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现状及对策分析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2018-11-05 07:30苗露露郭彩霞
长治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概论教学内容班级

苗露露,郭彩霞

(长治学院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山西 长治 04601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学生国家情怀、引领学生价值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反观现实,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果现状却不容乐观,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果,本课题以长治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为例,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来探究该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概论》课堂教学效果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现状,根据研究需要编制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效果调查问卷》,并以长治学院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共发放问卷309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有效率达到95.8%。根据问卷数据及课堂现场观察,了解到长治学院《概论》课的基础性教学目标达成度较好、大部分学生主体参与面较广、课堂教学机制较灵活,即《概论》课堂教学整体上呈良好态势,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概论》课吸引力不太大

到课率是指课堂教学实际到课学生数与应到课学生数的比值,它不仅反映学生的到课情况,还能反映学生学习的状态。通过一学期的课堂观察,发现在刚开学时,学生们在《概论》课上的到课率很高,且课上认真听讲;而在一个月后,有的学生出于老师不把出勤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他们的到课情况明显比之前较差,一个班级里至少会出现4-10名学生缺勤,且每次缺勤学生基本上都是同样的人。之后,随着《概论》课教学内容的深入,即讲解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学生的到课率也逐渐降低,课堂缺勤人数也逐渐增多,少则10人,多则15-20人,这种情况直到学期末课程快结束时才会有所改善。由此可见,《概论》课的吸引力不太大。

(二)《概论》课感染力不太强

学生是课堂参与的主体,即学生从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上参与课堂教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参与课堂时是主动的、积极的,还是被动的、消极的。通过调查发现,3%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23%的学生表示比较愿意,26%的学生表示愿意,42%的学生表示不是很愿意,6%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52%的学生学习态度良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参与度较深;但仍有48%的学生不愿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参与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概论》课的感染力不太强。

表1 关于“在概论课的课堂上您是否愿意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单选)”的调查结果

(三)学生《概论》课获得感较低

《概论》课在课程设置中属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生对《概论》课程性质和教学问题的认识是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成效的前提和重要衡量标准。调查发现,通过一学期的学习48.3%的学生表示改变了以前对《概论》课的看法,31.4%的学生表示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7.8%的学生表示思想更加糊涂、看法也更加矛盾,12.5%的学生表示不知道、说不清楚,如表2所示。由此可见,虽有近一半的学生在学习《概论》课后改变了以前对该学科的看法,明确了其学科定位和性质,减少了抵触心理;但仍有51.7%的学生没有任何改观,少数学生甚至在学习该学科后对其认识更加模糊、看法更加矛盾,即部分学生在学习《概论》课后出现“解释性接受”[2]的现象(即接受主体理解接受的内容与教育者所讲的内容发生偏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概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成效不佳,没有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表2 关于“通过概论课的学习您对该学科的认识有什么变化(单选)”的调查结果

二、《概论》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结合课堂观察的结果,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班级规模是影响《概论》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果。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如果教师善于结合社会的热点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关注点,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学生上课的意愿将大大增强,也便于攻克教学重点;如果教师善于结合学术前沿问题,使教学内容系统化、学术化,有利于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结合问卷调查发现,在《概论》课最应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的调查中,29.4%的学生认为“应该突破教材体系,更深入地讲述一些思想和社会问题(例如腐败、分配不公、环境等问题)”,39.9%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强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如表3所示。此外,北京大学程美东教授在听取了18所高校的《概论》课之后,指出“个别教师的讲课分不清教学重点和难点,不知道本章所涉及的问题与相关的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所列举的一些材料基本上是从网上搜索得来,影响了思政课教学的可靠性、严肃性。这样的讲授不仅内容平淡,思想显得苍白。”[3]由此可见,无论是学生的主观意愿,还是《概论》课教学内容的现状,都验证了教学内容是影响《概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各高校《概论》课的常规手段,“图片、声音、影像等超文本的直观生动的图像化教学形式[4]”大大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享受强大感官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自觉接受了图像符号所传达的教学内容。但现实教学中教师对多媒体的利用程度却不容乐观。

表3 关于“您认为《概论》课最应朝哪个方向发展(单选)”的调查结果

在“教过您的《概论》课教师在教学时对网络及其技术的利用程度(可多选)”的调查中”,33.8%的学生表示教师的“课件内容仅是‘教材搬家’”,34.5%的学生表示“课件制作缺乏新意,形式呆板,仅是提纲、概括或是框图式的总结”,如表4所示。由此可见,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图像化教学模式的功效,让其流于形式。此外,结合课堂观察发现,有的教师在课件制作上下了功夫,课件内容丰富多彩、视觉效果震撼,但却忽视了运用图像的适度性,教师充当了图像放映员的角色,整个教学成为了快速流动图像的演示,从而使学生滋生了惰性思维,来不及也不愿意去积极动脑思考,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表4 关于“教过您的《概论》课教师在教学时对网络及其技术的利用程度(可多选)”的调查结果

(三)班级规模

班级规模是指一个教学班级或一个教学团体的学生人数。就教学而言,班级规模不仅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也影响教学效果。相关研究表明,班级规模越大课堂效果越差,规模适中,课堂效果良好。目前就《概论》课而言,班级规模过大已成为影响其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突出因素。像长治学院这类地方应用型普通二本院校,由于师资队伍数量及教学硬件设备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概论》课几乎都是两百人甚至超过两百人的大班授课。虽然在大班课堂上,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也能有计划地进行理论讲授、案例分析、问题解答,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研讨式等教学组织难以开展,即使开展了也基本上都很生硬刻板;其次,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不能顾及到全部学生,导致学生容易滥竽充数、滋生惰性思维,从而无法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提高《概论》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结合学生生活、时政热点丰富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是有近20年生活经验并不断体验新生活的个体,所以教学内容只有回归于现实生活,找到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植入学生的生活,才能植入他们的头脑。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能‘入脑’,要将理论教学和生活情境真实问题相结合,让课程讲授的理论、原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5]

“学生对国内外时政热点的关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具有内在一致性。”[6]通过调查发现,39.9%的学生希望《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今后能向“增强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的分析”方向发展。因此在设计《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时,应善于从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入手,把时政热点中的政治主题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把教材的理论知识与国内外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信服所学知识的真理性。

(二)将教材话语体系转化成教学话语体系

所谓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变,就是教师在讲述知识的时候,应运用更多的有自我思想的话语,而非照搬书本上的话语。“思政课的教材体系具有理论化、较精炼等特点”[7],即主要是用理论话语来精炼表述社会问题,以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意识形态属性和边界。因此,如何将思政课严肃抽象的意识形态说教式的教材体系转化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话语,是当前思政课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为此,思政课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要吃透教材。思政课教师在授课前要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社会生活的热点以及学生的关注点;授课时一定要使用准确、清晰的语言,体现思政课教学用语的专业性和对概念阐述的准确性。其次,要提升教育主体的图像素养,塑造教学话语的图像形态[8]。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学会将静态抽象的文字说理转为生动直观的图像解析,即通过对图像信息的引用将“刻板”的文字转化成一个个“跳动”着的图像,将课本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用“象征、隐喻和叙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最后,思政课教师要提升情感教育能力,增强课堂感染力。即教师授课时尽量避免“照本宣读”,而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易于理解接受的大众化语言表达来引起学生共鸣;同时在传授知识时教师尽量使用民主化的语言,以一种民主、开放的态度对待学生,从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三)开展第二课堂,主动抢占微载体

由于长治学院采取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因此无法使教师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无法与每一个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开展课后交流(即第二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展课后交流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解决自己的困惑,获得新的体会和收获;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形成统一意见,便于与教师进行沟通。

经调查发现,学生更倾向于利用微载体来与教师进行交流。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主体需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建QQ群或微信群,把教学内容在课前分享到群里,使学生提前熟悉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将时政热点、社会热点、前沿理论、名家经典等分享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在群里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进行积极地引导。此外,也可以借鉴学习中央财经大学的“小马乐道”“形教视窗”等微信公众号平台,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自主创作,并将最终成果发布在公众平台上,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四)适当控制班级规模容量,建构合理班级结构

目前,长治学院《概论》课上课班级的组成情况,完全是根据教室的空余情况和学生的空闲时间随机组成的,没有任何的结构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调查对《概论》分班应采取哪种方式进行授课时发现,有47%的学生选择“文理融合”,31.1%的学生选择“自然班级”。文理融合更有利于真正的素质教育,打破文理界限,全面学习理论知识,开拓学科视野,拓宽眼界思维;而自然班级则是自由分配的结果,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相处,能够抛开偏见,更好地与班级同学交流讨论。虽说“文理分开”是专业化的体现,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但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自身的全面发展。“自主选择教师”这种分班方式,就目前各地方本科院校的软硬件状况来看,可操作性较低,实现难度较大。因此,综合考虑学生的主体需求、高校的现实情况以及每种分班方式的优缺点,今后采取文理融合式的授课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概论》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概论教学内容班级
班级“四小怪”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班级英雄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