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娟,2,曹慧玲,李超然,王 蓉,曾红春,贾焱
(1.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2.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湖北 武汉,430079)
历史街区作为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特征的载体,既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又是研究城市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能有效地反映某一地区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状态与人文风情。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武汉见证了许多历史变迁,其历史文化街区所具有的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纪念意义得到了肯定。
国内有关历史街区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对历史街区的研究主题主要从历史街区的相关概念和保护模式逐步过渡到历史街区的更新与设计、游客和居民对历史街区的感知。如王景慧通过分析国际上历史地段保护的演变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概念的形成,探讨了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的原则和方法[1];杨新海通过分析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2];旺姆等以拉萨八廓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旅游开发程度与居民感知之间的关系[3];梁保尔等利用官方宣传文本与网络游记分析了官方和游客对上海历史街区的关注与偏好,研究上海历史街区共现效应分布情况[4]等。国外对历史街区的研究注重历史街区的开发设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社会事件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的影响。如Asmaa等通过分析评价Aga Khan项目对开罗Darb Alahmar的复兴产生的影响,推导了两者之间的统计相关性,研究了国际组织对历史街区改造的作用和局限性[5];Akihiro Araya等以日本高山市为例,通过幻灯片播放特定照片,研究了西方游客的出现对日本市民关于历史街区的感知和评价的影响[6]等。
国内外对历史街区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尤其是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视角上,国内在历史街区的空间结构方面的研究多是从建筑学角度进行,从地理视角展开相关研究较少;研究尺度上,已有的研究多是从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角度展开,中观尺度的案例地选择较少;研究内容上,历史街区的游客感知研究较多,空间感知研究较少;数据获取上,已有的研究多通过问卷或访谈方式进行,而使用网络大数据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中观尺度,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地理学角度出发,分析武汉市内16个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空间分布特征、交通结构差异、中心结构特征、街区内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游客对历史街区的空间感知情况,从旅游供需匹配的视角为武汉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城市旅游规划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与《武汉市主城区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确定了武汉市16个历史街区,涵盖了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在内的5个历史文化街区(表1编号1—5)、首义片在内的5个历史地段(表1编号6—10)、大智路片等6个历史风貌街区(表1编号11—16)。16个历史街区的总面积达827.8hm2,占整个武汉市行政区划总面积的0.09745%,各历史街区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武汉市16个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范围与面积
注:①历史地段是指历史遗存较丰富、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密集、文物古迹较多,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完整真实地反映武汉历史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地区[7]。②历史风貌街区是指某些历史遗存较少,达不到历史地段标准,却保存着重要的历史与人文信息,其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能体现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8]。
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4种:①武汉市旅游景点和历史街区的相关信息通过武汉旅游政务网、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官方网站获得;②武汉市的行政区划、市内交通等资料通过ArcGIS10.2数字化(采用GCS-WGS-1984坐标投影系统)建立基础底图;③历史建筑的保存和利用现状通过实地走访并借助搜狗地图呈现街区平面图来收集;④网络游记数据借助“蚂蜂窝”与“携程”官网,获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武汉市历史街区有效的网络游记、评论文本223篇,运用ROST CM6软件对筛选出的游记文本进行词频分析。
本文采用ArcGIS10.2空间技术分析法,通过缓冲分析等命令来衡量历史街区的中心结构特征,以及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A级景点之间的空间关系[9];根据历史建筑的集中程度选定一定范围的调查区,通过2017年7月至12月不定期的实地走访,获取优秀历史建筑目前的使用功能和保护现状。针对游客空间感知部分,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ROST CM6词频分析软件对筛选后的网络游记文本进行处理,分析游客对历史街区的形象和空间感知。
武汉市历史街区主要分布在三环线内,以长江与汉江交汇处为中心的沿岸区域,在中山大道与沿江大道处最集中。其中,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区以商贸文化为主要特色,青岛路片区以金融办公为主要特色,“八七”会址片以革命史迹与优秀里分为主要特色,一元路片以优秀里分为主要特色,昙华林片以历史建筑与传统里分为主要特色,首义片以首义文化和蛇山景观为特色,农讲所片以近代革命运动旧址为主要特色,洪山片以宗教文化和革命遗迹为主要特色,青山“红房子”片以仿前苏联规划模式的大型生活社区为主要特色,珞珈山片以近代教育文化和早期建筑群为主要特色,大智路片以近代里分建筑为主要特色,六合路片以大量日租界时期建筑为主要特色,汉正街以商贸文化和传统街巷为主要特色,汉钢片以早期兵工企业聚集为主要特色,龟山北片以优秀的现代工业企业和大量古墓、摩崖等历史遗迹为主要特色,显正街片以武汉传统民居与商业文化为主要特色。16个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空间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武汉历史街区的空间分布
研究区内通过实地走访和数据搜集,共收集到184处优秀历史建筑的位置信息,这些优秀历史建筑的空间分布情况见图2。这184处优秀历史建筑集中分布在以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为代表的5个历史文化街区,在以首义片为代表的5个历史地段的分布较零散,在以大智路片为代表的6个历史风貌街区的分布较少。整个分布形态以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为转折,呈“L”型分布。
图2 武汉市历史街区优秀历史建筑的空间分布
历史街区由历史建筑构成,通过分析街区内部的优秀历史建筑与市内微交通的连接程度来评价历史街区附近的交通通达程度。首先,选取武汉市内的地铁线作为微交通研究对象。依次取200m、500m、1000m为范围作三次缓冲分析,形成三级缓冲区;其次,各级缓冲区所在图层与历史建筑分布图层进行相交分析,得到不同缓冲区内历史建筑的分布情况(图3、表2)。
图3 地铁线缓冲区历史建筑的空间分布
本文所收集到的184处优秀历史建筑有27.2%位于地铁线路200m缓冲区内,39.1%位于地铁线路200—500m缓冲区内,31%位于地铁线路500—1000m缓冲区内,只有2.7%分布在地铁线1000m缓冲区外,武汉市历史建筑集中区域与地铁线交汇处基本重合,因此地铁线能很好地连接市内优秀历史建筑。
表2 地铁线缓冲区历史建筑分布数量及百分比
截至2018年5月,武汉市共有黄鹤楼公园、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3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归元禅寺等14家4A级旅游景区。这些高级别的旅游景区已在游客的印象中建立起了一定的旅游形象,周边的历史街区可借助其辐射作用带动历史街区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以武汉现有的3家5A级风景区及其片区和14家4A级风景区为中心,分析市内优秀历史建筑的空间结构。
以武汉市内的5A级旅游景区(以及片区)和4A级旅游景区为基点,以1km为间隔进行三次缓冲分析,形成范围为1km、2km和3km的3个缓冲区。将结果图层与优秀历史建筑分布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不同缓冲区内历史建筑的分布情况(图4),再将各范围的缓冲区与历史建筑进行相交分析,得出分布在三个缓冲区内的历史建筑数量(表3)。经过统计发现,在这184处优秀历史建筑中有120处位于缓冲区内,位于缓冲区以外的历史建筑有64处,占总数量的34.8%,这说明部分历史街区能有效地借助高级别旅游景点的辐射作用,但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历史街区缺少高级别旅游景点的辐射和带动,能利用的旅游资源较单一薄弱。
图4 高级别旅游景点缓冲区历史建筑的空间分布
缓冲区1km以内1—2km2—3km总计历史建筑数量(处)394932120
为进一步了解武汉市历史街区内历史建筑的开发利用情况,本研究通过走访形式重点选取历史建筑集中区(即由卢沟桥路、京汉大道、友谊路—中山大道、沿江大道为边界形成的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图5),对照该区域地图,沿线记录该片区内历史建筑的保存或利用现状,共收集到142处历史建筑的相关信息(表4)。这142处历史建筑中,有62处(占43.7%)是作为商业活动场所,以从事零售业、餐饮住宿业的商店为主;有19处(占13.4%)作为向公众开放的参观场所或活动场馆,均为免费参观点;作为民居的历史建筑和目前被闲置无实际利用的历史建筑均有18处(占12.7%);作为政府办公场所的历史建筑有17处(占12%);整修中的历史建筑8处,仅占5.5%。
表4 调查区历史建筑的现状及对应数量
作为商业活动场所的历史建筑较注重与其原用途相匹配,如位于中山大道的中国银行汉口分行旧址目前仍作为中国银行的办公楼。这种利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文化延续,但能够与现存历史建筑的原用途相互匹配的商业类型毕竟有限,而现代商业活动的频繁开展也会对历史建筑造成一定损伤,因此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除了原用途之外,历史建筑所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所开展的商业活动类型的重要因素。位于人流量较大的街道(以江汉路步行街为代表)的历史建筑,多被品牌服装、珠宝等专卖店占据;位于交通便利、车流量大的街道(以沿江大道为代表)的历史建筑,多被提供餐饮住宿的服务设施占据;位于历史街区内部较窄的街道(以洞庭街为代表)的历史建筑,多被小型商铺、民居占据;闲置的历史建筑大多是因为所处地段不佳或是建筑空间小而处在一种无人维护、无人看管的“荒废”状态。
图5 历史建筑利用现状
形象特征感知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和环境特点的印象[10]。首先,利用ROST CM6软件对筛选后的游记文本进行社会语义网络分析(图6);其次,运用词频分析,分析结果经整理后建立武汉市历史街区形象特征词库,提取出排名前50的非地名特征词作为高频特征词,用以分析游客对武汉市历史街区的印象特征(表5)。由语义网络分析结果可知,在采集的关于武汉历史街区的网络游记中,语义关联度较高的非地点名词有“建筑、历史、文化、樱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游客对武汉市历史街区整体形象的感知特征;关联度较高的地点名词有“黄鹤楼、武大、户部巷、昙华林”,反映出游客对这几个地点的感知较强烈。
图6 武汉市历史街区语义网络分析
序号特征词频次频率(%)序号特征词频次频率(%)序号特征词频次频率(%)1建筑4079.1718拍照761.7135红色390.882樱花3918.8119学校661.4936租界380.863博物馆2425.4520咖啡651.4637气息380.864公交2154.8521民国时期651.4638教堂370.835历史2144.8222环境651.4639小店370.836步行街1834.1223寺庙611.3740明信片350.797地铁1663.7424佛教561.2641风情340.778小吃1623.6525现代561.2642罗汉340.779纪念馆1443.2526百年541.2243房子340.7710文化1312.9527街道531.1944街头310.7011风格1202.7028商业501.1345创意300.6812工厂1142.5729艺术491.1046旧址280.6313大楼1132.5530故事481.0847银行270.6114风景1122.5231小巷471.0648医院270.6115巷子1002.2532图书馆440.9949近代270.6116上海外滩841.8933文物430.9750小资260.5917交通771.7434纪念420.95
根据所提取出的高频特征词可知,游客对“建筑”的印象最深刻,建筑不仅是构成历史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街区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樱花”作为珞珈山片区有别于其他片区最独特的标志,已与该片区的历史建筑很好地融合,共同构建了游客对珞珈山片区的整体印象。排第三位的特征词为“博物馆”,排名第九的特征词为“纪念馆”,以“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首义片、八·七会址片”为代表的几大片区内,均有作为博物馆或纪念馆向游客免费开放的历史建筑,这些博物馆和纪念馆已成为游客到访历史街区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目的地。由此可见,游客空间感知最强的地方位于以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以及以珞珈山片区为代表的历史地段,这两个区域的历史建筑聚集且交通便利,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空间感知效应的旅游空间。此外,“公交”和“地铁”在这50个高频特征词中频率均超过一般水平,表明游客前往历史街区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搭乘公交或乘坐地铁,这与各历史街区的地理位置和集中程度相关,与武汉市三环线内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分布情况相符。
地点空间感知是对结构、实体和空间关系的内心描绘和认识[11]。本研究主要从游客对历史街区内部标志物要素感知强弱和道路要素感知强弱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比较游客对各片区地点空间感知的强弱程度。从整理所得的高频地点词库中提取出排名前18位的代表建筑物的名词,利用ROST CM6软件可视化功能,制作标签云(图7左),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武汉大学、黄鹤楼、长江大桥”。根据各片区地理范围的划分情况可知,武汉大学地属珞珈山片区,它由工学院、图书馆等15处26栋早期建筑共同组成,资源条件优越,游客的感知最强;黄鹤楼与长江大桥作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游客的感知程度高自然不容置疑;排名第四位的是“红楼”,属于首义片区,色彩鲜明、外形独特,游客对其感知较强。汉钢片区的标志物“汉阳造艺术区”排名第八位,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区的标志物“江汉关大楼”排名第十一位,游客对两者的感知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属于“八七”会址片的詹天佑纪念馆与八七会议会址分别排第十七位和第十八位,游客对这两个地点的感知最弱。
注:左为排名前18位的标志物词云图;右为排名前20位的道路词云图。
图7 词云图
根据整理出的道路词云图可知(表6,图7右图),户部巷与昙华林片区风格特征鲜明,对青年学生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区历史建筑保存情况良好,商业化发展程度高且交通便利,因此游客的感知较强;樱花大道借助其道路两侧的樱花景观和地理位置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游客的感知较强;由于解放大道、沿江大道于是武汉市江岸区的交通要道,多作为旅游过道,游客感知较弱;对三阳路、粮道街这类街道窄、交通不便的城市生活街道,开发程度低,游客感知最弱。
总体而言,游客对武汉市历史街区游客的地点空间感知情况处于一种“两极分化”的状态。武汉市主城区的16个历史片区不论是从标志物要素还是从道路要素来看,只有少数几个建筑物或街道的频率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其他的大多是低于平均水平且差距明显,表明这16个片区的发展情况极不均衡。
本研究基于旅游地理学视角,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武汉市16个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并运用词频分析法获得了游客对历史街区的空间感知,为分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新视角。就研究尺度来看,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分析了历史街区整体分布特征及历史建筑点状分布特征;就空间关系来看,注重内部与外部相联系,分析了各街区间的交通结构以及与周边高级别景点的互补作用;就研究角度来看,注重兼顾资源供应与游客需求,分析了各历史街区的开发与保护现状以及游客的空间感知情况。
主要结论为:①武汉历史街区空间分布较集中。武汉市历史街区以长江和汉江交汇处为折点呈“L”型分布,市内优秀历史建筑大部分集中分布在5个历史文化街区,在5个历史地段的分布较零散,在6个历史风貌街区的分布较少。②武汉历史街区的交通结构较好、通达度较高。武汉市的地铁线交汇处与历史街区分布集中区域基本重合,能很好地连接各历史街区,再加上武汉市已有的公交路线网路十分发达,各历史街区的通达程度较高。③武汉历史街区中心结构不均衡。少数历史街区能有效借助市内5A级和4A级旅游景点的辐射作用与这些景点相互补充,拉动了历史街区的旅游发展,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历史街区处在有效带动范围之外,能够依靠和凭借的旅游资源单薄。④武汉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情况有待改善。通过对特定区域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发现保护效果较好的只有目前作为向公众开放的部分历史建筑,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很好地保存和延续了其历史文化价值。⑤武汉历史街区发展极不均衡。户部巷与昙华林片区、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区、珞珈山片区历史街区开发程度高,游客感知较强。其他大部分历史街区开发程度低或尚未开发,特色不够鲜明且交通条件不佳,游客感知极弱。⑥游客对历史街区感知的强弱受历史街区空间结构分布特征影响较大,感知较强的地方往往是资源最密集、空间特色鲜明且交通便利的区域。
基于以上对武汉市历史街区的空间结构及游客空间感知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优化历史街区的空间结构、提高游客空间感知的相关对策:①政府和商户应注重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保护。现存的历史建筑在进行开发利用或是整修时要注意与所在街区整体风格相协调,在历史建筑原貌的基础上不宜进行过多的改造和翻新;对闲置的历史建筑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不能任其荒废衰败,应尽量将其利用起来,实现其历史价值。②在当前空间开发特征的基础上,政府应以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区、龟山北片和昙华林片为核心,联合附近其他片区共同打造主题历史街区系列,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历史街区整体的旅游形象。鉴于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区的历史建筑保存状况较好,而龟山北片和昙华林片已在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印象中已建立起一定的旅游形象,可将这三个片区作为核心联合其他片区形成一个整体,再根据各片区自身特色提炼各自的主题,设计和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围绕历史街区的主题来推广旅游产品,以主题历史街区系列的方式进行宣传,树立历史街区整体旅游形象,提高游客感知度。③政府应强化旅游交通线路打造,将历史街区之间、以及武汉市现有的高级别(3A级以上)旅游景点与历史街区之间进行有效串联。研究发现游客前往历史街区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搭乘公交或乘坐地铁,建议依靠武汉市内发达的公交和地铁线路,以各历史街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为基础,为游客定制历史街区公交专线或打造特色历史街区地铁专线。
(致谢:感谢华中师范大学16级旅游管理系桂怡静、薛冬莲、邵姣三位同学在研究初期的数据搜集和实地调研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