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对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而言,传统的综合统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圆满完成国资委、国防科工局、北京市统计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布置的各项统计任务,经济运行分析也主要依赖财务指标和数据进行分析,尚未充分发挥统计指标和数据覆盖面广,能够延伸至领域、业务和产品实质的优势,需要创新优化综合统计工作,以更好地支撑研究院的经营发展和管理决策。
在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为确保研究院战略规划目标实现,需要充分利用综合统计手段,创新统计与经济运行工作实践,全面掌握研究院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和监测工作,为经济稳定增长做好支撑保障,为经济短板和瓶颈做好分析和监控,从而推动研究院战略规划目标落地。
一是创新统计工作实践,推动统计工作向经济运行管理转型,充分发挥统计在研究院经济运行分析和监控中的作用,支撑经营发展和管理决策,推动规划目标落地;二是优化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院经济运行监控指标体系,进一步强化统计数据对领域经营和业务实质的反映,确保综合统计与战略规划实施紧密结合;三是强化统计与经济运行工作对年度经济目标实现的推动和管控,强化对短板和瓶颈指标的分析与监控,推动研究院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质量效益提升;四是充分利用统计工作优势,收集、整理各年度统计与经济运行数据,实现对研究院经营数据的历史积累;五是强化统计与经济运行分析人员队伍建设,提升统计与经济运行分析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做好统计与经济运行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新常态下企业的经济运行管理越来越受到管理者和决策层的高度重视。针对近年来经济指标实现压力越来越大、经济运行瓶颈和短板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充分发挥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优势,重点围绕研究院经济运行管理,推动统计工作向经济运行管理转型。通过统计与经济运行工作会、统计人员全员研讨培训等方式,提出并要求研究院及院属单位充分利用统计手段,分析总结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确保经济目标实现。转型工作目标的提出,为今后的统计和经济管理工作理清了思路,统一了思想。
统计指标体系优化的核心是进一步强化统计数据对研究院领域经营和业务实质的反映,建立覆盖重大规划目标、重点财务数据、重要市场信息和主业经营信息的经济运行分析监控体系,确保综合统计与经济管理及战略规划实施紧密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强化对市场开发情况的数据挖掘。首次组织开展“手持订单”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纳入统计报表,通过近3年的具体实践和不断完善细化,不仅能够实时跟踪订单的签订情况和手持订单情况,同时还能及时跟进订单到款节点,并显示后续经营活动的经费支持度,全面反应各领域、各单位实际市场开拓情况,有效提升了对市场的研判能力。
二是强化对主业资源的调查分析。首次全面组织开展研究院主业资源调查工作,全面掌握了各个主业的土地、厂房、设备、资产、人员等资源占用情况和使用效益,为后续全面深化改革、各主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业务领域的资源效率效益、发现资源管理短板等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首次构建经济运行监控指标体系并纳入统计报表,实现统计与战略规划实施的紧密结合。从战略闭环管理思路出发,将经济运行分析监控与规划分解实施紧密结合起来,对照规划分解实施的重大战略规划目标、重大战略性事项,特别是针对航天科技集团对研究院经营业绩考核导向的变化和研究院经济运行现状,构建经济运行分析监控指标体系,并纳入综合统计报表,实现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实时监控,更好地发挥统计和经济运行对研究院战略规划目标落地情况的分析和监控。
统计与经济运行工作是研究院战略闭环管理的关键环节,是确保年度经济目标实现的过程管理重要手段。随着统计工作转型的不断深入,围绕研究院年初经济目标和预算目标制定、年中经济目标执行监控、过程短板和风险控制,以及年底的目标考核评价,逐步建立并固化形成了统计与经济工作对年度目标实现的管控方法。
一是建立年初经济工作调研制度。结合研究院年度规划目标和预算安排,在系统分析各单位年初经济目标的基础上,针对经济增长乏力、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和经营风险较大的单位开展专题调研,研究提出解决措施,推动研究院年度“保增长”目标实现。
二是建立年度经济工作会制度。围绕全面落实研究院“十三五”规划和2017年党政一号文件要求,明确研究院全年保增长工作目标,聚焦经济运行短板,研究提出解决措施,部署后续经济工作,落实各级经营责任,确保年度经济目标实现。
三是建立经济运行定期分析制度。通过统计快报、统计月报、科技统计年报、综合统计年报、月度统计与经济运行分析、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组织经济工作专题调研等形式,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经济运行的过程管理和监控手段,支撑研究院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发展,推动战略规划目标实现。
四是建立一套经济运行分析方法。要真正实现对企业经济运行工作的有效监控,就不能就数字论数字,就指标说指标,必须建立起统计和经济数据与企业生产运营工作的有机联系,这样才能有效指导企业的综合经营工作。在经济分析方法方面,研究院探索建立了统计与财务、计划、市场、科研生产等企业综合经营业务的联动机制,强化统计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并据此不断丰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切实发挥统计的决策支撑作用。
综合统计数据涵盖研究院主要领域和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不仅包含统计学范畴内的统计数据,还涵盖财务、市场、领域、产品、资源、人员等各方面数据和信息,为确保各项经营管理信息能够有效积累,同时也为满足研究院各级管理者对统计数据使用的不同需求,按照不同的统计范围和口径对统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并汇编成册,形成研究院《统计年报单位概况一览》《统计年报单位概况一览》,自1990年至今,已经连续汇编27年,为研究院积累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为相关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系统组织培训,提升职业化水平。坚持每年开展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同时结合统计工作向经济运行管理转型的要求,围绕经济运行分析与监控,聘请最具专业学识和素质的老师前来授课,由于培训不流于形式,得到一致好评,为统计和经济运行分析人员专业知识的提高起到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作用。
二是建立了一支统计与经济运行分析队伍。明确了研究院及院属单位统计与经济运行归口管理的部门和处室;强化《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和《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合格证》等职业考试;形成了一只140余人的统计与经济运行分析队伍;利用“经济数据直报系统”和“统计与经济运行工作沟通平台”等形式,提升统计与经济运行工作的沟通效率和执行效率,确保了统计与经济运行分析人员的凝聚力,从而确保统计与经济运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近年来,研究院经济规模持续高速增长,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83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458亿元,实现翻番,年均增速高达18.5%;经济效益保持持续增长,利润总额从2010年的16.4亿元增长到2016年32.5亿元,年均增速10.6%;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改善,成本费用率从2010年97.4%下降到93.6%,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10年的16.3万元/人年增加到33.8万元/人年,年均增长12.7%。经济规模和效益始终名列航天科技集团榜首,有力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为航天科技集团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三五”期间,研究院将长期面临外部经济增速放缓、产业增长乏力、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严峻形势,对统计和经济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确保圆满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克服困扰多年的发展短板和瓶颈问题,未来仍需在当前探索实践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统计与经济运行管理方法,进一步强化内外部环境、市场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挖掘、分析和对标,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和业务实质,聚焦“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全力推进研究院“十三五”各项经济指标全面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