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秀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所,山西 太原 030032)
古代的“市”原指商贾贸易之地,“镇”原指在军事要塞置将戍兵的军镇,最早出现于北魏时期。带有经济意义的“镇市”或“市镇”正式出现于北宋的熙宁、元祐年间,即“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1]。明清时期,“市”“镇”的概念被统一确定下来,即“以商况较盛者为镇,次者为市”[2]。古代市镇有两种类型:“其一,介于州县治所与乡村聚落之间的集市、草市、墟、场一类,因商品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人口汇聚之所;其二,州县以外地方草市、集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开始设官置镇,称为介于州县城市与乡村聚落之间的一级政府组织。”[3]本文所言的“市镇”多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所在地”之义。
太原府位于山西中部偏西北,战略形势十分险峻。清初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评价:“府控带山河,居山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为古今必争之地也。”[4]太原府占据非常重要的军事地理优势,一旦战事发生,便有西边的汾河与东边的太行山阻挡,北部的大同和雁门、偏头、宁武三关作门户扼制要塞,南部霍州为之镇守,如果夺取太原,就可占据山西,进而进入中原,故太原府为兵家必争之地。
明初统一战争中,明军最终占据了太原,这是攻克北京的关键所在,它不仅是通往北京的要道,也有着重要的防守优势,一旦夺取便可阻断敌军进攻与防守之路。明朝统一塞内后,着手加强对北边的防务,而山西成为重点地区之一。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在山西设都指挥使司,驻于太原,又在此设太原卫、宁化千户所与雁门千户所,[5]从而在太原以北地区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军事防御地带。明代初年,为了抵御北部蒙古残余势力侵袭,明廷还陆续设置起了东起鸭绿江、西抵达嘉峪关的防线,即辽东、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九个军镇,派重兵驻守,称为“九边重镇”。在山西境内,因“太原控扼关塞,大同限隔漠南”[4],遂设有大同镇与太原镇(又名山西镇或三关镇,驻守偏头)。太原镇设雁门、宁武、偏头三关,称为“外三关”,与河北省境内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等“内三关”构成了两道拱卫明朝腹地的安全防线。[6]
清代满蒙关系大为改善,由对抗为主转向联合为主。清朝营造“中外一体,华夷一家”的观念,实行了“以黄教安众蒙古”[7]政策,与蒙古进行了长期规模性的联姻,巩固了满蒙联盟,和蒙古的关系趋于稳定。尤其是在军事上一改明代筑墙抵御的“边疆屏障观”,“形成了以蒙古为边疆屏藩的战略新思想,使之防备朔方,北疆从此安谧平静,成为国之严疆固塞”[7]。
明代的边镇为太原府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清朝中叶以后北方蒙古的安定,则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谭其骧先生总结“明清两代基本上是全国统一的时代,所以山西在政治军事上并没有多大重要性”了,换言之,“山西会做买卖这个传统进一步发展了,对全国的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影响”[8],在经济上地位非常重要。而明清时期山西经济最中心的祁县、太谷都在太原府,所以太原府在明清时期的经济地位是非常高的。
太原盆地开阔平坦,水源丰富,加之官方兴建水利,所以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较快。道光《太原县志》记载,明代冀宁道苏君制定水利禁令,清代以来屡次修订各种细则,故水利法趋于严密,水利事业日益发展。至道光年间,太原县共三十六道水渠,灌溉约一百四十六个村庄。[9]由此,太原县的晋祠稻米闻名遐迩。此外,境内较大的昼夜温差盛产了太谷西瓜、清徐葡萄;独特的地貌、土壤培育了麝香等多种名贵药材。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市镇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决定了农产品的区域化特征。太原府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如太原府诸县均产羊毛,交城县擅长收布,织为“氆氇羢布”[10]以代替羊皮衣。徐沟等地因盐碱土壤而盛产盐,乡人精通制盐之术。盐的副生产品是硝,“太原硝皆出人力,贫民借以自活”。[10]阳曲县炼制硫磺之术发达。[10]农业的繁荣也促进了酿酒业的发展,太原桑落酒以甘美闻名,“汾清”和“玉液”也早就闻名于世。[10]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太原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市镇崛起的根本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带动了太原府市镇的发展。
明成祖时期,中原北部形成了九边重镇,每镇以下领众多卫所,这条庞大的防御线需要众多兵马与粮草。为充实边境军粮储备,明政府先后采取了屯田制与民运粮饷两项制度,但随着屯田制的破坏与民运粮的负担过重而难以实行。为吸引商人贩粮至边防,自“太祖初起,即立盐法,置局设官,令商人贩鬻,二十取一,以资军饷”[5],这就是开中制。洪武初年,统治者在诸产盐地设置盐政机构,按边镇需求招募商人输粮,商人去指定边镇纳粮后,边镇官府根据纳粮数量确定其盐引数,提交至盐运司等盐政机关,商人向盐政机关申请贩盐许可证,通过后持盐引至特定区域取盐、贩盐。随着边防的需要,盐引不断增加,“洪武时,岁办小引盐三十万四千引。弘治时,增入万引。万历中,又增二十万引”[5]。山西商人以“极临边境”的优势,大批投入北方边境市场。太原阎蹯楚之祖父和父亲,先纳粮报中于北方边镇,换取盐引,后“以太原望族贾淮上篓盐”[11],到明中叶开中制由纳粮改为纳银后,又由边商转内商,举家迁居扬州。这就是明代晋商的开始,他们的足迹不仅在大同、宣府,也涉及西北边镇,垄断了报中特权,获得了极为客观的利润,逐渐兴盛起来。
由于明太祖最早在河东设立“河东转运盐使司”,于是,河东商人成为山西最早的一批晋商,随着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晋商内部经济中心由南向北的推进,“晋中盆地商人崛起,逐渐超过晋南和晋东南的商人,取得了代表晋商的资格”[12]。从此,直到道光年间,晋中商人一直蜚声国内外。晋商的活动,促进了太原府商品经济兴盛,有一大批市镇崛起,集中于晋中地区,譬如太原府治所阳曲县内的故县镇、东黄水镇、杨兴镇、大盂镇、阳曲镇、向阳镇、小店镇、河口镇等;祁县及其管辖东观镇、子洪镇等;太谷县及所属小市镇阳邑镇、范村镇、白城镇、白村镇等以及徐沟县诸镇等等。
太原府的市镇在明代兴起,清代繁盛。随着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后洋货的大量涌入,打击本地商人的同时,也作为新兴消费品也打开了市场。此外,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太铁路太原段的开通也为沿线物资交流打开了新局面。这些客观原因都刺激了太原府境内市镇的新发展。
考察市镇的时空间分布特点,旨在研究它在不同时空中的疏密程度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发现市镇的分布规律。
首先,以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与清代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为例,考察明清时期太原府市镇的区域分布密度及特征,即各区域每平方米市镇的分布密度。(见表一)
表一 明清时期太原府各区域主要市镇密度及分布情况①
横向比较,明代晋中主要市镇的密度最大,其次为东部地区,北部与西北尚无记载;清代晋中地区仍旧是市镇密度最大的区域,大于西北;纵向来看,清代晋中与西北部地区市镇的密度远高于明代。可见在明清两代,晋中地区一直都是太原府主要市镇分布较密集的地区。晋中太原盆地诸县在明代以祁县柏团镇、洪善镇最为突出,其他如榆次县也有市镇,据万历《榆次县志》记载,当时有4镇,即源涡镇、王胡镇、东阳镇和永康镇;清代康熙年间,新增北田镇;乾隆时期,又增什贴镇、鸣谦镇与怀仁镇;清代末年,又出现长宁镇、南要镇、要村镇、六堡镇、使赵镇、大峪口镇。晋西北地区在万历十年(1582年),仅有岢岚州三井镇;自清代起,此地市镇发展起来,至嘉庆二十五年,岢岚州增加河口镇、东村镇、大贤镇、普明镇、上明镇等五个重要市镇。
其次,笔者试图从地图所示的明万历十年(1852年)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市镇,探究明清太原府各县重要市镇的密度。(见表二)
表二 明清时期太原府各县主要市镇密度及分布情况②
②资料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第54页;《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第20页。注:各县面积换算方法为,参考《山西志辑要》中各县“东西广……里”与“南北袤……里”的长度,并按照清末度量衡1里=576米相乘而来,又根据一平方千米=十万平方米的公示,将面积单位推算到千米。数据尽管不算完全符合,但与利用今日各县面积数据相比,较为准确;人口密度的算法:以不同时期的人丁数除以面积而来,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忽略了不同时期各县面积的细微变化;关于徐沟县面积及密度的算法:因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源县省入徐沟县,为方便比较与计算,将1764年以前两县的人口数据当成一个整体来计算。
可以看出,明代的主要市镇出现在乐平县、祁县和太谷,数量较少,相对于县域面积而言,密度最大的是太谷县;太原府各县许多重要市镇在清代发展起来,其中祁县、太谷、文水密度最大。纵向来看,清代各县市镇密度较明代都明显增加。
最后,地理环境决定着市镇的发展方向,明清时期太原府市镇的地理分布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多分布于地形平坦的盆地内部。将明清时期太原府各市镇在谷歌卫星图进行地理复原后可以看出,境内大部分市镇位于太原盆地内部,地形平坦开阔,河流密集。尽管岚县各市镇位于芦芽山东南麓,吕梁山北端,境内四面环山,但各市镇也位于中部的小型盆地内;二是位于河流交汇处或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河谷地带。如清代太原府岚县河口镇位于岢岚河下游河口处,上明镇、普明镇分别位于上明河与普明河下游,东村镇位于岚河、上明河、普明河的交汇处,上明河、普明河是岚河分支,“岚河是流经岚县的最大河流,是汾河的一大支流。沿岚河干流两岸,地势较低,土地平坦,气侯条件好,土质好,水源充足,是农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13];三是市镇多沿河流呈条状分布。学者刘景纯在研究清代黄土高原城镇分布时指出,黄土高原城镇的分布特点为呈“点状、块状集聚分布”[14],这是因为他将黄土高原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内部各地势形态视作其内部要素,各平原面积不大且分散,故呈点状团块分布。而将太原府作为整体研究市镇分布时,能够更加精确地观察市镇的分布形态,即大多沿河流沿岸呈条带状分布,这一特点在清代中后期、市镇密集的太原盆地尤为明显。
总之,在市镇兴起的明清时代,自然地理仍旧较为强烈地影响着市镇的空间分布,尤其从清代市镇数量发展起来以后更加突出。虽然市镇兴起的人文原因各有不同,但是这种地理分布格局基本维持不变。
地理空间内部要素及布局属于地理的微观层面,从中更能感知市镇的空间布局规律。笔者现以太原府太原县小店镇为例来考察。小店镇,今太原市南部小店区小店村,位于晋中盆地北部、汾河与涧河的冲击平原上。明清时期,小店镇是太原县四大古镇之一,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4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地形平坦,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东距榆次约16公里,南距清徐县城28公里,西距太原县城8公里、晋祠镇13公里,北距太原府阳曲县中心15公里。[15]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攻北汉夺晋阳后,在今小店村五百里筑新城,名“平晋”,雍熙二年(985年)改称“平晋县”,小店属之。明嘉靖十九年(1542 年)筑永安堡,“永安”取“永保安宁”[16]之义,此即小店镇前身,后改称“小店堡”,史载“小店堡原永安堡,高二丈八尺,周围四百丈,乃太原四达道也”[17]。该堡“南北长四百公尺,东西宽二百公尺”[15],换算成现今的尺寸可推断,小店堡高约9.8米,周长约1400米,其中南北长约400米,东西长约200米,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规模可观。①清代1尺约为今0.35米,一丈10尺,1公尺为今1米。小店镇四面设墙,形制完整,交通便利。新中国建立以前,村内有凤凰街、南官道、草市街、东马道、西马道、堡西街等六条大街道,沿街有大小商铺三十余家,与沿街设置的公共设施,形成一定格局,村中建有七座庙宇、一座小学。[15]下面用一幅民国地图来窥探小店镇明清时期的空间结构布局。(见图一)
明清时期小店镇为典型的“二门城”,两道门为南北方向的南门阁与北门阁,连接镇内主要街道凤凰街。北门阁并不在南门阁正北面,而是在面向城外旧县道的西北方向,这或与地形、交通和风水有绝大关系(“四隅城门应避开不吉利的凶位”[18])。镇内中心街道为凤凰街,东西两侧分别为西马道与东马道,西马道西为堡西街,这四条街道为小店镇南北向的主干道。南门阁以南分布着东西向的最主要街道——草市街,南城门外的南北向街道自西向东依次为李家庄道、南官道、榆次大道,均与草市街相接,并通向镇外其他村庄,其中南官道为小店镇最主要的城外街道;北关门外街道自西向东依次为西官道、旧县道、南黑窑道。各主干道延伸出一些东西向的小街巷。镇内布局形态规整,街道走向较清晰,呈现格网状路网格局,属于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街道结构,即“以规划粗放的大街廓网格与各自生长的小街巷的叠加的道路肌理”[19]。主要街道凤凰街、草市街集宗教活动、庆典、经济活动三个功能为一体,是举行宗教活动、迎接节日与庙会交易的公共空间,“各大庙会大都设在凤凰街(真武庙至宝莲寺)、草市街(文昌庙至老爷庙)这两条商铺密集的主干大街上”[15]。
图一 1936年小店村商号店铺分布图②
明清时期,小店堡“有大小庙堂十二座”[15],小店镇的寺庙大多分布在交通便利处,特别是街道交叉口或邻近街道两侧的地方,如南门阁西南的老爷庙,位于李家庄街与草市街的交叉口,其他如南寺庙、五道庙、文昌庙也是类似情况。奶奶庙尽管不完全位于交叉口,但也距岔口不远。总体而言,镇内的寺庙整体呈点状分布,镇北分布着较多寺庙,其中真武庙与南门阁南北正对,遥遥相望,连接主要街道凤凰街,这足以说明真武庙对于小店镇的地位。寺庙不仅是宗教空间,也是交易空间,这一点着重体现在庙会上。自明末清初开始,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还一直延续。“每年举办三次庙会,即农历正月二十八、五月初一、八月十一。正月二十八庙会,是欢庆奶奶庙送花花和村民为春耕生产购买所需生产资料举办的。五月初一庙会,是文昌庙、老爷庙的庆典,村民为‘三夏’农事工作做准备而举办的。八月十一庙会是庆贺真武庙、南寺庙神灵之诞辰,迎贺八月十五中秋节,同时为‘三秋’大忙农事活动做准备。”[15]
小店镇最初紧邻官道,西渡汾河就可到达太原县,所以有较大的人流量,先是在渡口东岸设几家小店,后商贾集聚,发展为村,称为“小店”。小店镇商铺林立,大多沿街道两侧分布,其中凤凰街两侧分布店铺最多,总量约84个,相当于其他街道店铺的总和。可见主要街道的地理位置及人流量对于商业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南门外草市集街两侧也是店铺众多,商业发达的区域。自明末清初开始,小店镇逢每月双日赶集,称为“双日集”,地点“在南寺庙西口至堡西街南口的草市街,南寺庙前至南门阁、文昌庙前”[15],此后草市集周围就逐渐成为小店镇南门阁外重要的集市贸易区,这与它位于镇内主干道与镇外南官道的交叉处有关,邻村游人来此十分便利。
从民国年间不同店铺的分布规律,可依稀推断出明清时期不同行业的分布区划。小店镇店铺行业繁多,既有销售行业,也有原材料加工店铺、服务业,更有大型加工工厂。一般来说,加工业或者原材料销售行业离市镇中心比较远,比如市镇西边堡西街的“王小山草纸房”与两家盐房、炮铺,这些行业或需要大量水源,或需极大的土地空间,邻近镇边比较容易获取,可降低运输、租金、生产成本。而在市镇中心以及南边草市镇周围大多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销售业、加工业、服务业。总之,原材料加工行业位于市镇西、北、东部外延,而日常用品销售及加工业位于市镇中心及南部。小店镇商业区与住宅并无明显区域分隔,住宅沿交通路线密集分布,“临街人家多开门窗,再加出檐,建为店铺”[15]。
小店镇的文化空间应为文昌庙,它源自历史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是民众对于文运信仰的载体。明清时期,文昌崇拜达到一个高潮,“凡有文庙的地方,大都会有魁星楼、文昌阁建筑的存在”[20],“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地教育的发展”[20]。笔者大胆推测,该镇文昌庙附近至少在清代就有学宫存在。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进行学制改革,颁布《壬寅学制》,计划“太原县在小店、北阁、晋祠、南堰四镇及县城设置‘蒙学堂’5所,小店镇蒙学堂设于村东文昌庙北一所旧院内”,后清政府该颁《癸卯学制》,“太原县城及四镇的蒙学堂改称初等小学堂”[21]。小店镇的文化空间就是以文昌庙为中心市镇的东南“巽方”,依风水学说为文运较优越的位置,不仅是文化信仰的载体,也是实施教育的场所。
小店镇的内部空间布局体现了交通位置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商业空间依赖主要街道和镇区外的官道生存。传统的市镇空间内除了街道空间、信仰空间、交易空间,还有可供游玩的娱乐空间,如榆次源涡镇东有源池,多种莲藕,源池荷花为榆次旧八景之一,文人墨客屡来游赏,题咏甚多。[22]
综上所述,在太原府市镇的兴起过程中,晋商的活动起着主要的作用,随着清代中后期晋商的兴盛,市镇发展也到达了顶峰。不难看出,无论是市镇的时空分布还是内部布局,都多少受到了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与交通、风水等因素的影响。与江南市镇“依河设市,夹岸为街”[23]的市镇设置相比,华北的市镇大多受路陆交通影响而非水陆交通,市镇街道形制为近路为街、夹路为街,而非临近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