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志坚 / 文
本次监督抽查涵盖了上海市在售蚕丝被的主流品牌,包括福沁、水星家纺、富安娜、ESTEEM、悦达家纺、馨亭、安睡宝、佳丽斯等80个品牌。从抽查结果来看,目前蚕丝被产品质量仍存在较多问题,不合格项目有使用说明(标签)、纤维成分含量、pH值、填充物质量偏差率、填充物回潮率。本次抽查中涉及到质量安全的指标如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项目都能符合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要求。
(1)使用说明(标签)
产品的使用说明(标签)是指产品的吊牌和洗标上标注的相关信息,是提供给消费者购买时参考和日常洗涤维护等的详细信息说明。蚕丝被的使用说明(标签)应该包括生产厂家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执行标准、纤维含量、维护方法、安全技术类别、蚕丝的种类和丝绵长度、丝绵填充物的重量等。可别小看了这些信息,国家标准对应该标注什么、如何进行标注可是专门出了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呢!此次抽查发现一些产品该标注的信息没有标注出来,标注出来的又很随意,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进行标注。
(摘自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年上海市蚕丝被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使用说明(标签)是蚕丝被质量的一部分,但残缺不全的使用说明,不得不让人担忧这类蚕丝被的质量。本次监督抽查中有12批使用说明(标签)检测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要求,占不合格总项的34.3%。主要问题是未标注填充物重量、未标注号型规格、吊牌与洗唛标注不一致、填充物的纤维成分及含量标注错误、未按GB/T24252-2009《蚕丝被》规定标注填充物丝绵的蚕丝种类(桑蚕丝或柞蚕丝)和丝绵长度,说明生产厂家对产品使用说明的重视程度不够,理解不够。
(2)纤维成分含量
纤维成分含量(面、里料及填充物)反映了产品的真实属性,也是消费者购买时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本次监督抽查中有9批纤维成分含量检测项目不合格。其中,以填充物的纤维成为含量不合格为主。比如,标称生产单位为南通畅格纺织品有限公司的规格型号为200×230cm的PLAYBOY蚕丝夏被,标注填充物为“天然蚕丝”,经检验实测为“聚酯纤维71.6%粘胶纤维28.4%”。纤维成分及含量是决定蚕丝被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成分含量标注不正确或者不达标可能形成欺诈,直接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造成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企业质量意识淡薄,未对采购的原料进行严格把关,部分送检或者根本不送检但随意标注,或者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数据盲目标注;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对于不同批次的同种类填充物只检验其中某一批次,造成标称值与实际检测值不相符。
(3)pH值
“羽弟,羽弟……”萧琼呻吟喃喃,因为她知道了梦中人是谁。她泪光闪烁道:“娘,聚合离别并非远在天涯,羽弟为什么走得失落?”萧老夫人含泪道:“人死血仇生,你羽弟浴血引劫它往,这里成为了萧家人安全避祸的港湾,但你羽弟仍然希望避重就轻与家人远走。”
pH值是反映物品酸碱度的一个指标。由于人体皮肤表面呈弱酸性(健康皮肤的pH值在5.0~5.6之间),如果蚕丝被产品的pH值过高或过低,均有可能破坏人体皮肤酸碱度平衡,引发皮肤过敏或感染,使皮肤易遭受病菌的侵害。本次监督抽查中有1批pH值检测项目不合格,占不合格总项的2.8%。
造成pH值不合格原因,是纺织品没有进行酸碱中和处理,或者中和处理不充分,导致pH值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本次出现的情况为被套pH值不合格。被套为100%棉,棉布在加工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烧碱,洗涤不清、中和不充分就出现了上述情况。
(4)填充物质量偏差率
填充物质量偏差率是蚕丝重量的指标,是蚕丝被制作成本的主要因素,决定了蚕丝被价格。GB/T24252-2009《蚕丝被》规定,填充物质量偏差率优等品、一等品标准规定值为(-2.0~+10.0)%、合格品为(-2.5~+10.0)%。本次监督抽查中,有10批填充物质量偏差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占不合格总项的28.6%。不合格样品中,最大的偏差为-20.0%,有短斤缺两、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造成填充物质量偏差率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工厂对标准理解不透彻造成的。有的工厂仅标注产品重量,而没有标注填充物的重量,不符合标准规定要求。当然,也可能是有些厂家主观上存在故意。
(5)填充物回潮率
填充物回潮率是表示纺织材料吸湿程度的指标,以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占干燥材料重量的百分数表示。GB/T24252-2009《蚕丝被》标准中规定填充物回潮率≤12.0。本次监督抽查中,有3批填充物回潮率不合格,占不合格总项的8.6%。
造成填充物回潮率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家故意用水分来增加丝绵重量造成的。
如何正确选购优质的蚕丝被产品,下面为您支招。
1.查标识。蚕丝被的标识上除了规格尺寸外,更重要的是要标注填充物丝绵的蚕丝种类(桑蚕丝或柞蚕丝)和丝绵长度(长度分为长、中长和短三类)以及填充物的重量。特别是填充物重量,有些企业在标注中故意只标注重量而未明确是总重量还是填充物重量,错误引导消费者,因此要特别注意。
2.看样口。胎套的四角或边缘一般会留有拉链开口或看样口,可以很方便地看到被胎内的材质。如果看样口20厘米以下,或者尽管看样口开得很大,但是其内胎绗缝得很严,看不到内胎蚕丝的,要谨慎购买。如果销售人员不允许顾客将里面的丝抽出来查看的,同样要小心购买。
3.看蚕丝。长丝绵以整只双宫茧为原料,长度可达1500m左右,蚕丝切断少、平整,不会跑动、缩团,不易板结,保暖、舒适性能极佳;而短丝绵多以黄斑丝、蛹衬丝、下脚料等为原料。经过漂白处理、加工制成的丝绵,易断层结块、缩团,保暖、舒适度差。优质蚕丝应为乳白色略黄,表面有柔和的光泽,丝纤维很长,每层丝都像一张网。如果拉开表面蚕丝后,内部无成团的絮状碎蚕丝。如果还有一排一排的线缝在被子上,则有长丝绵包裹短丝绵或其他纤维的嫌疑。
4.看手感。优质的蚕丝触感柔顺、滑腻、富弹性,无硬性团块,蚕丝丝细柔软,有粘手感。劣质蚕丝茧茎、茧块、生茧片、蛹蜕相对较多,触感粗糙、无柔性,无粘手感。另外一种简便方法是:用力摩擦拉链口露出的蚕丝大约一分钟,然后让其吸小米粒大小的碎纸屑,距离大约为0.3mm到1mm左右。如果能吸起纸屑,说明产生了静电,有填充了化学纤维的嫌疑。
5.闻味道。天然的、未经任何化学药品处理的蚕丝,有一种蚕本身的气味,劣质蚕丝为增加其柔软度往往会添加硅油或柔软剂。因此,带有油性或霉臭味的蚕丝均为劣质品。
6.燃烧法。可以通过简单的燃烧法来判断蚕丝被的真假。蚕丝的燃点很低,燃烧后很快就熄灭,所以蚕丝燃烧时不具延燃性,与火焰分离后即停止燃烧;燃烧时冒出的烟是白色的,散发出烧毛发似的臭味;被烧的纤维末端结成一个黑色疙瘩,用手一捏容易变成粉末。而如果是化学纤维,燃烧时,与火焰分开后还会继续燃烧,冒出黑烟并带刺激性气味;燃烧过后,会留下硬块,很难捻碎。
7.保暖性。蚕丝内部有38%以上是空心的,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有较好的保暖性和透气性,因此真正的蚕丝被刚盖上时不会像由化纤、劣丝等做成的被子一样有较强的凉感。选购时可以试着用手感受一下被子的保暖性能。
8.比价格。蚕丝被是比较高档的床上用品,一斤优质长丝绵蚕丝原料大概是190~210元,一个200×230cm的纯棉被套价格大概是60~200元。不计人工、品牌价值、流通等因素,长丝绵填充物重量为4斤的蚕丝被成本价约为1000元。低于此价格的蚕丝被,消费者需慎重购买。
消费者应尽量在大型商场、超市、专卖店或信誉好的电商平台选购正规厂家的产品,知名厂家的产品在品质方面有较好保证,但注意索看相应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更多合格产品,请查阅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页http://www.shzj.gov.cn/art/2018/10/8/art_358_134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