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滨 黎琼芳 李金兰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勤工助学的内涵也在发生着改变。高校勤工助学政策不仅是作为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家庭负担的一项措施,也是作为一个育人的重要平臺。本文以边疆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为切入点,探讨高校勤工助学现状并提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研究对策,以期对勤工助学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勤工助学 高校勤工助学现状 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7.079
A Study on the Work-Study Program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Five-in-One Colleges
——A Case Study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IU Changbin, LI Qiongfang, LI Jinla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ongzuo, Guangxi 532200)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meaning of college work-study program is changing as well. College work-study program is a way to lower family pressure for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to educate students. Based on colleges in frontier minority areas, this paper studies into college work-study program and puts forward some valuable advice in the expectation of providing guid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work-study program.
Keywords work-study program; situation of college work-study program; strategies
勤工助学是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在校园内外参加的、以获取报酬、培养自立及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偿服务或劳动。[1]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高校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家已意识到把勤工助学作为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2]因此如何搭建好勤工助学平台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就显得非常重要。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处祖国边境新兴城市——崇左市,是该市唯一的一所二本院校,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地区,因此非常有必要做好勤工助学这项工作。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下,高校勤工助学政策的内涵也有了新的变化。高校勤工助学不再仅仅是作为资助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成为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是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勤工助学还没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服务。为了了解高校勤工助学的现状,更好地探讨勤工助学对策。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生为例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问卷1008份,有效问卷958份,有效率为95.04%。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以及高校勤工助学的管理模式、育人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归纳出高校勤工助学的现状并提出如何构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高校勤工助学对策。
1 调查结果及分析
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第一:82.42%的学生希望学校在勤工助学方面有一个统一、全面、规范化的管理。由此可知高校在勤工助学管理方面存在着漏洞。第二:90%以上的学生都有勤工助学的意向,可是却只有24%的学生参加了勤工助学,其中校内勤工助学占了14.70%,校外勤工助学也只是局限在家教、促销、代理等岗位。由这个结果可知,勤工助学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岗位过多倾向于服务型、劳务型方面。第三:在对参加勤工助学的目的中发现55.53%的学生希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73.10%的学生希望在勤工助学中得到锻炼,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大部分学生认为勤工助学是接触社会的窗口,可从勤工助学中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积累经验。可知,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首要目的是增长才干。
2高校勤工助学现状
高校勤工助学的管理一般由学生工作处进行管理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勤工助学方面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也设置了许多勤工助学的岗位,如:办公室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宿舍管理员等。这些岗位为减轻学生家庭负担、提升社交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一所升本不久的二本院校,在勤工助学管理这一块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在的勤工助学管理已跟不上学校发展的步伐。
(1)缺乏健全、完整的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勤工助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突显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没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勤工助学的管理只局限在学生工作处,没有积极发挥各部门的作用,自上而下没有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2)缺乏专门化、信息化管理。首先是缺乏专门的老师进行管理、指导。没有设立勤工助学服务咨询中心。其次是管理的方式比较落后,没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勤工助学学生进行信息化管理。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导致学生获得勤工助学信息渠道狭窄。
(3)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设置不合理体现在:第一,过多的让学生从事整理资料、分发文件之类的工作,局限在劳务型、服务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勤工助学的岗位设置要转变,应向智力型发展;第二,没有把岗位进行分类,如技术型、管理型、服务型;第三,岗位设置没有与学生的专业挂钩,致使学生不能更好地把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不能发挥实践是检验专业知识能力的唯一标准作用。
(4)缺乏规范的选拔方式和针对性的培训。对报名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的选拔方式较粗糙,没有进行层层选拔,勤工助学岗位没有真正惠及需要的学生。缺乏对参加勤工助学学生的岗前、岗中培训,致使学生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明确,办公技能欠缺。
(5)勤工助学资金来源有限。勤工助学资金主要依赖于学校的拨款,使得勤工助学资金相对有限,勤工助学薪酬较低,没有形成校企合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勤工助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3研究对策
为了达到勤工助学的育人目的,适应现代社会用人的要求。高校社会都有相应的责任,而高校对勤工助学的重视则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在勤工助学方面需有一套规范、有效的管理。
3.1 学校
(1)建立健全勤工助学制度,实行专人管理。依据国家的勤工助学政策以及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有专门的老师进行管理,设立勤工助学中心并配备独立的办公室。使勤工助学工作有一个制度上的保障,确保勤工助学工作健康持续地发展。建立勤工助学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3]方便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及学生进行咨询。
(2)拓宽学生获得勤工助学信息的渠道。建立勤工助学网站,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勤工助学相关政策和招聘信息,发挥网络平台的功能;建立相应的讨论群、把勤工助学的招聘信息下发到各系各班;在学校的专栏粘贴相应的通知。通过这些途径来拓宽学生获得勤工助学信息的渠道。
(3)科学的岗位设置。科学的岗位设置能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发挥,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能把勤工助学活动仅仅理解为一种单纯的劳动形式或服务形式,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分利用知识、智能优势,不断提升勤工助学活动的水平,做到勤工助学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课余科技活动相结合,与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应通过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性等工作,侧重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做好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4]学生的勤工助学应与学生所学专业挂钩,因为学生的本职工作还是学习,这样利于学生在勤工助学期间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巩固其专业知识。适当地增设勤工助学岗位,如增设勤工助学的助研岗位,让勤工助学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不仅使学生得到经济收入,而且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
(4)对勤工助学学生进行规化范管理。规范化管理包括招聘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等,运用公司运行模式对勤工助学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此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提升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质量。对参加报名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并安排统一的面试进行招聘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岗位,让学生发挥其所长并从中巩固自己的專业知识,进而提高勤工助学的质量。在勤工助学工作正式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并胜任自己的工作。将劳务型转变为智力型、技术型,挖掘勤工助学学生的潜能,转变勤工助学的育人模式,真正把勤工助学打造成学生接触社会的一站。
(5)建立勤工助学档案。建立勤工助学档案,跟踪记录学生勤工助学的情况,方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进一步规范对勤工助学的管理。勤工助学档案包括对学生个人基本信息的记录及参加勤工助学工作时的仪容仪表、遵守纪律情况、工作质量等情况进行记录,这些信息作为评选“勤工助学优秀个人”的重要标准。
(6)校企联合,增加勤工助学资金。
①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和校外企事业单位和校友进行沟通,在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用于勤工助学岗位和奖励在勤工助学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这样可以解决勤工助学资金不足的问题。学校主动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实行校企联合,发挥校企联合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为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勤工助学基地。[5]校企联合还可使勤工助学岗位社会化,可提高勤工助学的层次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形成学校、社会多方位一体化的勤工助学体系。②勤工助学的经费来源通常只是学校拨款,渠道狭窄且经费极少,勤工助学经费依赖学校的专项拨款是不利于勤工助学持续发展的。为了解决学校勤工助学专项资金少的问题,可通过在校内建立创业型勤工助学基地,学生可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取报酬。由单纯地依靠学校“输血”转变为学生自己“造血”, 这样利于勤工助学工作的长远发展。
(7)高校要转变思想观念。注意勤工助学和德育教育的结合,为勤工助学学生举办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干预。现实社会利益之争处处存在,而适时的对勤工助学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勤工助学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勤工助学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和高尚的品格,以此提高勤工助学的水平,改变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一直以来忽略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现状。
一所学校要发展,重要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不可忽视勤工助学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用人需求的转变以及我院的发展,我院的勤工助学现状已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改变现在的勤工助学现状,促使勤工助学规范化、社会化。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中国高等教育要调整的通知,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现代职业教育,转变培养模式,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这其实是为了适应社会用人需求。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勤工助学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做好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注意勤工助学的管理模式,把勤工助学打造成学生成长、成才的基地,也是对教育部关于中国高等教育调整工作的良好体现。
3.2 国家
第一,国家要制定相关勤工助学政策,确保勤工助学有一个制度上的保障;第二,对学校建立勤工助学基地要给予经费支持;第三:可通过颁发“勤工助学工作先进单位”、“勤工助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措施来为勤工助学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政府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用于勤工助学专项资金的投入。通过增加岗位数量,提高岗位工资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进来,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要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向高校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以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企事业单位、服务机构、社区等。[6]为了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要给予政策上的保障。
3.3社会
社会尤其是各企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学校,实现企业、学校共同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机会,为学生的成才贡献一份力量。在校企联合的过程中, 要安排相关人员对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培训以及管理、指导。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同时也能为企业创造财富。校企密切合作实现共赢,达到高校、大学生、用人单位三赢的效果。企事业单位可以与优秀勤工助学学生签订就业协议,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项目名称: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五位一体”高校学生资助“德育型”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ZZ027
参考文献
[1] 杨玉,邹伟,秦小云,王明霞.高校学生校园勤工助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4).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08-26.
[3] 鲁春玲.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探讨——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山东广播电视大学,2011(3).
[4] 高飞,陈巧云,罗来庚.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现状及对策思考.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
[5] 陶霞.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政治辅导研讨会交流材料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6] 安冰,张锡恩.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制探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