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以三种身份参与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教海探航”征文的作者,学校和区域层面“教海探航”征文的组织发动者,连云港市范围内教师征文写作的指导者。这三重身份使笔者对“教海探航”有较为深刻和立体的认识:“教海探航”是个体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这种个体关键事件的持续发生催生了“连云港现象”,而“连云港现象”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连云港市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连云港市从2002年起,有组织地参加一年一度的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从整体看,无论是获奖的数量还是获奖的层次基本上都呈逐年攀升态势。自“十二五”以来,尤其是2013年以来,连云港市的“教海探航”征文获奖总数、一等奖及以上人数在全省均居首位,一等奖论文篇数每年占总数的比例在25%—38%;增设特等奖后,5年来我市共获得特等奖17篇,占总数的34%。除论文奖外,每年的“先进集体奖”“优秀团队奖”“年度新人奖”“杰出水手奖”“感动人物奖”等,我市获奖数也占相当比重。这种现象,在全省各市中只有连云港有,被称为“教海探航”中的“连云港现象”。
分析历年连云港市组织教师参加“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的实践,不难发现,“教海探航”中的“连云港现象”具有三个特征:低起点,广参与,共发展。
(1)低起点。这里的低起点既指向教师个人,也包括学校、区域。在连云港市,参加“教海探航”的教师写作起点可以很低,即使没有任何写作基础,即使是偏远的小学校,只要参加“教海探航”征文比赛,都有可能得到从选题论证开始的系列论文写作指导。在我市历年获奖教师中,每年大约有20%左右的获奖选手来自乡村学校(包括教学点)。如我市赣榆区的沙河子园艺场小学,地处乡村,全校也就二十几位教师,但却有教师获一等奖。这种不断涌现出来的低起点的参赛队伍,确保了连云港市的“教海探航”有梯队。
(2)广参与。连云港市在“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中之所以获奖数遥遥领先,原因之一是参赛基数大。我们并没有把这种征文竞赛看作“掐尖”行动,而是看作教育科研的一种“普及”行动。我们把组织教师参加征文竞赛当作各级各类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平台,力争让参赛获奖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因此,每年的“教海探航”颁奖活动一结束,各学校、各县区就迅速进入下一年的赛事的启动工作,召开总结表彰会,下发区域竞赛通知,开展论文选题论证会,组织区域论文初稿打磨,邀请专家问诊把脉……从上到下,由点及面,层层发动,各级各类学校、各个年龄阶段均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参与“教海探航”论文竞赛。这种普及性极强的参与确保了连云港市“教海探航”论文参赛队伍不断有新人涌现。
(3)共发展。组织教师参赛的过程就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过程。大量事例表明,参加“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的教师及团队均获得快速发展。在近5批省特级教师评审中,全市小学共有42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其中有25位曾在“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中获奖;在近两批正高级教师评审中,小学共有5人通过评审,其中有3人曾在“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中获奖,占比均达60%。2014年以来,东海县教师“教海探航”获奖比例逐年提高,到2017年,全县获奖数分别占全市总数的15%、20%、30%和39%。与此对应的是,东海县的教育科研水平从原来全市倒数跃为全市“第一方阵”。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已8次荣获“优秀团队奖”,相应地,该校教师的整体发展也最为快速,是我市典型的教师群体发展好的学校。其他如师专二附小、苍梧小学、解放路小学、墟沟小学等学校亦如此。
探寻“教海探航”的“连云港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强教必先兴师,兴师依赖科研。”教育要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支撑。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强劲推力。同时,还要管理到位,实现开放视野下教科研资源的有效整合。特别重要的是要促使保障到位,建立促进教育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这些认识和理念已成共识。同时,我市在激励举措上做得非常具体,即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将“教海探航”获奖论文视同发表,在教师科研水平的认定、科研成果的评比中,获奖论文都占有较大的权重。换言之,教育行政让“教海探航”有了存在感。教育行政的给力让“教海探航”这一关键事件的发生成为可能。
宏观层面,连云港教育规划用3—5年的时间,构建“苍梧派”教育思想体系,开创“本土化”课题调研路径,探索“链接式”成果推广机制,形成“校本化”科研指导模式,搭建“递进式”专业发展平台,打造“协作式”教育科研团队。微观层面上,以“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为依托,帮助参加竞赛的特级教师提炼教学思想、形成教学主张,给参加竞赛的管理者(教育行政干部)压上课题调研的担,助参加竞赛的骨干教师总结经验、扩大成果影响力。而对于学校及各区县来说,我们在对其进行教科研年度考核时,把“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的组织以及获奖情况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从而推动“教海探航”这一关键事件在各个区域均能发生。
我市联动搭建三个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一是搭建基础型教师论文普及平台。开展“教科研进基层校校行”活动,每年走进全市近50所学校,强化教科研工作在我市中小学的普及力度,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帮扶力度,让众多基础型教师找到自身专业成长的方向。二是搭建全能型教师论文提升平台。开展“教·研·写”一体化培训活动,每年在中小学开展此项培训20余场,让处在发展期的教师得到快速成长。三是搭建学术型教师科研引领平台。开展全国首创的“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大赛”,竞赛涵盖教、研、写三个方面,让教师有展示的舞台。这些平台的搭建,让“教海探航”这一关键事件持续发生。
任何一件事情,起初可能是因为有意思才做,但要做得持久,那必须有意义、有价值。“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也不例外,它让教师、让学校平凡而普通的教育生活变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教海探航”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不仅是连云港教师的共识,也是全省范围内众多教师的心声。2010年的“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有一篇一等奖论文——《专业成长:从“众人推车”到“发动引擎”——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调查及建议》。该文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日常事务多,学习研修少;被动应付多,主动进取少;经验复制多,反思改进少;单兵作战多,合作交流少;漫无目的多,科学规划少”等消极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专业成长主观意愿不明、内在动力匮乏,处于“被发展”的困境。这些问题当然不能仅靠“教海探航”去解决,但把“教海探航”作为专业成长的重要引擎则是一点都不为过。与此类似,2016年“教海探航”的一篇特等奖文章《教海探航:从“后台运行”到“前台运用”》,其表述的意义也大致如此。无独有偶,《体育教育》杂志记者采访特级教师俞向阳,记者问:“您认为在专业成长中,推动您成为特级教师的‘重要事件’是什么?”俞老师回答:“那是我最难忘的一件事,1999年11月20日至23日,由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的‘飞达杯’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活动在苏北水乡金湖举行。本次颁奖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1200多位教师的参加,可以说盛况空前。我的论文当时获得了一等奖。当时觉得自己就像个小学生闯进童话世界,既兴奋又紧张……”这种“兴奋而又紧张”的颁奖典礼令俞老师十余年而不忘,并一直影响着她的专业成长,这不正是俞老师成长为特级教师的一个关键事件吗?而在我们基层一线,像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
对学校而言,管理的本质不是控制,而应该是激发,是帮助教师形成独有的专业生活方式。笔者原任职于连云港市墟沟小学教育集团,近几年,该校在知识管理观指导下,以组织教师参加“教海探航”竞赛为导线,开展学校内部管理的变革。在“私人定制”基础上,根据教师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为教师提供分类、分层的专业服务。特别是对于科研型发展取向的教师,为他们提供从选题论证开始的一系列帮助。同时,引导他们读书研修,改善知识结构;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的批判力;撰写论文,尝试个人教育教学主张的个性表达和提炼;开展课题研究,掌握科学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学术活动和专题研讨,提高教育的理解力和建构力。不是“为了论文而论文”,而是以组织“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为导线促进学校管理变革,通过读书、思考、实践、反思和写作,形成教师独有的校园生活方式,进而实现学校的知识管理。
科研文化的形成需要载体。“教海探航”就是连云港市科研文化形成的重要载体。我们通过组织“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建设“自觉型”科研文化。第一,目标激励。引领青年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有针对性地阅读教育专著、撰写论文。第二,行为跟进。引导教师养成读书、反思、写作、研讨等习惯,定期开展读书反思会以及各项展示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酝酿、提升思想,拓宽专业成长的路径。在“自觉型”科研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的组织、发动和指导自始至终贯穿于其中。
“苔花如米小,也如牡丹开”。“教海探航”征文竞赛30年的历史表明,“教海探航”已经成为区域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这一点,至少从“教海探航”的“连云港现象”中得到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