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1-10 13:49刘新生
新课程·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发散性思维初中数学

刘新生

摘 要:随着科技的创新,学校对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渗透多媒体设备的有关内容。从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中的动画模拟功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实验的功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的功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动画模拟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中的动画模拟功能

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学概念、数学规律、几何图形等的过程中,由于想要在课堂时间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中的动画模拟功能。

例如,教师在教学《轴对称》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搜集轴对称图形的有关内容,并利用多媒体设备中的功能将图片制成动画的形式;然后,教师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动画中的内容,在观看之后说一说你们了解到轴对称图形具有哪些特点。”这样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乏味的、静态的数学知识得到了全新的呈现,学生一改以往被动的学习态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实验的功能

学生对多媒体呈现的内容往往印象深刻,有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还能复述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多媒体和数学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多媒体设备中演示实验的功能,扩展教学空间,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激活他们的记忆功能。

例如,教师在教学《整数的乘法》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出问题“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出这两个数”;然后,教师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学生积极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说:“设较小的奇数为x,另外一个就是x+2,x(x+2)=323,解方程得:x1=17,x2=-19。所以,这两个奇数分别是:17、19,或者-17,-19。”这时教师利用多媒體设备向学生演示另外一种解题方法,并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动画中的演示内容,在观看之后说一说具体的解题步骤。”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内容提出了另外两种解题方法“设较大的奇数x,则较小的奇数为323/x,则有:x-323/x=2,解方程得:x1=19,x2=-17。同样可以得出这两个奇数分别是:17、19,或者-17,-19”,“设x为任意整数,则这两个连续奇数分别为:2x-1,2x+1,(2x-1)(2x+1)=323,即4x2-1=323,x2=81,x1=9,x2=-9。2x1-1=17,2x1+1=19,2x2-1=-19,2x2+1=-17。所以,这两个奇数分别是:17、19,或者-17,-19”。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的功能,实现了人机交互,并借助启发式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方式,也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进度,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的功能

数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教师在教授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等知识时,由于其过于抽象,导致学生理解起来具有较大的难度,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特点,将数学学科中抽象的、静态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使其变得更为形象化和直观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转变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看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将直观性教学和抽象性教学巧妙结合起来,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就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具有判断正数和负数的能力;教学难点为:理解负数的概念。为了更好地解决负数的概念问题,在上课之初,我先利用多媒体呈现了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一些例子,如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米,我国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家庭月收入为9214元,月支出为-3514元:通过对比,让学生感知正负数的意义。在观看了几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之后,我在课件中提出了两个问题。问题一:正数和负数有什么区别?负数前面的“-”符号有什么意义?问题二: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数量?随着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开始从多媒体直观形象中向抽象的数学知识过渡,有效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

总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对多媒体教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将其与数学学科科学、合理地整合,实现两者整合的最佳教学效果,实现教师高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探究学习的多重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云涛.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周刊,2017(23).

[2]李灿钊.初中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7(6).

猜你喜欢
多媒体设备发散性思维初中数学
多媒体走进教室后使用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微课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积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浅析小学品德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