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林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就变得相当重要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简要阐述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措施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主要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帮助其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塑造完美人格,助力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
一、重视理论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部分教师对体育教学存在认知误区,认为体育课是为“主科”学习服务的,当学生学习紧张的时候,适当地让他们放松心情,体育理论课可有可无。其实不然,理论知识是学生全面认识体育的重要媒介,如果学生不能全面了解体育教学的意义,又怎么会产生体育学习兴趣呢?将体育理论的中心概念与核心素养融合,就是重视理论基础,发展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将课堂进行外延,拓展学生的体育知识。例如,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体育故事,包括体育趣闻、体育运动的发展史等,通过教授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二、拓展训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 传承武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很多家长和学生主要是通过影视剧来接触传统武术。但是,影视剧所表述的武术,更多地被商业体系所束缚,失去了武术的原味道。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之一,在强身健体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热情,笔者给学生列出了“东亚病夫”的历史屈辱,同时又列举了国外有好多人都在学习太极拳和咏春拳,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促使学生传承武术精神,进行身体锻炼。
2. 身体对抗,训练学生的反应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体育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不同,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和健康意识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体育训练大多会选择宽敞的室外进行,给学生带来轻松和自由的同时,也伴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训练学生的反应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例如,笔者在教学前滚翻动作要领时,会提醒学生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体育动作,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来自保,并且组织几个学生在篮球运动和足球运动中进行演练和示范,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保意识,也能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
3. 团结协作,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
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技长”。集体是学生生活的主要阵营,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团体竞技是体育课上经常运用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天性聪颖,喜欢比赛,有着天生的好胜心理,组织学生以团体的形式进行体育竞赛,会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提升他们的运动兴趣。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技术要领时,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接受能力也会不同。有的学生跳得不如别人远,这种心理落差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笔者会将身体素质好的、中等的和较差的学生穿插分在一个小组中,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比赛。身体素质好的主动承担大任,身体素质较差的只需要竭尽全力便可。团队成员各司其职,为了团体荣誉合作奋斗,不仅培养了学生敢于承担的精神,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形成新颖多变的课堂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技巧多变,跑跳、投扔、攀爬等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体育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跑步。跑步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没有辅助器材,娱乐性较差,教学比较枯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会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50米快速跑教学时,笔者将学生分成四个纵队,横排三个人水平相当进行50米快速跑;此外,还可以采用50米折返跑接力比赛、男女混合迎面接力比赛等比赛形式。又如,在教学耐久跑体育要领时,笔者采用分层教学法,让不同体能的学生都能达到目标,保证层层有进步,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参考文献:
[1]高永强.浅谈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构建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4(6).
[2]杨兢兢.小学体育教育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才智,2014(27).
[3]钟小蝶.小学体育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