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2018-11-10 13:49马文成
新课程·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法指导历史教学高中

摘 要:现行新课标高中历史专题式的教材不便于通史的学习,且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知识点的联系不紧密,甚至有些知识点被割裂开来,对学生了解与掌握历史知识带来诸多的不便和困难。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外,更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巧记历史知识,构建学科体系;进行综合归纳,培养思维习惯;培养学科能力,使其会学善学。

关键词:高中;学法指导;历史教学

现行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本必修和六本选修教材,内容涉及面广、容量大、可读性和趣味性强,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分析、比較等能力的培养。但是,这也给学生学习带了一些困难,如专题式的教材不便于通史的学习,专题形式下中外历史交错混乱难以理清,要求学生应该了解与掌握的一些诸如中外改革、重要的理论思想、重要历史人物、战争、文物古迹、奥秘探究等知识却出现在选修教材中。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外,更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其会学、善学。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指导学法的几点做法,请批评指正。

一、构建学科体系,培养学科能力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仍然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十二个层次的能力考核目标作为对高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考查要求,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科能力依然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正确处理教材、系统总结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觉地进行知识的系统化组合。学生在学习时,应该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联系比较,从而建立知识框架体系。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按照教材专题史框架对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小专题归纳整理。就政治史来说,可分成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两条主线进行基础知识点的归类整理。学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的内容进行整理组合,从每一个知识点捕捉知识要素,实现知识点与知识要素的有机结合,从而逐步实现学科能力的培养。

二、进行综合归纳,力求举一反三

教师要运用归纳、类比等逻辑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培养纵横联系比较的创造性思维,掌握同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分析比较的步骤、方法和原则,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1.比较归纳

如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经济史模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市场、资金、原料、劳动力、技术五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比较,以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五种史观进行评价。

2.专题归纳

如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可以归纳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让学生识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趋势、本质以及历史影响。

3.“浓缩”归纳

把一些繁杂的历史知识进行概括、浓缩,提炼成几个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其重点。如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一目的学习可以归纳为“一二三四”,即一个目的、两点内容、三个对象、四大义务。

4.串线归纳

通过串线,识记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的历史发展线索,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

5.理论提炼归纳

例如,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与实践的学习可以建立小专题,从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活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几个方面全面掌握,从而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三、巧记历史知识,夯实认识基础

历史知识是历史的主干,是历史理论的载体。学习历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识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人物、经过、结果等。而在平常的学习中,好多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结果事与愿违,往往感到背会的知识无法运用,并且记得快遗忘得也快。教师要积极设法帮助学生巧记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识记历史知识的习惯。

1.表格图示简易法

历史图表可以使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学生可绘制历史表格、图示,将易混淆的历史知识进行区别和联系,便于记忆。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人物繁多且各自的思想主张繁杂,容易混淆,很难准确记忆。学习时,可从各家名称、代表人物、国别、主要思想主张、评价五个方面制成表格加以区别整理。

2.章节目录识记法

历史教材编写体例一般是以章节体编写的,只要掌握课本章节体系,熟记章节目录,便于进行提纲式记忆。如必修一按照章节目录,引导学生熟记每单元的每课题目,明确每单元有几课、每课有几目、每目下涉及了哪些历史知识等。这样既加强了知识的条理性和系统性,也巧记了历史知识,变难为易,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

3.课后回忆联想法

学生应该利用饭后散步、每晚睡觉前的闲暇时间,进行对所学知识的静思联想,像放电影一样回忆当天或以前已学的知识,在脑子里构建知识结构,使知识变得更加系统。这种联想回忆可以是章节式纵向回忆,也可以专题式横向回忆,还可以是中外知识联系比较回忆。

总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法指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久而久之,学科能力培养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马文成(1970.11—),男,汉族,甘肃临夏人,学历:本科,职称: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史的教学研究和学生学法指导与探索。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历史教学中创建“合作探究性师生关系”制约因素初探》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925。

猜你喜欢
学法指导历史教学高中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