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通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血管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正常的二尖瓣关闭功能主要与瓣环、瓣叶、乳头肌、腱索及左心室的正常功能与完整结构有关[1]。然而,当以上5部分中的任意一部分出现功能与结构异常均可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与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加,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也呈显著上升的趋势[2]。该病轻者表现为劳动性呼吸困难,而重者可发生乳头肌断裂,急性左心衰,甚至心源性休克,给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主要采取二尖瓣置换术与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部分研究发现,相较于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成形术无需长期抗凝,所以显著降低了术后出血、血栓及感染等抗凝并发症概率[3]。为了进一步完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治疗方案,本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 月于本院行二尖瓣成形术的120例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本院行二尖瓣成形术的120例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资料,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44~68岁,中位年龄55岁;术前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II级 40例,III级60例,Ⅳ级20例;二尖瓣反流:轻度10例,中度30例,重度80例。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第8版对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断标准;择期行二尖瓣成形术,且患者对本次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狭窄、心肌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先天性心脏病与大血管病变。
本组患者手术均于全身麻醉(全麻)下进行,并采用低温体外循环。常规留置颈内静脉、桡动脉测压管,并置入SWAN-GANZ漂浮导管。选择右腋下或胸骨下中作为入路切口,经房间沟切口或右心房-房间隔充分暴露二尖瓣,术中探查病变的范围与部位,按照Carpentier分型行二尖瓣成形术,具体手术方式为:人工腱索移植40 例(33.33%)、瓣环植入16例(13.33%)、人工腱索移植+Sliding+后叶矩型或楔形切除9例(7.50%)、人工腱索移植+后叶矩型或楔形切除54例(45.00%)、腱索缩短1例(0.83%)。其中同期实施III型迷宫术6例(5.00%),同期实施三尖瓣成形术40例(33.33%),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0.83%)。本组120例患者均采用二尖瓣人工瓣环植入操作,具体瓣环的型号与种类为:软环34 mm 1例(0.83%)、32 mm 3例(2.50%)、30 mm 4例(28.33%);C型环(国产)34 mm 1 例(0.83%)、32 mm 9例(7.50%)、30 mm 9 例(7.50%);SJM刚性鞍形成形环34 mm 2例(1.67%)、32 mm 12例(10.00%)、30 mm 30例(25.00%);Carpentier-Edwards生理环34 mm 2例(1.67%)、32 mm 22例(18.33%)、30 mm 25例(20.83%)。术中通过食管超声心动图与打水试验评估二尖瓣反流情况。若左心室膨胀满意,打水二尖瓣反流轻微,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仅有轻度反流则视作手术成功。针对轻度以上患者则需要改行二尖瓣置换术或再次成形。
观察对比术前与术后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
本研究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术后3个月时LVEDD与LVESD均低于术前(P <0.05),LVEF高于术前(P <0.05)。见表1。
表1 术前与术后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比(,n =120)
表1 术前与术后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比(,n =120)
时间 LVEDD/mm LVEF/% LVESD/mm术前 60.20±5.20 0.50±0.10 40.25±5.32术后3个月 47.22±6.62 0.65±0.02 35.12±5.65 t值 10.526 3.485 10.526 P值 0.012 0.024 0.012
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4]。据相关报道显示,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约占二尖瓣关闭不全的18.5%~50.7%[5]。目前,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方法,其中对于前叶脱垂主要采用三角形切除、腱索悬吊、腱索缩短、腱索转移及二孔化等成形措施,但手术相对复杂,相较于后叶脱垂,能够显著提高二次手术的风险;后叶脱垂者则主要采用Sliding与矩形切除技术,且部分需要行瓣环、瓣叶与瓣下等多处成形。
为了保证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治疗质量,笔者采用Carpentier分型,将该病按功能分为3种类型,即I型(二尖瓣瓣环扩张,瓣叶运动正常)、II型(腱索断裂、尖瓣腱索延长或乳头肌断裂)与III型(瓣叶交界融合、瓣叶增厚或腱索融合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瓣叶活动受限)。其中I 型患者主要采取瓣环环缩术,II型适用于人工腱索移植术,III型建议采用瓣膜置换术[6]。本研究对本院120例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本组术后3个月时LVEDD与LVESD均低于术前(P <0.05),LVEF高于术前(P <0.05)。可见,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这与部分研究结果相符[7-8]。同时,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应注意:①操作者应掌握多项技术,特别是人工腱索移植技术;② 后叶成形便于掌握,可通过三角切除、矩形切除与Sliding技术保证手术成功率;③对于年轻患者应尽量留存其心包膜,预防二次手术风险;④ 注重心肌保护,特别是心内排气,以免出现小气栓而诱发心脏骤停、心室扩张等并发症。
总之,二尖瓣成形术在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中具有满意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