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进程、条件与路径*

2018-11-07 01:48
新疆社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矛盾发展

刘 斌

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从过去落后的社会生产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的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必须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有准确把握和清醒认识。文章从历史、现实与实践的三重纬度,概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所遵循的变迁历程、现实条件与破解路径,为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提供新的理解框架。

正确判断和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斗争中形成的重要经验,也是确保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方针紧扣发展现实的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判断,坚持历史逻辑、紧扣发展现实、充分体现辩证统一规律,深刻凝练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全党全社会准确把握新时代工作主线提供了基本的战略遵循和实践依据。全面把握、理解、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新表述,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社会系统运行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影响和决定其他社会矛盾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贯穿于全社会的各领域、各方面。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全党形成了通过判断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把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的重要经验。

(一)1949年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49年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伴随我国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上升为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1953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我们党通过把握主要矛盾的转变提出契合现实的政策方针。“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到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700~701页。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导我国顺利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阶级关系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准确判断,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341页。。这一表述意味着社会主要的生产关系在我们国家已经建立起来了。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彻底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议,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24页。。在党的十二大至十七大的接续奋斗中,党中央继续坚持和完善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党的十八大坚持了历次党代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判断,强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9页。。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八大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基本判断的基础上结合近5年来的历史性变革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进一步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2页。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与我国人民生活需要的更高要求出发,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和认识。

二、全面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现实条件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4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新表述是在直面人民发展要求、立足我国发展实践基础上所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高度概括和反映了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的时代性变化、满足需要的约束性要素。

(一)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中高速增长,特别是经济总量方面,2016年达到743 585亿元,同比增长6.7%,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额一直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动力的最大引擎。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运营总里程、港口吞吐量以及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均位居世界前列。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四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消费需求来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注]②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75、76、30页。。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来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②。

从社会生产的各个不同角度来看,“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③。我国面临的经济短缺问题从根本意义上来看已经转变过来了,因此,“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表述已经不能完全符合我国发展的客观现实。“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0页。,这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从主要解决“有没有”到着力解决“好不好”,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二)人民需要的时代性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成功带领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在2000年的世纪之交达到了总体小康,目前即将实现全面小康。从人民群众的收入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均GDP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56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8 000多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33.6元增长到2016年的12 363元。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大幅减贫,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6年的4.5%(如表1),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 039万人下降到2016年的4 335万人,成为引领世界减贫事业的风向标。

表1 1978~2016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变化(2010年贫困标准)[注]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网站公布数据整理。 单位:万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注]〔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1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处于经济短缺阶段,人民群众面临基本生活困难,主要解决吃饱穿暖、衣食住行的问题。但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吃饱穿暖问题彻底解决以后,人民群众的需要也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特点,对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居住、生态环境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与日俱增,群众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公共意识、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人民需要的提升,特别是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当前发展难以完全满足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时代变迁下人民群众面对的主要问题。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收入出现较大变化。“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821元,比2012年增加7 311元。2017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3%,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4个百分点,超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9个百分点。”[注]国家统计局:《2016年中国恩格尔系数30.1%,接近富足标准》,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7-10/10/c_129717960.htm,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12月21日。从消费支出比重来看,“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2012年下降2.9个百分点,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从消费增长领域和速度来看,“消费较快增长主要集中在仍有较大潜力的旅游、医疗、保健和家政等服务方面,还集中在家装家饰、汽车等与住房和交通通讯有关的领域”。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来看,“2016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农村地区普及率达到33.1%;移动互联网接入量93.6亿G,比上年增长123.7%;互联网上网人数7.3亿人,增加4 299万人”。从新产业新产品的成长来看,“2016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0.8%,新能源汽车增长40.0%,工业机器人增长30.4%,集成电路增长21.2%,智能电视增长11.1%,智能手机增长9.9%”[注]国家统计局:《2016年统计公报:评读》,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702/t20170228_1467357.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12月21日。。一系列的数据变化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范畴不断拓展,形式日益多样,追求不断升级,生活需要已经发生显著的时代变化。

(三)满足需要的约束性因素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我国过去5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进而成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领域的问题受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方面所规定和影响。

所谓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与各阶层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中西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和社会、物质与文化、经济与国防领域发展的不平衡;在不同的区域、领域和方面存在长短不一、良莠不齐的现象,这种失衡的状态约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整体提升。发展不充分是指一部分区域、领域和方面发展不足的问题,部分区域、领域和方面发展的不充分成为发展失衡的直接原因。从我国的整体生产力水平来看,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跃居世界第二,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问题,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中西部个别节点城市和增长极,诸多地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足。从全国来看,生产力分布状况十分不平衡。像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等受资源、区位约束,生产力长期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与中心大城市形成鲜明的差距。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来看,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轻视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过于注重经济总量的提升,产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从城乡发展差距来看,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城市,其发展的现代化水平达到甚至超越了国际水平,但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较为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虽然我国国民收入在世界上处于中等偏上行列,绝大部分人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在人均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16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然有4 335万人,这部分贫困人口由于因病致贫或丧失劳动能力致贫,其脱贫的难度和艰巨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民生领域存在不少短板,特别是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和居住领域中,许多矛盾问题积累激化,社会矛盾治理、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任务繁重,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亟待加强,一系列由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带来的问题成为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

从收入分配来看,2003~2016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虽然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逐年降低,但仍然位于国际警戒线以上水平,充分显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情况。此外,201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 280.09美元,只达到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 200美元的81%左右;即使到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小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只是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创造性破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带来的发展挑战

(一)在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中,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统筹设计

矛盾普遍性强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注]②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1页。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体现在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和广泛性。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出现许多从未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困难。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脱贫攻坚与发展滞后的矛盾、医疗供给不足与医疗需求扩大的矛盾、企业招工难与毕业生求职难的矛盾、教育的普惠发展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出现既是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和不足所在,也是推动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动力。

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解决方法的特殊性。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一方面是在各个矛盾的总体角度上、从各个矛盾相互联系的纬度上把握特殊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等论断,从民生和社会治理的总体角度、从各个矛盾相互关系上把握各不同矛盾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从矛盾的各个方面出发把握特殊性。把握矛盾的每一个方面在整体矛盾关系中处于何等地位,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从矛盾的每一个方面把握了其在总体和局部关系中的地位。第三个方面从矛盾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上、矛盾变化过程中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②的相关论述,从社会矛盾的发展阶段中突出矛盾发展变化的特殊性,阐明不同阶段矛盾处理方法的区别和差异。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必须从矛盾的普遍联系中,从教育、就业、脱贫、养老、住房、医疗与国家安全的相互关系中,把握涉及民生领域各行业的特殊性。从社会治理和民生改善的整体性入手,突出经济社会战略的统筹设计,深刻把握教育与就业的联系,养老、医疗和脱贫的关系,住房、收入和社会保障的联系。同时,抓住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解决思路、目标追求和实施举措。在教育上突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在就业上注重以创业带动就业,破解结构性就业失衡;在社会保障方面注重从生育、脱贫、住房各方面构建配套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二)在社会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稳中求进

社会主要矛盾发展以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运动为根据,体现为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与需要的矛盾主线。我国社会的次要矛盾是由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平衡或不充分发展,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政治上层建筑或社会意识形态的矛盾。

比如政治上层建筑方面,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矛盾在一些领域集中体现出来,如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互联网搜索端医疗广告的竞价排名、植入式药品广告监管,更为具体地说从莎普爱思到鸿茅药酒引发的舆论漩涡,这些现实案例都体现出政治上层建筑中的社会矛盾,表现了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在思想上层建筑领域(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平衡或不充分发展所体现的同样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矛盾或社会思潮的矛盾,在当前社会思潮冲击与坚守主流话语权的矛盾中,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思潮、新自由主义等各类思潮粉墨登场,冲击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多变的思潮以互联网、自媒体为平台,在网络上以猎奇、恶搞、低俗、暴力等无底线的形式吸引公众注意力,充分体现出网络空间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激烈程度。网络媒体中侮辱民族英烈的网络舆情事件,标题党、谣言和诈骗信息的横行正是这种网络意识形态在资本的推动下不断复杂化、斗争尖锐化的结果。

这些次要的或非主要的社会矛盾统一受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由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其他社会矛盾的地位和变化。虽然上层建筑方面的社会矛盾属于次要矛盾,但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主次矛盾的力量同样会发生变化,以至于出现主次矛盾之间的转变。主次矛盾的层次区别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运行过程中要平衡好主次关系,把握好“稳”和“进”的辩证关系,从经济运行的全局把握好质量与速度的平衡,把握好节奏和力度的协调,统筹各方面决策部署;立足主要矛盾突出经济工作的中心功能,既不顾此失彼、也不喧宾夺主,从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努力支撑经济中心工作的提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稳中求进。

(三)在社会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中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工程的民生导向

在各种矛盾之中,除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之分以外,矛盾的两个方面又可以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往往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从根本意义上说,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由在生产力范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所决定或制约的,特别是生产力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直接制约了生产关系领域中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及法治、安全、环境等更大范围内的美好生活需要。马克思以劳动过程为基础对生产力要素进行概括时认为,“劳动过程中简单要素是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8页。。于光远先生进一步提出:“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者和生产工具两要素结合而成的。”[注]于光远:《社会生产力的“一要素论”》,《理论与当代》2002年第6期。以生产力中的劳动者要素为例,生产力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体现为劳动者在区域间的不平衡、不充分集聚,高素质劳动者普遍集聚中心城市,偏远城市缺少人才、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生产力要素。与劳动者所配套的劳动资料、劳动工具、资金、政策等生产要素也同样向中心城市集聚。自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从17.9%增至1995年的29.0%,到2015年末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6.1%。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效地推动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但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推动了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大量先进劳动力及配套的资源不断向中心城市集聚,边缘城市和乡村发展的要素缺失,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加剧。发展是不平衡不断演化到平衡的动态过程,不平衡的状态是长期存在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需要我们准确认识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深刻理解美好生活需要的约束性因素,努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条件,推动缩小发展差距和实现均衡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脱贫攻坚、医疗、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组合性的民生保障举措,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战略性的综合路径。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就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以主要矛盾主次方面的科学分析为基础,既看到我国生产力要素集聚形成的增长极和生活新需要、又要看到生产力要素缺失下落后地区的基础物质文化需求,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适度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和资本运作刺激。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工程的民生导向,聚焦医疗、教育、就业、收入、脱贫攻坚、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的不平衡、不充分领域,突出民生保障工程的社会主义属性。而不是以精致的唯心主义立场抛出“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注]《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人民日报网,http://news.eastday.com/c/20170330/u1a12853510.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12月21日。的浅薄结论。

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就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对立统一规律、平衡不平衡的关系着手,从主要矛盾的判断深入到生产与需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中,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哲学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都没有因为主要矛盾的转变而发生改变。虽然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党和国家事业跃升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征。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长期存在,破解问题的过程构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回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历程,亟需全党牢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既满怀信心、一往无前,又如履薄冰、谦虚谨慎。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逻辑中、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基础上、从破解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发展挑战中,深刻理解、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与现实、主要与次要、理论与实际的转变依据,紧紧聚焦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产生的系列挑战,全面、系统、有的放矢地推进各项工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矛盾发展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矛盾心情的描写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爱的矛盾 外一首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