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植棉区棉花油后机械直播栽培配套技术*

2018-11-10 07:35:46卜茂平施大治张友平何顺杨兴娟陈俊杰
棉花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植棉棉农平湖

卜茂平,施大治,张友平,何顺,杨兴娟,陈俊杰

(湖南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洞庭湖(常德)试验站/湖南省安乡县经济作物工作站,湖南 安乡 415600)

0 引言

棉花产业曾经是洞庭湖植棉区最具有特色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由于生产过程用工多、生产成本大,且近些年自然灾害频发,产量品质下降,市场价格偏低,种植效益出现了负值。加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力资源严重缺乏,棉农种棉积极性急剧下降。因此,稳定棉花产业迫切需要一种能适应农村现状,并能适应湖区雨水充足、杂草多、土壤湿润的环境,而节省人力的植棉综合效益高的机械化直播技术。近年来,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与湖南省棉花技术体系积极开展平湖地区棉花机械直播栽培配套技术研究,并在种棉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获得了稳定产量、提高植棉效益的良好效果。

1 洞庭湖植棉区平湖地区机械直播的优势

1.1 降低物化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

棉油二熟制油(麦)后机械直播棉花,在5月中下旬播种,比常规种植方式推迟1个月,增加密度4500~12000株/hm2。节省了营养钵育苗所需地膜、肥料、农药等物质投入。并采用缓控释肥(主要)一次性投入,减少肥料用量30%~40%,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对环境的污染减轻了。

1.2 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棉地综合效益

安乡县农业局与常德市绿叶农机合作社合作,针对平湖地区棉花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多年实践探索,研制出了适宜棉油(麦)二熟制棉花直播的2FB多功能施肥播种机,实现浅旋灭茬、耕整、开沟、播种、施肥、起垄、覆土一次性完成。做到了密度、种量、肥量、播种深度可控可调,工作效率为3.4 hm2/台·天。由于直播棉花生育期缩短了40~50 d,减少劳动工序和减轻劳动强度。原生产模式的棉花营养钵移栽和油菜收割都在5月上中旬进行,收获油菜与移栽棉苗的人力、季节的矛盾突出,而油后机械直播较好解决了此的问题。10月上旬棉花收花基本完成后直播油菜与季节和人力也不冲突。因此,棉油二熟制双机械直播,既符合农村当前实际状况,又可获得二熟双高产,提高了棉地综合效益。

1.3 避开不利开花天气,降低幼铃集中脱落比例,改善纤维品质

作者通过多年观察发现棉花幼铃(开花后1~3 d)的集中脱落与气压短时变化有密切关系。一天之中短时的变幅在3~5 hPa,会导致幼铃脱落达到90%甚至100%,而气压急剧变化的主要时期集中在大暑到立秋之间。如果生育期较早,到7月底开花达到第三圆锥序,单株开花量大,若在此时出现气压异常,脱落量绝对值大。如果生育期较迟,到7月下旬开花仅到第一圆锥序,即便出现气压异常全部脱落,脱落绝对量要少得多。油后直播正好满足了生育进程推迟的条件,避开了不利成铃时期,8月进入集中成铃阶段,这样提高了高品质时段的成铃率,改善了纤维品质。

1.4 错开枯萎病和黄萎病7月上旬的高发期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当前生产中的一大顽症,棉花全生育过程都有发生,只是7月下旬到8月处于抑制。洞庭湖植棉区在6月下旬到7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有二个高发时期,这二个时期均与温度有关。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枯萎病和黄萎病有不同耐受力,蕾期耐受力和病后恢复能力明显高于花铃期。由于油后直播生育期推迟,在6月下旬到7月中下旬基本处于蕾期和初花阶段,这样可以大幅降低枯黄萎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

2 节本增效情况

2015~2017三年间,由于气候因素不利,棉花产量普遍偏低,经统计比较机械直播较营养钵育苗移栽(见表1和表2):物化成本相当;人工减少83个/hm2,肥料减少1761元/hm2;种子和机械费用增加1977元/hm2;总投入减少8220元 /hm2(含人工费);产量增加121.5 kg/hm2,增幅3.8%;节本增效8953.5元/hm2。

2018年气候条件较好,技术进一步提高,物化成本与前几年相当,但产量预计有大幅增长,经8月26日测定密度22770株/hm2,成铃37.6个,幼铃9.3个,折合成铃962025个/hm2,预计籽棉产量4500 kg/hm2以上。增收节支在13500元/hm2左右。且机械直播可减少肥料、农药等用量,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积极意义。

表1 棉花育苗移栽与机械直播两模式的投入比较

3 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3.1 品种与生育进程

选用早熟高产优质棉品种,要求生育期在110~120 d,上桃快、结铃集中、产量高、品质优。具体做到5月中旬播种,6月长苗,7月下旬开花,8月集中成铃,9月不脱色,10月集中吐絮。稳产、丰产、抗逆的优良品种。

3.2 看天播种

前作油菜(麦)蔸较高或杂草较多,先用旋耕机浅旋灭茬,翻土深度控制在5 cm以内,随后用多功能播种机进行施肥、播种、开沟、起垄。根据天气预报,阴(晴)天播种,播后有小到中雨最好,避开播种后的大到暴雨天气。选用包衣精棉籽,行距100~110 cm,用种量11.5 kg/hm2。用45%的高氮高钾型缓(控)释肥600 kg/hm2一次性施肥,距播种行20~25 cm处条施埋入垄中。

3.3 病虫草害防治

苗期注意防治蜗牛,用四聚乙醛颗粒剂12 kg/hm2,晴天分二次垄面撒施。其它病虫防治与育苗移栽防控管理一样。油菜苗3叶时及其它杂草,选用适当的除草剂喷施一次,全生育可控。

3.4 定苗与化调

2片真叶时间苗,3片真叶时定苗。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棉农种植习惯,留苗22500~ 30000株 /hm2。

进入蕾期后适当调整株高,全生育期约需使用缩节胺3~4次,前轻后重,总量控制在120 ~ 180 g/hm2。

3.5 适当补肥

由于缓控释肥前期肥料释放慢,出苗后用45%(NPK养分含量均为15%)普通复合肥60~75 kg/hm2撒于播种行边(幅宽30 cm左右)。立秋前视成铃状况结合地力,施尿素150 ~225 kg/hm2。立秋前后打顶,控制果枝数在16个/株左右。

4 值得探讨的问题

4.1 技术熟化与棉农的接受度

棉花机械化在长江流域棉区当前仅限于播种、中耕除草、喷撒农药,还不可能应用到采收过程中,势必人工采收。研究配套技术的目的是推广应用,一项自认为再好的技术,如果棉农不接收仍然没有用。在品种和技术应用上都必须和当地棉农习惯、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等充分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4.2 平湖地区密度不宜超过30000株/hm2

安乡县育苗移栽常年密度在15000~16500株/hm2,在同等的肥水条件下,密度增加3000株/hm2,棉田的群体结构便生产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多雨年份能导致产量、品质下降。从人工直播到机械直播的试验示范表明,就当前品种而言,真正达到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直播密度都没有超过30000株/hm2。

5 适宜区域

长江以南多湿多雨的平湖地区植棉区。

猜你喜欢
植棉棉农平湖
棉农
散文诗世界(2021年5期)2021-09-10 07:22:44
吟荷
2019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下降2.7%
中国棉花(2019年4期)2019-01-04 18:35:15
美国2018/2019年度植棉预测
中国棉花(2018年6期)2018-07-06 10:34:48
塔城地区纤检所干部深入农田助力棉农春耕
平湖“三制三线”防范处置企业欠薪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46
全国植棉意向面积再降3.17个百分点
平湖秋月
小说月刊(2015年4期)2015-04-18 13:55:17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
环球时报(2015-02-26)2015-02-26 15:40:56
植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