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2018-11-05 09:50王雪芳
考试周刊 2018年89期
关键词:体育学科培育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民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小学时期作为孩子身心发展的打基础阶段,做好该时期的体育锻炼,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朝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体育学科教学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出发,围绕小学生体育课堂学生核心素养展开阐述,对现下国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和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相應解决对策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一、 引言

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该阶段,教育教学的重点并非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的理论知识,而是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新时代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学科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够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全面发展。此外,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还能激发竞争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促进自身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 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在体育类课程中学生所学成的参与体育运动的体育修养。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既是学生打下学习、锻炼习惯的养成基础,也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与锻炼习惯养成至关重要。本文就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一) 健康意识

健康意识一般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即通过体育运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并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同时,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能有效帮助学生确定适合的运动项目;二是体育知识。在体育学科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体育知识,如运动项目、运动规则、团队精神、体育人文知识等。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能有效帮助学生拓展体育类常识与动作技能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锻炼意识、参与方法以及对体育各类赛事的欣赏能力。

(二) 体育技能

除了体育理论方面的知识传授,小学体育技能学习是体育学科教学的重要学习、巩固练习内容。一般来说,体育技能既包含学生的体育锻炼技能,又包含学生对自我技能的评价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掌握多项体育技能,并掌握自我技能评价的能力,从而筛选出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三)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健康素质与运动素质两个方面。其中,健康素质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两方面内容。而运动素质则指的是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来使自己拥有体育运动的能力。

三、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对体育教育重视不足

新课标实施以来,在基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身体健康与体育课堂教学已得到社会、家庭、学校的充分重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小学偏重于文化知识教学而忽略体育锻炼,突出表现在一些学校对体育课程安排较少,体育课教师不专业且体育课时常被随意占用等方面。正是由于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现阶段的小学生缺乏自觉锻炼的体育意识与技能,致使其身心发展受到制约与阻碍。

(二) 师资力量有待完善

体育专职师资力量充足是保障体育学科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体育教师在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现状上看,国内多数小学体育教师配备不足,无法满足教学实际需求。同时,现有的体育教师中,存在相当部分非体育院校或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其缺乏体育运动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无法使用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来训练学生,致使其无法胜任学科有效教学与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任务。

四、 培育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 加强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素质与力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与成效。从现状来看,加强体育学科师资力量建设刻不容缓。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增加小学专业体育教师数量,保证师生比例均衡,使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更好地投入体育教学中去;其次是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把好入职门槛,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专业培训。

(二) 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体育教学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既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又能减少运动过程中不必要的损伤。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树立正确运动的观念,同时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水平。

(三) 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在培育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观念,积极鼓励小学生进行锻炼,促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上,教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小学生的体育需求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进行,最终达到促进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养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红梅.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32):14-16.

[2]陈向阳.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技术认识论的省思[J].教育导刊,2016(2):5-9.

作者简介:

王雪芳,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学科培育核心素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七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