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娟,崔明晖,韩秋成,任爱民,马卫军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1)
近年来随着转Bt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和种植,为害棉花的昆虫种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棉铃虫为代表的鳞翅目害虫得到了有效抑制,而原来的次生害虫如盲蝽象、蚜虫、红蜘蛛等刺吸式昆虫为害逐年加重并上升为主要害虫[1-2],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盲蝽象。盲蝽象属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为害棉花的主要有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和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turalis Jakovlev),其为害主要发生在棉花苗期、蕾期和花铃期,为害时间长达3个月[3],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棉苗疯头、断头,严重影响后期产量[4-8]。为此,作者于2017年在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进行了4种生产上常用的药剂对盲蝽象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旨在为农民在选择药剂防治盲蝽象时提供参考。
试验于2017年在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棉杂优课题组试验田进行。该试验田地势平坦,地力中等,肥力均匀,为多年棉花连作田。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备足底墒[9-10]。棉田水肥条件一致,试验实施时棉花长势良好。
试验棉花品种为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自育棉花品种邯6203[11]。供试药剂分别为50 g/L 氟虫腈悬浮剂(一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出品)、450 g/L马拉硫磷乳油(河北金德伦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出品)、300 g/L乙酰甲胺磷乳油(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和50 g/L 啶虫脒乳油(河北金德伦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出品)。
1.3.1 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A、B、C、D、E共5个处理,处理A为50 g/L氟虫腈悬浮剂,用量为750 g/hm2;处理B为450 g/L 马拉硫磷乳油,用量为900 mL/hm2;处理C为300 g/L 乙酰甲胺磷,用量为900 mL/hm2;处理D为50 g/L 啶虫脒乳油,用量为900 mL/hm2;处理E为清水对照(用于安全性测试)。以上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试验处理各小区面积均为100 m2。
1.3.2 施药方法
试验于6月下旬棉花蕾期进行,此时盲蝽象二代成虫羽化后全面迁入棉田[12-13]。喷药液量为810 kg/hm2。施药器械为3WBD-18型电动喷雾器,施药时均匀喷雾。
1.3.3 调查统计方法
各处理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每点固定5株有盲蝽象为害的棉株,施药前调查一次虫口基数,记录全株上的棉盲蝽象成若虫数量,施药后1天、3天、7天、15天分别调查一次残留虫口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利用Excel2003、SPSS13.0软件和新复极差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4-15]。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幼虫数-施药后幼虫数)/ 施药前幼虫数×100;
校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施药后15 天内观察,各处理均无药害反应,棉株生长正常,说明4种药剂在施药剂量范围内对棉花生长是安全,无药害的。
从表1可以看出,药后1 天以处理C的校正防效最好,为75.31%,处理D其次,为
表1 4种杀虫剂对盲蝽象的防效
续表1 4种杀虫剂对盲蝽象的防效
75.00%,这两处理防效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药后3天,以处理B的校正防效最好,为82.91%,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药后7 天和15天,以处理A的校正防效最好,分别为88.89%和77.78%,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处理C、D和B的速效性好,但持效性差;处理A(氟虫腈)的校正防效最好,防效高峰在施药后7天左右,且持效期较长,在15天以上。
通过田间试验可以看到,4种药剂的单一施用对棉花生长均安全,防治盲蝽象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乳油和啶虫脒乳油速效性较好,马拉硫磷乳油施药后3 天防效最好,校正防效可达82.91%,而氟虫腈悬浮剂具有高效和持效期长的特点,药效持续期在15天以上,在生产上可推广使用[16-17]。另外450 g/L马拉硫磷乳油要比50 g/L氟虫腈悬浮剂市场价格低很多,农民朋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药剂进行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