有典雅精致的园林风韵,又洋溢着强烈的现代气息。学校的楼宇命名、国学墙、礼乐坊、教室内外墙面上的名人名言、学生自由涂鸦区等都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影响,使环境育人落到了细节与实处,学生浸润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之中能够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启迪心智、慧思行雅、修身立德。
判断一所学校是否适合学生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看其能否最大限度地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没有课程,学校的教育活动就无处实施。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学生的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在这种形势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这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几年来,我校积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遵循中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紧扣时代发展主题,系统规划学校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以“慧雅教育”为理念,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引领,以全面整合、系统建构为方法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行动,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慧雅葵花课程体系”(如图1)。学校慧雅葵花课程体系的建构基于儿童中心立场,注重学科统筹配合,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围绕“礼慧、艺慧、思慧、书慧、能慧、心慧”的六慧目标,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整合为基础,从文化多元融合、学科横向融通、学段纵向衔接等角度,将原本单一的学科课程拓展为学科型、经验型、活动型、环境型、节日型等九大类型,设立了十雅礼仪、德善学堂、演讲口才、项目研究、创新实践、模拟职业课、未来生活体验、绿色评价等18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围绕主题,师生合作,进行全方位、发散式的课程科目开发与设计,涵盖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不同需求,努力实现以多元课程的实施,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校园生活。
图1
课堂是进行教与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2017年9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文中特别强调:“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并指出了当下传统课堂存在的三大突出难题:无法破解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无法破解教师进步和职业幸福感的问题,无法破解学生的素质和应试水平共同提高的问题。而要破解这些传统课堂的难题,必须勇于进行“课堂革命”,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让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使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让学习按照学生的方式进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张力。
作为苏州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点学校,在教学管理中,我校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生定教”的整体教学策略,提出了“慧雅生生课堂”的实践主张。从对象看,“慧雅生生课堂”关注生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服从并服务于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不断收获进步的过程中成为最好的自我;从基点看,“慧雅生生课堂”关注生活,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聚焦学生所处的生活世界,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体验生活,在模拟体验中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善于联结课堂内、外生活,将课堂教学从学校拓展到校外的家庭与社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真实生活,并通过拓展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过程与策略看,“慧雅生生课堂”关注生成,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绝不能成为循序渐进演绎教学设计的“流水线”,必须敏锐捕捉并巧妙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打造灵动的课堂;从文化与追求来看,“慧雅生生课堂”关注生态,我们的课堂教学的起点不是知识,终点也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学生的幸福成长,我们的课堂教学努力实现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品质培养与健全人格构建的和谐统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特别是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与不同学段的具体目标,规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细化了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和实施要求。现代德育理论认为: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与发展,不是靠外界“灌输”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
为了改变学生因“被德育”而造成的德育低效或无效现象,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在区域层面引领中小学积极探索和实践自主德育,强调学校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坚守学生立场,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在区域自主德育理念的引领下,我校注重多方资源的整合,不断创新德育载体,构建慧雅自主德育体系,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自主成长。慧雅自主德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以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自我内化、自主探索、自主评价为主要内容。在实施慧雅自主德育的过程中,我校积极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的“六大实施途径”,即坚持“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通过自主德育,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孩子“生活能自我管理、行为能自我约束、学习能自我激励、活动能自我组织、责任能自我担、人格能自我完善、成长能自我做主”。
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素养为根。教师素养及其专业化发展水平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曾提出了“四有”好教师标准,强调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四有”好教师标准指向“思想育人、道德育人、知识育人、和谐育人”四个导向。坚持“四有”好教师标准,广大教师才能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学校也只有在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四有”好教师的基础上才能筑牢发展基石,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将“四有”好教师标准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慧雅“六有”好教师标准:慧在走心引领,做有智慧的老师;慧在责如泰山,做有担当的老师;慧在成人之美,做有胸怀的老师;雅在品如清流,做有德行的老师;雅在爱如茉莉,做有温度的老师;雅在礼如春风,做有表率的老师。学校自创办以来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工作,并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为此,学校多措并举: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引导教师规划职业生涯;成立慧雅阅读小组,引导教师锤炼人文素养;提倡教师教学反思,引导教师提升教学智慧;推行专业绩效考核,引导教师发掘成长动力;实施校本研修培训,引导教师互助融合共生;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引导教师走向卓越人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时代,新起点,学校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为抓手,为师生同生共长开掘源头活水,发展素质教育,实现学校高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