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柯柯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作如同一座桥梁,联系着学生。经过教学实践表明,合作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优化课堂学习效果。
一、激发合作兴趣,做好开端工作
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是施展合作学习策略的开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天生好奇心比较强的学生群体来说,激发他们的合作兴趣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兴趣如同一种动力,推动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在构建学生合作的桥梁时,教师应当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合作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在带领学生学习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谈话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通常来说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当学生听到这两个问题之后,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因为大家对于看电视这件事是非常熟悉的。在经过一番讨论后教师提出了合作内容:统计全班同学所喜欢的电视节目,采集数据并制作出扇形统计图。学生对这个任务是非常热情,但也都意识到了这项任务如果有一个人来完成的话有一定难度的,大家下意识想到要合作完成统计任务。这样一来,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便得到了有效激发。随后教师为了让学生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比如说在一个小组谁负责对其他同学进行调查、谁负责记录数据、谁负责制作扇形统计图等。在敲定了大家的分工之后,同学分别热情地开始了自己的行动。最终统计出喜爱儿童节目的占全班总人数的50%,喜欢科幻节目的占20%,喜欢动物类节目的占10%,喜欢冒险类节目的占20%。通过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能够为合作式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从中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加強交际能力。
二、设置讨论环节,营造合作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堂课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教师直接将问题的答案以及解析过程告诉给学生,那学生便失去了探索的快乐。在课堂上设置讨论环节,教师将问题提出,然后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积极探索。这样一来,可以营造出热烈的合作氛围,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共鸣,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在开展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时,教师首先在黑板上板书了三个小的练习题:(1)18÷6= 180÷60= (2)120÷40= 12÷4= (3)2÷3= 10÷15= ,教师让学生快速写出这三个小题的答案:3、3、2/3. 随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能从前两组题中回忆起商不变的性质吗?学生经过简单的讨论之后回答: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当第一个问题提出的时候学生已经开始进行合作讨论了,于是教师乘胜追击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你能根据第三组题说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学生得出在分数中,分子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分数的值就相当于除法的商。此时学生已经对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知,教师顺势提问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将商不变性质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分别改为分子、分母、分数值后又怎么说?学生讨论之后得: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值不变。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利用合作交流来解决数学问题。
三、设计一题多解,加强合作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总结出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小组成员数学思想的形成。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恰好拼成了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0平方厘米。如果把这两个长方体改拼成一个大长方体,那么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并明确告诉学生这道题不只有一种解法,引导小组学生尽情研究,哪个小组想出的解题思路多,就能够获得相应的奖励。在大家的全力合作下,最终针对这道题找出了三种解题方法。方法一:因为正方体有6个相等的面,所以每个面的面积是30÷6=5平方厘米。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要减少一个面的面积,同时增加两个面的面积,也就是:30-30÷6+30÷6×2=35(平方厘米);方法二:因为拼成大长方体后,表面积先减少一个面的面积,同时又增加两个面的面积,实际上增加了一个面的面积,也就是:30+30÷6=35(平方厘米);方法三:因为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个小正方形面积的和,拼成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个小正方形面积的和,所以可先求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再求7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也就是:30÷6×(6+1)=35(平方厘米)。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