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旅游投资:从资源市场转向旅游枢纽*

2018-11-09 06:10邹统钎刘柳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北京100024
文景 2018年5期
关键词:枢纽一带一带一路

邹统钎 晨 星 刘柳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北京 100024)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旅游业“走出去”发展纳入国家“走出去”战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交流规模已超过2 500万人次,据文化和旅游部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游客并形成2 000亿美元的旅游消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开展国际直接投资应具备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内部化优势三大条件,在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一带一路”旅游投资面临巨大机遇。

一、“一带一路”旅游投资特征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2017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143.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2%。旅游投资作为我国对外投资的组成部分,发展亦日趋活跃。

1.投资空间呈现“海强陆弱、东热西冷”格局

截至2017年底,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的旅游投资覆盖23个国家(见表1),前三位分别是泰国、柬埔寨、俄罗斯。中国旅游研究院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旅游目的地热度最高的国家为泰国,前七位国家均位于东南亚地区,第八位为俄罗斯。我国“一带一路”旅游投资活动与“一带一路”旅游目的地热度在空间上呈现出一致性,“海上丝绸之路”的旅游企业投资数量明显多于“陆上丝绸之路”。东南亚地区与我国空间临近、文化相似,便捷的交通、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及庞大的旅游经济规模,使其成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旅游投资的聚集区。

2.传统旅游业态投资逐渐降温,新型业态投资渐趋活跃

一直以来,酒店、旅行社以及餐饮等行业在“一带一路”旅游投资中占据主体地位,参与的企业分别为22家、21家、12家,但自2017年以来,房地产、酒店等行业的境外投资活动受到了管控限制,2018年,酒店被列入《境外投资敏感行业目录》,“一带一路”旅游投资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酒店、餐饮等无技术门槛、无产业背景要求、类金融化的旅游投资领域出现明显停滞,而能够促进产业与消费升级的新型业态开始受到持续关注。中国国旅、腾邦、途风等企业开始分别在柬埔寨、马尔代夫、印度等地投资免税店、水上飞机、在线旅游等业务,这有助于进一步打开旅游产业运作空间,以创新性、多元化的投资方向拓展海外旅游投资产业链布局。

表1 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投资企业数量分布表Tab.1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investment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3.股权投资与非股权投资双向拓展

我国“一带一路”旅游投资在初期多采用绿地投资与股权投资方式,虽然拥有较强的自主性以及能快速占领东道国市场的优势,但在经济、管理以及文化层面存在的风险性较高。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以万达、绿地、碧桂园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近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酒店以及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始展开品牌与管理输出。这对于改变我国旅游企业小而散的市场现状、扩大我国旅游企业在“一带一路”上的品牌影响力将产生巨大作用。

4.投资主体转向以民营资本为主

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旅游投资企业中占比达90%,其投资实力、跨国经营水平显著提升,并在创新旅游投资业态、布局大旅游生态圈等国际化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社会资本跨界投资热情高涨,投资主体除了以海航、中国旅游集团(国旅)等以旅游业为主营业务的典型企业外,中国城市建设集团等非典型旅游企业同样加入到“一带一路”对外旅游投资队伍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5.外交关系冷暖决定投资区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形态多元,与我国的双边外交关系存在较大波动性,我国对外旅游投资的区位选择也受其影响。如2016年6月,中菲关系明显好转,两国签署了一系列涵盖旅游基础设施投资与旅游交通领域的合作协议。这说明投资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外交关系同样对我国旅游投资区位的选择具有影响。

二、“一带一路”旅游投资机遇与风险分析

1.“一带一路”旅游投资机遇

(1)良好的资源与区位条件有助于加速全球投资网的形成

“一带一路”沿线集中了全球近55%的世界文化遗产、近32%的世界自然遗产以及近74%的自然保护区①杨雪.说走就走,沿“一带一路”去旅行[N].科技日报,2015-04-19(2).,同时诞生了四大文明、五大宗教,拥有众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资源。同时“一带一路”经过马六甲、中东等全球战略支点地区,在欧睿公司公布的2017全球旅游城市100强中,有54个位于“一带一路”沿线,这些地区的影响能力、辐射能力较强,社会环境较稳定,有助于通过“以点带面”形式推进旅游投资取得区域战略性优势。

(2)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空间有助于推进旅游全产业链布局

“一带一路”沿线既有东南亚地区以及地中海沿岸等传统旅游胜地,也有中东等新兴热门目的地,其中有31个国家将旅游业或旅游开发列为优先发展领域,不断增长的旅游市场创造了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与此同时,依托逐渐成熟的信息技术与旅游规划管理优势,我国旅游产业全球竞争力日益增强,这为沿线国家旅游市场需求与我国的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对接创造了广阔空间,在旅游投资推进旅游全球产业链布局的同时为沿线国家带去技术、管理与品牌,有助于增强我国旅游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影响力。

(3)更加便利的政策条件为旅游投资创造稳定环境

“一带一路”沿线已有超过20个国家对我国实行免签或落地签,同时,举办丝绸之路主题旅游年、召开旅游会议、进行官员互访等一系列旅游外交和宣传推广活动极大促进了出入境旅游发展,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组织机构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旅游合作,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旅游投资活动创造了稳定的政策环境,推动了我国对外旅游投资向纵深发展。

(4)更加完善的金融支持为旅游投资可持续拓展提供保障

围绕“一带一路”而设立的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基础设施联通提供了资金支持,这也为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创造了条件,旅游可达性大幅提升;国家援助资金、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等从多个层面为我国旅游投资在区位以及产业链上的可持续拓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2.“一带一路”旅游投资风险

(1)趋于常态化的政局动荡威胁旅游安全

“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地区既是地缘政治冲突的热点地带,也是全球主要政治力量角逐的焦点区域。部分国家政局动荡所产生的“外溢效应”使我国对外旅游投资难以找到稳定的立足点。同时大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三股势力”,加上西方大国的介入,地区冲突进一步复杂化,极大地增加了对外旅游投资的风险性。

(2)东道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阻碍旅游投资

在世界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环境下,东南亚、中亚、南亚部分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中东欧国家对外部资金依赖严重,但其本身抵御资金外流以及抗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弱;沿线部分国家长期处于财政赤字状态②季铸,孙瑾,高磊.2014年世界经济进入下行周期[J].中国对外贸易,2013(12):34~39.,部分新兴经济体行政效率较低③李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与应对策略[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2):115~121.。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跨境旅游投资合作机制可能导致债务违约、项目泡沫化等风险,在东道国建设需求与无能力支付的矛盾中如何保证项目收益与利润回流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3)不对称的法律信息导致投资者权益难以保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系不一,部分国家与投资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健全,以及缺乏有效的旅游市场监管政策与举措。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旅游投资市场环境变化大,欺客宰客、强制消费等旅游市场乱象容易挫伤旅游投资者的信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税制情况亦不尽相同,旅游企业的投资面临重复征税的风险以及税收歧视,同时可能在资源开发以及用工等方面存在限制条件,从而阻碍项目的顺利推进。

(4)复杂多样的宗教文化环境增加运营成本

“一带一路”沿线拥有50多种通用语和200多种民族语言④李自国.“一带一路”愿景下民心相通的交融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3):67~74.。长期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了解少而浅,复杂多样的文化环境对我国的旅游投资企业提出了挑战。同时“一带一路”沿线绝大多数国家是以宗教为主导的,宗教信仰各具特色,部分国家有很多不为中国企业所了解的文化禁忌。在对外旅游投资过程中并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指导,文化环境多样成为影响旅游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一带一路”未来旅游投资路径选择:面向产业枢纽与地理枢纽

“一带一路”未来旅游投资应在市场跟随导向型以及资源依托导向型两种投资动机基础上,在旅游产业链、地理空间上打造区域旅游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的“产业枢纽”与“地理枢纽”,这对于构建我国旅游企业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体系,加快实现全球化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面向旅游枢纽的“一带一路”旅游投资区位、行业与路径选择

跟随出境客流在东南亚、南亚地区通过在线旅游与接待服务投资打造“产业枢纽”。借助新加坡、印度在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以及马来西亚的多媒体超级走廊优惠政策,重点开展在线旅游投资,充分利用渠道与网络优势发挥旅游产业链中的枢纽功能,将在线旅游的技术与客源市场辐射到“一带一路”沿线,增强对旅游市场的控制力。旅游业在泰国、柬埔寨、尼泊尔等国为支柱型产业,这些国家也是我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其劳动力成本低、度假旅游资源丰富,应在这些国家的重点城市开展以度假疗养为主要产品形式的旅游品牌的打造与投资,将其影响力扩展至周边地区。

依托产业园形式在中东国家通过节事会展以及购物娱乐投资打造“产业”“地理”双枢纽。中东地区的巴林、阿联酋等国是极具战略位置优势的全球航空中心,其区域经济发达,旅游饭店、旅行社等配套设施齐全,因政府实行低关税政策,云集各类世界名牌产品,同时本国旅游商品也极具地域特色。迪拜2020年将举办世博会,卡塔尔2022年将举办世界杯,应以此为契机,开展从会展策划到会展管理的全过程投资以及购物娱乐投资,以产业园形式在产业链以及地理位置上发展旅游枢纽经济,着力提升产业集聚辐射能级,构建区域会展与购物娱乐网络。

跟随工业投资在中东欧地区通过配套旅游接待设施投资打造“地理枢纽”。中东欧地区作为中国通向欧洲的门户,自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开启以来,铁路、公路、航运、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在打通物流通道的同时,为双方人员、信息之间的流动创造了便利。双方以工业投资为依托,建设了酒店、餐饮、交通等配套接待设施,随着《中国—中东欧旅游促进机构与旅游企业联合会行动计划》的颁布,以及我国与塞尔维亚等国家实行互免签证的举措,原有工业配套接待设施将拓展至旅游服务功能,在此过程中商流、客流网络也得以建立,有助于构建中国与欧洲国家旅游交流的枢纽,发掘更多的投资机会。

依托资源条件在中亚以及俄蒙地区通过资源开发投资打造“地理枢纽”。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为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提供了巨大机遇。应利用我国企业在资金以及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进行资源开发类投资,与我国境内丝绸之路遗产点的开发进行对接,产生“聚合效应”,并以世界文化遗产点为“枢纽”,将资金、管理以及客流拓展至中亚文化遗产类以及自然景观类景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以及蒙古草原这些新兴目的地的很多景点尚未完全得到旅游利用,为旅游资源开发类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一带一路”旅游枢纽投资保障路径

以优化顶层设计提升旅游枢纽投资软环境。充分利用我国与东盟、中亚、欧盟等地区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原有合作机制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旅游合作的内容,与更多国家缔结互免签证协定,达成合作共识;加强“一带一路”旅游投资大数据平台建设,对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投资风险进行国别分析与预测;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及相关法律、财务、技术等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顶级投资咨询服务,提高投资效率。

以PPP模式推动“一带一路”旅游投资金融合作模式创新。以代表中长期债权融资的亚投行和中长期股权融资的丝路基金为核心,结合中欧合作基金、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东盟海上基金、周边友好交流专业基金等资金平台,采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为“一带一路”旅游投资者深度参与旅游枢纽投资创造条件;以众筹、分权度假以及资产证券化等形式对接消费金融和共享经济,推进产业投融资模式创新。

以本土化经营、属地化管理夯实民意基础。通过本土化经营策略实现风险转移控制,以属地化管理融入当地社会。根据东道国制度以及文化特点制定一套符合其要求的旅游项目运作规范,将共建共享理念融入旅游项目建设之中,善用当地员工,保障当地员工的合法权益,与当地居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积极履行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坚实的民意基础支撑旅游枢纽投资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枢纽一带一带一路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济南、青岛物流枢纽成功入选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枢纽经济拓展发展空间——“三个经济”特别报道之一
枢纽经济连通发展动脉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