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康庙山遗址试掘简报

2018-11-07 11:2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康博物馆
东南文化 2018年5期
关键词:磨石陶片石器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永康博物馆

内容提要:浙江永康庙山遗址经过试掘,发现5座灰坑以及部分陶器、石器等遗物。陶器主要有大口盆、罐;石器有磨石、石斧、石凿、石饼、砺石、石球等,兼具打制和磨制两种工艺。年代距今约11000年,为上山文化早期遗存。庙山遗址作为单纯的上山文化早期遗址,为深入进行上山文化的分期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边缘,东南与缙云县接壤,东北与东阳磐安相邻,西接武义县,北邻义乌市。庙山遗址位于永康市经济开发区苏溪村南,东经120°3 12 、北纬28°54 59 ,东侧600米为永康江支流——酥溪,南与堰下赵自然村相邻,西接东永二线公路(图一)。遗址所在地为永康江上游的一个典型的河流冲击盆地,遗址位于这个盆地的中心,坐落于土丘岗地上,地势平缓,海拔约100米,相对高度3~6米。

一、试掘经过与文化层堆积

图一// 庙山遗址地理位置图

2008年春,因当地文物爱好者在永康经济开发区新建铁岭路的开挖路段捡到夹炭红陶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永康博物馆到现场考察,发现遗址。当年5月下旬,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庙山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调查表明,现存遗址面积东西长185、南北宽170米,面积约32000平方米。试掘点紧靠铁岭路北侧断崖边,探沟编号ST1,长4、宽1.5、深约1.8米。2017年秋,为更深入了解遗址的堆积情况,又向东扩方2.5米(图二)。

发掘表明,探沟ST1共分为七层。择北壁剖面介绍如下(图三)。

①层:耕土层,厚约15~30厘米。

②层:黄褐土,粉沙土,厚约20~35、距地表深15~30厘米。包含零星砖瓦片。

③层:灰褐土,粘性较重,厚约25、距地表深50厘米。无包含物。

④层:褐色土,土质松散,厚约15、距地表深约75厘米。包含少量硬陶片和瓷片,时代约在汉唐。④层下开口遗迹有H1、H2。

⑤层:浅黄土,土质细腻。厚约30~40、距地表深约90厘米。出土夹炭红衣陶片和石器、石片。

⑥层:褐黄土,含砂粒。厚约30、距地表深约120厘米。出土夹炭红衣陶罐、盆口沿片,磨石等。

⑦层:浅褐土,土质细腻有粘性。厚约20、距地表深约150厘米。包含物近似⑥层,有双耳罐大陶片。⑦层下开口遗迹有H3、H4、H5。

⑦层下为生土。

遗址④层下遗迹至⑦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图四)。可辨器形大口盆、双耳罐、石磨盘、石磨棒、石球、石片石器等具有鲜明的上山文化特征。

二、遗迹

庙山遗址试掘清理的遗迹类型仅见灰坑,介绍如下。

图二// 庙山遗址地貌图

H1 位于试掘区的西北角,开口于④层下。伸入隔梁,露出部分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口大底小,斜壁内收,底部高低不平。残长1、残宽0.8、深0.16~0.28米(图五)。出土遗物有石凿、A型罐口沿、上磨石、石片等。

H2 位于试掘区的西北角,开口于④层下。伸入隔梁,露出部分平面呈不规则形状。西部被H1打破,口大底小,斜壁内收,底部平坦。残长1.3、残宽0.82、深0.06~0.1米(图五)。出土遗物有砺石、上磨石、石片等。

H3 位于试掘区偏东部,开口于⑦层下。伸入隔梁,露出部分平面呈不规则形状。西部被H5打破,口大底小,斜壁内收,底部西低东高呈坡状。长2.8、残宽2.5、深0.16~0.46米(图六)。出土遗物有上磨石、双耳罐口沿、残器底、穿孔石器残片等。

图三// 庙山遗址ST1北壁剖面图

H4 位于试掘区偏北部,开口于⑦层下。平面呈不规则长条状,口大底小,斜壁内收,底部比较平缓。长1.52、宽1.08、深0.16~0.26米(图七)。出土遗物有石球、大口盆口沿、石片等。

H5 位于试掘区北部,伸入北隔梁之下,露出部分呈不规则形状。开口在⑦层之下,口大,圜平底。长1.6、残宽 0.9、深 0.08~0.26米(图八)。出土遗物有大口盆口沿、石片等。

三、遗物

庙山遗址出土遗物分陶器、石器两类。

(一)陶器

陶器器形主要是大口盆、罐。陶质多为夹炭陶,统计占95.3%。陶胎羼和稻壳等有机物,偶见夹砂陶。大口盆夹炭纯粹,罐类器见有部分夹炭含砂现象。内外均施红衣。陶罐偶见外表施红衣,内表均不施红衣。装饰方法以素面为主,也有少量绳纹、附加堆纹等。绳纹均比较模糊,占陶片总数的3.2%;附加堆纹数量占陶片总数的0.9%;素面数量最多,占陶片总数的95.9%。在众多的素面里红衣陶片大约占80~90%。陶器制法以泥条盘筑(套接)、贴筑法为主,少量标本可见到制作痕迹。H3︰5,残陶片,浅灰色,外表红色,堆贴带状泥条,残片长5.7、宽5.3厘米(图九︰15)。在一些圈足和下腹结合处见有刻划痕迹,这是圈足与器底连接紧密的一种方法,如H3︰4,泥条做成的矮圈足附加在器物的底部,接触处有明显的划痕,以增加表面的粘合力(图九︰14)。器耳很可能通过凿孔的方法,使其与器身的连接更稳固,如ST1⑤︰1,陶片上凿成外大内小的圆孔,把需要的泥条插入,再经手修即可,残片长8、宽2.2~3.4厘米(图九︰16)。

图四// 庙山遗址遗迹分布图

图六// H3平、剖面图

图七// H4平、剖面图

图八// H5平、剖面图

大口盆口沿标本41件,数量最多,为最常见器形。据口沿的差异可分三型。

A型 23件。平口,圆唇。ST1⑥︰6,尖圆唇,斜弧腹,夹炭胎,涂敷层稍厚,内外施红衣脱落明显。通体素面。口径50、底径13.5厘米、通高9.2(图九︰1;彩插一︰1)。H1︰1,夹炭红衣陶,敞口,微弧腹,平底。口径50、底径20、高15厘米(图九︰2;彩插一︰2)。ST1⑦︰12,夹炭胎,稻壳秸秆痕迹明显,涂敷层比较明显,红衣多已脱落,内表仅存局部。口径42、残高12厘米(图九︰3)。

B型 9件。葵口。ST1⑦︰14,唇外近口处横附环形耳,斜弧腹,夹炭胎,内外施红衣脱落明显。素面。口径42、残高8厘米(图九︰4)。ST1⑦︰15,斜弧腹,夹炭胎,内外施红衣脱落明显。素面。口径42、残高7.6厘米(图九︰5)

图九// 庙山遗址出土陶器

C型 9件。唇口齿状,均为夹炭。ST1⑤︰13,唇外刻齿状纹,斜弧腹,夹炭胎,稻壳痕迹明显,内外施红衣脱落明显。通体素面。口径36、残高9.6厘米(图九︰6)。

罐 16件。数量较多,根据有无耳,可分两型。

A型 4件。双耳罐,残口沿,敛口。H3︰3,圆唇,口外竖向附加牛鼻耳。细沙褐陶,内表素面。外表施红衣多有脱落。口径20、残高4.6厘米(图九︰7)。ST1⑦︰11,胎黑灰,内表灰白,沿内及外表均施红衣,偶有脱落。外径18.4、内径16、残高11.2厘米(图九︰8)。

B型 12件。无耳,齿唇。H3︰2,直口,尖圆唇,灰胎,内表灰、褐色,手修痕迹明显,外表红褐色,光滑细腻有胎衣。口径18、残高8.8厘米(图九︰9)。H1︰2,侈口,胎心黑灰,内外表灰白衣,其余为素面。口径24、残高5.6厘米(图九︰10)。采集︰1,敛口,黑胎炭。外表黑灰稻壳非常明显。口径20、残高16厘米(图九︰11)。

残器底 3件。根据形态不同可分两型。

图一〇// 庙山遗址出土石器(一)

A型 2件。矮饼底。微凹。略带下腹。夹炭陶。ST1④︰2,胎心黑灰,表皮细沙红褐色,下腹外局部残存红衣。底径8、残高3.2厘米(图九︰12)。ST1⑦︰3,黑胎,除凹底外施红衣,红衣局部脱落。底径16、残高4.8厘米(图九︰13)。

B型 1件。矮圈足。H3︰4,夹炭陶,胎黑灰色,羼加稻壳痕迹明显,外表施红衣多已脱落。圈足是用泥条做成圆圈,附加在器物的底部。底径14、残高3.2厘米(图九︰14)。

(二)石器

石器见有下磨石、上磨石、石斧、石凿、石饼、砺石、石球等。

下磨石 3件。体大厚重。ST1⑥︰12,凝灰岩,青灰色,表面有白点。大面整体光滑,局部有凹陷的小点。背面比较规整。四个侧面均残。长9~15.5、宽15、厚6.6~8厘米(图一〇︰1;彩插一︰3)。ST1⑥︰3,青灰色。两大面光滑微凹,均为实用面,两侧面残断粗糙,余两侧面稍光滑。残长22、宽18.6、厚5.7~7.2厘米(图一〇︰2)。

上磨石 21件。根据整体形态可分两型。

A型 5件。圆饼状,天然砾石。H3︰1,青灰色,表面有锈蚀,局部有划痕。直径8.2~9.6、厚1~3.6厘米(图一〇︰3)。ST1⑦︰1,灰白色,顶部凹陷,有残痕。直径8.4~8.8、厚2.4~3.4厘米(图一〇︰4)。

B型 16件。条块状,经过加工的石材。ST1⑥︰11,残,红褐色,两大面光滑规整,其中一面微凹,周边有缺损。长11.6、宽6~7、厚2.4~2.6厘米(图一〇︰5;彩插一︰4)。ST1④︰1,灰白色,周边局部残。两大面整体光滑稍有凹点。直径11.4~12.8、厚2.4~3厘米(图一〇︰6)。ST1⑥︰2,灰白色含黑粒明显,舌形,上残,下完整。磨面平整光滑,局部偶有凹点。残长9~9.5、宽11.2、厚4厘米(图一〇︰7)。ST1⑤︰3,残,灰褐色,长方形,两磨面虽有小凹点,但仍整体光滑。长12.6、宽7.5~8.4、厚2.6~3.4厘米(图一〇︰8)。ST1⑤︰12,表面灰白,胎心黄褐色,舌形,上残,下完整,两磨面光滑规整,外周略有疤痕。残长9~9.5、宽8.8、厚2~2.2厘米(图一〇︰9)。

石斧 1件。双面刃,柄残。ST1⑥︰14,整体浅灰色,局部灰白。使用痕迹明显,局部有疤痕。长8.6、宽8.2、厚4.3厘米(图一〇︰10)。

石锛 1件。H1︰11,基本完整,灰白色,单面刃,锋利,体小精致,柄端残,器身局部有锈蚀。长5.7、宽2.9、厚0.9~1.1厘米(图一〇︰11;彩插一︰6)。

砺石 5件。均残,粉砂岩。根据平面形态可分两型。

A型 4件。楔形,H2︰1,体较大,灰白色,两顶端均残,一面为磨面,光滑细腻微凹。另一面稍光略有使用痕迹。一侧面光滑细腻,面上留有使用的凹槽。残长15.4、宽7~7.6、厚2~5.2厘米(图一〇︰12)。ST1⑤︰2,两大面使用痕迹明显,局部有小凹痕,其余四周均为破裂痕迹。残长10.4、宽4.7、厚2.6~4厘米(图一〇︰13)。

B型 1件。长条形。ST1⑦︰2,表面灰白色,断面黄褐色,体小,两大面比较光滑,周边三面均加工而成,一面残。残长9、宽6.4~6.6、厚1.5~1.6厘米(图一〇︰14)。

石球 6件。均残,表面使用痕迹明显。H4︰1,外皮灰白,胎内黄褐色。直径11.2~12.8厘米(图一一︰1;彩插一︰7)。ST1⑥︰3,天然不规整卵石,灰褐色。直径8.6~9.2厘米(图一一︰2)。H6︰1,整体黄褐色,局部黑褐色,不规则形状,使用痕迹条带状非常明显。有三个大的破损面。直径7.5~8.9厘米(图一一︰3)。ST1⑥︰1,黄褐色中夹有灰白层,不规则球形,周边凸棱打击痕迹明显,其余凹面虽有凹点但比较光滑。直径7~9厘米(图一一︰4)。

石锤 1件。H6︰3,棕色中夹有白色斑点,不规则棱锥状,下端左侧为一缺疤,砸痕仅存局部,其余大面未有疤痕,纹理清楚。使用面虽有不平,但整体光滑细腻。长16、宽12、厚9厘米(图一一︰5)。

锤砸器 2件。ST1⑤︰1,顶端棕色,下部以黄褐色为主带有灰白色斑点,不规则棱锥状,下端尖圆,使用痕迹明显。数个面光滑细腻,纹理清楚。未有明显疤痕。长14、宽10、厚6厘米(图一一︰6;彩插一︰5)。ST1⑦︰4,使用痕迹主要在下端,上下面都比较光滑,没有明显疤痕。通体黄褐色。长8.8、宽6.8、厚5厘米(图一一︰7)。

打制石器 1件。H6︰2,蜡黄色局部灰白,整体棱锥状,上大下小,下端使用痕迹明显,顶端比较光滑基本没有疤痕。长9.5、宽6.8、厚5.6厘米(图一一︰8)。

石核 3件。ST1⑥︰4,棕色顶部有褐斑,大约圆锥状,有两个断裂面。砾石自然面比较细腻。顶部砸痕明显。长7、宽6.5、厚4厘米(图一一︰9)。H6︰4,棕褐色纯净无杂,多棱角疤痕明显。长6.7、宽5.2、厚3.5厘米(图一一︰10)。ST1⑤︰4,整体多为青色,局部灰白和红褐,多棱角疤痕明显,边角锋利。长6.5、宽5.7、厚1~2厘米(图一一︰11)。

石片 3件。ST1⑦︰5,右侧一直面非常锋利,其他周边有疤痕圆钝不一。长5.6、宽4.2、厚1.2厘米(图一一︰12;彩插一︰8)。ST1⑦︰6,薄片状,棕色偶夹白点,除顶部外其余均比较锋利。长4.4、宽3.8、厚1.2厘米(图一一︰13)。ST1⑦︰7,除顶端外圆钝外,其余周边均锋利。长5.2、宽3.5、厚0.6厘米(图一一︰14)。

图一一// 庙山遗址出土石器(二)

五、年代和遗存分析

浙江永康是上山文化遗址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目前已经发现湖西、太婆山、蓭山、长城里、长田、庙山等6处[1]。根据此次试掘,永康庙山遗址④层下遗迹至⑦层及同时期的灰坑为上山文化遗存。

为确定庙山遗址的绝对年代,我们提取了ST1⑦层的夹炭陶片标本,送新西兰Rafter放射性碳实验室进行碳—14年代检测,获得距今约11000年的测定数据(表一)。

这一年代测定结果符合上山文化的分期,从庙山遗址的陶、石器类型特征看,确实属于上山文化早期。庙山遗址陶器以夹炭陶为主,典型器为大口盆和双耳罐;石器兼具打制和磨制两种工艺,砺石、石球、石片、石核、锤砸器等打制石器和磨盘、磨棒类石器使用较为普遍,有少量石斧、石凿等磨制石器。永康庙山遗址出土遗物中,夹炭陶占比达到95.3%;A、B、C型大口盆分别与浦江上山遗址的Ac、Ad、Ae型同类器相近;A型罐(H3︰3、ST1⑦︰11)分别与浦江上山遗址的Aa、Ab型同类器相近,B型罐与浦江上山遗址的Bb型同类器相近[2]。

值得关注的是,庙山遗址中只有单纯的早期遗存,不见上山文化中、晚期遗存。最明显的特征是,遗址不见上山文化中期大量出现的粗泥(细沙)平底盘、扁耳壶形罐这两类器物,这在迄今发现的上山文化遗址群中是唯一的。鉴于永康一带的上山文化中晚期遗址较集中,这一现象对研究上山文化的区域性聚落演变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庙山遗址作为单纯早期遗址的遗存特性,也为深入进行上山文化的分期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自2000年上山遗址发现、2006年上山文化命名以来,钱塘江上游及南部附近地区已发现上山文化遗址18处[3],庙山遗址是继上山遗址、小黄山遗址后,发现的第三处上山文化遗址。这些遗址不但填补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的空白,也使钱塘江地区成为东亚大陆早期新石器遗址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稻遗存在上山文化遗址的普遍发现,为稻作农业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庙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片中,羼和稻壳的现象十分普遍,石器中的石磨盘(下磨石)、石磨棒(上磨石)等,均为上山文化典型工具组合,代表原始的生业形态。如前所述,庙山遗址是单纯的上山文化早期遗址,这一发现将对研究上山文化稻作农业的原始形态具有重要意义,是上山文化考古的重要突破,值得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领 队:蒋乐平

发 掘:颜天华 陈 景 应 军 俞辉张龙胜 胡高强

插 图:王震宇 李佑生 刘军幸

拍 摄:颜天华 蒋乐平

执 笔:陈 景 颜天华 蒋乐平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山文化:发现与记述》,文物出版社2016年。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浦江博物馆:《浦江上山》,文物出版社2016年。

[3]同[1]。

猜你喜欢
磨石陶片石器
钢轨打磨关键装备及磨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稷山郭家枣园遗址东周时期圆陶片用途浅析*
钢轨打磨过程中磨石参数对钢轨温度场影响研究
爱写志书的老党员
拾到一块陶片的快乐
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