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珍
摘 要:课堂情境教学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颖、生动的课堂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眼于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果,重点就五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进行简要论述和分析,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分析
数学对大多数刚入校门的小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学习起来晦涩难懂,教师需要采取灵活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感到,采取创设课堂情境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创设直观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直观展示的知识点,应采取创设直观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感受,通过多种感官获取更多的知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和教师科学引导来解决问题,在亲身参与中调动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加减法学习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采取搭积木、数个数的方式对加减数量进行变换,使学生在感官触碰中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强化对大小的理解。这种形象直观的情境教学,远比教师描述更易于让学生理解,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加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
数学学习离不开对生活情境的创造,小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合理地引入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生活情境教学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在数学情境创设中融入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下学习数学。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球类知道什么是圆形,通过观察课桌明白什么是方形,通过对常见物品的观察体验不同形状,建立主观认识,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逐步加大认识的难度。这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就會逐渐形成发散思维,通过合理想象在脑海中呈现不同形状的视图,轻松掌握数学知识点。当然,选择的生活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难度太大,让学生一时不能接受,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失去兴趣。
三、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游戏和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游戏对于小学生的大脑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游戏与教学也应该统一于促进小学数学全面和谐发展之中。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师应把游戏和教学融为一体。比如,可以借鉴“星期八小镇”的做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模拟工作挣钱中学习加减算法;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商家和顾客,在商品买卖中学习加减乘除,达到游戏和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创设游戏情境,并不是为玩而玩,其本质是寓教于乐,教师必须适时做好教学引导,这样游戏与教学才能相互整合、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相互发展。
四、创设操作情境,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
小学生多好动,易受好奇心的支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就学生的这一特征行进行教学,采取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好动心理。操作性情境是基于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设置的,学生通过冷静的观察分析和探究演算最后得出结论,这个过程讲究的是严谨性和合理性。比如,在教学实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些图形,使学生从中发现圆形就是曲线的连接等知识点;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法时,可以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长方形,再观察拼成的长方形长、宽、面积各是多少,使学生在亲自操作中更加深刻地领悟和记住这些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提高数学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创设模拟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缺乏乐趣,也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让学生融情于景,更加客观地看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首先,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课堂上和生活中数学与数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进行数学学习。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简笔画、课文插图、网络等辅助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理解教学内容。另外,可以通过情节表演,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快乐,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孙祖刚.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5).
[2]张丽珍.浅议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亚太教育,2015(32).
[3]王元元.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