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教学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2018-11-01 02:39林舒颖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4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林舒颖

【内容摘要】在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事物,互联网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在这一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应该进行创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仅从体验式教学法着手,以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1节《认识信息资源管理》教学设计为例,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体验教学法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创新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述给学生听的东西,他会很快地忘记;展示给他的东西,他会留下一定的印象,而让他自己亲自体验实践,他才能真正地理解。这也很符合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成为教育关注的重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教学创新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库伯(Davidkolb)于1971年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理论。他认为成人的学习是一种基于体验的学习,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国内学者赖学显认为:“体验教学是指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人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从低到高一般要经历知、情、意三个阶段,和传统的教學方式相比,体验式教学法更加强调学生对直接经验获取的认“知”方式.通过直接体验获取的认知能够引发学习者更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更加自主的行为改造[1]。

一、《认识信息资源管理》教学设计片段

以下是我基于体验式教学法设计的《认识信息资源管理》教学设计片段。

课程描述:

《认识信息资源管理》主要是通过学生实际操作体验三种厦门马拉松报名方式,从中总结各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认识各种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的特点及其合理性。

核心素养价值观:

以美丽厦门环岛路的吸引学生兴趣,从而让学生联想到厦门环岛路即将举办的“跑步爱上一座城”2018厦门马拉松赛事,“厦马知多少”小游戏寓教于乐。美丽厦门风景图片及厦门马拉松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接着让学生亲身体验马拉松手写报名表、网络问卷星报名及马拉松数据库系统报名三种报名方式,三种不同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增强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跑步爱上一座城:2018厦门马拉松报名如火如荼进行中。

2.厦马知多少:举行时间?起始点?起跑方式?

设计意图:展示厦门环岛路图片,提问关于厦门马拉松活动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报名体验

报名体验1:手工填写马拉松报名表。

报名体验2:网上报名马拉松。利用问卷星,编辑马拉松报名表,学生在线报名,教师导出报名信息电子表格。

报名体验3:请打开桌面“马拉松运动员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报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认识。创设真实情境,提供真实环境,学生能从体验中得到的知识升华,最后提高学生停留在脑海的理解深度。重视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参与,学习不只停留在知识的习得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上,而是实现“感官-内部情感-思维”的体验。

(三)、交流讨论

三种报名方式,三种不同的报名信息管理方法,哪种方式你更喜欢,为什么?

设计意图:交流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认识信息资源管理》教学设计注意事项

根据上述对体验式教学的介绍和《认识信息资源管理》教学设计片段,要从体验式教学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及创新效果,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创设真实情景,充分利用资源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网络平台等,结合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创建一种接近于真实环境的实践场景,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厦门马拉松赛事贴近学生的生活,课件上赛事举办地点环岛路可以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体验教式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熟悉体验教式学法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精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二)、明确体验教学的目标

在体验式教学法中,教学目标占据核心地位,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内驱力。体验式教学法不能过于笼统,要有针对性,结合学生的特点实施。比如本教学案例中三种不同的报名体验方式,得到的三种不同信息资源的管理方法,让学生体验理解掌握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达到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目标,可通过体验教学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应该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理解透彻,把握重难点

教师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自身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教学水平、知识底蕴以及掌控能力,完善辅助手段。对于本节课教师应该事先了解厦门马拉松赛事相关信息和报名方式。教学创新是建立在掌握基本教学规律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而才可能实现的教学突破,教师对教学内容彻悟、对教学方法熟练、对真实情境清楚的情况下,开辟创新课程,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效果好。

(四)、明确教学创新意义和主体

教学创新是教学探索行为,不是教师尝鲜或是冒险的冲动行为。教学创新的目的不只是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与学生超脱知识之外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点融合相关知识,发展开拓性思维,同时也是倡导科学教学的观念。我们要重视创新的深层意义和效果,真正从教学提高的角度,做好教学创新研究。教师做好创新受挫和辛苦的准备,要实现成功且稳定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为教学创新投入持续连贯的努力。成功的教学创新依赖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师职责,了解授课对象的特征(心理特点、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等)。作为学生,应强化学习意识和心态,课堂上最大程度积累知识,吸收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习成就感和幸福感,大胆参与教学创新。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本文提出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求知欲,活跃其思维。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团队合作、探究与创造精神,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培育健康心智。

【参考文献】

[1] 丁晓岚. 体验式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78-80.

[2] 任友群, 黄荣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说明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J].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2):1-3.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