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延伸,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实施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教育界日渐关注的话题。创设情境教学法属于现阶段发展较快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为了分析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途径及方式,文章作者针对创设情境教学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教学法;应用途径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描写优美风景的词语及句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中进行充分的感受及体验,结合课文中描写景色的词汇,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及想象力,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基础。创设情景教学法能在课堂开始的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1],在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过程中,学生会对创设情境的氛围及内容充满期待及憧憬,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及培养。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途径及方式
1.实施相应的情境导入准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实施创设情境教学法时,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针对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情境的影响下调动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先应全面地分析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及难点找出后,然后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图片或视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刺激学生的视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提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看法。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作用,积极主动地深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实现小学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2.创设相应的情境表演,加深学生的记忆
教师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应实施相应的情境表演,可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进行情境演示,学生在这种“带入式”的教学情境中会出现较为强烈的真实感及代入感。针对此教学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扮演教学内容中的角色及形象,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理解更加深刻,与文章中的人物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及作者表达的情感。学生在情境表演的过程中,会对自己扮演的角色印象深刻,体验角色,将枯燥的学习内容生动化、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引起學生对教学知识点的共鸣
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拥有较多的优美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与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境以及抒发情感的方式,教师就应在创设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利用文章中较为丰富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变化,使学生的情感随着作者表达的情感发生变化,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及掌握能力。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加深了小学生对诗歌的体会及感受,引发了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愉快、放松及自由的情境中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2]。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教学法具有一定的意义及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实施创设情境法的教学,通过实施情境导入准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相应的情境表演,加深学生的记忆,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引起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共鸣等途径及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窦 燕.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1.
[2]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1).