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华a,刘 敏,荆艳峰
(北京联合大学 a.应用科技学院;b.旅游学院,北京 100101)
自2011年以来北京市入境游客出现持续下滑,呈现1978年以来最长的负增长期。除了宏观政策、金融因素之外,入境旅游产品品质提升成为发展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具有独特地方形态与文化基因的本地生态方式体验区,历史街区已成为北京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历史街区作为显示一定历史阶段的传统风貌、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街区[1]而受到关注。
根据有关文献,已有学者多从宏观旅游开发模式、文化创意、形象改善[2-5]等客观视角出发对历史街进行了研究,但缺乏对从游客主观的本真性体验入手的相关研究。由于从游客主观视角能探析到游客对历史街区的真实需求,所以从本真性视角对国外游客进行研究尤为重要。显然,由于国内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游客的价值观导向、行为习惯、体验感知等差异,对本真性的理解与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有所差异,因此对比研究将为开发历史街区提供借鉴。
鉴于此,本文着眼于游客的主观体验,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网络评价,将中外游客对北京历史街区的本真性体验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在北京地域文化历史街区背景下回答以下问题:①国内外游客对历史街区本真性体验的构成要素;②国内外游客对历史街区整体认可度的本真性差异对比;③独特的历史街区对游客本真性体验的影响差异,并对比国内外游客的本真性差异,深入了解本真性的构成与影响因素,为历史街区开发保护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本真性一词源于希腊语的“authentes”,意为“权威者”和“某人亲人制作”[6]。目前,学术界对“authenticity”有三种译法,即“原真性、真实性、本真性”。当涉及旅游主体体验时,通常使用“本真性”。本真性最早由卢梭提出,意为人的诚实、纯真[7]。后来,本真性被用来描述博物馆里展示的艺术品[8]。因此,本真性代表了传统文化的起源、内容和特征,在遗产旅游中占据重要地位[9]。基于客观主义、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存在主义的本真性视角可对旅游中本真性的概念进行辨析(表1)。
表1 不同视角的旅游本真性概念
注:结合相关文献[10-16]整理。
国外对本真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体验、旅游吸引物、旅游事件和旅游动机等领域[18]。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MacCannell[11]首次将本真性应用到旅游研究领域,认为旅游者的主要动机在于对本真性的追寻。但英国社会学家Sharpley[8]则认为对本真性的追求程度与对现代社会的异化意识程度有关。在对本真性概念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相继开展对本真性的实证研究,Mura[18]、Wang[19]对马来西亚和我国丽江民宿的游客本真性体验进行了研究,但未说明游客的国籍来源。Mkono[20]研究了西方和非洲旅游者在津巴布韦餐厅内对非洲民俗表演本真性感知的差异,指出客观本真性并非各个国家具有一致性的旅游需求,西方游客乐于从客观事实揭露舞台文化中的“欺骗”成分,而非洲游客更愿意把美学和艺术作为评价文化表演的标尺。
国内对本真性的研究多集中在遗产旅游、旅游商品、民俗文化的保护方面。在遗产旅游研究中,陈伟凤[22]从存在主义本真性视角出发,总结出塑造遗产旅游体验本真性的四种途径;罗佳明[22]从旅游发展的维度,提出遗产地精神与体验旅游本真性的结合,有利于游客提高遗产旅游本真性体验;林涛等[23]指出游客参与性、消费者偏好、商品的工艺等是影响游客对上海工业遗产本真性感知的主要因子。在民俗文化研究中,田美蓉等[24]指出个人感情和知识是影响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本真性体验的因素;彭莹等[25]阐释了各利益主体对云南沪沽湖摩梭文化本真性的影响和诉求,为民俗旅游保护本真性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廖仁静等[26]以南夫子为例,指出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是构建都市历史街区本真性感知的因子。在旅游商品研究上,赵芬[27]认为旅游体验中的本真性和商品化是可以共存的。综上所述,国外研究大多基于西方旅游者视角,侧重主观体验,国内研究缺乏对游客主观的历史街区体验的探索和缺少对比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对比的视角,对游客历史街区本真性体验差异进行研究。
基于可操作性与已有研究,本文调查方法采用以问卷设计和访谈为主,并用网络评价进行三角验证。调查于2018年3—4月采用随机拦截式进行,对象为国内游客和国外游客,问卷语言分别为中文和英文。本次调研总共发放问卷596份,其中中文问卷共发放442份,回收423份,回收率为96.14%;英文问卷共发放154份问卷,回收145份,回收率为94%。
调查地点选取的区域是北京市东城区,原因在于:①调查地点数量密集。东城区是北京市历史街区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共有18.5片,占北京市历史街区总数的39.5%,占旧城的51.5%。②历史文化资源深厚。目前北京市东城区的四合院约有500多处,其中有333处曾获挂牌保护,约占旧城区挂牌四合院总量的1/2(http://whw.bjdch.gov.cn/)。③调研区域典型。北京市东城区是历史文化旅游的代表性区域,以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为依托的旅游活动多样化,既适合考察与旅游活动相关的旅游主体本真性,也适合考量旅游客体本真性。因此,以北京市东城区作为中外游客历史街区本真性体验研究的案例区,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表2 国内外游客调查样本情况
注:根据问卷数据整理。
人口统计变量主要包括客源地、性别、年龄、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表2)。第一,在客源地上,国内游客主要来自于北京市之外的其他地区,国外游客主要以欧洲国家游客为主;第二,在性别上,男性游客比重略高于女性游客;第三,在年龄上,国内游客多集中在18—60岁,国外游客以18—40岁的中青年为主;第四,在收入上,国内游客以中等收入为主,国外游客以中高收入为主;第五,在文化程度上,国外游客的文化程度比国内游客高;第六,在职业上,国内游客以公司员工、学生和政府官员为主,国外游客以学生、技术人员、商人和教师为主。
在调研过程中针对游客对历史街区的整体认可度进行抽样访谈,访谈问题为:“您在游览历史街区过程中,是否能感受到原始风貌。”一位欧洲国家的男性游客说道:“这是第一次来到北京,被北京的传统街区所吸引。看到历史街区的胡同、四合院和中国的古代建筑,觉得中国人太聪明了,大多古建筑修建于清末和民国时期。此外,还有一些建筑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到现在还保存得这么完整,依然保持了它原来的样子。”一位来自于国内地区的女性游客则回答:“以前来过很多次了,这次特意过来是想再次感受历史街区的意境,像一些建筑没有那么传统,更多的加入了现代的元素,‘传统’与‘现代’都会有不同的体验。”
除了访谈之外,在携程(http://www.ctrip.com/)和蚂蜂窝(http://www.mafengwo.cn/)旅游网站上搜集国内游客对历史街区旅游景点的评论内容及数据,然后对这些评论进行筛选。其中,游览北新桥、安定门、朝阳门等街道的游客评价道:“现在的历史街区和胡同已被改建,很多酒店客栈还有餐馆,有着老北京很多历史,老北京的胡同代表了庶民生活的一部分。”“各种小店都有自己的风格,老北京的土著人也有不少在里面居住,尤其是这些年,胡同的门牌都重新设计,增添了几分复古的风格,很有沧桑感。”“这里是自南锣鼓巷、北锣鼓巷后又一文艺青年吃喝玩乐的聚集地,已从单纯的老胡同变得越发的商业化。商业化可以,但希望未来不会变得过于商业化,应在留有北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度融入现代商业文明。”
从以上访谈和网络评论中可了解到,国内外游客对本真性有不同的旅游需求:国外游客认为本真性就是不能凭空杜撰历史或现实,而是应该尊重历史情境或客观历史事实。而国内游客则认为,重要的不是历史街区原本的样子,而是加以修饰过的美观。显然,国内游客对本真性的感知是与美的感知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国外游客对本真性的体验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国内游客对本真性的体验以“审美”为基础。这一结果为王宁[28]提出的中西方游客对本真性体验差别的原因在于“审美”与“认知”追求提供了经验支持。同时,这一结论也回应了朱璇[29]从叙事的维度比较中西方背包客在建构真实性的建构方式上的差异。
中外游客对历史街区吸引要素本真性体验的调查表明(表3):首先,对历史街区价值本真性的体验以建筑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主。在建筑价值的本真性体验上,国内外游客对建筑价值的本真性具有一致性;在居住价值的本真性体验上,国内游客对居住价值的本真性略高于国外游客,两者的比重分别为20.09%和11.03%;在文化价值的本真性体验上,国内游客对文化价值的本真性低于国外游客,两者的比重分别为31.92%和40.69%。其次,国内游客对演艺本真性的体验以相声为主,国外游客则以民乐为主。在相声本真性的体验上,国内游客对相声的本真性高于国外游客,两者的比重分别为31.91%和11.03%。在功夫表演本真性的体验上,国内游客对功夫表演的本真性低于国外游客,两者的比重分别为4.96%和19.31%。由于历史街区演艺类型丰富多彩,国内外游客的本真性体验模式也呈多样化趋势。国内游客对历史街区旅游业态本真性的体验以历史文化博物馆和民宿为主,国外游客则以历史文化博物馆和餐厅为主。在历史文化博物馆的本真性体验上,国内游客对历史文化博物馆的本真性低于国外游客,两者的比重分别为30.26%和48.97%;在民宿/精品酒店本真性的体验上,国内游客对民宿精品酒店的本真性高于国外游客,两者的比重分别为27.90%和13.79%;在其他旅游经营业态的本真性体验上,国内外游客基本相似。
表3 历史街区吸引要素本真性的体验差异对比
注:根据问卷数据整理。
通过游客对历史街区吸引要素本真性的问题进行抽样访谈,将国内外游客的访谈结果进行归纳,大致形成两种不同的态度:①国内游客认为:历史街区现状为真,即使经过不同程度的翻修,也能欣然接受。如在游览朝阳门、交道口等街道的中国游客说道:“可以说现在的胡同是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下来,虽然胡同里原来的民宅改成现在的商铺,但并不影响正儿八经的胡同文化,而且商铺开起来更给它的旅游业带来了无限发展。”“边走边感受沧桑的北京,有革新也有旧感。很幸运这里能保留下来,可以参观、抚摸、细思、遐想。”“虽然胡同里原来的民宅改成现在的商铺,但并不影响正儿八经的胡同文化,而且商铺开起来更给它的旅游业带来了无限发展”。②国外游客认为:历史街区不够真实。如在游览交道口、东四等街道的欧洲游客说道:“这里的店铺、纪念品、美食店几乎挤爆了整条巷子。商业化氛围剧增而原始风貌的东西越来越少。”“胡同里只剩下少许土著人了,基本都是外来租户,建筑似乎有一些后期改造的痕迹,心里感觉有些悲凉”。
国内外游客对历史街区本真性的体验相对较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与衡量本真性的标准有关。对国内游客来说,历史街区是他们在陌生环境中找回熟悉感的好去处,有无客观的本真性并不重要。而对国外游客来说,“商业化”改变了历史街区的本来样貌,与他们想要的“传统北京”有一定差距,不具有客观本真性,应将“商业化”与“原始风貌”对立起来。同时,这一结论回应了廖仁静[26]、Mkono[20]研究中指出的各个国家对客观本真性并非具有一致性的观点。
国内外游客对历史街区旅游活动的本真性调查表明(表4):首先,国内游客对参与程度的本真性体验以观赏为主,国外游客以学习为主。在观赏型的本真性体验上,国内游客高于国外游客,两者的比重分别为50.83%和11.72%;在学习型的本真性体验上,国内游客低于国外游客,两者的比重分别为25.05%和53.10%。其次,国内游客对旅游中互动本真性的体验以与当地友人陪同为主,国外游客以与当地居民互动为主;在与当地友人陪同的体验上,国内游客远远高于国外游客,两者的比重分别为39.01%和6.90%;在与当地居民互动的体验上,国内游客低于国外游客,两者的比重分别为22.93%和86.90%。同时,与国外游客相比,国内游客更喜欢独自游览。
表4 历史街区旅游活动本真性的体验差异对比
注:根据问卷数据整理。
为丰富国内外游客对参与程度的本真性体验内容,对国内外游客进行抽样访谈,归纳出访谈内容代表性较强的样本。如在北新桥街道、朝阳门街道游览的国外游客说道:“很有书香味的北京老街,充满了知识的气息。”国内游客说道:“这里保存着较好的旧京街巷的风貌,是京城现存不多的古老街道之一。巍然树立的牌楼、夹道的古槐和两旁的大小宅院、庙宇,古城韵味十足。”以上访谈再次验证国外游客注重文化方面的本真性体验,国内游客注重视觉欣赏方面的本真性体验。
当谈到游客与当地人互动的本真性体验时,游览东四街道、北新桥街道各胡同的欧洲游客说道:“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可以与当地人有近距离的接触,会体验到居民生活的真实状态。当走进当地人居住的院落时,最佳的体验是平房大院内的邻里之间互送吃食,上房摘枣,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老北京。”“在历史街区游览中,比景观有趣的是四合院建筑和当地居民”。在国外游客的调查中,由于“当地人”一词多次被提到,基本可以推导出“当地人”是本真性的符号。“当地居民”与“游客”构成一组二元对立概念,而这种以“当地居民”为首位的事实认知决定了真正有趣的不是历史街区的“景观”,而是“居民”[29],因此国外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强调与当地居民互动的本真性。
通过对国内外游客历史街区本真性体验差异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国内外游客对历史街区本真性体验呈现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对历史街区认可程度的本真性体验也有所不同。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国内外游客对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本真性体验存在差异。现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寻找本真性,在接受现代社会的不真实性和虚假的同时,仍然在寻求旅行意义。研究发现,历史街区游客的主要动机是休闲观光旅游,国外游客关注历史街区的历史价值,强调原件的本真性;国内游客在强调本真性的基础上,关注历史街区整体的美学价值。每个个体游客所渴望的体验深度决定了游客满意的本真性特征宽度。对国内游客来说,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是否本真,不会影响把历史街区看成一个成功体验了清末和民国风格的游览区。国外游客则与之相反,只有原汁原味,没有被商业化,依然保存完整风貌的历史街区才具有本真性,才算是成功的旅游体验。由此可进一步得出,国内外游客对历史街区本真性特征的评价标准不一致。②国内外游客对历史街区吸引要素的本真性体验存在差异。建筑体验和文化研究是历史街区的价值体现,历史博物馆业态能让国内外游客很大程度上感受到历史街区的本真性。存在明显差异的是国内游客注重民宿的体验,而国外游客注重餐厅的体验;相声、民乐、京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国内游客注重相声、京剧类的演艺体验,国外游客注重民乐、功夫类的演艺体验。对旅游吸引要素的研究有助于管理者和规划者根据目标市场的游客偏好,更合理地制定符合旅游者特征的规划方案,这对旅游业态的定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③国内外游客对历史街区旅游活动的本真性体验存在差异。国内游客偏好于观赏、与当地友人陪同的本真性体验;国外游客偏好于学习、与当地居民互动的本真性体验。根据国内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注重“欣赏”体验,可以看出在对本真性的评价标准上,主要依托的是审美价值,在主客体的互动和感性想像中达到本真性体验;而国外游客注重“学习”体验,借助历史事实和常识理论达到本真性体验。
依据上述结论和国内历史街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商业性强、旅游业态定位不明确、旅游活动单一等问题,提出历史街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①控制商业化程度,保持街区的原始风貌。很多历史街区都是北京市原来的老城区,随着旅游业发展的商业化逐渐加强,被形形色色的商铺等低端业态充斥,破坏了历史街区原有的独特韵味。就目前北京市历史街区发展状况和游客对整体风貌的体验结果而言,首先从入住的商家进行严格把关,诸如对小吃餐饮类、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店铺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千篇一律,销售的商品要体现北京市的文化特色;其次从历史街区的整体布局、古建筑的风貌、胡同、院落建筑的外部装饰与设计和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协调程度方面入手,给游客营造出浓厚的历史街区氛围,让游客体会到既不失传统风貌又不过度商业化的本真性体验。②精准定位旅游业态,突出街区特色。在历史街区的旅游发展中,胡同、四合院的传统建筑形式植入具有中国特色、古都特色和东城特色的文化灵魂,重点发展“皇城、中轴线”、“历史文化博物馆”、“老北京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特色,充分利用东城区皇城相府、民间技艺、戏曲要素相对集中的优势,开展差异化和特色化经营,提高游客对历史街区最直观的印象和体验。③丰富旅游活动类型,增强旅游体验性。旅游活动不仅是一种体验,还是一种文化传达的过程。北京市历史街区的胡同和四合院等旅游资源丰富,但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只是单方面的游览和拍照,对旅游活动的体验并不深刻。因此,我们建议北京市的历史街区在旅游发展中开展一些具有互动和学习双重性质的活动,如举办历史街区历史知识竞赛、以某条胡同或某个院落为对象的主题比赛、设计历史街区文物保护标语等,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参与学习。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历史街区演艺活动,如以历史街区独特的胡同景观、四合院建筑为背景,尽情演绎浓厚的文化气息。一方面是为引导游客保护历史街区的意识,另一方面是为增加游客互动体验的深刻性。
不可否认,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案例区的选择上,未能深入研究考虑选取多个案例区,从整体把握国内外游客对历史街区本真性的体验差异和体验模式。其次,在研究内容上有待深化,本文初步分析了国内外游客对历史街区本真性体验的差异,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本真性体验的构成要素及其在不同游客之间的权衡与表现方式。
(致谢:感谢评审专家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徐文月、柯桢师姐对本文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