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 玲 朱观明
2016年12月,为实施国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省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将2006年提出的省会(合肥)经济圈扩容、升格为合肥都市圈,推进一体化发展。目前,该都市圈包括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和桐城市,规划2020年经济规模占全省比重由2008年的36.37%提高到超60%。
长三角城市群的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其总体定位为:顺应时代潮流,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从战略高度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打造改革新高地、争当开放新尖兵、带头发展新经济、构筑生态环境新支撑、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
围绕总体定位,具体实现六个方面的突破发展,即建设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排头兵、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
整体看,目前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目前主要还停留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上,进展不快,力度不够。至2017年底,都市圈内7个城市还只是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都市圈内部协作滞后,特别是对都市圈发展起支撑作用的产业协同比较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是各自为政,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合芜马在一些产业仍在较低层次上搞同质竞争、恶性竞争,如三市沿江口岸重复建设明显,整体资源优势碎片化,进境商品指定口岸申报雷同。二是部分主导产业和战新产业发展不联动,合芜马都将汽车、家电、机器人、软件等作为主导产业或战新产业重点发展,不搞联动发展,力量分散,极不利于培育在全国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本土化的跨国公司。三是因省会城市、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国家综合科学中心、高校云集等多层利好因素和政策的叠加效应,合肥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作为都市圈领头羊,合肥在都市圈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产业协同。
1.出台合肥都市圈包容共享、协同发展的产业政策意见,推动都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采取切实举措,突出市与市之间的合作,强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作,将合肥都市圈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基地,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奠定富有自身特色的、具有预期市场前景的产业类型及其发展态势。
2.加强与上海等长三角省市国资委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在都市圈各市统筹共建开发园区承接产业转移。从省级层面,支持合肥都市圈各市与上海及其他长三角发达地区合作共建开发园区,采取托管、股份合作、产业招商等形式,对这些省市需要迁出的、并由国资委行使管辖权的企业实施产业承接,特别是要服务好都市圈内除合肥、芜湖以外的、经济实力相对弱的其他5市,加快合肥都市圈实质性的协同发展。
3.从省级层面突出合肥在都市圈的领头作用,带动都市圈内其他城市产业快速发展。一方面,在政策上引导合肥强势产业根据市场需要,将分公司和部分产业链适当布局在都市圈其他城市。另一方面,支持和推动合肥、芜湖园区与都市圈其他城市园区多种形式合作发展,如支持合肥巢湖经开区与地理位置相邻的含山经开区、工业园合作,一方出资金,一方出土地,按比例共享税收,优势互补。
4.合理布局合肥都市圈研发平台,加快产业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合肥市作为国家综合科学中心,拥有大量科研院校和高层次的研发平台资源,相比之下,都市圈其他城市这类资源紧缺。建议从省级层面统筹规划国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的申报,合理布局研发平台,在突出合肥市国家综合科学中心优势的同时,兼顾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
1.将合肥都市圈置于长三角城市群中整体考量,谋划好马鞍山市产业招商的路径和定位。马鞍山市既要有合肥都市圈内产业协同发展的“一盘棋”意识,讲大局,促进协调、互动发展,差异化发展;也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积极争取支持,坚持面向长三角乃至更大的视域,充分自身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全力构筑开放发展大格局。产业招商要聚焦发展高质量、生态高颜值、开放高水平和民生高品质,融入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在全省“三个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马鞍山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努力。
2.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重大龙头项目支撑有效投资。要针对战略新兴产业,以开发园区核心区块和综保区为主平台,面向世界500强、央企和国内知名大企业招商。要着力培养和锻炼一批专业化的招商团队,拥有国际化的视野、精准化的目标,把跨国公司的需求和我们的优势搞清楚,找到双方利益的共同点,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成功率。要把产业链目录搞清晰,产业链的特色和竞争力在哪里,每条产业链的龙头在哪里,强化产业链招商,带动供应链、资金链、价值链和人才链。要巩固与台湾知名工商协会经贸合作关系,高水平建设海峡两岸产业转型转移示范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园;充分利用欧洲投资企业联盟、马鞍山驻德商贸联络处等平台,加快中欧产业园建设,吸引更多欧资企业向马鞍山市加快转移。还要发挥客商和“校友”的人脉优势,推动民资对接外资、国资,培育更多的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大项目好项目。
3.全面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在发展智慧产业上寻求突破。智慧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所趋,已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马鞍山市智慧产业起步晚,智慧产业整体技术基础弱,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不足,科研力量整合优化不够,高端人才流失严重。我们要设法引进和培育若干大数据骨干企业,形成一至两个重要大数据产业园;推动新型智能服务型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推广,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大力发展智慧养老、智慧电商、智慧物流;加快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智能化改造,支持农产品安全溯源、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等信息系统建设;鼓励软件园区企业发展满足制造业应用需求的行业云服务,争取马鞍山市一批智慧产业重大项目纳入省及国家工程包和专项规划,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4.以积极主动承接的姿态,抢抓上海及长三角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特别是上海市正在规划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成为首要任务之一。以上海为核心,推动多个周边区域中心城市以及节点城市,分层次承接上海城市非核心功能,包括部分工业制造功能、农业生产功能等;上海产业负面清单中限制和淘汰的功能要转移到需要的地区,如苏浙沪以外的其他省市。上海新一轮、大批量的制造业等多行业 “搬迁转移”,必将为周边甚至更多地区的招商引资提供巨大机遇。建议围绕不适宜在上海发展而马鞍山市能够承接的产业及功能,主动对接,读懂读透上海产业功能疏散清单,争取合作,承接转移。
5.进一步提升站位与能级,探索和发展好“飞地经济”。近年来“飞地经济”正成为周边地区与上海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如嘉兴市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平湖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南通中央创新区、盐城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等。究其根源,既源于周边地区获取上海高端要素的动力,源于高铁效应大幅压缩了时空距离,更源于上海正逐步推动城市非核心功能、核心功能非核心环节向郊区以及更大区域范围疏解。因此,以上海为龙头,以飞地经济为典型功能载体,促进形成有序有效有度的产业分工体系,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不二选择。马鞍山市要与上海等长三角城市合作共建园区,发展“新飞地经济”,提升合作深度;要拿出对接服务更强的力度,打造与上海“零障碍”的服务环境,把马鞍山市建设成为上海及长三角最可信赖、最具亲近感的“飞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