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薇, 鹿相花, 田维兵, 张兰香, 张雪飞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简称新生儿筛查,是指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简便、敏感的检验方法,对一些危害儿童生命、导致儿童体格及智能发育障碍的遗传代谢病进行筛检,做出早期诊断,在患儿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给予及时治疗,避免患儿机体各器官受到不可逆损害的一项系统保健服务,是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1]。串联质谱分析技术的引入作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学科的最新进步[2-3],使得“一次实验检测多种疾病”的全新筛查模式得以实现,使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内容和质量上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4]。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于2013年6月引入串联质谱技术对全市的新生儿进行筛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研究将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潍坊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筛查对象为2013年6月23日至2016年4月30日在潍坊市各定点助产机构出生的活产新生儿,共77 974例。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递送 新生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要求,新生儿出生72 h并充分哺乳(至少6次)后,采足跟血制成干滤纸血片,每个血斑直径≥8 mm,将血片悬空平置,并常温下充分阴干,由各采血点统一递送至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
1.2.2 串联质谱技术检测 本实验室采用美国Waters公司的TQD串联质谱仪和AB公司的AD3200串联质谱仪,以及PE公司生产的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测定试剂盒。筛查指标共76个,其中包括11种氨基酸、31种酰基肉碱及相应比值,对26种遗传代谢病进行检测。
1.2.3 可疑阳性的召回复查和诊断 分析物检测值明显超出截断值判定为可疑阳性,立即将可疑阳性患儿召回复查。根据指标超出截断范围的程度,结合临床表现,进行串联质谱、尿气相质谱检测和基因分析确诊。诊断后转入专案管理。
2.1 筛查概况 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潍坊市活产新生儿301 252例,自愿选择参加串联质谱筛查77 974例,筛查率为25.88%;可疑阳性1 721例,筛查阳性率2.21%;实际召回1 254例,召回率72.86%;筛查出9种遗传代谢病共计32例。
2.2 阳性病例 筛查确诊病例32例,总发病率1/2 437,其中氨基酸代谢病13例,包括高苯丙氨酸血症10例、高脯氨酸血症3例;有机酸代谢病14例,包括甲基丙二酸血症12例、戊二酸血症Ⅰ型1例、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尿症1例;脂肪酸氧化障碍5例,包括原发性肉碱缺乏症3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1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各病种发病情况见表1。除高苯丙氨酸血症外22例确诊病例的串联质谱筛查结果及诊断情况见表2。
表1 潍坊地区串联质谱筛查病种发病情况
串联质谱技术是通过检测物质的质荷比对物质进行定性及定量的一种方法[1]。1990年美国Millintong教授将此技术用于遗传代谢病检测[5]。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及临床检测[6-8]。潍坊市新生儿筛查中心自2013年6月开始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26种遗传代谢病筛查,截止到2016年4月共筛查77 974例新生儿,确诊阳性病例32例,总发病率1/2 437,高于全国发病率1/3 300[9-11],浙江地区发病率1/5 626[12],上海地区发病率1/3 529[13]。由此推断,潍坊地区可能是遗传代谢病的高发区。目前本地区筛查样本量未能全面覆盖,所以,目前的发病率能否代表本地区的真实情况尚需要扩大样本量和增加筛查率来进一步验证。
筛查确诊的32例阳性病例,疾病谱覆盖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三大类遗传代谢病,包括甲基丙二酸血症12例、高苯丙氨酸血症10例、高脯氨酸血症3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3例,以及戊二酸血症Ⅰ型、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尿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各1例。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发病率最高(1/6 498),高于苯丙氨酸血症的发病率(1/7 797)。
表2 22例确诊病例的筛查结果以及诊断情况
甲基丙二酸血症发病率地区差异较大,美国发病率为1/29 000[1],台湾地区发病率1/85 000[14],浙江地区发病率1/64 708。目前报道的山东省内济南地区发病率1/3 920[15],淄博地区发病率1/4 207[16],说明山东地区可能是甲基丙二酸血症的高发区。
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从新生儿期至成人期均可发病[17],临床表现各异,新生儿期发病的多表现为喂养困难、呕吐、嗜睡、体质量不增、难治性酸中毒等;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的常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运动、语言、智力发育落后、倒退等;部分成人患者以精神及心理异常为首发症状[1]。目前潍坊地区甲基丙二酸血症发病率偏高而筛查覆盖率偏低,提示隐藏的阳性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18],建议各科室临床医生提高对遗传代谢病的认识,对临床表现疑似的高危患者及时进行串联质谱检查明确诊断[19]。
目前本地区确诊的12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11例经基因突变分析诊断为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cb1C型),这与报道的常见类型相一致[20];1例患儿未找到致病突变,根据血串联质谱、尿液气相色谱检测结果以及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快、常规治疗无效、新生儿期死亡等)确诊。
综上所述,阳性病例的发现,提高了我们新生儿筛查医生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报告审核的经验,扩大了潍坊地区确诊遗传代谢病的疾病谱,推进了我市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积累相关疾病的诊疗经验具有重要价值。新生儿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疾病筛查是早期发现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使患儿获得早期的诊断和治疗,避免和减少智力残疾儿的发生,对于符合生育条件的患儿父母,再次育儿时可以指导产前诊断,从而达到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