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威,徐云明,周燕芬
(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 212400;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南京 210014)
蛋鸡在产蛋过程中,鸡蛋从输卵管到泄殖腔这一过程基本不受微生物污染。但当鸡蛋产出进入鸡笼后,首先发生污染的地方就是泄殖腔,因为泄殖腔表面存有粪便。蛋壳厚度对细菌穿过蛋壳对鸡蛋造成污染具有显著影响,蛋壳的这种能力被证明与细菌渗透和劣质蛋壳存在正相关(Solomon,1991),尤其是破蛋更容易被病原微生物入侵(Ricke等,2001)。人们普遍认为,蛋壳细菌污染程度是引起动物感染的一个因素,在商业孵化场中显著减少了疫情的爆发(Bruce和 Drysdale,1991)。Backhouse和 Gous(2005)认为种鸡通常在早上会限制其采食量,这就造成其营养摄入不足,特别是用于形成蛋壳的营养素。蛋鸡自身不能维持嗉囊到消化道前段钙的释放量,因此,通过调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食物摄入时间的变化来改善蛋壳质量是有可能的(Farmer等,1983)。同样将一天饲喂的总量分次饲喂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其生产性能(Taylor-Pickard和 Noollet,2006),如下午饲喂对蛋壳质量的最大影响表现为鸡蛋比重增加,壳重和蛋壳厚度增加。目前关于不同饲喂时间对种鸡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数据较少,因此,本试验采用不同饲喂程序来研究其对种鸡繁殖性能和鸡蛋孵化性能的影响,为种鸡饲养提供理论数据。
1.1 试验日粮和分组 试验选择健康、体重一致的雌性Cobb种鸡375只和雄性种鸡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5只(25只雌性和10只雄性)。各组分别在上午8点(处理1组,饲喂1次),8点和15点(处理2组,饲喂2次)和15点(处理3组,饲喂1次)饲喂相同的日粮(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共进行13周。每个种鸡饲喂面积在3.5~4.0 m2,每个栏位装3个饮水器,一个饲喂料槽。鸡群在第1周光照14 h,之后每隔2周光照时间增加20 min。从22~26周每天早上8点饲喂,使鸡群适应。第26~27周开始进行不同的饲喂程序。第28~40周开始正式试验。其中处理2组饲喂两次(分次分别饲喂当天采食量的50%)。
表1 种鸡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数据收集 每天收集5次鸡蛋,每周计算一次产蛋率。每次收集鸡蛋后对鸡蛋进行称重,测定蛋黄、蛋白、蛋壳重量及蛋壳厚度(剔除蛋壳膜)。
1.3 蛋壳细菌分析 分别在第28、32和36周,收集各组鸡蛋。每次收集鸡蛋时,将集蛋口清理干净,每个重复选择8个鸡蛋,用纱布包裹浸泡在0.1%蛋白胨水里,参考 MAPA(Brazil,2003)中的测定方法进行后续分析。
1.4 孵化性能 测定整个试验期间(13周)鸡蛋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总蛋孵化率及鸡只健康状况。每天按照重复收集鸡蛋5次,将鸡蛋清理干净后放入孵化箱中。鸡蛋在孵化前用甲醛和高锰酸盐混合物进行消毒,在18~20℃,相对湿度为75%的房间中存放7 d。在第18天时,将鸡蛋转移到36.5℃,相对湿度65%的孵化箱中,孵化率是由孵出的鸡数决定的。为了评估受精蛋的孵化率、总蛋孵化率和胚胎死亡率,未孵出的鸡蛋通过胚胎观察进行判定。受精率是受精的鸡蛋占入孵总蛋数的百分比,脏蛋率是用鸡蛋数量和与蛋黄严重变色的比例评估,与入箱孵化的鸡只总数有关。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参考Jarvis(1989)研究方法统计蛋壳细菌的数量。所有测定指标均采用SAS(2013版)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用Tukey’s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0.05<P<0.1表示有显著的趋势,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
2.1 不同饲喂程序对种鸡产蛋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3组产蛋率在同一周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不同饲喂程序对种鸡鸡蛋品质的影响见表3,处理1组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了鸡蛋比重,达到1096.22 g/cm3(P<0.05)。处理3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蛋黄和蛋壳的重量(P<0.05)。各组对蛋白重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不同饲喂程序对种鸡产蛋率的影响 %
表3 不同饲喂程序对种鸡蛋品质的影响
2.2 不同饲喂程序对种鸡污染情况的影响 由表4可知,饲喂程序对鸡蛋蛋壳大肠杆菌和嗜温性细菌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一天饲喂两次(处理2组)鸡蛋蛋壳大肠杆菌数量(36周)较其他各组和周龄表现为最高(P<0.05)。
表4 不同饲喂程序对种鸡污染的影响 1010cfu/mL
2.3 不同饲喂程序对种鸡鸡蛋孵化性能的影响由表5可知,不同饲喂程序对鸡蛋孵化率、受精率、脏蛋率和畸形蛋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处理1组较处理2组显著提高了受精蛋孵化率(P<0.05)。处理2组和处理3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胚胎死亡率(P<0.05)。
表5 不同饲喂程序对种鸡鸡蛋孵化性能的影响 %
3.1 不同饲喂程序对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在整个试验的第28~40周,试验结果发现,早上8点及8点和下午3点饲喂蛋鸡可以提高产蛋率,这与Soltanmoradi等(2013)对蛋鸡饲喂两次(早上和中午)得到的结果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每天饲喂两次可提高种鸡的繁殖性能。Harms(1991)的研究表明,早上8点和下午4点分别饲喂种鸡,显著降低产蛋率,同时也有研究结果表明,饲喂程序对种鸡产蛋率无显著影响(Samara等,1996)。Backhous和 Gous(2005)分别在早上7点半、9点半、11点半、下午1点半和3点半饲喂,其中早上7点半和下午3点半饲喂量减半,发现也对26~32周的蛋鸡产蛋率无显著影响。
每天早晨提供限量的饲料供应,可能无法提供蛋鸡所需的营养,这与钙的摄入量有关,因为钙是形成蛋壳的重要营养素,它通常在下午或晚上形成,早晨饲喂的生产性能差,与蛋壳形成和钙摄入及吸收时间不同步有关,而下午饲喂可以使蛋壳的钙沉积量提高(Farmer等,1983)。本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下午3点饲喂蛋鸡可以提高鸡蛋比重,蛋壳厚度和蛋壳重量。Farmer等(1983)发现,下午4点饲喂蛋鸡的蛋壳质量要好于下午早上5点半饲喂。下午3点饲喂的蛋鸡的蛋重显著高于早上8点,Moradi等(2013)报道,蛋鸡日饲喂两次可以提高整个试验期间鸡蛋的重量。Spradley等(2008)对比了在早上6点半饲喂及早上6点半(饲喂量为全天的60%)和下午3点(饲喂量为全天的40%)对蛋重的影响,结果发现,日饲喂两次鸡蛋的平均重量要高于日饲喂一次,这与Cave(1981)建议的日饲喂两次或三次较日饲喂一次可以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观点一致。本试验发现,饲喂程序对蛋白重量无显著影响,但下午3点饲喂产出的鸡蛋蛋黄重量显著高于早上8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下午饲喂蛋鸡蛋壳的厚度和重量都要比早上饲喂或饲喂两次的高。不同时间饲喂蛋鸡会影响蛋壳质量,因为它会影响钙在消化道的吸收时间及蛋壳钙的沉积(Backhouse和Gous,2005),延迟饲喂时间可以提高蛋壳质量,这些结果与Brake(1998)发现下午1点较早上8点饲喂可以提高鸡蛋比重和蛋壳重一致。鸡蛋在产出前几乎是无菌的,蛋随着产出进入鸡笼后开始受到微生物污染。微生物(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可以穿过蛋壳,而蛋黄是微生物繁殖的很好营养来源(Froing等,1996)。Backhouse和 Gous等(2005)发现,早上 6点半或早上9点饲喂较下午3点半收集到了更多的鸡蛋,这可能与下午饲喂后,鸡蛋没有及时收集有关。本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程序可以影响蛋鸡产蛋性能。饲料在蛋鸡肠道停留的时间大概是4 h,因为从粪的排泄量可以看出,这段时间与早上饲喂时产蛋的时间相吻合。作者最开始的预期是粪便排泄时间不同于产蛋时间,所以蛋壳中细菌污染会减少,但这种效应并没有达到预期。
3.2 不同饲喂程序对鸡蛋孵化性能的影响 早上8点饲喂较下午3点饲喂1次提高了受精蛋的孵化率。Spradley等(2008)发现,每天饲喂1次或者2次对受精率、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无显著影响,同时对胚胎死亡率和脏蛋率也无显著影响,这与本试验的部分孵化指标一致。不同饲喂程序对畸形蛋率也无显著影响,但早上8点和下午3点各饲喂1次或下午3点饲喂1次较早上8点饲喂1次显著降低了胚胎死亡率,这与下午饲喂可以使钙的吸收时间与蛋壳钙化过程同步,与降低蛋壳多孔性有关(Brake,1998)。McDaniel和Brake(1981)研究发现,鸡蛋比重小于1.08 g/m3时显著降低孵化率和提高胚胎死亡率。蛋壳孔径的提高可以降低蛋壳孔数量,从而可以提高鸡蛋比重和蛋壳重量(Brake,1998)。
上午8点饲喂一次可以降低胚胎死亡率,下午3点饲喂1次降低种鸡产蛋率,但可以提高鸡蛋比重、蛋黄、蛋壳重量及蛋壳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