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
摘 要:产业转型升级事关就业稳定和城市与产业的协调发展,需要在产城融合的视角下进行审视。通过对郑州市就业与居住关系,以及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梳理发现,虽然产业结构演变和就业形势总体向好,但产业、就业、居住三者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改善。为了提升产城融合程度,应该在推進产业转型升级时更多地考虑到就业的重要性。
关键词:产城融合;产业;就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07;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23-0083-03
产业的发展应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归宿,新型城镇化也要体现以人为核心。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应该被置于城镇化背景下与居住和就业等问题一并考量。现实的问题是,产业的转型升级通常借助于资本投入和技术革新等手段而实现,但也面临着能否保证就业稳定以及是否受限于从业者素质和能力的担忧。换言之,产业转型升级有可能不利于就业增加,也有可能受累于滞后的就业结构和从业者素质。因而就有必要以产城融合为视角,在实现产业、就业、居住关系协调发展的指向下审视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方向。本文以郑州市为个案,在考察产业、就业、居住各自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分析职住关系的总体形势以及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并提出在追求产城融合发展中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建议。
一、郑州市就业与居住关系变化趋势分析
产城融合既是城市功能区的科学划分和有机融合,也是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动态协调过程,其实质是追求产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相互支撑,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其核心是处理好产业结构与人口结构之间的匹配问题。一个产业结构合理、职住关系平衡的城市,才可能称得上实现了产城融合发展。所谓职住平衡,既是指就业岗位数量和劳动者数量大体一致,也是指从业人员数量与当地居民数量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衡量前者的指标主要是失业率,衡量后者的指标主要是就业—居住比例。就前者而言,郑州市反映失业状况的统计指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该指标自1998年迄今,在1.3%至3.5%之间浮动,大致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但考虑到城镇登记失业率尚不足以全面反映一地的真实失业情况,本文暂不将其作为考察重点。就业—居住比例反映产业、就业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统计数据表明,郑州市就业居住比普遍在50%左右浮动,且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图1)。1983年时,该数据还是47.8%,到了2017年已升至62.4%。就业—居住比的增加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郑州市就业状况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就业—居住比指标仅仅是就职住关系从宏观层面做了一个粗略描述,我们还应该从微观上考虑每一就业人员所赡养的家庭人口数。这里可以参考每一就业者负担人口指标,它是由家庭人口总数减去离退休人数之差,再除以就业人数而得出的。郑州市的每一就业者负担比呈现出波浪式变动趋势(图2),在考察期间内,2002年之前逐渐上升,从1990年的1.6升至2002年的2.29,此后则趋于下降,到2014年已降至1.74。就业者负担比逐渐下降,说明就业者的家庭人口赡养压力有所缓解,这一方面得益于就业形式的总体好转,另一方面也同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离退休人员总数不断攀高有直接关系。然而,我们也不可对就业这一重要的民生问题盲目乐观,每一就业者负担比是随着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而波动的,2014年之后就有所抬头,到2016年时已升至1.93,回到2000年时的水平,显示郑州市就业人员的赡养负担又有扩大的迹象。有效化解这一问题,既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就业居住比水平,优化就业结构和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提升从业者的整体收入水平,从而提高其赡养家庭人口的能力。
二、郑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
国内外经验表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结构往往会发生相应改变,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到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由于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甚至还会超过第二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的产业结构演变也大致沿袭了这一规律,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由1983年的18.4%降至2017年的1.7%,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则逐渐上升,分别由1983年的54.%、36.9%上升至2017年的46.5%、51.7%。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三产业比重在上升的过程中,第三产业还呈现出反超第二产业的趋势,在2001年和2002年,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就一度超过了第二产业,而从2016年开始,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再次超过第二产业,且差距不断扩大。从工业化进程中产业产值比的阶段性特征来看,这显示出郑州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后半期。
与产业结构的演变相对应,郑州市的就业结构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本文截取1983—2011年(2012年及以后的数据缺失)郑州市就业人员在三大产业间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图3)。与生产总值的变动趋势一样,三大产业中就业人员分布也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则渐趋上升的趋势。英国学者威廉·配第和科林·克拉克曾就产业调整和就业转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论被后人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该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农业从业人员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会逐渐减少,就业人员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到一定阶段时,就业人口会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也会出现减少趋向。大体上,郑州市就业人员在三大产业间分布及变动情况也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所描述的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1983年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高达59.5%,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2.4%和17.8%。而到了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已演变为20.4%、36.1%和43.5%。虽然2012年及以后的分产业就业人员数据缺失,但从三大产业产值的变动趋势判断,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占比还会继续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则会进一步上升。
然而,尽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长期变化趋势比较相似,但二者的变动幅度和变动节奏并不相同,产业结构的变化较之就业结构的变化有一定的迟滞性。1983年时,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例为18.4%,但从业人员占比却高达近六成。2011年时,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例已降至2.6%,而从业人员占比仍有20.4%。在1983—2011年这一考察时段,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多数年份在50%上下浮动,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则在30%左右浮动,说明其人均产值要高于平均水平,但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则相对较为稳定。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从1999年起就开始超过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却未能同步跟上,直至2016年才真正开始超过第二产业。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问题在于,经济的发展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就业。要回答这个问题,除了关注就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之外,还要从整体上考虑就业增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描述经济增长对从业人员的吸纳能力,本文引入就业弹性的概念。所谓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发展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就业水平变动程度,也即就业增速与经济增速之比。就业弹性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增长越能够有效拉动就业。
从图4显示的情形看,郑州市的就业弹性起伏比较大,多数年份的就业弹性数值在0.2上下,就业增加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不是十分明显,个别年份(如2013年)甚至还出现负相关,很难说经济发展有效带动了就业的增加。当然,从2010年开始,也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就业弹性数值能达到0.4以上,甚至能超过0.6,这与近年来大力强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以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代表的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快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三、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建议
从郑州市就业与居住、就业与产业关系演进的历程来看,就业人口在常住人口中所占比例、就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的贴合关系都呈现出长期向好的势头,但就业人口的负担比、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还不稳定,居住和就业融合、就业和产业融合有待进一步提升。只有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出一个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产业体系,才能够为城镇的就业和居住带来持久保障。
第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郑州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无论是人员总数还是所占比重都在不断下降,城镇化率也超过了70%,但农业从業人员仍为数众多,农村人口结构不合理,大量老龄人口、低学历人口滞留在农村,人均产值较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形成巨大反差。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态化、科技化水平,以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园区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植大户为带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业价值链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下乡等方式,实现一产从业人员“走出去”和“引进来”同步进行,农业的现代化也必将带来乡村人口结构的优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第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与促进就业相结合。郑州是制造业大市,但并非制造业强市。工业产值总量超过周边同类城市,但工业增加值却稍显逊色,科技研发水平比较弱,缺乏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拳头产品。未来,郑州市应推动制造业发展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支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四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式发展,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及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支持食品加工、铝精深加工、品牌服装生产、现代家具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在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技术升级和增加就业之间的关系。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引入固然重要,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同样不可或缺。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可能会对局部性的就业总量产生一定影响,但更应该带来的是就业结构的优化以及由新的经济机会增加而导致的就业机会的增加。
第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社会分工的细化、工业产能的增加、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为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作为周边地区人口集聚的中心,郑州市既存在大量的服务业市场需求,也对服务业从业者有强大的吸引力,要充分发挥交通、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养老服务以及文化、创意、休闲等都市型产业,以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引领服务业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方向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方向转变。服务业涵盖领域包罗万象,能够吸纳各层次的就业人员,应持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服务业领域搭建更多的创业平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四,完善促进就业的体制机制,推进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为了让就业结构适应产业结构变革的需要,乃至引领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是需要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打破就业流动壁垒,消除城乡、性别、行业等各类就业歧视,构建城乡均等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劳动就业保障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大教育和培训投入,建立劳动者终身培训体系,让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都能够拥有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的机会;三是积极引入外脑,既要有看得见的短期激励,也要从长远考虑,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来郑州市落户,并确保引得进、留得住。
参考文献:
[1]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 郭凯明,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17,(3):32-46.
[3] 李秀伟,张宇.从规划实施看北京市“产城融合”发展[Z].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4.
[责任编辑 本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