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及策略研究

2018-11-09 11:22梁爽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梁爽

摘要: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沈阳工学院以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擅做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六合”为手段,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学生学业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同时,能满足一部分学生自主创业的需求,达到“专业—产业”“学业—职业”“就业—创业”的高度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8.03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8—0108—04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6年3月10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中国高校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认为:推动高校转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所依存的这个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在转型,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求高校的辦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相应调整。

沈阳工学院深入贯彻《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5]89号)要求,深入推进我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牢固确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方向,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创造价值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培养适应辽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辽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创造价值、做出贡献,全面提升学习者的就业率、就业待遇和学生的长期职业发展能力。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一)沈阳工学院转型发展是适应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高校人才供给和市场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供给不足。随着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现人才培养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就落在地方本科院校上。因此,我校积极响应转型要求,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沈阳工学院转型发展是更好服务辽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学校的重要职责,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辽沈地区重振辽宁老工业基地雄风,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只有积极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学校才能更好地承担这一历史使命,强有力地服务辽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沈阳工学院转型发展是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沈阳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注重内涵建设,在主动、深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合理定位,赢得并拓展学校自身的发展空间,为学校获得特色发展创造条件和赢得机遇。通过转型发展,推动我校专业群的科学定位,对接产业升级,全面开展专业群建设;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推行不同的改革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我校转型发展,也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

转型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持续、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与学校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多全局性问题,但笔者认为此项工作如果结合“专业—产业”“学业—职业”“就业—创业”这几个重点领域,将有助于学校深入推进转型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市场需求就是办学方向,科学定位推动转型

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牢牢抓住“应用型”和“地方性”,根据地方市场需求,以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擅做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六合”为手段,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学生学业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同时,能满足一部分学生自主创业的需求,达到“专业—产业”“学业—职业”“就业—创业”的高度融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二)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实现专业随着市场调

为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需要,坚持产业、专业高度融合,学校成立校、院、专业三级由行业专家和校内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思路,针对辽沈地区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重点打造辽宁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机械类专业群,交通运输类专业群,财经类、管理类、传播媒介类、植物生产类等应用型专业群,撤销区域内无产业支撑的服装与服饰类等6个相关专业,暂缓招生学生高考第一志愿录取率低,大类分流第一志愿报名率低的焊接技术工程等专业,黄牌警告办学质量差的农业水利工程等5个专业,通过校企共同参与的“合作共管”,实现专业随着市场调。

(三)学生学业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实现教学跟着市场走

学校依托辽沈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根据学生大多在中小企业就业的事实,坚持“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原则,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突破口,按照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创业需求相符合,人才培养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符合,毕业生质量与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符合的工作思路,按照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和技术技能系统,实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的“合作共制”。

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各个环节逐步引导学生把理论转换为技术、把技术转换为产品。在教学内容上,企业专家按照职业标准,将企业实践带入教学实践,学校根据企业专家的建议,及时增加行业企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实现学生学习内容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在教学方法上,以行动导向为基础,开展“企业家进课堂”“实验室变课堂”“工厂车间变课堂”“田間地头变课堂”“艺术设计工作室变课堂”等教学模式的改革,校企双主体参与,确保学生能力素质得到充分提高;在学习成果评价和考核方式上,采用能力取向的评价理念,推行多元化考核模式,注重形成性考核,变学校考核为校企联合考核,变单一理论考核为“理论+实践”和“知识+技能”考核,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真正实现了教学跟着市场走。

(四)更新就业理念,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学生就业创业的新升级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成立订单班,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合作共建”;依据双方在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的优势,搭建研发平台,加速创新创业的孵化,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同时,校企协同,以创新创业普及化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创业精英化教育为牵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科研领域的“合作共研”。

(五)构建多元化师资,推动队伍建设转型

依托校企双方资源优势,共同培训教师、工程技术人员,面向学校,为建设一支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三能型”教师队伍提供全方位培训、挂职锻炼机会,面向企业,为建设一支满足于企业需求的工程师队伍提供基础培训、技术培训和学历提升培训等,共同提高双方主体能力“合作互培”。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六合”模式,即“合作共管、合作共制、合作育人、合作共建、合作互培、合作共研”,落实了在人才设置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研讨教学标准和教材、开发教辅产品、建设实践基地、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校企协同,学生熟悉企业工作流程,掌握企业产品技术,能够使用企业新技术,能快速适应企业新岗位,能为企业产品提供新服务,能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能解决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这样的学生供不应求。

三、对接市场需求,学校内涵建设成果突出

(一)专业对接产业,专业建设成果显著

学校实施校企“合作共管”,实现专业对接产业,专业建设成果丰硕。自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专业综合评价工作以来,我校有30个专业接受评价,其中的22个专业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一,7个专业名列第二,1个专业排名第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13年获批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植物生产类于2014年获批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2专业于2017年获批“辽宁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专业获批“辽宁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等。

(二)学业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学生供不应求

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学生学业与企业主流需求对接,出现了“未毕业先就业”的沈工现象。交通运输专业及时与沈阳客运集团合作,一边共同设计、开发教学环节,互派教师、工程师完成学生实习实训任务;一边将原来的交通运输专业调整为公共交通管理方向,取消原有的“货运企业公司管理”等陈旧课程,增设“城市公共交通调度指挥系统”“轨道交通的车辆结构”等与市场紧密连接的14门课程。2017年,该专业的88名学生被沈阳地铁集团录取,而这88人中,有35人是2018届尚未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被录取后直接入职,从事电客车司机、车辆检修员、站务员、通信检修员等十余个岗位的工作。

(三)升级合作模式,更新就业理念,提供学生就业新渠道

通过多形式“合作共建”,校企合作成绩斐然。2个校企联盟获批“辽宁省校企联盟”,9个校外实践基地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4个实验中心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虚拟仿真中心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05—2009年,我校与沈阳机床集团成立订单班。每年毕业分配到机床的学生40~200人,从事技术、数控机床维修、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2010年开始机床集团减少接收大学生数量,开发自主i5智能制造设备。学校调整合作思路,学生到机床实习,做编程、安装、调试工作。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到机床用户企业去做安装调试等售后工作。学生把自己推荐给购买机床设备的下游企业,不仅为学生开拓了就业渠道,也为机床集团占领市场提供了有力的竞争。

(四)校企“合作共研”,学生创新创业成绩节节攀升

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主动对接辽宁产业特点,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以“四创”(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四新”(新观念、新想法、新产品、新企业)教育为主线并与专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鼓励自主化的创业社团发展,奖励师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培育与转化,成立校、企、地共同参与的创客空间,组建“双创实验班”和“i5精英班”,成立大学生创新团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学校创新创业中心成为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并获批省科技厅首批“云启众创”空间和首批“星创天地”空间,同时,入围科技部第二批“星创天地”正式纳入国家创新创业体系。

校企合作投入双创,激发了学生开展创新工作的热情,在辽宁省乃至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成绩斐然。近5年,学生发表论文895篇,申请专利70项,立项各类创新创业项目24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奖励1528项,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奖励183项,参与学生人数24678人,有11个学生项目入选“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益农星创天地”成功入选国家级“星创天地”,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结合专业做双创,涌现了一批创业的典型。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王辉在校时即从事“校园一卡通”项目的开发与维护工作,一毕业即注册成立了沈阳雅隆达科技有限公司,围绕自动识别技术开展相关业务,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2014年“雅隆达智慧校园”项目获得了2014年第九届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战挑战杯的特等奖。会计专业女大学生陈丹响应国家号召自主创业,大四开展创业实习,承包300多亩地创办家庭农场,一年赚了10万元。沈阳日报等主流媒体头版予以了报道。

(五)社会广泛关注,改革示范作用显著

各新闻媒体对我校“六合”模式推进“六业”融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深度报道。《中国教育报》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以《转型正当时振翅始高飞》和《模式围着市场变专业随着市场调教学跟着市场走》为题,《辽沈晚报》分别于2015-2017年以《沈阳工学院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和《追求卓越互助利他:校长有话说》等为题,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进行了系列报道,每篇文章均引发广泛关注,文章阅读点击数均过万。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的改革经验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城市学院、广东科技学院等近20所高校借鉴。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分别在全国第十六、十七届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上做大会经验介绍,每年均有来自全国的两百多所高校聆听改革经验,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推进。同时,学校在“中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等其他不同层次、不同年份的会议上做经验交流。

四、结束语

“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此次转型发展,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全面深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契机,必将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沈阳工学院借此契机,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内部运行机制、深度校企合作等转型发展的关键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经验。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等,需要继续坚定转型发展的信心,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马妍春]

猜你喜欢
应用型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