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如何让学生读懂文本

2018-11-07 11:42李彩珍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读书交流

李彩珍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57-0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实际上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读为本,返朴归真,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我以个人平时的学习、以及长期的操作实践活动,加以整理,总结为以下几点: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初读、精读、品读、诵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以达到感知文本,熟悉文本,感悟文本的思想与情感,积累语言的目的,将“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一、初读。每当开新课,我首先问学生在家里预习的时候,有没有先读读课文,然后,我就按预习要求一一检查他们读课文的情况。由于班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生自觉性不同,这就决定了在家初步读书的质量不同。班中差的学生不会读,而好的学生就可以做小老师了。通常,我会根据预习检查的实际情况,与小老师合作,一段一段地教读,直到读通顺,读流利。只有这样,才让全班学生“整体感知”。这是最基础的一步。试想,学生没有对课文的充分感知读,何来的感悟呢?

二、精读。这一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仔细阅读,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精读,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要保证学生精读的质量,精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想结合。主要就让学生带着课后问题或者老师点拨的问题去读。还有,在读的过程,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目的是让学生找到所学课文的不同点,引起他们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带着问题读书,他们就容易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如《颐和园》整篇课文都围绕着“大”“美”这两个特征来写的。这样,就可以集中研究主题: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感觉?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自己再反反复复地研读,就会比较自然地留下各自的感觉:“的确大”,“的确美”,甚至“的确宏伟”等等,然后让他们分小组讨论,全班汇总分享,谈感受,互相在分享中升华情感。

(二)读议结合。课堂是同学们交流的平台。读书要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要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要强调课堂的交流。没有交流,与文本的对话就无法开展,交流会促使阅读活动更加深入,交流也会使学生在一些阅读误区中返回过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平等对话,又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活动中层层深入去领会文本的内容和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甚至人生哲理。例如,《搭石》一课,作者用朴实优美的文字,勾画出精心挑选搭石,摆放搭石,调整搭石,如何走过搭石等画面。每一个画面都很朴实,确很精彩,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每教一段,都会进行充分的读,并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带着不懂的问题继续读课文,读议结合,课文的优美意境、思想感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看似平常的课文,经过反复的读议,议讀等,就读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来了。

(三)读练结合。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各种训练都要以读为基础。练习不一定要学生拿起笔来写,通过比较读、对比读、换词读、删词读等多种方式的读,去感悟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如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时,就是这样引导学生细读的。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阅读思考,在书上圈、点、画,并把自已读懂的东西,也包括不懂的地万在小组上交流。有的同学问,“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怎样理解呢?到底作家是怎样做的呢?我引导他们默读前面的内容,他们说,叶圣陶先生作为久负盛名的大作家,仍然一丝不苟地为肖复兴修改作文,接待肖复兴时平易近人等等。这样一来,就明白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这半句话的意思了。后半句也用类似的方法,学生也明白了。到课堂即将结束时,同学们纷纷说,大作家都那么认真地写作文,修改作文,对人那么有礼貌,那么平易近人,那么关心青少年的成长……课堂里师生之间,平等相处,共同学习,在读中思议,在读中质疑释疑,在读中理解感悟,学生学得自主,学得愉悦,学得扎实。

三、品读。有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我们就会自然地从心中产生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激情,有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需要,而这种需要要在品读过程中实现。对课文进行细细地深深地有味道地读,更深刻地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进学生的灵魂里,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

这一环节的读,教师往往出于自己对课文的感悟,精心辅导学生“应该怎样读好课文”,刻意采用“渲染导情”“范读激情”等手段教学,但有时效果却不一定好,因为学生的感悟与教师不一定是同步,这样做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时,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己品读,采用“读中悟情”、“评读促情”的办法进行辅导,教师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这样问“你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自觉地纠正不正确的朗读方法。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第二部分的朗读教学,在品读“为什么而读书”这一片断时,我让学生设想自己就在当时周恩来和他的同学们在上课的情景中,带着心中的疑问,来好好朗读课文。有学生读得声音太高,太快了,我问“为什么这样读?”他说:“又惊又喜呀!”我又问:“发表自己的理想目标问题要不要慎重一些呢?”许多同学都发表意见,有位同学说:“要静静地想,要慎重地回答,读的时候也需平静一些,声音要抑扬顿挫,才能表现出激动坚定来。”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我把范读和各种练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找到感觉,把课文读懂读悟。

总而言之,无论怎样的读,都是为了感知文本,熟悉文本,感知文本的思想与情感。因而,教师要根据文章体裁,写作特色,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各种各样的读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才会更有有活力,更有生气,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读书交流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我爱读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